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破寨

羊破寨

羊破寨位於潛山源潭鎮田墩村,羊破寨原名陽城山又名羊鳴寨。它距天柱山30餘公里,海拔557.7米。要上羊破寨得先入龍井關。龍井關是潛山第一關,位於羊破寨東南邊的山腰處。電影《風雪大別山》第一個鏡頭即取景於此。

簡介


羊破寨
羊破寨
羊破寨位於潛山源潭鎮田墩村,境內風光旖旎,綠水環繞,堪比江南美溪。羊破寨原名陽城山又名羊鳴寨,當地人因一宗民間傳說后改稱為羊破寨。它距天柱山30餘公里,海拔557.7米,東靠田家墩大沙河,南連雙峰下滸山,西臨龍井關五井河,北望東西南三堡,懸崖峭壁,林木蔥蔥;東南西三方無路可上,北邊有兩條小路,均築有城牆關門,易守難攻。山頂有兩處開闊地,可容萬人,有多處山泉,終年不涸。
要上羊破寨得先入龍井關。龍井關是潛山第一關,位於羊破寨東南邊的山腰處,兩山對峙,峽谷幽深,下通一騎,扼險設關。龍井飛瀑,高近百丈,天然形勝,電影《風雪大別山》第一個鏡頭即取景於此。咸豐末年,為防止太平軍進關,知縣葉兆蘭除加強關門防衛外,還在魏灣山口(亦稱龍左關)、董家沖(亦稱龍右關)及東堡水推磨共建磚碉七座,因此,太平軍不曾入。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連水吼嶺、衙前都到了,唯獨沒進龍井關。因此,抗戰時期關內的官莊、龍山、黃柏、槎水成了一方極為難得的太平凈土。龍井關的石門、炮樓一直保留到1957年,在修建潛岳公路時才被撤除。
緊靠龍井飛瀑上方,有一古剎“崇佛庵”,花香鳥語,香火甚旺,林泉深處覓清幽,可謂人間仙境。
陽城寨上有一風水寶地曰“天鵝孵蛋”,天鵝面朝筆架山,張開雙翼,好像就要振翅高飛。蒼松翠柏掩映著兩棺古墓,第一棺葬於清順治癸巳年(1654年),第二棺葬於咸豐元年(1851年),均為進士夫人,是有“桐城三祖”之稱的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家的祖墳。
羊破寨
羊破寨

傳說


清朝咸豐年間,朝政腐敗,各地農民相繼起來造反。太平天國的英王、名震全國的大將陳玉成,猛攻潛山,順利地拿下了縣城。該年9月,又集中火力全面出兵,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攻佔了武陵山區的一百零七個山寨據點。駐守在這裡的官兵潰不成軍,最後都集中在一個寨子里據守。這寨子在武陵山區的一個叫青龍山的山上,位於現宣恩縣沙道溝鎮蘆茅灣村九組,懸崖絕壁,山石陡峭,地勢十分險要。建造在山頭上的這個寨子,貯藏了大量的糧食彈藥,周圍派有重兵把守。陳玉成的部隊攻打了好幾次,都沒有攻破,部隊傷亡甚大。
陳玉成得知一百零八寨,已攻克一百零七寨,只剩下一個山寨難以攻佔。他便帶眾將領親臨青龍山前觀察地形。他見青龍山地勢險峻,居高臨下,層層嚴密設防。若硬打必造成重大傷亡,便決定智取此寨。當即下令召開將士大會叫大家獻計獻策,討論智取方案。
將士會上大家就如何智取爭論不休,各人都說出自己的良策,十分踴躍。忽然人群中站出一個矮個子,他眉清目秀,面目可親,是個小戰士。只見他把拳頭一舉,有力地說:“此寨智取並不太難,我看只要有山羊必可破寨。”
眾人聽了小戰士的發言,有的沉思,有的點頭,還有公開表示懷疑。誰也沒有聽說過山羊能破什麼寨?
陳玉成對這個智取方案很感興趣,覺得這裡面必有奧妙。於是就把小戰士喊過來,詳細詢問了山羊破寨的方案,然後連連點頭稱許。
第二天,陳玉成就下令收買山羊數百隻,藏在大山密林里,又備齊了數百隻紅紙燈籠。在一個天黑、無風的深夜,陳玉成親自上陣指揮,把每一個羊角上都縛掛一隻紅燈籠。夜半剛過,突地鼓號齊鳴,少量的士兵趕著數百隻山羊,飛奔上山。
當時,清朝官兵正睡夢中,醒來看到一片火光,數百隻山羊飛跑,像騎兵飛奔上山,寨子里的清兵,措手不及,個個喪魂落魄,太平軍跟在山羊後面打進山寨。當守寨的將士知道中了太平天國的計謀時,已一個個被活捉了。
後來,青龍山上的這個山寨便改名為羊破寨。以此來紀念太平天國智取山寨的勝利。

考證


民國九年《潛山縣誌》載:“陽城寨位於縣北八十里龍井關右,四面險峻。元季士人楊文勝約集鄉里築寨禦寇,保全甚眾。”又載:“元末紅巾之亂,楊文勝於陽城山立寨保障鄉里,遠近居民爭依之。(明)太祖徵友諒,文勝來歸。擒友諒參政郭泰於白沙河。以功授惠州衛承信校尉,世襲千戶。原載《楊氏譜序》《安徽通志》”。
另據民間傳聞,清咸豐六年(1856年),清軍扼守此寨,太平軍一位女將,將大群山羊角綁尖刀、尾扎鞭炮、頸掛燈籠,待夜靜更深,點明羊頸燈籠,燃響羊尾鞭炮,羊群受驚,衝進山寨,橫衝直闖,清軍大敗,未亡者棄寨而逃,故曰“羊破寨”。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潛山黃柏地方志及《潛山縣地名錄》,也簡要地收錄了這個不太靠譜的民間傳說。而民國初出版的《潛山縣誌》和《安徽通志》卻沒有上述記載。
查閱舊志上的《咸同兵事》及《皖寨紀事》,上述傳聞,均與史實不符。
其一,1853年春,太平軍進駐安慶,並無一兵一卒犯潛山,潛山縣城也無清軍把守。據史料記載:時由安慶石達開派員來潛山協立鄉官,層層索貢金帀。基本上沒有軍事行動。從1854至1858年,潛山縣城雖有幾次陷拔,死傷也不過幾百人,但都不是清朝的正規軍,而是本縣及外地的團練。據《太平軍安徽之戰》介紹,也正是因為龍井關內地形險要,太平軍只在20里開外的棋盤嶺駐紮過,並且一直是沿著潛山、太湖宿松向湖北方向西征。
其二,1859年以後,潛山知縣葉兆蘭率團練在水吼嶺、天堂鎮、雷家嶺等地擊敗太平軍,太平軍殘部由岳西向逆水、槎水、龍井關方向潰敗,當地團練圍追堵截,因此在龍井關有過短暫的零星戰鬥,但雙方也都沒有上過羊破寨。
其三,《皖寨紀事》詳細紀錄了崑崙寨、英窠寨、飛旗寨、橫山寨、西關寨等大小四十八個寨的攻守情況,時間多屬於元末明初或明末清初,書中所有當事人和事件經過都敘述得非常清楚,唯獨沒有咸豐時期太平軍攻打羊破寨的記載。
其四,楊文勝因建寨、守寨有功而授獎,並沒有打敗仗的紀錄,更何況他是元末義士,而非清軍將領,而且前後時間相隔520年,兩者不可能混為一談。
其五,在冷兵器時代,用火牛陣之類的戰術攻克位於平原或小山丘上的營寨,史書上有過這方面的記載。但到了咸豐年間,火炮、土槍已廣泛使用,居然能用山羊攻營拔寨,顯然也與常理不符。如前所述,龍井關地形險要,關四周還設有七座碉堡,太平軍連關都不曾入,破寨之說從何談起?
其六,據傳,攻寨女將系陳玉成的之女,這更與史實不符:太平天國起事後,陳玉成參軍才14歲,屬童子兵,21歲成為軍中統帥,22歲封英王。1861年西征、指揮安慶保衛戰路過潛山時才25歲,1860年在湖北與蔣桂娘完婚,1861年生子陳天寶,1862年陳玉成犧牲時,兒子才2歲,哪來女兒領兵打仗呢?傳說中的陳玉成所部智取羊破山寨的時間是1856年,而據史料記載,這時的陳玉成正在江蘇鎮江一帶轉戰,並不在安徽。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陳玉成》以及中國近代史資料《太平天國》、《太平軍安徽之戰》都沒有太平軍在潛山羊破山寨的紀錄。
綜上所述,這個關於“羊破寨”的傳說毫無歷史根據,純屬民間的以訛傳訛。
不過,陽城山還有一宗傳說還真的與“羊”有關。東漢時期,邑人左慈常來陽城山,有一次與曹操在此相遇,曹操惡其怪欲殺之,左慈奔入羊群變成羝,曹操終因人羊不辨而無從下手。從此,曹操打消了殺左慈的念頭,最終兩人在陽城山上言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