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戲
宗教、風俗戲藝活動
社戲,指在社中進行的一種有關宗教和風俗的戲藝活動,有著酬神祈福、文化娛樂或商業相關的意義,代表地區有紹興社戲、黃岡社戲、安順地戲等。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后發展為一種地方基層組織或區域的名稱,接近“村莊”的概念。
社字由“示”和“土”兩個基本字元組成。先看“示”。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分析,示上的兩橫代表天,下面的三筆表示日月星。即“示,神事也”。許慎顯然是從小篆而言的,而甲骨文的“示”有幾種寫法,有一橫一豎的寫法,也有一橫一斜豎的寫法,還有兩橫一豎的寫法,還有如台形的寫法。從這些字形分析有指示的含義,而台形又像祭祀台,聯繫到古人什麼事都要祭祀占卜,可以肯定“示”字的含義為祭祀占卜以獲得上天指示。“社”字的另一半是“土”,土對於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那麼,這兩個根本字元組合成為“社”字,當然是會意字了,也就是祭祀土地、土神的地方。社稷這個詞大家應該不陌生,“社”就是土神,而“稷”是穀神。《春秋傳》:共工之子位社神。《周禮》:二五家為社,各樹其土所宜之木。可知“社”即祭祀土神之所。古人以土地滋育萬物,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所以普遍立社祭祀。社是祭祀的場所,同時也是公眾聚會的地方。除國都外,民眾聚居的城邑也往往有社,如《左傳》中就記載有民間鄉民在鄉社結盟的記載,據說大約二十五家即置一社,可見基層居民點也都要立社。社由此逐漸延伸演變為有共同祭祀禮儀的地方基層組織或區域,歷朝歷代都有關於官社和私社的相關記載。
魯迅三弟周建人在《略講關於魯迅的事情》中說:“早先的制度,鄉村裡分為社(城內稱保),社中常有廟,叫做社廟。廟中雖塑有泥神,但老百姓不全迷信。那廟不全作敬神之所,實際上寄存著若干水車及農具,兼作‘貯藏庫’用的。”
中國魯迅研究會會員張代敏在《社戲里的“社戲”》中說:“‘社戲’里的‘社’原指土地神……‘社’又是古代劃分地區的一個小單位……從顧炎武《日知錄》中的‘以縣統鄉,以鄉統里’看,‘社’便是‘村’。紹興至今尚保留著‘阮社’‘谷社’這樣的村名。每個社有社廟一土地廟,廟裡供著土地神,祭社的日子叫‘社日’。”
《山海經》記載:“秦戲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滹沱之水出焉。”這是戲字最早的文字記載,但中國戲字為多義字,尚無法確證秦戲山中的戲字與現代社藝中的戲字是相同或相近的字義。
戲字從戈部,戲字的本義是兵器、器械。《說文解字》:以兵杖可玩弄也,可相鬥也。最早的戲藝形式,動作表演多於口頭、文字表演,例如演武、馬戲。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中國官方或民間的戲藝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到漢代發展為“百戲”,泛指歌舞以外諸如雜技等各色節目;到唐代又發展為“雜劇”,指的是一種把歌曲、賓白、舞蹈結合起來的傳統藝術形式。這些都沒有現代戲劇的意思。
中國戲曲(也稱戲劇)雖然產生的比希臘、印度晚一些,但是早在漢代就有了百戲的記載,其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到了宋元之際才得以成型,到13世紀已進入成熟期,其鼎盛時期是在清代。戲曲(traditional opera)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門中國傳統藝術,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念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戲劇與其它戲藝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了,通過演員的情景式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
顧名思義,社戲即在社中進行的一種有關宗教和風俗的戲藝活動。它在中國民間廣泛流行。社戲源於古代官社或私社的祭祀、慶祝活動,隨著戲藝形式的多樣化,社戲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因各種戲藝形式細分化和專業化,諸如雜技、戲曲等戲藝形式逐漸獨立並成熟,然後這些專業的戲藝團隊又以合作或受邀聘請的形式融入各地社戲表演中。
喬峰(周建人)在《略講關於魯迅的事情》中說:“每年於一定時間做的戲叫做‘年規戲’,社廟裡每年做的年規戲就叫做社戲了。”
張代敏在《社戲里的“社戲”》中說:“古時紹興的祭社,為行令做詩。春祭謂‘春社’,是祈農之祭,秋祭謂‘秋社’,此時農家收穫已畢,立社設祭,是為了酬報土神。後來發展為以演戲來祭社。這時演的戲便叫‘社戲’,因為每年要演,亦叫‘年規戲’。”
“後來,社戲不限於祭祀土神,演社戲的時間亦不限於春秋兩季。如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的‘東嶽大帝’的生日,九月二十七日的‘舜王大帝’的生日,都演社戲,六月十六日是‘包爺爺’的生日,在皇甫庄的包殿——包拯的神廟前,這時也演社戲。也可以簡單地說:凡一村或幾村合夥出錢,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戲便是‘社戲’。”
社戲一般在廟台或草台(臨時搭建)上演出。廟台有兩種:一為建於廟宇大殿前的天井內,廟台正對像;二為築於廟門的水上舞台,或稱“水台”,觀眾可坐在船上看戲。社戲一般演3天,多到10天或10幾天。
社戲
甲骨文多見祭祀殷王於社祈年求雨的記錄;《詩經》中也有西周時用糧食、犧牲祭社祈求甘雨和豐收的篇章;春秋時代遇到日食、水災亦祭祀於社,發生重大事變還要結盟於社;現代社戲繼承了舊時農村春秋兩季祭祀社神(土地神)的習俗,先時春社為祈求五穀豐登,秋社為慶賀一年豐收,后發展為以演戲酬神祈福,每每在精彩的社戲節目開演之前先要酬神祈福。
例如紹興的大部分地區以廟會戲為主,廟會戲是指在各種神道如關帝、包公、龍王、火神、岳五猖、城隍、土地公等等誕辰祭祀活動中演出的戲。祭祀神道的誕辰,是神廟所在地的農村的盛大慶典,通常舉行迎神賽(賽春)會,綿延數里乃至十數里,轟動各村社。
最初將文化娛樂活動列入社祭活動中的戲藝形式,多屬動作表演類,例如演武、馬戲、蚩尤戲。
文獻資料或民間傳說中,葛天氏歌八闋,稱得上是最早列入社戲中的歌舞類表演節目。《呂氏春秋·古樂》:“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中國遠古帝王譜》:“羅奉十四年(庚寅,前7711),葛天氏作歌八闋,歌頌伏羲氏族東遷創業的史跡。其歌分為八個章節,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逐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謹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萬物之極》。”由此兩處文字記載與描述,足見葛天氏所作的歌八闕,正是現代戲藝中的歌舞表演形式,不難想象,以其成就之高以及當時推崇祭祀的社會形態,歌八闕很快便流行於伏羲所處的上古時代各種祭祀、慶祝活動中,成為當時的一項社戲表演節目。
後續隨著戲藝形式越來越多樣化,百戲、雜劇、戲曲等戲藝形式逐漸被引入社戲表演中,並成為主流形式,因此現代人一提起聽廟戲、演大戲、看戲等等,這裡的戲字通常指的是戲曲(戲劇)。浙江紹興被人們稱作“戲曲之鄉”,曾經是全國四大聲腔的盛行區,紹興人愛看戲,愛聽戲,早就有傳統了。在紹興,社日演戲的風俗是由來已久的了,早在南宋時,陸遊的“社日”詩中就已經有“太平處處是優場,社日兒童喜欲狂”的題詠。至清代,社戲成為亂彈戲劇的主要演出形式。
由於社祭引入了文化娛樂表演項目,自然引起更多的人前往參觀,甚至一些盛大的社戲往往會吸引各國君主專程前往參觀。屆時,周邊的村民鄉親們遍邀外地鄉戚,備酒備飯,招待看戲。有些農村依然有看社戲的風俗,每家每戶出一點錢,請戲班子來演,目的不是為了拜神,而是一種娛樂活動。由此帶旺了社戲期間的商業相關活動,農村的貿易集市活動,也在廟會期間舉行,百貨駢集,稱為會市。
在紹興城郊,有四月初六西郭門蔣家溇的“黃老相公會”,有七月十三昌安門外文應橋的“朱(買臣)太守會”,是規模最大、異常熱鬧的兩次大廟會,都是數十副戲班沿河搭台演出,各地“成頭”(接洽戲班演出業務者)也趕來觀劇,以品評高下,定價定戲,洽談業務。民國9年(1920)9月,紹興《越鐸日報》報道:“縣屬昌安門外泰山廟,俗傳每年舊曆七月十三日為朱太守誕期,由該處十三堡哄迎賽會,並演戲十餘台。”“極形熱鬧,泰山廟空地則賭桌林立,牌九、牌寶、白心寶均皆齊備”。鄉間,廟會亦稱會市,演戲祀神外,多同時舉辦集市貿易,故鄉民亦稱趕會市。
社戲在全國各地都有,因不同地方的習俗不同,以及當地流行的戲藝形式不同,而略有差異,例如紹興社戲、黃岡社戲、安順地戲。全國各地的人在閱讀魯迅的短篇小說《社戲》時,感覺如同在描述本地習俗一般親切,這也是魯迅《社戲》一文能夠深入民心、廣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紹興社戲為例,紹興亂彈(即紹劇,俗稱紹興大班)戲班所演的戲,大致可以分為廟會戲、節令戲、祠堂戲、喜慶戲、事務戲、平安大戲等等。
常規分為3部分:彩頭戲、突頭戲和大戲。彩頭戲,也稱“口彩戲”,主要為恭祝髮財、晉官的吉利戲劇。突頭戲,當地稱“骨子毀”,是為正戲作鋪墊的戲劇。其劇目情節曲折,有較高藝術性;演技上唱、做、念、打各方面均見功夫。著名劇目有《龍虎鬥》、《英烈傳》、《雙龍會》等摺子戲。彩頭戲和突頭戲一般均在白天演出。大戲即正戲,紹興人稱“平安大戲”,傍晚開始演出,著名的大戲如“目連戲”,演出中根據劇情發展,插演鬼戲。
社戲以傳統紹劇、越劇為主,還有紹興蓮花落,的篤板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紹劇原是文戲多,不過為了迎合觀眾愛熱鬧的心理,加了不少雜耍和打鬥場面,拉長了情節。平安大戲也是紹興人喜聞樂見的劇作,曾多次被魯迅先生稱道。在《無常》中有些角色的念白,全是紹興方言土語。比如“啥”的紹興音讀“SO”;“吃落去”,“我勒個”即是“我的”之意……紹興音全壓韻,都讀入聲。這使得念白詼諧幽默,都會令觀眾捧腹不已。
湖北黃岡地區有春祈冬報的俗規俗套,農業合作化前,風行大的農事活動,農家當家人要到土地廟、社廟前禱告一番。春天祈禱,冬天報告,已成農夫之常規。土地廟內供土地公、土地母;社廟內供社公、社母、判官、小鬼。人為分工:土地公管村政、農田;土地母管生育;社公管五穀、水利;社母管牲畜。判官、小鬼一為“傳票”,一為聽差。土地廟、社廟多於1958年拆毀。
黃岡地區廟會興起甚早,宋代前的史籍就有記載,民國盛行,后不復見。廟會名目繁多,曾經流行境內的青苗會、觀音會、佛祖會、大神會、孔聖會、武聖會、五猖會、東嶽會、藥王會、娘娘會、楊泗將軍會等,地點於香火旺盛的廟堂和人口集中處。集中一方的文藝精華,常鬧三五天、上十天。
鄉民喜歡看戲,某些戲風戲俗在鄉間沿襲至今,例如“寫戲”。鄉民接大小戲班子,俗稱“寫戲”,類似簽訂合同。先由一村或幾村較有名望的熱心人議定戲資來源、演唱時間地點和招待藝人的方案,后推一二人與戲班子洽談。將有關事宜寫在大紅紙上,雙方簽字為約。
唱戲地點一在萬年台處,一在祠堂、廟宇前。後者以土作墩,邊栽木樁、搭板作台,不設圍幕、不收票。觀者或坐,或站,引領攢頭,摩肩擦背。小伢騎在大人肩上,扒在樹丫上,竄到台角上,各擇各的觀劇優勢。場中商品、小吃、糖什、瓜果雜陳、油煙香氣繚繞,叫賣聲、說笑聲、鑼鼓聲相混。其間不時有龍燈、獅舞、雜耍進場,觀眾東跑西趕,宛如蜂蟻受驚。
黃岡社戲常見的節目類型有:
一、民間戲劇
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多雲山區及太白湖畔的田歌、畈腔採茶調,現發展成為全國五大劇種之一,目前黃梅戲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995年黃梅縣被文化部授予全國“黃梅戲之鄉”的稱號。
東腔戲,俗稱“哦嗬腔”,又名“東路花鼓”,清朝時期發源於鄂東的麻城、羅田、英山等縣,其聲腔高亢,為群眾喜聞樂見,廣為流傳。目前該劇種已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保護項目。
二、民歌
目前黃岡境內已搜集記錄的有畈腔、山歌、兒歌、號子、花挑、曲牌小調、插秧鑼鼓、風俗歌等數十餘種。其中畈腔是鄂東最有代表性的山歌,而畈腔中最有特色種類最多的是羅田畈腔,其曲調高亢奔放,悠長婉轉,是黃梅戲的淵源之一,相傳蘇東坡游羅田時稱此歌者為“雞人”。《十勸》、《十想》、《十恨》、《十把扇子》、《十杯酒兒》等十字系列小調至今仍流傳於民間。
三、民間音樂
黃岡的民間音樂有牌子鑼、絲弦鑼鼓、盪腔鑼鼓、道場音樂、佛教音樂等,均有很具特色的樂器和優美的曲牌。
牌子鑼久負盛名,其經典曲牌有《丹鳳朝陽》等300多個,根據婚慶喜喪不同場合選用。道場音樂中的“拜喪”,類似於土家族的“跳喪舞”曲,聽起來催人淚下。
四、民間舞蹈
有展現勞動場面的薅秧舞、採茶舞、採桑舞,有喜慶場面的燈歌類舞蹈獅子、花挑、龍燈、採蓮船、大頭舞、蓮湘、秧歌、高蹺亭子,有反映生活情趣的蚌舞、扇子舞、碟子舞等,絢麗多姿,各具風采。過去每逢春節,各地都以燈歌類舞蹈拜年祝福,熱鬧非凡。蚌殼精是流行於湖北省東部地區的一種民間舞蹈,以其神話色彩,活潑、詼諧、歡快的藝術風格,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文藝形式之一。
麻城花挑歷史悠久,花挑以鑼鼓、鎖吶及二胡等老器樂器為代表,配以山歌短調。目前,麻城花挑流傳於整個麻城及大別山地區。
五、民間曲藝
主要有黃岡大鼓、鼓書、漁鼓、雜技、道情、架子戲等曲藝形式。鼓書又稱“說書”,境內有大批鼓書藝人。最負盛名的是黃岡善書,又名打鼓說書、鼓書、說善於書,屬民間說唱曲藝。該曲藝是黃岡市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藝術形式。目前黃岡善書(湖北大鼓)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地戲在中國西南部貴州省的許多地區廣為流傳,較為集中在安順一帶,俗稱“跳神”,每逢新春之後、元宵節前,安順農村隨處可見自編自演、世代相傳的地戲表演。人們跳地戲主要是為了驅邪禳災,也是為了娛樂。
地戲的劇目只有武戲,如《三國》、《隋唐演義》、《封神榜》、《楊家將》之類。在飾演中又加進了許多青面獠牙的人物,以加強驅邪逐崇的氣氛。人們看戲時也是在欣賞地戲臉子(即地戲面具)。
地戲是屯堡人獨有的一種頭戴木刻假面的民間戲劇,其由來與屯堡人的生存選擇有關。據《續修安順府志》記載:"當草萊開闢之後,人民習於安逸,積之既久,武事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者憂之,於是乃有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深意。"
安順地戲已有六百來年的歷史,其存在與明初開發黔中安順有關。
儺文化的主體本是中原文化,早在明軍里盛行的融祭祀、操練、娛樂為一體的軍儺,和在中原民間傳承的民間儺,也隨南征軍和移民進入貴州,並與當地民情、民俗結合,形成了以安順為中心的貴州地戲。
安順地戲演出以村寨為單位,演員是地道的農民。一般一個村寨一堂戲,演員二三十人,由"神頭"負責。安順地戲在春節期間演出二十天左右,稱為"跳新春",是歲終新正的聚戲活動,與逐疫、納吉禮儀一起舉行。
安順地戲是一種古老的戲劇,其顯著特點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而唱,應聲而舞。
安順地戲的演出程序一般分為"開箱"、"請神"、"頂神"、"掃開場"、"跳神"、"掃收場"、"封箱"等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為"設朝"、"下戰表"、"出兵"、"回朝"。其餘部分是帶有驅邪納吉成分的儺戲活動。
1、課文《社戲》中的描述
以下節選自《魯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內容有刪節。此篇文章已被編入新課標版語文書初一下冊第四單元第16課。上海七年級第一學期第二單元:“故鄉情思”。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
本文分為三個層次:1,盼看社戲2,去看社戲3,懷念社戲,其中第二層可分為:戲前波折、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歸航偷豆。以"社戲"為線索,回憶了美好的童年往事,刻畫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農家孩子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質。主要講魯迅童年在家鄉的趣事和家鄉的民俗風情,反映了魯迅對故鄉的熱愛,對美好童年的嚮往。
本文節選內容:
至於我在那裡所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莊去看戲。趙莊是離平橋村五里的較大的村莊;平橋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戲,每年總付給趙莊多少錢,算作合做的。當時我並不想到他們為什麼年年要演戲。現在想,那或者是春賽,是社戲了。
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戲已經開場了,我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台下買豆漿喝。
吃飯之後,看過戲的少年們也都聚攏來了,高高興興的來講戲。只有我不開口;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
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台,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台,模胡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裡出現了。這時船走得更快,不多時,在台上顯出人物來,紅紅綠綠的動,近台的河裡一望烏黑的是看戲的人家的船篷。
“近台沒有什麼空了,我們遠遠的看罷。”阿發說。
這時船慢了,不久就到,果然近不得台旁,大家只能下了篙,比那正對戲台的神棚還要遠。其實我們這白篷的航船,本也不願意和烏篷的船在一處,而況沒有空地呢……
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見台上有一個黑的長鬍子的背上插著四張旗,捏著長槍,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雙喜說,那就是有名的鐵頭老生,能連翻八十四個筋斗,他日里親自數過的。
我們便都擠在船頭上看打仗,但那鐵頭老生卻又並不翻筋斗,只有幾個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陣,都進去了,接著走出一個小旦來,咿咿呀呀的唱。雙喜說,“晚上看客少,鐵頭老生也懈了,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呢?”我相信這話對,因為其時台下已經不很有人,鄉下人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覺去了,疏疏朗朗的站著的不過是幾十個本村和鄰村的閑漢。烏篷船里的那些土財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們也不在乎看
戲,多半是專到戲台下來吃糕餅水果和瓜子的。所以簡直可以算白地。
然而我的意思卻也並不在乎看翻筋斗。我最願意看的是一個人蒙了白布,兩手在頭上捧著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黃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許多時都不見,小旦雖然進去了,立刻又出來了一個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買豆漿去。他去了一刻,回來說,“沒有。賣豆漿的聾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還喝了兩碗呢。現在去舀一瓢水來給你喝罷。”
我不喝水,支撐著仍然看,也說不出見了些什麼,只覺得戲子的臉都漸漸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沒有什麼高低。年紀小的幾個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談話。忽而一個紅衫的小丑被綁在台柱子上,給一個花白鬍子的用馬鞭打起來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著看。在這一夜裡,我以為這實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然而老旦終於出台了。老旦本來是我所最怕的東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這時候,看見大家也都很掃興,才知道他們的意見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當初還只是踱來踱去的唱,後來竟在中間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擔心;雙喜他們卻就破口喃喃的罵。我忍耐的等著,許多工夫,只見那老旦將手一抬,我以為就要站起來了,不料他卻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舊唱。全船里幾個人不住的吁氣,其餘的也打起哈欠來。
月還沒有落,彷彿看戲也並不很久似的,而一離趙莊,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回望戲台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吹到耳邊來的又是橫笛,很悠揚;我疑心老旦已經進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說再回去看。
1922年10月
2、歌曲《社戲》中的描述
原創音樂人、作家安九所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社戲》中有如下描述(內容有刪節):
舊河畔,老房屋,一切如故。
撐著傘,在小雨里搖船聽戲,那些所謂的悲歡離合、回不去的曾經,
不過就是戲台上的一顰一笑、一嗔一喜。
暮色里,舊歌戲,
鄉間草台唱不已。
搖蓬船,聽幾曲,
胡琴咿呀漁光寂。
時光老去遠了年少的我盛妝唱的那一曲,
戲台上老旦已記不起當年回眸的可是你。
生旦來又去,
凈丑映漣漪,
便將草台收入紙傘中帶回夢裡續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