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教育
婦女教育
婦女教育,泛指一切針對婦女的正規和非正規教育,特指成年婦女教育。旨在提高婦女的政治文化科學素質,縮小男性、女性在政治文化技術上的差距,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按照不同社會制度、社會環境、階級利益的需要,從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兩方面,對婦女的身心施加影響,提高和培養婦女為國家和社會承擔責任的品德和本領。教育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技術教育、婦幼保健及家庭生活教育等。
16~17世紀,西歐一些國家開始出現女子初級小學。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德國和法國出現女子中等學校。18世紀,英、美、法等國的婦女在女權運動中,認識到教育對選舉權的重要性,興起婦女教育運動,為爭取平等權利奠定了基礎。1764年,俄國專為貴族婦女設立了第一所女子中學。這一時期婦女教育的特點是從初級向中級,從私立向國立,從城市向鄉村發展。19世紀中葉,西歐開始允許女孩和男孩按同樣課程一起學習,美國俄亥俄州阿貝爾林大學開始招收女生。1837年,美國創立曼荷利阿克女子大學。1848年,英國創辦了第一所女子學院,1869年進一步設立女子高等學校,到19世紀末女子中學達33所。1881年,法國開辦第一所女子國立中學,1907年發展到47所。1867年德國普魯士邦開始設立女子高等學校。到19世紀末,私立女子中學已有128所。1896年,俄國設有284所女子中學。這一時期婦女教育的特點是從中等向高等、從單獨設立女校向男女同校發展。20世紀80年代,世界婦女教育已發展到相當的水平,美國女大學生佔大學生總數的50%以上;1984年,英國女大學生佔大學生總數的43.5%;日本女子的大學升學率是33%,短期大學中女生是男生的8倍;1985年,蘇聯女大學生佔大學生總數的55%,女研究生占研究生總數的33%。
大體分以下幾個時期:①中國婦女教育的萌芽時期。標誌是外國教會和中國私人辦女校。1848年,英國女傳教士愛爾德賽到寧波設立第一所教會女校。1860年,教會女校發展到11所。1902年,教會學校有女子學生4373名。1910年,美國基督教在中國創辦了第一所女子大學──金陵大學。後來又建立了北京協和女大和福建華南女大。鴉片戰爭后,中國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普及教育對振興中華的重要性,女子教育進一步受到重視。1898年,經元善在上海開辦“經正女學”,這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所私立女校。1902年,蔡元培在上海創辦“愛國女校”。自此,中國私辦女校逐漸增長。②中國婦女教育正式確立時期。1897年,梁啟超在《時務報》上發表文章,力主興辦女學。1903年,張之洞等在重行釐訂《學堂章程》時,把女子教育包括於家庭教育中,這是官方首次明文提到女子教育。1907年,清政府頒布了《女子小學堂章程》和《女子師範學堂章程》,實行兩性雙軌制教育,表明女子教育開始得到國家承認。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頒布了《普通教育暫行辦法》,規定小學男女生均可同校。1913年 8月,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頒布《各種學校章程》規定,初小男女可以同學,高小以上可設立女子中學、女子師範及女子高等師範。1916年,中美合辦的私立嶺南大學開始實行男女同學。③婦女教育的發展時期。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北京大學首開女禁,招收了9名女旁聽生。1920年秋,北京大學與南京高等師範相約正式招收女生。同年10月,廣東省省長令廣東高等師範實行男女同學。1921年,北京高等師範附中等中學首開中等學校男女同學先例。1919~1920年,在赴法國勤工儉學的1700名青年中,有43名女生。這一時期,婦女教育的特點是:從舉辦中等女校到舉辦高等女校,從單獨開辦女校到實行男女生同校、同學,婦女開始獲得與男子享受同等教育的權利。
1926年9月,國共兩黨合辦了婦女運動講習所,所長何香凝;10月,創辦了婦女運動人員訓練所,所長鄧穎超;1927年2月,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在漢口舉辦婦女黨務訓練班,宋慶齡為主任。1927年,毛澤東在福建連城新泉鄉辦起了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1932年,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創辦了省“三八”女子職業學校,並舉辦了婦女半日制學校、補習學校、識字班、婦女幹部訓練班等。1939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了延安女子大學。
表1
婦女教育的歷史表明,爭取婦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教育權利,是發展婦女教育的重要條件。世界婦女教育正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不斷向前發展,但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發展都還很不平衡,仍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發展婦女教育,仍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各方面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