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防風

藥物

防風:Radix Saposhnikoviae Divaricatae英文名:Divaricate Saposhniovia Root。生於草原、平原,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喜涼爽氣候,耐寒,耐乾旱特性,主產於我國北方。多年生草本。莖單生,二歧分枝。

防風


醫藥價值

防風:Radix Saposhnikoviae Divaricatae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防風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未抽花莖植株的根,除去鬚根和泥沙,曬乾。
性狀:本品呈長圓錐形或長圓柱形,下部漸細,有的略彎曲,長15~30cm,直徑0.5~2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縱皺紋、多數橫長皮孔樣突起及點狀的細根痕。根頭部有明顯密集的環紋,有的環紋上殘存棕褐色毛狀葉基。體輕,質松,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淺棕色,有裂隙,木部淺黃色。氣特異,味微甘。
防風
防風
飲片炮製: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乾燥。
飲片的性狀:本品為圓形或橢圓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有縱皺紋、有的可見橫長皮孔樣突起、密集的環紋或殘存的毛狀葉基。切麵皮部淺棕色,有裂隙,木部淺黃色,據放射狀紋理。氣特異,味微甘。
性味與歸經: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用於感冒頭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破傷風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粗壯,細長圓柱形,分歧,淡黃棕色。根頭處被有纖維狀葉殘基及明顯的環紋。莖單生,自基部分枝較多,斜上升,與主莖近於等長,有細棱,基生葉叢生,有扁長的葉柄,基部有寬葉鞘。葉片卵形或長圓形,長14-35厘米,寬6-8(-18)厘米,二回或近於三回羽狀分裂,第一回裂片卵形或長圓形,有柄,長5-8厘米,第二回裂片下部具短柄,末回裂片狹楔形,長2.5-5厘米,寬1-2.5厘米。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但較小,頂生葉簡化,有寬葉鞘。復傘形花序多數,生於莖和分枝,頂端花序梗長2-5厘米;傘輻5-7,長3-5厘米,無毛;小傘形花序有花4-10;無總苞片;小總苞片4-6,線形或披針形,先端長,長約3毫米,萼齒短三角形;花瓣倒卵形,白色,長約1.5毫米,無毛,先端微凹,具內折小舌片。雙懸果狹圓形或橢圓形,長4-5毫米,寬2-3毫米,幼時有疣狀突起,成熟時漸平滑;每棱槽內通常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平坦。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產黑龍江、吉寧、遼寧、內蒙古、河北、寧夏、甘肅、陝西、山西、山東等省區。生長於草原、丘陵、多礫石山坡。根供藥用,為東北地區著名藥材之一。有發汗祛痰驅風、發表、鎮痛的功效,用於治感冒、頭痛、周身關節痛、神經痛等症。祛風解表,勝濕,止痙。用於風濕痹痛,風疹,破傷風。

生長習性

中藥材防風
中藥材防風
生於草原、乾燥山坡。主產黑龍江、吉林、內蒙、河北。

藥理作用


1、解熱:實驗觀察用傷寒菌混合疫苗靜注使家兔發熱后,用水煎劑灌胃有中等度解熱效果;腹腔注射有明顯的解熱作用。作用可持續2小時以上。
2、鎮痛:水煎劑小鼠腹腔注射,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中藥材防風
中藥材防風
3、抗菌:水煎劑對多種細菌如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防風新鮮汁對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煎劑對痢疾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抗休克:實驗表明,防風多次給小鼠灌胃后,對電擊休克有一定對抗作用。
5、抗炎:水煎劑小鼠腹腔注射,能明顯抑制炎症性耳廓腫脹,與荊芥同用更強。對大鼠蛋清性足腫,灌服后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增強免疫:水煎劑能提高小鼠巨噬細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因此,對免疫功能有增強作用。
7、鎮靜和抗驚厥:分離出藤助防風脫糖素和防風脫糖素,可抑制小鼠自發活動,並可延長睡眠時間。
8、保護胃黏膜:藤助防風脫糖素可抑制酒精所致的胃黏膜損傷。防風脫糖素可抑制應激性潰瘍
9、解痙:防風水煎劑能明顯抑制兔腸的收縮而有解痙作用。其揮髮油對支氣管平滑肌有鬆弛作用而收平喘之功。

臨床應用


1、普通感冒之輕症。
2、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等關節酸痛,中醫謂之風濕風寒痹痛證。
3、癲癇抽搐,中醫謂之肝風。
中藥材防風
中藥材防風
4、慢性腹瀉,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謂之脾虛腸風泄瀉。

防風的種植


防風種子容易萌發,在15℃—25℃均可萌發,新鮮種子發芽率在75%—80%,貯藏1年以上的種子發芽率顯著降低,故生產上以新鮮種子做種為好。防風發芽的適宜溫度為15℃。

繁殖方法

防風以種子繁殖為主,也可進行分根繁殖。
中藥材防風及種植
中藥材防風及種植
一、種子繁殖種子在春、秋兩季均可播種。春播時間,長江流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華北地區在4月上中旬;秋播時間,長江流域在9—10月,華北地區在地凍前播種,翌年春季出苗。春播,需將種子放在溫水中浸泡1天,使其充分吸水,以利發芽。然後在整好的畦內按30—40厘米的行距開溝條播,溝深2厘米,再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整平,稍加鎮壓,蓋草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每畝用種量2—3公斤。
二、分根繁殖在防風收穫時,選取兩年以上、生長健壯、粗0.7厘米以上、無病蟲害的根條,截成3—5厘米長的小段做種。按行距50厘米、株距10—15厘米開穴栽種,穴深6—7厘米,每穴栽1個根段,栽后覆土3—5厘米厚,或於冬季將種根按10厘米×15厘米的行、株距育苗,待翌年早春有1—2片葉時定植。定植時,應注意剔除未萌芽的種根。每畝用種根量約50公斤。

選地整地

防風是深根性植物,主根長50—60厘米,應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種植。在黏土地種植的防風,根極短、分叉多、質量差。防風是多年生植物,整地時需施足基肥,每畝用廄肥3000—4000公斤、過磷酸鈣15—20公斤,深耕細耙。在我國北方可做成1.3—1.7米寬的平畦,在我國南方多雨地區可做成寬1.3米、溝深25厘米的高畦。

種植管理

一、間苗、定苗、補苗當苗高5—6厘米、植株出現第一片真葉時,按株距6—7厘米間苗;待苗高10—12厘米時,按13—16厘米的株距定苗。間苗時,若發現缺苗,應及時補苗。
二、中耕除草6月要進行多次除草。間苗時要除草1次。定苗時進行1次中耕,翌年中耕2—3次。當植株高30厘米左右時,先摘除老葉,后培土壅根,以防其倒伏。入冬時結合清理田間雜草、老葉,再次培土。
三、追肥一般施肥3次。第一次在間苗時,每畝施稀人糞尿1000公斤,輕澆於行間。第二次於定苗后,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第三次於8月下旬,每畝施過磷酸鈣25公斤。
四、打薹對兩年生以上的植株,在6—7月抽薹開花時,除留種外,發現花薹時應及時將其摘除。
五、排灌在播種或栽種後到出苗前,應保持土壤濕潤。防風抗旱能力強,不需澆灌。雨季要及時排水,以防積水爛根。
病蟲害防治防風常見的病蟲害有白粉病、根腐病斑枯病、黃風蝶、黃翅茴香螟和胡蘿蔔微管蚜等。

病蟲防治

一、白粉病該病多發生於夏、秋季,主要危害葉片。防治方法是:注意通風透光,增施磷、鉀肥。發病時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二、根腐病該病多發生於高溫多雨季節,主要危害根部。防治方法:一是在發病初期,及時拔除病株,並撒石灰粉消毒病穴。二是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三是在地勢低洼處進行起壟種植。
三、斑枯病又名葉斑病,主要危害葉片。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摘除病葉,噴灑1:1:100的波爾多液1—2次。收穫后,清除病殘組織,並將其集中燒毀。
四、黃鳳蝶該蟲危害多發生在5月。幼蟲主要咬食葉片和花蕾。防治方法:在害蟲幼齡期噴施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進行人工捕殺。
五、黃翅茴香螟該蟲危害多發生於現蕾開花期。幼蟲在花蕾上結網,取食花和果實。防治方法:在早晨或傍晚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用bt乳劑300倍液噴霧防治。
該蟲危害多發生於5—6月,主要危害防風的嫩梢。防治方法:在蟲害發生期噴50%殺螟松1000—2000倍液,或用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噴數次。

採收加工

採收冬季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在萌芽前採收。用種子繁殖的防風,第二年就可收穫。春季分根繁殖的防風,在水肥充足、生長茂盛的條件下,當根長30厘米、粗1.5厘米以上時,當年即可採收。秋播的於翌年10—11月採收。採收時須從畦一端開深溝,按順序挖掘,根挖出后除去殘留莖和泥土。每畝可收乾貨150—300公斤。
留種選生長旺盛、沒有病蟲害的兩年生植株。增施磷肥,促其開花、結實。待種子成熟后割下莖枝,搓下種子,晾乾後放在陰涼處保存,或在收穫時選取粗0.7厘米以上的根條做種根,邊收邊栽,也可在原地假值,等翌年春季移栽、定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