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公社
1927年在廣州成立的公社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中成立的、仿照巴黎公社的蘇維埃政府。廣州公社舊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起義路廣州市公安局大院內,亦即廣州蘇維埃政府舊址。舊址現存大門,還有南、中、北三座辦公樓和拘留所。南樓為辦公室、警衛連連部和發放武器、宣傳品、袖章的地方;中樓為蘇維埃政府會議室、辦公室和工人赤衛隊總部;北樓為軍事指揮部。舊址內設有廣州起義史料陳列室。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隨後起義軍南下廣東省東江地區,準備再行北伐。7日,中共中央召開緊急會議,批判和結束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領導,正式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
20日,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向省委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討論了廣東全省的暴動計劃,準備在廣州市和廣東省各地發動工人、農民舉行暴動,配合南昌起義軍奪取廣東政權,並決定成立廣州、西江和北江暴動委員會。隨後,中共廣東省委和廣東各地區黨組織即展開了緊張的工作。10月初,南昌起義軍在潮安(今潮州)、汕頭地區遭受嚴重損失,中共廣東省委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部分修改了短期內奪取全省政權的計劃,改為在廣州積極發動和組織工人,進行政治的經濟的鬥爭;在其他地區則繼續發展暴動。
11月17日粵桂軍閥發生武裝衝突,中共中央認為兩廣軍閥爭奪廣東地盤的衝突,實際上是工農群眾革命潮流的高漲,當即通過《廣東工作計劃決議案》,要求廣東省委“堅決地擴大工農群眾在城市、在鄉村的暴動,煽動士兵在戰爭中嘩變和反抗,並急速使這些暴動會合而成為總暴動,以取得全省政權,建立工農兵士代表會議的統治”。
依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廣東省委展開了緊張的工作,除要求各地利用粵桂軍閥之間的戰爭,發動農民拒交冬租,舉行暴動之外,特別關注組織和領導廣州市的暴動。
11月26日,張太雷從香港返回廣州,秘密召開了有部分省委常委參加的會議,具體研究了廣州暴動的準備工作,決定乘張發奎在廣州兵力薄弱的有利時機,組織共產黨所掌握的第二方面軍教導團和警衛團一部以及工農武裝,舉行武裝起義,並成立了以張太雷為委員長,黃平、周文雍為委員的革命軍事委員會,負責領導起義。
會後,張太雷等人到教導團和警衛團中進行起義的動員與組織工作,並著手組織與訓練工人赤衛隊,將工人赤衛隊編成7個聯隊和兩個敢死隊,周文雍為總指揮。同時發動與組織郊區的農民參加起義。第二方面軍軍教導團系由大革命時期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改編的,在國民黨新軍閥背叛國民革命后,武漢分校的學生們險些被何鍵解除武裝,葉劍英得知,便通過張發奎,把分校學生改編為第二方面軍軍官教導團,第四軍參謀長葉劍英兼任團長。
為保護和發展這支為共產黨所掌握的部隊,葉劍英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該團共1000餘人,裝備較好,戰鬥力也較強,是廣州起義的主要武裝力量。12月6日,中共廣東省委在張太雷主持下,召開緊急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起義的政綱、宣言、告民眾書等文件,以及成立蘇維埃政府的人事安排等問題;研究了起義力量的部署和軍事行動。會議決定於12月12日舉行起義。隨後又成立了起義軍總指揮部和參謀部,葉挺任總指揮,葉劍英任副總指揮。起義前夕,汪精衛和張發奎對起義的計劃有所察覺,準備解散教導團,在廣州實行戒嚴,並調其遠離廣州的主力部隊趕回廣州。在此緊急關頭,中共廣東省委決定提前於11日凌晨舉行起義。
廣州起義
與此同時,廣州市郊芳村、西村等地的農民約2萬人舉行起義,一部進入市區配合起義軍的行動。起義軍民經過10個多小時的戰鬥,除第4軍軍部、軍械庫和第4軍第12師後方辦事處之外,珠江以北市區的國民黨軍、保安隊和警察武裝均被消滅,繳獲各種炮20餘門,各種槍1000餘支。當日上午,廣州市蘇維埃政府成員和工農兵執行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宣告廣州市蘇維埃政府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蘇兆征為主席(在蘇未到廣州前由張太雷代理)。會後發布了《廣州蘇維埃宣言》、《告民眾書》以及有關的法令。當天,廣州市工人、農民和市民歡欣鼓舞,熱烈擁護革命政府,積極參加起義。
廣州起義爆發后,國民黨廣東省政府主席陳公博及張發奎、黃琪翔(第4軍軍長)等人倉皇逃到駐珠江南岸海鍾寺第5軍軍部,並立即電令駐肇慶地區的第12師、第26師第78團,駐東江地區的第25師,駐順德地區的教導第1師第1、第2團等部,急速回防廣州。
12日,張發奎所部3個多師和駐守廣州珠江南岸李福林的第5軍一部,在英、美、日、法帝國主義的軍艦和陸戰隊支援下,從東西南三面向起義軍反撲。參與鎮壓廣州起義的將領還有:繆培南、李漢魂、朱暉日、李福林、吳奇偉、許志銳、薛岳、徐景唐、孔可權等人。由於共產國際代表、德共黨員紐曼拒絕採納葉挺“保存實力,將起義軍民轉移到海陸豐地區”的正確建議,起義軍和工農群眾同優勢的國民黨軍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浴血奮戰,但終因眾寡懸殊,遭到嚴重損失;起義主要領導人張太雷乘車督戰,途中遭敵襲擊陣亡。這時,張發奎的後續部隊陸續到達,情況非常嚴重,在此危急時刻,起義軍總指揮部為保存革命力量,於12日夜下達了撤出廣州的命令。起義軍余部徐向前等一千餘人於13日凌晨撤出廣州,在花縣(今花都)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師,后經從化、紫金等地進至海豐、陸豐縣境,加入了東江地區的革命鬥爭;另有部分人員轉移到廣西右江地區,後來參加了百色起義;還有少數人員撤往粵北韶關地區,加入了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軍余部,後來上了井岡山。國民黨軍重占廣州后,對未及撤離的起義軍官兵、工人赤衛隊隊員和擁護革命的群眾,進行了血腥的鎮壓,慘遭殺害者達5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