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r

分子標記

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是Zietkeiwitcz等於1994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微衛星基礎上的分子標記。其原理是在真核生物基因組中普遍存在的SSR 5’或3’末端錨定2~4個隨機核苷酸作為引物,以SSR間具有反向排列的一段序列進行擴增。ISSR分子標記技術比RAPD、SSR多態性豐富,具有簡單快捷、易操作、成本低、重複性好、穩定性好、安全性高等優點。

內容簡介


ISSR的基本原理是:用錨定的微衛星DNA為引物,即在SSR序列的3'端或5'端加上2-4個隨機核苷酸,在PCR反應中,錨定引物可引起特定位點退火,導致與錨定引物互補的間隔不太大的重複序列間DNA片段進行PCR擴增。所擴增的inter SSR區域的多個條帶通過聚丙烯酞胺凝膠電泳得以分辨,擴增譜帶多為顯性表現。
ISSR引物的開發不像SSR引物那樣需測序獲得SSR兩側的單拷貝序列,開發費用降低。與SSR標記相比,ISSR引物可以在不同的物種間通用,不像SSR標記一樣具有較強的種特異性;與RAPD和RFLP相比,ISSR揭示的多態性較高,可獲得幾倍於RAPD的信息量,精確度幾乎可與RFLP相媲美,檢測非常方便,因而是一種非常有發展前途的分子標記。目前,ISSR標記已廣泛應用於植物品種鑒定、遺傳作圖基因定位遺傳多樣性、進化及分子生態學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