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是紀念性革命博物館。位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安源鎮,距萍鄉市城區6公里。前身是創辦於1956年的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遺址陳列室。創辦於1956年,1968年興建陳列館,1969年開放,1984年8月改現名。
安源路礦工人紀念館座北朝南,佔地面積200畝,建築面積3245平方米,陳列面積2400平方米。紀念館陳列大樓高24米,長100米,寬30米,系二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正中間建有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部徽,兩邊是紅色瓷磚組成的五星紅旗和大型有機玻璃火炬燈。大廳門口有6根用大理石砌成的方開型大柱,高約14米。
徠2018年10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1955年8月開始籌建的,初稱安源路礦工人運動俱樂部。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風光
1963年12月,更名為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1968年7月1日,在安源牛形山腰動工興建二層剛筋混凝土結構的陳列大樓,更名為:“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動紀念館”。該館坐北朝南。建築面積3245平方米,高24米。
1982年2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12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為全省重點名勝區、點。
2017年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館接受晉級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授牌。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位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安遠鎮,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主體大樓紀念館陳列大樓位於安遠鎮陵園路,陵園路向西南方向延伸,陵園路上由北到南分別是烈士紀念館、牛角坡52號、補習夜校舊址。烈士紀念館東南方向是總平巷路,總平巷、八方井四十四號、大罷工談判舊址依次由北到南分佈在總平巷路,陵園路對面有條平行的正街路,消費合作社、半邊街廣場、盛公祠由北到南分佈在正街路。
工人紀念館是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的主體,1956年建館,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位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安源鎮。由鄧小平手書館名。現有館藏文物5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3件,不可移動文物共1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建館以來,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1100餘萬人次。以安源紀念館為中心和龍頭的安源,正逐漸成為了集教育、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贛西紅色旅遊聖地。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
該館現有館藏文物5000餘件,一級藏品約200件。其中有《安源旬刊》、工人消費合作社的股票和購物證。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定地位,是很珍貴的藏品。該館還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2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安源煤礦進口總平巷舊址、安源路礦工人第一所補習學校舊址、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舊址、劉少奇與路礦當局談判的大樓舊址、部署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安源軍事會議舊址、德國式建築公司。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毛澤東1921年秋來安源的住處、決定罷工的黨支部會議舊址、安源市工農兵政府等8處。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是為徵集與保護中國共產黨領導萍鄉煤礦和萍鄉鐵路工人革命運動的文物、研究與宣傳這一革命運動的歷史俱樂部。 。此外,在萍鄉還在安源建有烈士陵園和烈士紀念碑、在蘆溪建有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烈士陵園、在蓮花建有蓮花一枝槍紀念館,以及在市區黃金地段建有富含現代氣息的秋收起義廣場秋江澤民題寫碑名的秋收起義紀念碑,共同構建了萍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
湘贛邊界秋收義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牛角坡52號
1922年3月,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籌備委員會成立,組成了俱樂部的領導機構——幹事委員會,還設立了文書股、宣傳股、遊藝股、會計股、工人監察隊等辦事機構,部員也發展到三百多人。
5月1日,300多名俱樂部部員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向社會各界宣告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正式成立。大會選舉李立三為總主任,朱少連為副主任。1922年9月,工人俱樂部組織工人舉行了大罷工。罷工指揮部就設在俱樂部內。
這棟房子為五棟四間磚木結構平房,面積266平方米,最初是“湖北同鄉會”會址,後由俱樂部購買。1922年底俱樂部搬遷后,這裡改為工人補習學校第二校校址。解放后,這一舊址基本保持原貌。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1921年冬,李立三奉中共湖南黨組織委派,來安源開展工人運動。他當時以教師的合法身份,由湖南平民教育促進會介紹來安源推廣平民教育。李立三租借了這裡三間房,首先開辦平民小學,免費招收工人子弟入學。然後以訪問學生家長名義,廣泛接觸工人,了解各方面情形,宣傳工人階級團結奮鬥、自己解放自己的道理。經過思想教育和實踐考察,於1922年1月在安源創辦了第一所工人補習學校,即工人夜校。白天小學生在這裡上課,晚上工人在這裡上課。
工人夜校經費,首先由湖南和上海方面熱心工人教育的人募集而來,以後由工人俱樂部撥給。夜校教材,首先是採用粵漢鐵路工人學校的講義,後由夜校教員自己編寫。安源工人夜校教員編寫了《補習教科書》、《小學國語教科書》、《工人讀本》。
工人夜校的開辦,提高了工人的文化知識和階級覺悟,為培養工人運動幹部,建立和發展黨、團、俱樂部組織創造了條件。
八方井四十四號
毛澤東當時的公開身份是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教員、一師附小主事(相當於校長)。他利用這個公開身份,以走親訪友、參觀訪問、推廣平民教育的名義,來安源考察,住在八方井四十四號。這棟房子是萍鄉煤礦建礦初期由礦局建造的,是萍礦總平巷甲段段長毛紫雲的住房。毛紫雲是湖南湘潭人,曾和毛澤東的父親一起在長沙做過生意。毛澤東就是利用這個同鄉的關係住在這裡。中間是堂屋,左邊一間便是毛澤東的卧室。毛紫雲還找來家中挑水的工人張竹林做嚮導,陪毛澤東四處走走。
毛澤東在安源考察期間,深入礦井、鍋爐房、餐宿處等工作處,廣泛接觸工人,從談家常入手,了解工人的疾苦和安源的階級狀況,啟發工人
秋收起義舊址
盧德銘烈士紀念碑。該碑1983年9月23日落成,位於萍鄉市蘆溪區上埠鎮山口岩的山坡上,全碑共分三層,即底座、中座、碑身,高約7米,上塑盧德銘全身像,佔地面積45平方米。中座正面用大理石刻寫盧德銘烈士生平簡介,碑身正面從上至下鐫刻“盧德銘烈士 紀念碑”。
半邊街廣場
·俱樂部是20世紀20年代安源工人革命活動的中心,也是中國工人的第一所工會大廈,1955年1月,國務院撥款3萬元修復該舊址,1957年7月1日列為省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1982年2月,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消費合作社
徠1923年2月7日,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獨設門面開始營業。合作社設立兌換、糧食、服物、器用、南貨、雜務等股,主要出售油、鹽、米、布匹等工人生活必需品,還代售革命刊物。消費合作社印發的股票、銅元票是中共歷史上最早的貨幣和對股份制最初的嘗試。
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是全國第一個和當時僅有的一個工人消費合作社,也是中國工人階級第一個經濟事業組織。它的創辦和發展,對於改善工人的經濟生活,團結工人堅持鬥爭,訓練工人管理經濟的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經濟事業創造了最初的經驗。
總平巷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的開拓者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等多次到總平巷下礦井考察。1921年秋,毛澤東第一次來安源考察,從這裡下到井下工作面,和工人促膝交談,了解工人的苦難生活,向工人進行馬列主義教育。
1922年9月14日震驚全國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就是從這裡開始的。井下工人在接到罷工信號后,手握岩尖、斧頭,高呼罷工口號,像潮水一樣湧出井口。工人監察隊在井口上方豎起了“罷工”大旗,用煤桶堵塞井口,日夜嚴加把守,不準任何人下井,直至取得罷工勝利。
大罷工談判處舊址
罷工實現后,路礦當局想盡種種詭計破壞工人罷工。戒嚴司令和路礦當局圖謀用武力脅迫俱樂部領導人下令復工。1922年9月16日,他們約工人代表劉少奇到礦局總工事房商量解決的辦法。劉少奇情知有詐,仍無所畏懼地孤身赴會。
劉少奇去后義正辭嚴,與路礦當局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談判,再加上數千工人的圍樓助威,打擊了路礦當局的囂張氣焰。戒嚴司令和礦長只得懇求工人代表再來商量而已。劉少奇大義凜然地走出了談判大樓,在數千工人簇擁和護衛下回到俱樂部機關。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1927年9月初,毛澤東來到安源,在張家灣召開了部署秋收起義的軍事會議,決定將駐安源、修水、銅鼓的部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下轄四個團,其中第二團主要由安源工人糾察隊、礦警隊和萍鄉、醴陵、安福、蓮花、衡山等地的農民自衛軍組成,人數約2000人。9月9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9月11日凌晨,工農革命軍第二團從這裡出發,進攻萍鄉縣城。安源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工農群眾踴躍參加起義。
這棟房子是原來的,從70年代起一直是安源鎮政府的辦公樓。雖然幾經修改翻新,但此樓的外貌基本沒有改變。
盛公祠
辦公大樓系兩幢相連接的磚木結構建築,前幢三層,后幢兩層,中間一條通道相連。屋頂為白鋅皮覆蓋,頗像西歐的天主堂。總面積為2623平方米,大小房間共39間。礦局總辦、職員和德國礦師等工程技術人員都在此辦公。因地勢太高,除少數高級職員和德國礦師乘轎沿100餘個台階而上外,其餘人員均徒步上下,十分不便。1906年,礦局又在山下另建一辦公大樓——公務總匯。此樓改為礦局所聘請德國工程技術人員以及部分高級職員的住房和臨時招待所。
1921年,漢冶萍公司為紀念盛宣懷,萍鄉礦總局即將空出的辦公大樓改為盛公祠,在二樓設立了盛宣懷的銅像,並鑄銅字“盛宣懷”,每字重200斤,盛公祠即由此而得名。
該建築物風格獨特,建築精美,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現仍由安源煤礦管理和使用,進行大規模的維修。
安源路礦工人紀念館館內藏品共有6000多件,珍貴藏品300多件。其中有《安源旬刊》、工人消費合作社的股票和購物證。安源工人集體創作的長達1600多行的長篇敘事歌謠《勞工記》(手抄本),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定地位,是很珍貴的藏品。
長篇敘事歌謠《勞工記》
這是1922年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勝利后,在工人中傳唱的一首長篇敘事歌謠,以大罷工事件為中心,真實而生動地敘述了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的興起過程。
消費合作社發行的股票
這是1923年2月7日我黨在工人階級中最早成立的經濟組織——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發行的股票,是我黨領導的金融事業的最初嘗試的見證。
《小學國語教科書》
這是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教育股1924年編印的教科書。它不僅教工人識字、學詩詞,更重要的是向工人宣傳馬列主義,啟發階級覺悟。
《安源旬刊》
1923年12月7日《安源旬刊》正式出版發行,它是上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對外宣傳的經常性的革命刊物。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部員證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部員證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舉辦了許多文化活動,其中最具文化特色的是安源革命歌曲表演唱由安源紀念館工作人員自編自演一台時間約30分鐘的安源革命歌曲歌謠的連串表演,生動再現了安源路礦工人鬥爭的歷史。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定時會和中小學校、黨政機關合作舉行一些緬懷革命烈士的紀念活動,弘揚中國革命先輩留下的紅色井岡山精神以及少先隊員精神。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會定時舉辦一些紅色旅遊文化節,主動邀請老百姓進館參觀。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初期相結合的光輝範例。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是全國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接班人構築了一個新的平台和載體,目的在於讓青少年一代進一步了解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的偉大意義,進一步引導廣大青少年愛學習、愛勞動、愛黨、愛國、愛人民,進一步培養青少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接續奮鬥。
截至2020年5月,藏品數量2,682 (件套),珍貴文物2,178(件 套)。
1997 年被中宣部命名為首批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4年被中共中央辦公廳確定為“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現場教學點”,同年被國家旅遊總局評為“全國重點紅色旅遊景區(點)”等。
2018年10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2020年5月13日,入選國家文物局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名錄。
地 址:江西省萍鄉市安源鎮
公交車指南:乘3路、19路公交車至終點站或者旅遊專線車、公交車路:(始發):火車站→市地產公司→麗都酒家→雲龍商場→城北小學→國貿大廈→市圖書館→南方商場→安源
自駕車指南:走320國道或者滬昆高速到萍鄉可以先去武功山玩,再向萍鄉市區去,可以去安源,還有市區的秋收起義紀念碑廣場。
周邊景觀:鵝湖公園、寶積寺、武功山。
淡季8:00~17:00
旺季8:00~17:30
閉館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