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性失眠

主觀性失眠

主觀性失眠,又名預期性焦慮、假性失眠,是指由於自身主觀性的精神緊張或過於興奮,不給自己入睡的機會。主要表現為睡眠狀態感知不良。

疾病名稱


主觀性失眠

疾病分類


疾病別名


預期性焦慮/假性失眠

疾病定義


有人總是帶著難題、煩惱、焦慮、抑鬱、恐怖心理上床,精神緊張或過於興奮,不給自己入睡的機會。有人一到傍晚臨睡時,就擔心、發愁,預感到要失眠,一上床便處在“又要睡不著了”的失眠恐怖狀態,他把夜晚的睡眠當成了無法戰勝的惡魔,心理學稱之為“預期性焦慮”。
還有一種人,本人睡眠很好,當他睡著之後,有人把他搬到另外一個床鋪上,或在他臉上畫了“眼圈”,他都不知道,這時把他推醒后,他堅持說“根本未入睡”,問他眼睛周圍的圈圈從何而來,他無言以對,但仍堅持說未睡覺,有人稱為“主觀性失眠”。人的一生既有驚恐、悲傷、煩惱、挫折、不滿和失落感等消極情緒,也有高興、愉快、滿足和幸福感等積極情緒,消極的情緒往往使人失眠。
有些人睡前不管有高興或痛苦的事,只要一躺到床上,白天遇到的事情就像播電影一樣,總是在腦海中浮現,無法擺脫,越是不想就越想,翻來覆去,輾轉不安,以致一整夜都不能很好地入睡。這種情緒影響是由於白天生活中累積的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壓抑未能很好地得到解除,使不良的情緒影響比較強烈,或因他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對生理變化缺乏調節和應急能力,因而精神上的過度興奮,必然導致失眠。

疾病描述


睡眠狀態感知不良。

癥狀體征


患者堅信自己“失眠”,並能具體描述為入睡困難、睡眠不足或完全失眠,可有焦慮、抑鬱癥狀,但多導睡眠圖顯示睡眠時間與睡眠結構正常。

診斷檢查


患者主觀與客觀睡眠的不一致性,具有診斷意義。

原因


人的睡眠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大部分人每天需要睡6~8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是有些朋友卻只需要很少的時間就可以達到睡眠的效果,這部分人通常睡眠效率是比較高的,比如有些人通常5分鐘的睡眠效果可以到達一般人兩三個小時的睡眠效果,因為進入深度睡眠的速度比較快,所以感覺自己跟沒睡覺一樣,但是卻同樣達到了睡眠的效果。
主觀性失眠的發病年齡比較廣泛,可見於各個年齡段,在成年人早、中期多見,女性更為常見。主訴睡眠不好是所有類型失眠患者的主要臨床特點,患者誇大其入睡困難和低估其睡眠維持時間是普遍現象,但是主觀性失眠患者的主觀和客觀睡眠感覺的不一致性更為顯著。主觀性失眠患者常主訴失眠導致日間功能障礙,而一旦失眠癥狀緩解后,日間功能障礙即可改善。如果發病後未經有效治療,可出現焦慮和抑鬱癥狀。如果存在睡眠衛生不良、應激性刺激與服用藥物等因素,可以使主觀性失眠的臨床癥狀複雜化。主觀性失眠患者不同程度的應用催眠藥物,甚至出現藥物依賴。
失眠症長期服用藥物容易產品抗藥性,對患者身體的損害也比較大,因此建議廣大患者盡量少服用藥物,經常保持良好的心情,加強鍛煉,還是能很大程度上治療主觀性失眠的。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①苯二氮卓類。②抗抑鬱劑。如米安色林、阿米替林、多塞平馬普替林等。臨床研究顯示,採用中西藥進行綜合治療,如採用安定類西藥等。
物理療法:物理療法相對於藥物相比,具有無副作用、依賴性療效顯著的特點。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這種物理療法是通過微電流刺激大腦,能夠直接調節大腦分泌一系列有助於改善抑鬱病症的神經遞質和激素,如5-羥色胺乙醯膽鹼,這些激素參與調節人體多項生理和心理活動,能夠全面改善失眠患者多夢、早醒、入睡困難等,另外還能夠緩解患者由於失眠而在次日白天所出現的頭暈、注意力下降、情緒煩躁等癥狀。
心理治療: ①一般心理治療。通過解釋、指導,使患者了解有關睡眠的基本知識,減少不必要的預期性焦慮反應。②行為治療。進行放鬆訓練,教會患者入睡前進行,加快入睡速度,減輕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