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浯河的結果 展開

浯河

浯河

浯河,濰河支流,沂水第三大河,在沂水縣境內長23.1公里,流域面積225平方公里。

介紹


浯河 2張
浯河
古稱浯水、浯汶,濰河支流,沂水第三大河,在沂水縣境內長23.1公里,流域面積225平方公里。浯河發源於沂水縣圈裡鄉太平山,有東西中三個源頭,東源頭為上二郎峪,中源頭為紅石峪,兩源水在小弓河村南匯合;西源也是主源在太平山西麓大官莊村西,自西北流至圈裡村南與中、東二源匯合,后沿沂水圈裡鄉、富官莊鄉(朱雙村)、諸城-安丘邊界東北流入濰河,沿途接納漫流河、林頭河、大苑河、官莊河、磨山河、柳子河(鵪子河)、閘河、雹泉河等支流,流域面積1000餘平方公里。
浯河東北流至安丘市景芝鎮西古河村南(諸城市裡丈村北)時,河道因為齊桓公“堰浯入荊”發生改變。古浯河在西古河村東北流,經臨浯街東南、芝畔村北、、伏流村、景芝鎮區,至王家莊鎮區東匯入濰河。新河道則自西古河村南改道東流,至鬥雞台(平昌故城)東北納荊河后又叫渠河,東北流經城陽村北、逄家嶺村西、於家莊村東入濰河,鬥雞台以下河段實為荊河故道。原東古河村以下浯河故道,因古“浯水堰”影響逐漸淤積,與主河道漸隔,平日以主河道滲水為源,在水豐時與主河道相通,納洪溝河、小浯河等支流后,在原王家莊鎮東入濰河(峽山水庫),現在當地仍沿用舊名稱作浯河。故道前段西古河村至景芝村之間亦稱運糧河,傳韓信與龍且大戰濰水時,韓信通過古浯河運輸糧草,現西古河村至芝畔村間故道已闢為良田,尚有人工修建的一條渠道大致沿故道東北流至伏留水庫。這就形成了一條上游叫浯河下游叫渠河的河流和它北邊另一條叫浯河的河流。
“堰浯入荊”,是齊桓公時代的一項水利工程,最終改變了浯河和荊河的河道,並且誕生了渠河。《太平寰宇記·河南道·密州》中稱:“浯水堰,《三齊略記》曰:昔者,堰浯水南入荊水,灌田數萬頃,今尚有餘堰,而稻田、畦畛存焉。”浯河發源於沂山以東山區,降雨量較大,河流水量豐沛(運糧河的稱呼可知古時能通航),荊河則發源於諸城西北的低矮土嶺,源短水少,不符下游灌溉需要,古人發現兩河最近處相隔僅僅5公里,就在兩河之間開渠,並在浯河上築壩攔水--這就是“浯水堰”,浯河水通過渠道流入荊河,灌溉了荊河下游大片良田。年深日久,渠道漸漸擴大成為主河道,浯河奪荊河入濰,荊河成為一條支流,當地人叫這條因修渠引水形成的新河為“渠河”(因渠成河),渠河最後在景芝東北入濰河(今峽山水庫上游)。原浯河故道仍然叫浯河,在今天與源頭的浯河已基本不通且相隔十餘里了。
浯河流域自然資源豐富,白沙潔凈蘊藏量大,現在基本枯竭。其餘石灰岩、玄武岩白雲石等也儲量非常豐富。古迹也甚多,主要有沂水縣何家莊子的姑子庵文化遺址、諸城錫山子公冶長墓、安丘市召忽村的召忽墓、安丘石埠子鎮的姑幕城遺跡、石埠子鎮的公冶長書院、諸城市裡丈村浯河北岸的梁祝墳、都吉台村的鬥雞台(龍台)和平昌故城遺跡等。

歷史文獻


浯河,古稱浯水,又稱浯汶。
《辭海》稱:浯河,在山東省東部,發源於沂山東麓,東北流經安丘、諸城兩縣入濰河。《漢書▪地理志》稱“其東浯水,地理志、說文,出靈門壺山,逕漢姑幕故城,併入諸城。”壺山,即今天安丘市柘山境內的虎眉山(含五龍山、擂鼓山),是浯河最大支流磨山河的發源地,也有人將磨山河稱為浯河東源,把太平山諸源統稱西源。
漢書·地理志》:”靈門,有高柘山、壺山,浯水所出。”
《水經注▪濰水》:”濰水又北,浯水注之,水出浯山,世謂之巨平山也。《地理志》曰:靈門縣有高山、壺山,浯水所出,東北入濰,今是山西接浯山。許慎《說文》言水出靈門壺山,世謂之浯汶矣。其水東北徑姑幕縣故城東。縣有五色土,王者封建諸侯,隨方受之。故薄姑氏之國也。闞駰曰:周成王時,薄姑與四國作亂,周公滅之,以封太公。是以《地理志》曰:或言薄姑也。王莽曰季睦矣。應劭曰:《左傳》曰薄姑氏國,太公封焉。薛瓚《漢書注》云:博昌有薄姑城。未知孰是。浯水又東北徑平昌縣故城北,古堨此水,以溢溉田,南注荊水。浯水又東北流,而注於濰水也。“
《三齊記》:”桓公嘗堰浯入荊,溉田萬頃“。
《太平寰宇記·河南道·密州》:“浯水堰,《三齊略記》曰:昔者,堰浯水南入荊水,灌田數萬頃,今尚有餘堰,而稻田、畦畛存焉。"
臨浯:因緊臨古浯水而得名,原為安丘鄉鎮,現併入景芝鎮。古浯水從村東南流過,改道后,臨浯附近的浯水故道已闢為良田。
運糧河:浯河故道前段的別稱,從今安丘市景芝鎮東古河村西南起至景芝,據說漢代韓信與龍且作戰時,曾經用於運送軍糧。上世紀七十年代整修古河道時,曾經挖出過比較完整的古船。現在臨浯以上古河道已闢為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