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物理系

目前國內發展最快、最好的物理系之一

清華大學物理系是目前國內發展最快、最好的物理系之一,為提高清華大學的學術聲譽起著重要作用。物理系的教師在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和光物理、高能物理、核物理、天體物理以及生物物理等多個學科方向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物理系現有教師90名,研究生大約400名,本科生大約400名。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王崇愚、陳難先、顧秉林、鄺宇平、李惕碚、李家明、范守善、朱邦芬薛其坤、段文暉),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5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4人。物理系的主要研究機構包括凝聚態物理、高能物理與核物理、原子分子與光物理、天體物理4個研究所,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清天體物理中心以及富士康納米科技中心等。

物理係為物理學和天文學兩個一級學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優越的科研條件,並開設各類普及性和專門化物理學課程。

物理系位於歷史遺跡環繞、美麗的清華園西北角的理科樓(蒙民偉理科館),毗鄰清華大學數學系、化學系和生物系。目標是培養具有紮實理論基礎和較強科學實驗能力的高質量物理人材。

傑出校友


物理系自成立以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科學家中,有10位曾經在物理系學習。自建系至今,有89位院士曾經在物理工作學習。自1982年復系以來,畢業生中已有大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據不完全統計,物理系復系以後培養的畢業生中,已有1人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4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8人獲得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資助,17人獲得“美國斯隆研究獎”。

人才培養


物理系通過高考、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保送、清華大學保送、優秀中學生物理營等多種方式選拔熱愛基礎科學研究的優秀學生。進入數理大類學習的一年級新生,在第二學期經學生本人申請並通過考察後進入物理系學習。此外,每年9月份清華大學本科新生和二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有機會轉入物理系學習。物理系對本科生統一按照“基礎科學班”模式安排培養計劃。本科生從第三年開始按照個人意願選擇物理方向或應用方向,二者的培養目標分別為從事物理學前沿基礎研究的物理學家和從事相關學科研究具有良好理科素養的科學家或工程師。此外,“協同創新計劃”、“清華學堂計劃”和“新百年計劃”等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為有志於物理學研究的優秀學生拓寬了發展空間。 
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的專業涵蓋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與光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天體物理、量子信息、生物物理、聲學等領域。 經過多年的建設,物理系形成了以研究生培養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負責下的學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在入學、課程建設、博士生資格考試、學位論文匿名評審、學位審定、學術氛圍建設和獎助評審與發放等各個環節,均形成嚴謹規範和以學生為本的規章制度。

師資力量


截至2006年12月底,,實驗技術人員、職員和工人33人。教師中有教授49人、副教授24人、講師及助理研究員12人。61%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中包含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陳難先、范守善、顧秉林、鄺宇平、李惕碚、李家明、王崇愚、薛其坤、楊振寧、朱邦芬),博士生導師41人;成就獎獲得者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4人;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5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香港求是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物理)獲得者2人,清華大學“百名人才引進計劃”4人。實驗技術人員包括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實驗師8人、工程師和實驗師11人。
清華大學物理系
清華大學物理系

學科方向


清華物理系的學科方向涉及物理學和天文學2個一級學科,涵蓋教育部規定的物理學一級學科下除無線電物理外的全部7個二級學科(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聲學、等離子體物理)以及天體物理1個二級學科,其中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為全國重點學科。清華物理系具有國家的物理學一級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還是天體物理二級學科的博士點。物理系設有一個“物理學”博士后流動站,涵蓋了物理學的各個分支學科。
清華物理系教學資源豐厚,教育部物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和教育部非物理類物理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都在清華物理系,還有3位教育部“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直接給本科生上課,落戶清華的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已經在2004-2005年度秋季學期直接為物理系新生講授大學物理。

教學成果


物理系培養的學生,應能將現代物理學知識、技術和研究方法,創造性地應用於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其中一部分學生能對物理學和其他相關基礎學科的發展做出貢獻。物理系是全國唯一擁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和“國家工科物理課程教學基地”的單位。在教學管理方面,物理系下設一個基礎物理教研組和一個實驗物理教學中心。實驗物理教學中心目前按普通物理,近代物理和高等物理實驗室進行管理。截至2007年4月底,物理系有676位本科生和286位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188人,碩士研究生98人)。從1984年以來已培養本科生2203(2007年7月)人,累計授予博士學位134(2007年7月)人、碩士學位629(2007年7月)人。從2000-2003年,本科生中在國內攻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平均為64%(其中免試推薦58%),出國攻讀研究生的比例平均為20%。

研究項目


概況
物理系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跨學科研究中心和3個研究所。近年來,物理系的科學研究實力大大增強,承擔的國家重大、重點項目不斷增加。目前承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3項,每年獲得的科研經費近2億元左右。
物理系的教師在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與光物理、高能物理、核物理、天體物理、生物物理以及量子信息等多個學科方向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每年在主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0 篇左右。2013 年薛其坤院士研究團隊首次在實驗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成為國際上該領域的一項重要科學突破。2014年,“低維材料中新奇量子現象及其調控的機理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7年,“高溫超導濾波器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8年,“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1年10月,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成立,標誌著清華大學基礎研究水平和科研平台建設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2018年10月,由物理系牽頭培育的“量子信息前沿科學中心”正式獲批成立,為物理系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提供了重要支持。
清華物理系正在按照世界一流大學物理系的辦學模式,結合中國的特點,進行體制改革。清華大學物理系顧問委員會由美國沈元壤教授(UC-Berkeley)任主任、楊振寧、沈平(香港科大)、沈志勛(Stanford)教授任委員。物理系的教授治學體系已基本建立:所有與教學科研有關的大事必須通過物理系教授會議和物理系各個委員會研究決定,如學科發展規劃、學術評價、資源分配、教學安排,教師聘用和提職,等等。物理系也正在實行tenure-track聘用教師制度。 
研究方向
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與光物理、高能物理、核物理、天體物理、生物物理以及量子信息等多個學科方向。

對外合作


物理系致力於開展能夠切實提升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水平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舉辦有助於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學術活動,各學科與國內外同行建立了廣泛的合作與交流關係,每年都有大量師生訪問國外院校和研究機構,參加各類學術會議,同時也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傑出學者來訪和進行合作研究。

教學改革


清華物理系目前正在按照世界一流大學物理系的辦學模式,結合中國的特點,進行體制改革。清華大學物理系顧問委員會由美國沈元壤教授(UC-Berkeley)任主任、楊振寧、沈平(香港科大)、沈志勛(Stanford)教授任委員。物理系的教授治學體系目前已基本建立:所有與教學科研有關的大事必須通過物理系教授會議和物理系各個委員會研究決定,如學科發展規劃、學術評價、資源分配、教學安排,教師聘用和提職,等等。物理系也正在實行tenure-track聘用教師制度。

歷史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和“清華學校”,是用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學校”畢業生中最早一批去美國學習物理的學生,如葉企孫、薩本棟、周培源任之恭等人,構成了早期清華物理系的核心。
創建初期(1926-1937)
清華大學物理系成立於“清華學校”設立大學部后的第二年——1926年的秋天,是清華大學成立最早的十個系之一。物理系首任系主任是我國著名教育家、物理學家、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的葉企孫先生。1934年,經葉企孫推薦,吳有訓接任系主任。物理系的系館設在1919年建成的科學館。物理系成立時有教授梅貽琦、葉企孫,教員趙忠堯鄭衍芬,助教施汝為,教學輔助人員2人,本科生兩個年級共7人。葉企孫千方百計延攬良師,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又先後聘請到吳有訓(1928年)、薩本棟(1928年)、周培源(1929年)、余瑞璜(1930年)、趙忠堯(1932年)、任之恭(1934年)、霍秉權(1935年)、孟昭英(1937年) 等教師。這些教師多數曾在國外留學,因而在辦學理念、管理體制和課程設置上對美國和歐洲的大學多有參照。
在葉企孫和吳有訓的領導下,清華在短短几年內就發展成為當時中國物理學科研和教學最好的大學。憑藉清華相對較多的資源,物理系在三十年代擁有儀器的總價值達到了十一萬銀元,先後建立了X射線、無線電、光學和磁學研究室。這一時期物理系的研究工作集中在X射線、原子核物理、電路和無線電、相對論等方面。從1930年吳有訓在《自然》雜誌發表了關於X射線對單原子氣體散射的研究工作開始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清華物理系的教師在《自然》雜誌共發表論文5篇。這些工作開創了在國內從事研究工作的中國人於國際一流刊物發表研究成果之先河。
這一時期的清華物理系學術氣氛濃厚,許多國際著名的科學家,如玻爾、狄拉克郎之萬等曾來此講學。由於清華物理系對國內學術活動所起的積極作用,1932年8月在清華大學科學館舉行了中國物理學會第一次年會暨成立大會,葉企孫、吳有訓、薩本棟等成為其領導機構的成員。
當時清華大學的本科側重於基礎教育,而物理系的課程設置尤其強調給予學生在經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理論和實驗方面以廣泛的教育和訓練,相當大程度上參照了美國大學物理系的教學模式。從1929年到1938年的十年中,清華物理系共畢業本科生69人,研究生1人,他們中的多人後來成為了中國許多領域的開創者,其中6人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1人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西南聯大時期(1938-1946)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清華師生於當年10月撤到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4月又撤到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聯大理學院院長由吳有訓擔任,1945年以後由葉企孫接任。聯大物理系系主任先後由饒毓泰鄭華熾、霍秉權擔任。
儘管處於戰爭期間,但由於西南聯大物理系集中了三校精華,物理系的教學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得到了加強。中國物理學界許多學術造詣很深的知名教授在這裡執教:有來自清華的葉企孫、吳有訓、周培源、趙忠堯、王竹溪、霍秉權、任之恭和孟昭英;有來自北大的饒毓泰、朱物華、吳大猷、鄭華熾、馬仕俊;有來自南開的張文裕;還有聯大師範學院聘請的許湞陽。
西南聯大物理系的師資力量雖強,但研究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卻十分匱乏。由於原校區的大部分實驗儀器未能搶運出去,又因缺乏經費,物理系的研究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主要以理論研究為主。為了抗日戰爭的需要,清華大學成立了特種研究所委員會,葉企孫擔任主席,領導清華大學無線電、航空、國情普查、金屬和農業5個研究所,從事與抗日有關的科學研究。研究所中與物理系相關的教授有金屬研究所的余瑞璜和無線電研究所的范緒筠等。余瑞璜1942年一年就在《自然》雜誌發表4篇論文。他關於從X光衍射相對強度測定絕對強度的研究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重視,被認為開闢了X光強度統計學研究的新領域。
西南聯大的學生集中了全國的精英。從1938年至1946年,物理系(含清華、北大、南開物理系)共畢業本科生131名、研究生7名。他們中的很多人畢業後到科學研究活躍的美國和歐洲留學,有機會在科學前沿接受到第一流的研究訓練。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物理學正處在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中國國內建設也需要有大量開拓者。這一批留學生在學成后無論留在國外還是回到國內,他們中的許多人在事業上成就卓著。這其中的最傑出者有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鄧稼先朱光亞郭永懷,以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昆等等。
從戰後到院系調整(1946-1952)
1946年5月4日西南聯合大學正式完成歷史使命,同年10月清華大學在北平開學。當時物理系的教授有葉企孫、吳有訓、周培源、趙忠堯、王竹溪、霍秉權、任之恭、孟昭英、余瑞璜和范緒筠等。按各人志願,聯大物理系有53名學生到清華大學物理系繼續學習。在戰爭期間,物理系的圖書資料、實驗設備被日本侵略軍破壞殆盡。師生在葉企孫帶領下,齊心協力,重建物理系,使之很快恢復到接近戰前水準,成為當年愛好物理學的青年學生嚮往的地方。重建開始后陸續加入物理系的教授還有錢三強彭桓武、洪朝生等。1949年全國解放后物理系又補充了許多青年教師,教師人數有較大的增加。到1952年院系調整前,物理系教工共4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人、講師6人、助教17人、技術員3人、職員工人9人。1947至1952年,物理系共畢業本科生176人,研究生7人。以“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周光召為代表的這個時期培養出來的學生中有一大批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重大貢獻,多人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2年6月到9月,在“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的口號下,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院系調整”運動。院系調整雖然在短期內暫時緩解了國家需求,但是長遠上對中國的科研和教育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負面作用。中國高校的文理科與工科分家,清華大學變成了一所多科性工科大學。清華物理系絕大部分教師和全部學生,和原北京大學、燕京大學物理系以及清華地質地理氣象系的氣象部分合併成北京大學物理系。從此清華大學和清華物理系自成立以來形成的傳統被中斷。
院系調整后的清華物理學科(1952-1982)
院系調整后,物理系的名教授全部調離(唯一留在清華的孟昭英教授去了無線電系),清華物理學科元氣大傷。從1952年到1982年的30年中,清華大學不再有物理系。與物理學科相關的機構只有純粹從事工科物理教學的物理教研組和稍後成立的工程物理系。由於教學任務繁重及條件限制,物理教研組的大部分教師無法開展科研,僅有的一些成果多屬於應用研究。
1955年,為了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清華大學開始籌辦工程物理系。次年,工物系正式建立。工物系設置的專業中有部分屬於物理學科或與物理學關係密切,如理論物理、核物理、加速器和反應堆等。由於建立初期師資嚴重缺乏,工物系在加強培養本系年輕教師的同時,還從校外聘請到幾位學業有成的物理學家,張禮是其中最傑出的一位。1958年,學校組織成立了理論物理學科,研究方向包括核理論、粒子理論和等離子體理論,張禮為學術帶頭人。理論物理專業每年選擇少數學生按照因材施教的辦法進行培養,一直到1969屆都有畢業生。從1958年開始的工物系歷屆畢業生為我國的原子能事業以及其他領域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中有多人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從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工物系和物理教研組遭到嚴重破壞。1972年7月,楊振寧回國向周恩來總理呼籲,“倡導一下基礎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周總理很重視這一意見,立即指示有關部門,要把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搞上去。按照這一指示,清華大學在1973年建立了固體物理、物質結構、激光和催化四個研究班,在留校的青年教師中招收學員。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研究班的學科範圍僅限於與應用有直接關係的領域。儘管在“四人幫”黨羽的干擾下,研究班只堅持了半年多,但這四個班為日後清華大學理科的復興儲備了一批寶貴的人才。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次年全國恢復高考制度。1978年在文革期間中斷的四個研究班復班,分散在各處的原研究班師生再次集中起來。清華大學於1978年和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這些能夠招收研究生的專業中屬於物理學科的有光學(物理教研組)、理論物理(工物系)、核物理(工物系)和固體物理(工物系,成立於1980年)。
文革結束后的幾年中,工物系和物理教研組的科研工作都有了穩步的提高。光學、加速器、核物理教研組的研究成果曾獲得一系列科研獎勵。1982年超聲波研究組諸國楨的研究工作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評論快報)上,成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成立以來第一篇發表在該刊物的論文。
在院系調整后的三十年中,物理學基礎研究在清華完全處於邊緣化的狀態,基礎研究被認為是脫離實際,基礎物理學科存在的價值僅在於為工程類學生開設物理課程。所幸的是,物理學並沒有因此在清華園中消失。工物系和物理教研組的教師在物理課教學上傾注了大量精力,一部分教師仍堅持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大量的學生在這期間得到了紮實的物理學訓練,他們都為復系奠定了基礎。
復系之後(1982-現在)
文革結束后的最初幾年中,清華校內以及上層堅持理科和工科分離的意見仍然很有市場。在任之恭、黃葳等大批著名海內外校友的不懈努力下,清華大學終於在1982年6月24日做出決議,在物理教研組和工程物理系理論物理、固體物理、核物理教研組的基礎上,恢復物理系。復系時,物理系有7個教研組,其中基礎物理、近代光學、原子分子物理和低溫物理教研組由原物理教研組成員組成,核物理和固體物理教研組由工物系成員組成,理論物理教研組由原物理教研組和工物系的理論物理小組合併組成,全系教職工總人數197人。原工程物理系系主任張禮教授擔任復系后的首任系主任(1982-1984)。
1984年8月,物理系與原工物系的加速器教研組正式整合為一個統一實體,全系教職工總人數達到248人,其中教師178人。由於受歷史的慣性的影響,整合后的物理系更名為現代應用物理系。周光召(1984-1988)、熊家炯(1988-1990)、陳皓明(1990-1994)、顧秉林(1994-1999)先後擔任清華大學現代應用物理系系主任。1994年12月,加速器教研組又回到工程物理系。1997年,在物理系的大力協助下,清華大學成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楊振寧任名譽主任。1998年物理系開始籌建天體物理學科。
相當一部分校友對物理系改名為現代應用物理系非常不滿意。在顧毓琇等校友的呼籲下,1999年現代應用物理系重新更名為物理系。顧秉林(1999-2000)、王青(2000-2003)、朱邦芬(2003-2010)、薛其坤(2010-2013)、陳曦(2014-2017)、王亞愚(2017-)先後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系主任。
院系調整后的清華工科偏重於技術在實際產品中的應用,而疏於工程科學中的基礎研究。甚至在文革結束后,有人仍堅持認為物理系的主要任務是為工程專業學生開設基礎課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清華物理系在校內沒有多少發言權,甚至沒有系館,在國內的影響力也較小。恢復之後的物理系在艱難而曲折的奮鬥中走過了20世紀的最後二十年,到本世紀初已經步入全國一流物理系的行列。對物理系的快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舉措有:引進一些知名的物理學家來系任教,較快地提高物理系的科研水平;為已在物理系工作的教師創造脫穎而出的環境;試行國際上一些通行的人事制度,逐步建立現代科研和教育的管理體制;吸引更多的優秀中學生來物理系學習,大幅度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採取因才施教的做法培養有學術潛力的本科生。隨著科研影響力在國際上的迅速提升,清華物理系正在步入一個再創輝煌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