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國史學通論的結果 展開

中國史學通論

瞿林東所著書籍

中國史學有一個優良傳統,就是講求“通”。記載與評論客觀歷史進程的著作,如《史記》、《通典》、《資治通鑒》、《通志》、《通鑒記事本末》、《文獻通考》等,是通史性質的書。論說與評價史學本身演變的著作,如《史通》、《史略》、《史學要義》、《文史通義》等,是通論性質的書。通敘歷史的書有不同的體裁,如紀傳體、典制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等。通論史學的書有不同的重點,如有以論史法為主,有以論史意為主。章學誠曾以劉如畿與其相比較曰:“劉言史法,吾言史意”,“截然兩途,不相入也”(《文史通義·家書三》,中華書局,1961年版)。當然,史法、史意也還是互有聯繫而不可截然分開的,章學誠只是極而言之罷了。

作者簡介


瞿林東,1937年12月生,安幑肥東人。196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本科,1967年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史學史專業研究生畢業。現為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史學理論及史學史,著有《唐代史學論稿》、《中國史學散論》、《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史學的沉思》、《杜佑評傳》、《史學與史學評論》、《史學志》、《中國史學史綱》、《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簡明史學史》。以膠《史學導論》(合著)等專著,發表《中國史學的遺產、傳統和當前發展趨勢》、《略論中國古代歷史理論的特點》等論文、評論200餘篇。

圖書目錄


緒論--從兩個話題說起
一中國史學的世界意義
二歷史意識和史學意識
第一章 史學--人們認識歷史的路徑
第一節 史書與認識歷史
一“居今識古,其載籍乎
二“史官不絕,竹帛長存
三前賢論說讀史方法
第二節 認識歷史,路在何方?
一探究天與人及天人之際
二會通古與今及古今之變
三人意、時勢和事理
第二章 史學--人生之伴侶與社會之要道
第一節 史學是人生的忠實伴侶
一史學家筆下的芸芸眾生
二治身與治世
三蓄德與明道
第二節 史學記錄了社會進步的軌跡
一“桃花源”里的啟示
二史學與治國安邦
三史學與文明進程
第三章 史學--人類的一個精神家園
第一節 史學與歷史經驗
一千古史家說興亡
二政治家的史學自覺
第二節 史學與歷史智慧
一歷史與歷史智慧
二史學與歷史智慧
三現實運動與歷史智慧
四從史學中汲取更多智慧
第三節 史學與民族精神
一自強不息的革新進取精神
二歷史文化認同的優良傳統
三關注國家盛衰、社會治亂的憂患意識
第四節 史學與文化積累
一史學與文化發展
二史學與文化的多樣性發展
第五節 史學與歷史教育
第四章 史書的家族
第一節 中國史書的特點
一記述的連續性
二內容的豐富性
三形式的多樣性
第二節 正史、野史和家史
一莊嚴的正史
二靈活的野史
三紛繁的家史
四國史、野史、家史的是非
第三節 史學名著的魅力
一永駐的青春--中國古代史學名著的魅力
二時代的啟示--20世紀中國史學名著的魅力
第五章 史家的角色和史學的品格
第六章 走進史學的理論園地
第七章 史學批評的社會意義
第八章 中國史學的遺產、傳統和現狀與發展趨勢
后論--我的史學觀
主要參考文獻
跋語

文摘


緒論——從兩個話題說起
一 中國史學的世界意義
我們面前這本書的撰述宗旨,其總的目的,是要對中國史學的豐富內涵、社會價值和世界意義有進一步的認識。這裡我們就從它的世界意義談起。
中國史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世所罕見,亦為世所公認。它不僅在中華文化的發展中具有偉大的意義,而且在世界文化的發展中也具有重大的意義。
從人類文明的發展中來看,中國史學無愧是這一發展的進程在世界東方的輝煌記錄。毫無疑問,它已經成為全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記錄的一個部分——一個值得人類驕傲的、具有典型意義的部分。最近300年來的世界學術史表明,中國史學的世界意義,不斷受到一些學者的評論和稱頌。十八世紀的法國者伏爾泰,十九世紀的德國學者黑格爾,二十世紀的英國學者李約瑟,當是這些學者中最有聲望的人了。
伏爾泰在1765年發表了他的《歷史哲學》(即今所見《風俗論·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