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出多門
成語
政出多門,漢語成語,拼音是zhèng chū duō mén,原意是政令出自幾個卿大夫的門下;指中央領導軟弱,國家權力分散。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
語法:作謂語、分句;指政局混亂
政:政令;門:部門。原意是政令出自幾個卿大夫的門下。指中央領導軟弱,國家權力分散。
《左傳·成公十六年》:“魯之有季孟,猶晉之有欒范也,政令於是乎成。今其謀曰:‘晉政多門,不可從也。’”
公元前529年,晉昭公邀諸侯會盟於平丘。在盟會上,鄭國大夫子產力爭向晉國少納貢賦。他說,諸侯之間休息甲兵,不搞戰爭,是好事。但是作為霸主的晉國催征貢賦的使臣無月不至,逼令小國完納,使得小國無法生存。決定小國生存還是滅亡,就看今天了。會議從中午一直開到晚上,晉國才同意子產的要求。簽訂盟約之後,子太叔責備子產說:“如果諸侯為此前來討伐鄭國,不是更難對付嗎?”子產說:“晉國政事出於很多家族,他們自己先不能一心一德,苟且偷安尚且不及,哪裡還有力量討伐別的國家。一個國家不和別國力爭,就會遭到欺凌,還成什麼個國家?”
《左傳·昭公十三年》:“及盟,子產爭承,曰:‘……諸侯靖兵,好以為事。行理之命,無月不至。貢之無藝,小國有闕,所以得罪也。諸侯修盟,存小國也。貢獻無極,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將在今矣。’自日中以爭,至於昏,晉人許之。既盟,子太叔咎之曰:‘諸侯若討,其可瀆乎?’子產曰:‘晉政多門,貳偷之不暇,何暇討?國不競亦陵,何國之為?’”
政出多門
一統天下
政出多門主謂式;作謂語、分句;含貶義。
如果一個部門政出多門,這個上級這麼說,那個上級又那麼定,什麼事都不好辦。
據《左傳·成公十六年》記載,魯國的季氏和孟氏,控制著魯國的大權,所有的政令都是在他們那裡制定的。他們一起商量說:"晉國的政令出自幾個掌權的卿大夫手中,不能統一。晉國國君沒有實權。因此魯國絕不能跟隨晉國。我們寧可侍奉齊國和楚國,哪怕亡國,也不跟從晉國了。"
又據《左傳·襄公三十年》載,鄭國的子產到陳國去締結盟約。回國后對鄭國大夫們說:"陳國不久將要滅亡,不可以和它保持友好關係了。陳國正在聚集糧草,修整城池,準備戰爭。憑著戰備充足而不撫恤民眾的疾苦。國君軟弱無力,太子身份卑微而國君的其他兒子卻富有而有權勢。大夫們傲慢放縱,政令出自多個卿大夫的門下。以這種狀態在諸侯大國之間謀生存,能不亡國嗎?陳國的滅亡用不了十年了。"後來,人們便用"政出多門"形容權力分散、領導軟弱無力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