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路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的道路
它原叫詩書街,古時,詩書街附近是私塾聚集之地,故名。一說是因明代的張詡居住此地時常常朗讀詩書而得名。1932年,市政府擴建詩書街成詩書路。文化大革命時期,紙行路與詩書路被命名為紅書中路,1982年複名。
廣州詩書路的得名與明代的張詡頗有淵源。張詡(1456~1515年)字廷實,號東所,是當時廣東番禺人氏(也有說是南海縣人)。他曾受業於陳獻章(即陳白沙,為明代書法家,其創製的書寫工具——茅龍筆暢銷全國)門下,並於明成化十年、二十年分別得中舉人、進士,由此進入仕途。
不過因為張詡性格耿介且淡泊名利,厭惡官場風氣,後來決定以乞養母病為名而請求辭去,回歸故里,頗有點“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味道。辭官之後,張詡買下了唐代仁王寺舊址的西圃建築“看竹亭”別業(位置在今大德市場內),在那裡過了二十年“紅塵飛不到”的隱居生活,著有《東所文集》、《南海雜詠》等。
當時的路人途經“看竹亭”別業時,經常會聽到張詡在讀書、吟詩,感受到其幽雅的文化氣息,留下深刻的印象。名噪一時的張詡,被稱作“嶺南孤鳳”。人們由於敬重張詡的品德文風,且懷有傳承良好讀書風氣的願望,所以當“看竹亭”別業遷到附近新辟街道時,人們就以頗有文化底蘊的“詩書”二字來命名了。後來改成馬路,也就順理成章地稱之為詩書路。
詩書路
詩書路
隨後在政府的要求下進行了金陵台的復建,廣州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教授湯國華擔任本民國建築復建工作的主設計師。湯教授任認為這兩棟建築從特色來看應該是抗戰結束后的新建築,建築師從古典向現代主義過渡的風格。被毀的兩棟建築為同一建築師設計,分別模仿船頭和船尾的造型,整體形象是一條船,復建的這棟是“船頭”。湯國華介紹,復建的建築有火船船頭的造型,還有圓形懸挑的瞭望台、寬闊曬太陽的露台、圓窗、門上圓觀察孔等獨特的部件。這棟建築色彩多樣,有黃色蓋綠色的義大利批擋、灰白色上海批盪、白色鐵藝構件、褐色門窗木框。
湯國華介紹,這棟建築共有2.5層,竣工后實際建築面積466平方米。復建房屋為公共建築,其中首層設置120平方米的社區居委會用房。首層將辟出部分面積作為展示功能,將原金陵台、妙高台兩棟民國建築的一些構件在其中展出,同時還將還原民國建築被毀以及重建的整個過程。二層和三層天台都歸開發商所有,可以做一些商業、咖啡館等,但不能做餐飲等有油煙產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