雷家窪鄉

雷家窪鄉

雷家窪鄉地處澄城縣縣城東南7.5公里處,北與庄頭鄉,西與城關鎮、交道鎮相鄰,南以大浴河為界與合陽縣相望。始設於清順治年間,全鄉總面積為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9350萬畝,轄19個行政村,32個自然村,74個村民小組,4026戶。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完備。雷家窪鄉地處縣城東南7.5公里處,西臨省道202線,縣道0905公路,雷獨路穿境而過。雷獨公路到柏門、神后至縣城九路的環形公路已被鄉上列為2006年重點工程。“四縱三橫”公路網路在不久的將來將全部建成。
目前,全鄉塬面13個行政村實現村村通油路,且從縣城乘公交車二十餘分鐘即可往返一趟,交通十分便捷。石堡川水利工程和溫泉供水網路工程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廣電網路已覆蓋塬面13個村,有線電話實現了“村村通”,商業網點50多家,各型運輸車輛300餘輛,機械化和半機械化農具千餘台。

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合理。雷家窪鄉海拔653.2米,地層深厚,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降水量550毫米,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有利於各種農產品的生長。
全鄉糧食總面積穩定在2.3萬畝,夏、秋兩料接近豐產水平,退耕還林總面積達到15300畝;棉花、藥材分別擴大到2890畝和6500畝,蘋果面積1500畝;生豬存欄達到8700頭,雞存欄6.5萬隻,年勞務輸出8000人次,形成了以糧食、蘋果、小雜果、藥材、經濟林、畜牧、建材、運輸和勞務輸出為主的多元經濟發展格局。

投資環境


投資環境優越。雷家窪鄉地處城鄉結合部,緊靠縣工業園區,腹地開闊,是全縣城鄉建設與開發的一塊寶地。已先後有新紀元煤矸石電廠、三秦面業、秦康飼料廠、南凱果庫、棉絨廠等10餘家重點企業,落戶於鄉內。
依託其近城靠路及兩千餘畝的城鄉建設規劃預留土地資源優勢,以三秦面業為中心,將發展帶動起一片以農產品加工為主要項目的綠色農產品加工園區。大浴河豐富的建 材資源——石料的大力開發,也促使沿河建材工業帶的迅速崛起。

全民創業


雷家窪鄉在全民創業活動中,立足鄉情,依勢發力,將中藥材產業發展作為興鄉富民的“四大金剛”產業之一來抓,形成了藥材種植、加工、運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格局,有力地推動了全鄉經濟的快速發展。

結構調整


促藥材基地建設。鄉黨委、政府通過深入調研,制定出台了《藥材基地建設發展規劃》,引導群眾“種藥材,發葯財”。
目前,全鄉中藥材種植面積萬餘畝,品種由單一的遠志黃芩柴胡防風等多品種方向發展,年產量達到160萬公斤,產值近2000萬元,占戶均純收入30%以上。尤其是所產“澄志”(遠志),以其品質純正,藥效突出的特點,遠銷韓國、日本及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

服務培訓


促質量效益提高。結合全民創業年活動,全鄉以實施“三帶六創九落實”為依託,確定了26戶為藥材種植示範戶,分別由機關幹部和站所負責人同他們簽訂包聯幫扶責任書,進行技術、資金、信息幫扶,全程解決葯農在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
同時,鄉上聘請藥材方面的技術專家進行種植和管理培訓10餘場次,發放技術資料2000份,通過專家的課堂講授,田間示範,加快了中藥材種植新技術在全鄉的推廣應用。

機制創新


促規模發展壯大。在打造“中藥材基地”品牌過程中,雷家窪鄉積極實施“個十百千萬”發展戰略,即成立1個藥材合作社,發展10個藥材協會,培養100戶年收入6萬元以上的藥材經營經銷戶,全鄉藥材協會會員超過1000戶,實現藥材種植面積突破1.5萬畝。
圍繞這一目標,鄉政府以成立藥材合作社為契機,已組建里庄、璞地2個藥材專業協會,發展會員400多戶,形成了“外連葯市,內聯葯農”的強大網路體系,通過協會組織生產、集中培訓、聯繫銷售,提高了葯農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有力地帶動了全鄉中藥材產業的快步擴張。

招商引資


促產業深入發展。為了做大做強這一區域特色主導產業,雷家窪鄉先後引進了總投資1247萬元的澄城山林中藥材貿易有限公司和總投資3000多萬元的陝西迪萬生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中藥材加工貿易龍頭企業的落戶,從而可實現年加工藥材2000噸,產值達上億元的加工銷售能力。目前已形成“企業+協會+基地+農戶”的成龍配套發展模式。僅今年,全鄉就擴種中藥材4000多畝,有效地延長了產業鏈條,促進了產業升級。
中藥材已成為雷家窪鄉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拳頭產業,近期鄉黨委、鄉政府還將下發《進一步做大做強藥材產業的實施意見》,動員和號召全鄉群眾,把藥材產業做為“一鄉一品”產業來抓,在上規模增效益上下功夫、做文章,真正使藥材產業成為興鄉富民的優勢產業。

人文環境


人文環境優良。水光瀲灧的大浴河,古韻古味的魏長城文化遺址,聲譽遠揚的民間社戲讓人流連忘返。濃厚的文化積蘊塑造了雷家窪人民“勤勞、樸實”的優良品質。
如今作為澄城縣“南擴東移”發展規劃中的重點區域,雷家窪人更以其誠信本色營造著一流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