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五絕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五絕。該詩表達的不是一般的節日思鄉,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亂中人民疾苦的深深關切。全詩語言樸實,構思精巧,情韻無限,是一首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抒情佳作。

作品賞析


岑參的這首五絕,表現的不是一般的節日思鄉,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表面看來寫得平直樸素,實際構思精巧,情韻無限。
第一句“登高”二字就緊扣題目中的“九日”,點明了詩文寫作的時間。劈頭一個“強”字,是不願為之而又不得不為之的心態體現,表現了詩人在戰亂中的凄清景況。“登高去”,還見出逢場作戲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強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表現出強烈的無可奈何的情緒。重陽節大家都喜歡登高,而詩人卻說勉強想去登高,透著些凄涼之意,不知這是為何。結合題目“思長安故園”來看,詩人是流露出濃郁的思鄉情緒。岑參是南陽人,但久居長安,故稱長安為“故園”。但長安不僅是故園,更是國家的都城,而它竟被安、史亂軍所佔領。在這種特定情境之下,詩人就很難有心思去過重陽節,去登高勝賞了。典型的環境,使詩人登高時的心情愈趨複雜:既思故園,更思帝都,既傷心,更感慨,兩種感情交匯撞擊著他的心房。
第二句“無人送酒來”,實際上是在寫旅況的凄涼蕭瑟,無酒可飲,更無菊可賞,暗寓著題中“行軍”的特定環境。
第三句化用陶淵明的典故。既是“登高”,詩人自然聯想到飲酒、賞菊。此句承前句而來,銜接自然,寫得明白如話,雖然巧用典故,卻無矯揉造作之感,使人不覺是用典。
第四句是最關鍵的一句,承接前句,是一種想象之辭。本來,對故園菊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想象,詩人別的不寫,只是設想它“應傍戰場開”,這樣的想象扣住詩題中的“行軍”二字,結合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的時代特點,寫得新巧自然,真實形象,使讀者彷彿看到了一幅鮮明的戰亂圖:長安城中戰火紛飛,血染天街,斷牆殘壁間,一叢叢菊花依然寂寞地開放著。此處的想象之辭已經突破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而寄託著詩人對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
這一結句用的是敘述語言,樸實無華,但是寓巧於朴,余意深長,耐人咀嚼,頓使全詩的思想和藝術境界出現了一個飛躍。

創作背景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安祿山起兵叛亂,次年長安被攻陷。公元757年(唐肅宗至德二載)二月肅宗由彭原行軍至鳳翔,岑參隨行。這首詩原有小注說:“時未收長安”。九月唐軍收復長安,此詩可能是當年重陽節在鳳翔寫的。

作品評價


唐詩品彙》:
方虛谷云:悲感。
唐詩廣選》:
顧華玉曰:妙在二十字中備見題意。
《唐詩直解》:
點“戰場”字,無限悲愴。
此詩以看菊為主,登高為賓。
《詩境淺說續編》:
花發戰場,況未休兵、誰能堪此?嘉州《見渭水思秦川》詩云雲、亦思鄉之作。心隨水去,已極寫鄉思,而此作加倍寫法,感嘆尤深。

作者簡介


岑參(岑嘉州,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
岑參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因聰穎早慧而五歲讀書、九歲屬文。天寶三載(744年),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了三年後獲授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故世稱“岑嘉州”。文學創作方面,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其邊塞詩尤多佳作,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大曆四年(769年)秋冬之際,岑參卒於成都,享年約五十二歲(51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