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史學散論
20世紀中國史學散論
圖書信息:
作 者:瞿林東 著
出 版 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1
版 次:1
頁 數:362
字 數:354000
印刷時間:2009-1-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212034207
包 裝:平裝
這本關於20世紀中國史學的論集,是作者在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所撰寫的論文和評論的彙輯。全書的內容,涉及作者對20世紀中國史學整體面貌的認識,對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中的理論成就的分析,對一些史學家治史道路和史學風格的探討,對21世紀中國史學如何進一步發展的期待等。凡此,可以用彰往察來,一家之言八個字加以概括,雖署為“散論”,仍包含有自身的內在聯繫,可供中國近現代史研究者、中國史學史研究者以及史學愛好者閱讀、參考。
瞿林東,男,漢族,1937年12月生安徽肥東人。196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本科,1967年以中國史學史專業研究生畢業於該系。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史學理論與中國史學史研究。著有《唐代史學論稿》、《中國史學散論》、《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史學的沉思》、《杜佑評傳》、《史學與史學評論》、《史學志》、《中國史學史綱》、《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中國簡明史學史》、《中國史學通論》、六卷本《中國史學史》魏晉南北朝隋唐卷、《中國歷史文化散論》以及《史學導論》(合著)等書,主編《歷史·現實·人生系列》(七種)、《20世紀中國史學研究系列》、《中華大典·歷史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分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年刊)。撰有《中國史學的遺產、傳統和當前發展趨勢》、《略論中國古代歷史理論的特點》、《論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史學觀》等論文、評論200餘篇。
自序
第一編 史學總相
20世紀的中國史學
百年史學斷想
反思與進取——近20年中國史學發展的初步分析
20世紀中國史學及史學名著
《20世紀中國史學名著敘錄》題記
第二編 理論探索
中國史學走向變革的宣言
唯物史觀與中國史學發展
重新學習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
新中國史學50年的理論建設
關於堅持唯物史觀的幾點思考
第三編 史家研究
20世紀初年梁啟超和章太炎的史學
繼承傳統與走向近代:章太炎史學思想的時代意義
李大釗與《史學要論》
郭沫若在中國史學上的地位——為紀念郭沫若誕生100周年而作
繼承侯外廬先生的學術遺產,推進有中國特點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建設
尹達和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研究
擇善而固執上下而求索——何茲全先生的治學道路和學術成就
重考證之功貴自得之學——為祝賀趙光賢教授90華誕而撰
白壽彝先生的學術思想和史學成就
第四編 彰往察來
我看世紀之交的中國史學
深入研究20世紀中國史學
中國史學:20世紀的遺產與21世紀的前景
關於影響21世紀中國史學發展的幾個問題
前提和路徑——關於中國史學進一步走向世界的思考
〔附錄一〕中國史學史研究八十年
〔附錄二〕理性地對待過去堅定地面向未來——瞿林東先生談20世紀中國史學
後記
第一編 史學總相
20世紀的中國史學
20世紀的中國歷史學在中國史學發展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則是從史學本身來看,這一百年的史學在性質上的變化和成就上的輝煌都值得大書特書;二則是從史學同社會的關係來看,這一百年的歷史發展對於史學發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史學發展對於歷史發展的反作用,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對於歷史學的認識,進而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對於中華文明發展進程及其豐富內涵與現代價值的認識。這種變化和進步是空前的,儘管歷史學在這一百年中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和坎坷的,但這並不能改變其根本性質與整體面貌。
一 引言:怎樣認識20世紀的中國史學
怎樣認識20世紀中國史學?首先會碰到一個問題,即理論和方法問題。理論,是指用什麼樣的思想作指導來觀察20世紀中國史學。方法,是指用什麼樣的方式(形式)來反映這種觀察所得。當然,理論和方法又不是可以截然分開的。
認識20世紀中國史學,一個最基本的指導思想,即不能脫離對於20世紀中國歷史的正確認識。這是我們通常所遵循的一個原則:“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範圍之內”。概括說來,就是堅持歷史主義原則。清代史家章學誠認為:“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論古人文辭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處,亦不可以遽論其文也”。他講的是文學批評的原則,對於我們觀察20世紀中國史學和史學家,是可以作為參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