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高級中學
1981年建於江蘇的四星級高中
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高級中學坐落在揚子江北岸、古老的胥浦河畔,位於江蘇省儀征市,學校創建於1981年9月,1987年與南京師範大學聯合辦學,1994年高中部易地新建,1995年初中部、高中部分立,學校先後命名為“江蘇省胥浦地區第一中學”、“儀征化纖聯合公司第一中學”、“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高級中學”。學校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不斷發展壯大,1993年順利地通過省重點中學驗收,1997、2000年兩次被評為省模範學校,2003年轉評為省三星級高中。2004年10月,中國石化公司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學校移交儀征市政府管理,由儀征市政府、南京師範大學和儀征化纖公司三方聯合辦學。2010年,學校正式升級為省四星級高中。
黨總支書記、校長劉世星,1958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1982年2月畢業於揚州師範學院物理專業,本科學歷,南師大研究生課程班結業,南師大碩士研究生特聘指導老師,曾任中國石化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揚州市政府督學,南師大第二附屬初級中學校長,中國石化儀化教育處副處長、處長,中國石化儀化教育中心副主任、主任,儀征市教育局儀化教育管理處主任。2001年底擔任南師大第二附屬高級中學校長兼黨支部(現為黨總支)書記,2006年起兼任儀征市教育局副局長,在國家級、省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篇,主持國家級課題《各學科中知識與能力相統一的教學目標研究》和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十一五重點課題《研究性學習中的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實踐研究》等。
黨總支副書記孫明喜,主管學校黨務、工團和學生德育工作,工作細緻負責,成績顯著。獲儀化公司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工會工作者、揚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揚州市經濟文化系統治安保衛先進個人、儀化教育中心優秀黨員、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參與多個市級以上課題研究。
副校長章新榮,分管校長辦公室、總務和高一年級工作,服務意識強,有實幹精神。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揚州市高中語文學科帶頭人、南師大碩士研究生特聘指導老師、特級教師培養對象,獲儀化公司“第三屆科技進步大會優秀獎”、“儀化公司先進工作者”、“揚州市高考功臣”、“儀征市教育局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主編、參編8部論著與教學資料,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核心期刊發表,參與多個省、市級課題研究。
副校長奚彩林,分管教學、教科研和高二年級工作,工作嚴謹,理論水平高,有開拓精神。研究生課程班結業、南師大碩士研究生特聘指導老師、多次獲市級以上表彰,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核心期刊發表,主持、參與多個省、市級課題研究。
1、學校教育質量穩步提高。3年來,學校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市級以上獎項共474人次,其中12人次獲國家級獎項,74人次獲省級獎項;獲省、市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員、優秀團乾等榮譽稱號共60人次。信息技術考試、高考綜合考試、學業水平測試(必修)合格率歷年來都為100%。高考本科達線人數逐年遞增,每年超額完成市局下達的高考本科指標,這種“低進中出、中進高出、高進優出”的提升現象被社會廣泛讚譽為“二附中現象”。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在全市同類學校中保持領先地位,高考成績穩居全市同類學校前列,一批學生被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名校錄取。
2、管理隊伍和師資隊伍德能優良。近幾年來,學校注重管理隊伍建設,多數領導幹部受到上級表彰,黨總支(黨支部)獲儀化公司先進黨支部、儀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實行幹部競聘制度使學校幹部隊伍進一步年輕化和專業化。加大班主任隊伍建設力度,通過校內外培訓和專業自主學習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3年來,學校教師有20人次獲得校級及以上優秀班主任稱號。
學校有5名南師大碩士研究生特聘指導老師,有市級以上名師29人。教師隊伍具備了較強的科研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3年來學校教師共主編、參編著作及教學書籍10多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48篇,先後出版了3部教師論文集,71篇論文獲省市級獎勵。學校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十五”重點課題《研究性學習中的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與2個揚州市級課題已結題,《各學科中知識與能力相統一的教學目標研究》等4個國家級課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實踐研究》等2個省級課題以及12個揚州市級課題正在研究之中,教師科研素質和能力受到了省、市專家的高度評價。學校的校風和師德建設成效顯著,每學期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滿意率和學生對老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滿意率都在95%以上,湧現出“江蘇省師德先進個人”趙惠燕等一批先進人物。一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獲省市級教學比賽獎項96人次,其中23名青年教師在省、市級教學比賽中獲一、二等獎。在揚州、儀征市教育局教學督導中,學校課堂教學優良率都在90%以上。
3、聚焦新課程教學改革展成效。學校採取一系列措施,改進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改進學生評價、教師評價、課程評價體系。3年來,學校共開設84門次突出培養學生特長和發展學生個性的校本課程選修課,開設了微型課程——專題講座課,邀請專家學者來校作了10多場報告。組建了研究性學習小組近300個,組成學生社團、興趣小組近2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