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齊雲

高齊雲

高齊雲,男,1933年2月20日生,江西吉安人。時用筆名齊雲,中國著名哲學家,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1951年考入中山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后,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教學、研究工作。1978年,開始招收、培養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 2005年8月10日因心臟病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2歲。

個人履歷


高齊雲文選
高齊雲文選
生於江西吉安市並受啟蒙教育,續受青年教育於湖南衡陽市。1951年入讀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師從文學史家王起教授攻讀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生。其學術論文“試論李白詩的藝術成就”后收入中華書局1964年出版“李白研究論文集”。
1956年研究生提前畢業轉入新成立中山大學哲學系任助教,後任講師,專修美學。1960年代期間在中國國內報紙刊物發表多款關於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美學方面文章,其間曾進修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
1970年代中期起,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發起帶頭人之一,中國高等院校第一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材“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稿”主編,並與多位知名哲學家包括近年陸續逝世的孫伯鍨(2003年)和吳仕康(2004年)共同編輯書寫由黃楠森、庄福齡及林利(女)主持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第一部多卷本(八卷)“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1980年代起為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及社會主義辯證法教學研究,著重研究早期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與中國現代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並參與學術界有關活動,曾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會長,廣東省企業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等職。
在1980年代,被認為是中國研究人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價值地位、研究人道主義與異化等問題的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
1998年專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生形態探微”更頗受學術界關注,被認為具有“注重創新,反對教條主義”、“把“現實的人”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起始範疇”等特點。
其學術觀點曾帶動中國國內部分哲學界學者的“回到馬克思”思潮。
長時期患心臓疾病。進入1990年代更日顯身心不支,但儘力而為。因心力衰竭辭世。

獲獎情況


曾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特別學術成就獎,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哲學專著一等獎,中國社會科學基金優秀項目獎一等獎,北京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特等獎,吳玉章基金獎一等獎等學術榮譽。
曾從讀於高齊雲的知名學者中有現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企業文化國際論壇秘書長田豐,現廣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專職副主席、“學術研究”雜誌社社長李恆瑞,和受美國原總統柯林頓夫婦器重並為2000年度國際環境保護獎“蘇菲獎”(Sophie Prize)獲獎者、現為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環保顧問的著名中國民間環保人士廖曉義女士。

人物著作


其論著包括“社會主義社會矛盾概論”(1985年主編),“社會主義辯證法概述”(1986年主編),“社會主義改革十論”(1986年主編),“社會主義道德新論”(1988年主編),“深圳經濟特區建設的辯證法”(1988年主編),“迎接挑戰 奮起開拓:廣東機械工業在改革開放中崛起”(1990年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原生、次生、再生形態”(1990年主編),等。

社會職務


現中國國務院溫家寶總理原麾下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研究室主任、原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原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在中國經濟與政治決策界頗具影響力的多產作家(論著包括“落日的輝煌”,“中國大勢”)劉德福博士(已於2004年患肺癌早逝),早期師從高齊雲作碩士研究,併合作主編“社會主義改革十論”, 為其第一本書著。

學術觀點


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數次撰文討論世界環境與中國政治改革,靈活分析並帶獨立批判性地運用馬克思的理論觀點。
在“21世紀新型中國文明建設和世界文明發展的展望”(1999年1月,“現代哲學”雜誌)文章中, 分析並反對美國學者亨廷頓“文明的衝突”(Samuel P.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一書的主要觀點,認為此書中類似於“十字軍東征”式的文明衝突預言描繪了歷史的現象但沒有揭示歷史的本質。文章提出文明的衝突是由文明的差異和經濟物質利益的矛盾演變而來,並由此推導出在21世紀文明發展的過程中發生世界性文明衝突的可能性不大的結論。文章進而提出逐步實現全方位對外開放和全方位吸收外部文明是建設21世紀新型中國文明建設必要條件的看法,並認為只要解除思想束縛就能認識到資本主義文明的各個領域都有其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可供21世紀新型中國文明建設吸收與借鑒,更具體闡明應支持有識人士呼籲憲法改革保障新聞自由和保護輿論監督,肯定公民直接和普遍選舉的權利。
在“批判的革命的本質,馬克思哲學的不朽活力”(2002年6月,“學術研究”雜誌)文章中提出,馬克思的哲學不僅是唯物的和辯證的還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發展性思想,馬克思哲學的批判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而且按照馬克思自己所說其批判的對象包括世界運動過程中的“每一種既成的形式”。文章進而指出,資本主義是馬克思哲學批判的重點對象但不是唯一對象,馬克思哲學的批判還包括自我批判。作為對馬克思主義自身作批判的範例,文章著重討論了馬克思本人及許多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對無產階級革命的過於樂觀慾望。馬克思本人曾屢次預言無產階級革命即將在歐洲爆發,但都被事實證明是錯誤的,後來坦認只是幻想。文章更認為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和毛澤東領導的中國革命並非馬克思原本理論所具體預想的超越性的發展,而是各國歷史發展中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新事件,而且革命后一些落後社會的弊病沒有被清除反而被強化,政權模式或領導模式陷入一段時期的個人專制或個人迷信,及封閉僵化。
在“關於多樣化社會主義模式的思考”(2004年3月,“學術研究”雜誌)一文中提出,社會主義多樣化模式應包括對不同國家的不同社會主義模式的尊重,以及對現實的人的尊重並同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文章回顧歷史,指出共產黨執政的國家在列寧以後鄧小平之前對不同國家的不同社會主義特殊性不尊重反而打擊扼殺,並指出馬克思主義政治領域在馬克思后直到江澤民時才開始重新重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時指出馬克思以後的社會主義變得忽視人甚至敵視人。文章從社會主義多樣化立場出發,讚賞瑞典民主社會主義的成就,提倡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各國的社會黨建立正式關係全面交流並放棄以往堅持暴力革命反對議會改良的立場,更呼籲一個國家實現社會主義應採用符合該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式並由該國人民依據自身的深刻體驗做出確切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