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石壁的結果 展開
- 福建三明市寧化縣下轄鎮
- 廣東廣州市番禺區鍾村鎮下轄村
- 石壁街道
- 香港轄地
石壁
廣東廣州市番禺區鍾村鎮下轄村
石壁,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宋代建村。陳頭崗石崖壁立於村前,故名。石壁是廣州市番禺區鍾村鎮內僅次於鍾村的自然村,含石一、石二、石三、石四4村。
石壁是廣州市番禺區鍾村鎮內僅次於鍾村的自然村,含石一、石二、石三、石四4村。古為充軍之地。今珠江航道未形成前,有長約一華里的條狀石岩橫亘水面,導致石岩側畔形成大片沉積土層。岩峭如壁,故名石壁(明、清時叫廣東大壩)。
村建在陳村水道與南海三山河岔交匯之濱,后倚崗巒,前擁平川沃地。建國前,有水路交通之便,也有洪、潮淹田之患。50年代時,繞貫全村的小河,載重三、四十噸的船舶還能通航到廣州、鍾村、市橋;現小河淤塞,變成涉水可過的溪坑。
南宋時,南雄珠璣巷大量移民遷來定居,有梅、林、胡、焦、沈、樊、湯、陸等姓。目前較大的姓有:區、李、黃、何、郭、邵,各姓氏的聚居點分別在:東壁(區)、東門(區)、北峙(區)、老社(區)、大夫(李)、邵、黃地(邵、黃)、世牧(郭)、草場(何)、南境、新涌、東涌(少數雜姓)。1958年“公社化”時,按坊劃分為石一、石二、石三、石四4個大隊,建鎮時改為行政村。
石壁傳說
石壁村石壁小學對面的荒草掩映下,竟藏著一個郡主!
郡主墓碑幾乎完好無損,只是上面的字跡模糊不清。石碑上刻有花紋,凹凸有致,這些細節昭示著某種不凡。墓碑頂端赫然勾畫著一枚不規則的紅五角星,記載著某個年代的鬧劇。不明就裡的人不會覺得這塊墓地與別的有什麼不同,人們從這裡走過,最多也只是輕輕瞥上一眼,為它的荒草雜生嘆息一聲,不會引起人們太多注意。這個墓地跟鍾村區氏人有關,許多區氏後人可能不會想到,先祖竟有幸娶到郡主為妻!
郡主乃石壁六世祖天行之妻,是宋理宗的侄女。據區氏族譜記載,石壁六世祖姓區名元傑字天行,生於宋理宗紹定二年(1229年),當時宋朝內憂外患,正所謂帝王昏庸,奸臣當道,爾虞我乍,賣官鬻爵,加上元兵侵擾,民不聊生。宋室偏安,岌岌可危。某日元兵圍困端州,但奸臣屯積糧草,以奇貨可居而圖利。天行在朝為官,金殿上恕斥奸臣,逼其開倉獻糧以決戰。奸臣迫於無奈,將糧草捐出,天行文官帶武職,軍民上下同心,端州一役敗元兵。天行是個太學生,很有才華,品德又好,宋度宗曾賜他“徵辟”,但天行不願當官,請求回鄉。由此可見天行是得到皇帝賞識的,因此,在景定三年(1262年)被宋皇策封為榮王汝芮的郡馬。
公元1276年,天行攜眷返石壁,郡主勤儉持家,親操井臼(汲水勞動),與親人和睦相處,教子有方,受到親友們尊敬。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元世祖忽必烈下旨要挖掘宋室趙氏的祖墓,追尋趙氏後裔,為生存計,郡主命人毀除丈夫的墓碑,命長子留家,三子逃避到南海,五子逃難到廣州河南,二子、四子不知逃亡何處,杳無音訊。郡主在家破人亡中憂國憂民憤恨而死。死後葬於村背古塔寺下,即今石壁北峙坊寺園巷北,人稱太婆之墓。由於當時要逃避元統治者的虐殺,太婆墓不敢書寫真實姓名,僅刻“宋朝國戚”字樣。
往事如煙。郡主在鍾村石壁一隅張望著歷史車輪揚起的滾滾風塵,默默無語。一個女人的命運因為婚姻而改變,曾經的悲喜哀榮最終都終結在這小小的墓地,或令人記起,或被人遺忘。
區玉水埠
石壁陳頭渡口有一座真休亭,裡面可避風雨,是旅人途中小憩之所。坐於亭中,望著渡口船來船往,人去來回,不禁會想起些陳年舊事:以前這裡交通不便,人們出行只憑舟船,這碼頭該是何等熱鬧!
走出真休亭,下到碼頭,一塊塊巨石累疊,大多已有了裂紋,但仍能經風雨。在堤壩石壁上,隱約可見“區玉水埠”石刻四字。想來這區玉非常人,其中必有典故。
果不然,區玉乃石壁區氏十三世祖,年輕時耕種擔大糞經陳頭與某富翁發生了口角,富翁見區玉是個粗人,歧視地說:“如果你日後有出頭的日子,我把陳頭這個地方送給你。”此話激發了區玉發憤讀書,於明代弘治乙酉年間考試中了舉人,後來賜進士,派到福州(今福建)建寧縣做知縣。當區玉衣錦還鄉時,富翁果不食言,把陳頭送給了他。區玉建埠頭以利鄉親出行,在鄉間留下佳話。
知道區玉何許人了,一直埋在心裡的疑問也就迎刃而解了:所謂真休亭,乃區玉名真休也。
區玉水埠有一株迎客姿態的榕樹,雖遭雷擊電打,一枝尚存;雖經百年風雨仍枝繁葉茂。現在的水埠再也找不出往日的熱鬧喧嘩,但是老榕樹依然守候著什麼,是離鄉的遊子么?
干殿下傳說
在石壁二村草場口有一個“將軍佩劍”的地方,這裡曾有一個干殿下墓。這“干殿下”從何而來呢?
干殿下名叫黃傑夫,字志忠,宋代石壁人。這樣一個普通村民是怎麼跟皇帝攀上親戚的?黃氏後人有這樣的故事在流傳。
話說,黃傑夫自少習武,臂力過人,因雙親早逝,遺下薄田數畝,日夕耕鋤。閑寄情於書本,冀能有日可飛黃騰達。傑夫為人忠厚耿直,嫉惡如仇,又能恤孤憐寡,濟弱扶傾,三鄉五里亦樂於找他排難解紛,因而,甚得睦鄰嘉譽,戚友讚揚。
某日晌午,農事後飯罷,到樹蔭下稍作歇息,但見碧空雲淡,日麗風和,鳥鳴蟬唱,荔熟荷香,一幅農家美景,展望前景,傑夫禁不住喜上心頭,倏忽間朦朧入睡。
突然,傑夫被嘈雜聲驚醒,側耳細聽,喊殺聲、呼救聲、呦喝聲、求饒聲混成一片,自遠而近環迥於耳際間。傑夫此時按捺不住,便拿起鋤頭,循聲察看究竟,轉過山坳時,但見前邊山路草叢間八個婦人縮作一團,兩男子提刀護衛卻不能擺脫近二十個兇悍彪形大漢之圍困。只聽得為首強徒厲聲道:“立即將一切金銀細軟放下,可免一死,否則難留活口,全部要到地府閻王報到。”傑夫聞言,怒火中燒,此是強盜剪徑,要謀財害命,這還了得,當即大喝一聲道:“你等目無法紀,光天化日恃強凌弱,搶掠財物,殺人越貨,此舉非大丈夫所為。”賊首道:“此事與你無關,不可多管閑事,我只知官府在遠,拳頭在近,知趣者速離此地,勿阻礙發財,否則格殺勿論!”傑夫道:“劫奪資財,欺弱凌寡者豬狗不如,豈容你妄自亂為!”說時遲,那時快,傑夫手舉鋤頭,直取對方,賊首提刀急架相迎,鋤來刀往,戰不十餘合,賊首漸漸不敵,只有招架之功,卻無還手之力。傑夫不容其喘息,乘勝將賊首擒拿。餘下賊眾乃烏合之輩,見首領被擒,均作鳥獸散去矣。賊首被綁,此時只得跪地,叩頭如搗、蒜,求饒活命。傑夫見其哀哀情切,有痛改前非之意,因此,動了惻隱之心說:“現放你一條生路,從今要改過自新,發奮做人,不得故態復萌,否則天地所不容。”賊首答道:“幸獲不死,定當革面洗心,以報不殺之恩。”眾婦人亦拜謝而去,不提。
一日,傑夫因農事稍閑,在家中習字觀書,忽聞人聲如潮,出門觀其究竟,只見鄉親簇擁著一隊錦衣華服官員而至。鄉中父老對傑夫闡明上差來意,傑夫立即恭迎各官員進屋內奉茶,稍坐后,欽差便請傑夫焚香接旨,誦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日前太后微服遊玩嶺南,順道訪察民風,孰料途中遇強徒剪徑,后免於難,經多方查訪,乃黃傑夫救駕有功,為遵太后懿旨,收認黃傑夫為干殿下,並賜進士出身,刻日晉京供職,欽此。”傑夫謝恩后不知是喜是悲。喜者,報國夙願得償;悲者,伴君尤如伴虎。但是封建社會,君命不得有違,逆旨則後果堪虞,只好收拾一番與鄉親父老灑淚而別隨欽差晉京面聖。太後知情后宣入內庭,席間閑談,宋帝知曉傑夫文采出眾,武略超群,有將帥之才。因此,委任其領兵征剿賊寇。在賊其間,蕩平禍亂,屢立戰功,累官至“鎮守江西、南贛、汀韶、惠郴、桂等處總兵官,后軍都督府同知”,歿於任內。
也有人說,黃傑夫後來榮歸故里,居功自傲亂殺無辜被誅。
現今鄉間荒冢,據說是黃氏後人在明代萬曆五年,即1651年,為紀念黃傑夫所立之衣冠冢。幕碑頂刻有二龍戲珠飾紋,由右至左刻有陰體篆文“奉天誥命”,中間刻有“勅贈傑夫黃公之墓”,碑文是墓主生平簡略,尚清晰可見。經過時世變遷,我們只在石二村蓮塘路和石陳路的交叉口找到了干殿下墓的遺址,這裡雜草叢生,幾位村裡人憑著記憶講述著以往的墓碑形狀,到底那塊刻著無限榮光的石碑是何等模樣,已無人可以知曉。
榮辱俱成過去。現世的陽光明媚普照,墓邊的雜草卻寂寂無言
石壁文昌閣
石壁文昌閣坐落在陳頭崗下,歷史悠久,頗負盛名。
閣樓兩層,灰牆綠瓦,脊瓴金鰲相對。閣前建有六角涼亭,旁豎石碑,刻古制尺一把及“昂藏七尺”上字。閣樓於民國29年,即1930年重修,並請蔣介石題寫門額“文昌閣”三字,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撰寫了門聯:文氣光芒天有象,昌期際會國斯華。這兩位權重一時、地位顯赫的人為文昌閣題字撰文,使這座小小的文昌閣聲名遠播。於是,人們不禁要問,石壁與這兩位大人物有什麼淵源呢?
據說,重修文昌閣時,鄉中文風鼎盛,鄉紳區大珠(又名區啟和)為弘揚讀書精神,托其當時任國民黨空軍少校的弟弟區二珠(又名區日輝,同於右任甚有交情)取得于右任的親筆題詞,刻於門上。又有傳聞,區大珠是宋美齡的誼子,曾任飛行員,或許正是這層關係才取得了蔣介石的題文吧。
文昌閣又叫魁星閣,象徵著當地文化昌盛。當地多出才子,本地多出文武狀元,是古代書生赴京趕考的心愿。石壁文昌閣的修復,也寄託了當地人同樣的希冀。因為讀書人歷來受人尊重,在科舉時代,也只有通過讀書才能安身立命,報效祖國,仕途顯達,所以,全國各地都建有文昌宮、文昌閣等,供奉著文昌神像或神位。
所謂文章司命,貴賤所系,各個時代都對教育抱以非常的熱情。石壁人不僅修建文昌閣表達心聲,同樣以實際行動弘揚讀書精神。在港澳同胞的支持下,石壁先後修建了華僑中學和石一、石二、石三、仁儒四所小學,後來合併為鍾村第二中學與石壁小學,為培養當地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
現在的文昌閣內依然供奉著文昌神像,但是香火已沒有往日旺盛,顯得有些寂寞。不過,在飛速發展的城市化建設中,人們並沒曾忘卻文昌閣,而是換了另一種形式,以實際行動重新詮釋著文化昌盛的新定義 五。石壁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呢?
石壁是珠江三角洲上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漁村,村裡河道縱橫,水網密布,村邊蕉林搖曳菜地青青,村裡人世世代代過著平靜的生活。但是一個消息徹底打破了小漁村的平靜,廣州將在這裡興建新的火車站,消息一出即讓石壁天下聞名。
石壁似乎是一夜成名了,細想來,她卻像是經歷了千年的等待。這千年等待中,包涵著她的沉思、恥辱和隱忍。
誰會想到,這昔日的充軍之地即將成為最繁華的所在呢?
據史料記載,石壁古時是充軍之地。充軍之刑始於明代。這至少可以證明,到明代,石壁仍然是沒被開發的邊遠荒僻之所在。
“石壁”二字堅冷而無溫情。據說在珠江航道未形成之前,這裡有長約一華里的條狀石岩橫亘水面,導致石岩側畔形成大片沉積土層。因岩峭如壁,故名石壁。明清時叫廣東大壩。
世事滄桑。遙想當年充軍之旅的艱辛苦澀,只覺得烏雲密布,暗無天日,長路漫漫無盡頭。是什麼樣的一陣風,吹雲撥霧,使石壁艷陽高照呢?
當廣州鐵路新客站的構想甫一問世,石壁便被命運推到了舞台上。是歷史選擇了石壁。據說,作為新火車站備選地址的有四個,石壁方案後來居上。
石壁方案是這樣描述的:石壁是番禺鍾村鎮的一個村,在規劃上這裡沒有任何大項目,地勢平坦,可以兼顧廣州城區及珠三角等地。地鐵的2號線及未來7號線都可以到達這裡。此外,即將動工的廣州至珠海間的城際鐵路也將接進來。陸路方面,這裡原來就有謝石大道,而且已經規劃的廣州西部快速幹線也將經過這裡。這樣一來,輕軌、地鐵、陸路交通都能連接起來,加上這裡有很大的用地面積,可以建巨大的火車車庫。
這意味著,作為廣州鐵路樞紐的重大項目,廣州鐵路新客站是服務珠三角、面向華南地區的區域交通平台,銜接珠三角軌道交通的重要樞紐,也是廣州的城市門戶。同時,按照國家鐵道部的部署,廣州鐵路新客站建成后,將成為全國四大鐵路客運中心之一,亞洲最大規模的一流站場。
按照計劃,廣州鐵路新客站將於2005年初動工建設,2007年底建成,2008年春運投入使用。新客站已獲國務院正式批准立項建設,總投資高達147.6億元。
新客站包括三大“心臟”內容:火車站站場、列車動車段、城際列車編組站。2010年,計劃建成武廣客運專線、廣珠城際鐵路、廣深城際鐵路並分別接入新火車站,預留廣深港高速鐵路引入新火車站的條件,武廣客運專線以聯絡銜接既有廣州站。
此外,未來新客站將實現鐵路幹線、客運專線、城際軌道、地下鐵路、公路等交通方式緊密銜接,實現零距離換乘。按規劃,在建的地鐵三號線就行經新客站選址以東約6公里處,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則預留了地鐵二號線連接到新客站,地鐵三號線與七號線的換乘站大石站距離新客站站址僅約7公里。佛山市規劃中的地鐵三號線有條件連接到新客站,並可延伸至番禺市橋。屆時,乘客若想前往珠三角的城市,都可在廣州鐵路新客站直接轉乘。
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石壁將處於燈火輝煌的繁華里。五色的彩燈,長嘯的笛鳴,熙攘的人群。曾經的廣東大壩已消匿於歷史的長河裡,在石壁現有的版圖上,則升起了現代的交通的“大壩”:廣州鐵路新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