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攪兒

青海地區傳統說唱藝術之一

打攪兒是一種傳統說唱藝術。流行於青海東部農業區。是說書人在演唱長篇故事時,招徠聽眾,或做演唱休息時的墊場曲,內容和演唱形式諷刺、逗趣為主。打攪兒唱腔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板胡為輔。格律多以七字句為主,以方言押韻,曲調基本為“越弦”、“大蓮花”的變調。

簡介


打攪兒是青海地方曲藝中一個很別緻的傳統戲曲劇種,其篇幅短小,風格詼諧、幽默,流行於東部農業區。是說書人在演唱長篇故事時,招徠聽眾,或調節故事凄涼悲哀情緒,或演唱休息時活躍場內氣氛,起墊場作用的插曲。與演唱內容無關,依河湟方言為打攪兒,故名。打攪兒在河湟流域廣泛流傳,而在甘肅臨夏地區,由於語音的變化,將打攪兒捨棄了兒化音叫做“打調”。

由來


早年,打攪兒是在演唱長篇曲目的間歇中演唱的。當演唱到大傳“賢孝”中那些悲苦的情節時,聽眾唏噓感嘆,哽咽哭泣,說唱只好中斷。為了使聽眾情緒上得到調節,書場氣氛上得到緩和,藝人們便說“打一個攪兒吧!”就是另外唱一個節奏明快而逗趣兒的小段兒。之後,再把原來的演唱繼續下去。從說唱的連貫性來說,這一停頓是打攪了故事情節的連續發展,所以把這類小段曲目叫做打攪兒,其含義是不屬於正式演唱的故事。後來,打攪兒的曲目逐漸增多,獨自形成以諷喻見長,以幽默風趣為格調的一個曲種。

特點


打攪兒的特點是輕鬆活潑,風趣幽默,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板胡為輔,正詞用三弦,過門與結尾時兩種樂器同奏。語言詼諧、誇張,格律多以7字句為主,以方言押韻,可一韻到底,也可段落間轉韻。

演唱方式


三弦
三弦
打攪兒是曲藝藝人即興演唱的風趣幽默的小段,其形式介乎繞口令和順口溜之間。一般多在演唱平弦戲、賢孝正曲前後穿插演唱,用以吸引聽眾,或在終場的時候,給聽眾留下愉快的感受和回味。
有時也在正曲唱到極為悲痛的地方,驟然停下來穿插進一個引人發笑的小段,以沖淡悲傷的氣氛。另外,也有的聽眾專門愛聽打攪兒,特請藝人連續演唱的;還有的是業餘愛好者趁藝人唱完正曲,弦樂未停之際,緊接著唱一段打攪兒,以為娛樂的。由於這種形式常常打攪了正曲的演唱,所以群眾親呢地稱之為“打攪兒”。

曲調


打攪兒的曲調,是由越弦曲藝中的“蓮花調”為主旋律,在節奏上進行了創造變化而形成的。其節奏感明快而跳躍,很適宜表現那些風趣、滑稽、幽默的故事內容。以大膽、潑辣、幻想、誇張的手法,諷喻生活中各種不合理、不道德的現象為主題,以獨特的手法,表現生活的種種情趣、認識、經驗與知識。“打攪兒”的歡笑聲中,人們不僅得到了藝術的享受,也收到了寓教於樂的社會效果。

伴奏樂器


板胡
板胡
三弦的構造較簡單,可分為琴頭、琴桿和琴鼓三部分,由琴頭、弦軸、山口、琴桿、鼓框、皮膜琴馬和琴弦等組成。多呈鏟形,是三弦的裝飾部分,一般都嵌有骨花或雕出紋飾,中間開出弦槽,槽側開有弦軸孔,三個弦軸置於琴頭兩側。琴桿為半圓形的柱狀體,平滑的表面是三弦的指板,上端嵌有山口,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中。琴鼓又叫鼓子或鼓頭,是三弦的共鳴箱,它是在略帶橢圓形的鼓框上兩面蒙以蟒皮而成。琴馬置於蟒皮中央。琴弦使用絲弦或鋼絲弦,從高音弦起依次為外弦、中弦和內弦,外弦用子弦,中弦用二弦,內弦用老弦。三根琴弦的一端都系在琴鼓下面的菱形木殼上,另一端分別卷繞在三個弦軸上。板胡形制大部分與二胡相同,主要區別在琴筒和千斤。琴筒又叫瓢,圓筒形,用椰子殼製作,也有用木質、銅質或竹筒的。琴筒前口蒙桐木板是板胡發音的關鍵。板胡的音色特別清澈響亮,富有鄉土氣息,在樂隊中它常是各種伴奏樂器的領弦,在弦樂中擔任高音聲部。。弓桿比二胡弓子長而粗,弓毛多而堅硬。千斤又稱腰馬,用牛角或紅木製作,與二胡千斤所用材料不同。琴弦為絲弦或鋼絲弦。板胡有多個品種。除用於獨奏、合奏的板胡外,還有高音板胡(又稱河北梆子板胡或評劇板胡)、中音板胡(又稱河南梆子板胡)、秦腔板胡(又稱胡呼)、山西板胡(又稱晉中板胡)。它們在琴筒大小、琴桿粗細、弦軸長短、琴弦的使用及音色等方面,各有差異。另外還有用於紹興高調中的板胡和用於廣東音樂、戲曲、曲藝中的椰胡

傳統曲目


打攪兒
打攪兒
打攪兒的曲目很豐富,已經記錄到的有近百段曲子,表現題材大體可分為表現當地勞動人民生活趣事的、表現民間口技的、表現山川風物及民俗的、評說時政的、表達勞動人民願望的、表現勞動人民智慧和想象力的、給以諷勸和規戒的等。
打攪兒的曲詞內容多是諷刺性的小故事。有的辛辣嘲笑地主階級的貪婪、愚昧,有的幽默地諷刺好吃懶做的人,表現了勞動人民勤勞誠實與愛憎分明、嫉惡如仇的品格,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機智、風趣和樂觀精神。從長期的即興創作中積累保存下來一批為聽眾喜愛的曲目,如《懶大嫂》、《賭博人》、《欠帳》、《小曲張三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