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珍

近代民主革命家

彭家珍(1888—1912),男,字席儒,四川金堂人,近代民主革命家。

青年時期即受文天祥、黃宗羲等人的思想影響,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觀念。1906年畢業於四川武備學堂,后赴日本考察學習軍事,在日本期間加入同盟會,接受孫中山先生倡導的民主革命。1911年赴北京,任京津同盟會暗殺機關部部長。

1912年1月26日深夜,彭家珍暗藏炸彈,在北京西四北紅羅廠良弼府門前,將良弼炸死,爆炸中,彭家珍不幸被一塊彈片飛傷後腦,壯烈犧牲。

孫中山:“誅除大憝以收統一速效之功”,並為彭家珍題詞“我老彭收功彈丸”。毛澤東:“豐功偉績,永垂不朽”。

大總統孫中山高度評價了他的功績,稱他的行動為"我老彭收功彈丸",追贈他為陸軍大將軍,令崇祀忠烈祠。

人物生平


彭家珍照片
彭家珍照片
出生於1888年4月9日。父親彭復恆,名仕勛,是清末秀才,以塾師為業,醉心於維新,思想激進,主張實業救國。彭家珍自幼稟賦聰明,受家庭影響,四歲就能背誦《孝經》《正氣歌》,八歲已熟讀《四書》《五經》,同時也接觸西方近代科學。由於彭家珍的父親與宋育仁、吳之英、廖平等維新派人物相交甚好。
1903年考入四川武備學堂,有了用軍事振興國家民族的理想。在四川武備學堂學習期間,彭家珍除精研智育、體育外,尤以德育力行,閱讀了大量的革命著作,開始思考國家前途,嚮往加入革命組織,參加革命活動。
1905年秘密加入中國同盟會。彭家珍接受了孫中山先生布置的攜帶一批革命書刊返川秘密從事反清活動的任務,從此踏上了為振興中華、拯救國民於水火的革命征途。
1906年彭家珍以優等成績畢業,隨後由四川總督錫良選派赴日本考察軍事,並領受為新軍訂購軍火的任務。其時日本東京已成為中國革命的大本營。
1907年彭家珍加入新軍,任排長,駐成都鳳凰山。彭家珍在軍隊中積極宣傳革命思想。當時四川中國同盟會一些骨幹成員彙集成都策劃武裝起義,因事機不密,革命黨人遭到清吏全城搜捕。滿清四川總督趙爾豐先調新軍入城警衛,閉城戒嚴搜捕革命黨人。彭家珍幸未暴露身份,奉調隨軍入城,得知趙爾豐的部署后,及時報信通知革命黨人轉移,使參與起義的一百多名中國同盟會會員大多倖免於難,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6月彭家珍離開成都前往昆明,初任陸軍第十九鎮隨營學堂管帶兼教練官,不久升為提調。
1910年5月前往瀋陽。7月出任學兵營左隊隊官兼教練,彭家珍趁挑選學兵之機,發展該隊隊員加入中國同盟會,秘密從事革命活動。彭家珍在秘密從事革命活動中,善於隱蔽自己,與學兵營管帶崇恭相處“甚善”。上司認為彭家珍“可靠”,在滿清政府陸軍部考績中,彭家珍被列為一等第一名,授予相當四品的正軍校銜。
1911年夏季任天津兵站副站長,代理標統之職。同時,彭家珍還親自從上海運送炸手槍、炸彈等軍火到天津,暗中策劃暗殺滿清高官的行動。11月滿清政府從歐洲購置了五千支步槍,五百萬發子彈,通過西北利亞鐵路轉京奉線,再運武漢以鎮壓革命軍。彭家珍負責押運,暗中授意革命黨人商震等聯絡二十鎮統制張紹曾,當軍火列車通過灤州時截留全部軍火,使滿清政府及前線統帥袁世凱極為震驚。彭家珍從天津兵站搞出軍八百包,軍馬九十多匹,銀元一萬多元,提供給革命黨人做發動武裝起義之用。由於彭家珍挪出了兵站大量款項物資,被滿清政府下令通緝。彭家珍從此轉入地下活動,機智的奔走於京、津、灤、奉、滬、寧之間,在上海擔任中國同盟會支部軍事部副部長,並被選為蜀軍北伐副總司令。12月彭家珍返回北京,擔任京津同盟會暗殺機關部部長。
彭家珍雕像
彭家珍雕像
1912年1月15日暗殺團探知袁世凱上下朝的準確時間后,決定在北京東華門丁字街一帶埋伏,對袁世凱進行炸彈襲擊,並連夜制定了暗殺計劃,由暗殺團成員張先培、楊禹昌、黃芝萌直接實施暗殺。1月25日行刺前一天,彭家珍又寫下《絕命書》。
1912年1月26日深夜彭家珍暗藏炸彈,在北京西四北紅羅廠良弼府門前,將良弼炸死,爆炸中,彭家珍不幸被一塊彈片飛傷後腦,壯烈犧牲。
彭家珍遺像
彭家珍遺像
孫中山參加彭家珍、張先培、楊禹昌、黃芝萌四烈士遷葬儀式
孫中山參加彭家珍、張先培、楊禹昌、黃芝萌四烈士遷葬儀式

人物評價


孫中山高度評價:“誅除大憝以收統一速效之功”,並為彭家珍題詞“我老彭收功彈丸”,追贈彭家珍為陸軍大將軍。
蔣介石:“英姿颯爽”。
孔祥熙:“萬古長青”。
李宗仁:“浩然正氣”。
馮玉祥:“民族英雄”。
毛澤東:“豐功偉績,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