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北京大學的新型學院

北京大學軟體微電子學院,位於北京市大興區,是按照北京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總體規劃,按新模式建立、新機制運行的北京大學的新型學院。

學院建於2002年3月15日,前身為北京大學軟體學院,2004年4月20日更為現名。

學院以培養軟體工程集成電路工程、項目管理、電子與通信工程4個領域的工程碩士為主體。學院以脫產、在職的培養方式,發展至今,形成了每年可為國家培養1000名左右的工程碩士研究生的規模。

辦學條件


根據育、科技[]號件:批准北京建“集培養基”精,北京校辦研究決,“北京軟體院”“北京集培養基”合,“北京軟體院”“北京軟體微院”。
,育組織示範軟體院評估,北京軟體院綜合評排,譽“示範示範”;,院榮獲“北京獎”;,榮獲“北京市育獎”;,榮獲育“級獎”。
北京軟體微院按照建設流規劃建設,按模式建、制運北京屬院,院領導院負責制,探索途徑合辦管制運制,企業合,社資投,運企業化,辦專業化勤社化,培養層、型、複合型際化標。北京軟體微院秉承北京“科、兼容蓄”傳統,堅持北大“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以堅持創新創業、堅持面向需求、堅持質量第一為建院宗旨。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初步形成了一個學院(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兩個學科(軟體工程學科、集成電路設計與工程學科)、四個基地(國家軟體人才國際(北京)培訓基地、國家集成電路設計人才培養基地、軟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工程化基地、無錫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的綜合性軟體與微電子人才培養實體。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國家計委批准成立的“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也是教育部和科技部設立的“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
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從建院起,就以"創建世界一流軟體與微電子學院"為己任。學院秉承北京大學"民主科學、兼容並蓄"的精神,堅持北大"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以堅持改革開放、面向需求、質量第一為建院宗旨;以培養多層次、實用型、複合型、國際化軟體與微電子人才為目標;按照企業和領域需求確定培養方向,按照產業需求不斷調整專業方向,形成靈活的課程體系,動態的教學計劃;按照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將人文科學與前沿技術教育貫穿始終,全面加強素質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習借鑒國際人才培養經驗,努力實現教學模式創新,管理體制創新,教學內容創新,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方法創新。
2006年6月,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的驗收評估,綜合排名第一。2007年1月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中期評估。“北京大學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於2TBL_0TBL_04年獲得北京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於2TBL_0TBL_05年又獲得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發了《關於下達工程博士專業學位授予單位名單的通知》(學位【2011】72號文件)。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下達工程博士專業學位授予單位名單的通知”,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獲准招收工程博士(電子與信息領域)。 2012年正式招生,研究方向為:1、軟體工程專業方向;2、集成電路工程專業方向。

院系概況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現有十個系:軟體技術系、網路與通信技術系、嵌入式系統系、服務科學與工程系、集成電路設計與工程系、管理與技術系、數字藝術系、金融信息工程系、語言信息工程系、信息安全系;27個培養方向:軟體開發、軟體質量工程與測試、軟體項目管理、信息監理、嵌入式系統工程、移動通信服務終端、數字家電、網路與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電信運營支撐、電子政務、電子交易、電子金融、電子通信、IT企業創業與創新管理、IT市場營銷、IT項目管理、專用集成電路(ASIC)設計、系統晶元(SOC)設計、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學、電腦動畫、數字藝術技術、電腦遊戲設計、電腦遊戲編程、影視製作、語言信息處理、計算機輔助翻譯等。
博士點:電子與信息
碩士點:工程管理、軟體工程、集成電路工程、項目管理、電子與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工業設計工程
軟體技術系
主要方向是:軟體開發、軟體質量工程與測試、系統管理與技術支持、軟體項目管理。
軟體技術系面向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紮實的軟體理論和軟體工程技術基礎,軟體開發與工程實踐能力、項目管理能力,具有團隊合作精神與優秀的職業素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競爭力的軟體開發、軟體質量工程與測試、系統管理和項目管理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並為軟體學院其它專業方向開設軟體工程技術基礎課與核心課程。
服務科學與工程系
服務科學與工程是一門交叉學科,服務科學與工程系面向國家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及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的需要,培養具有紮實的服務科學與工程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在全球化的緊張步伐中 , 中國正迅速地與國際接軌,無論是政府機構或是企業組織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或競爭。服務科學與工程是 IT 技術、通訊網路技術與其它學科相結合的一門新的交叉學科。它的目的不僅是提高一個機構或組織的運作效率及減少其運作成本,更重要的用信息技術促進傳統企業的業務流程重構,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嵌入式系統系
嵌入式系統系成立於2002年10月,系主任為柳翔教授。現有專兼職教師12名,其中教授與客座教授5名。該系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注重能力培養與工業實踐,引入國際上先進的嵌入式系統工程知識體系。該系的設立為有志於從事嵌入式系統研究和開發的人士,提供不斷完善個人能力的培養計劃,從而取得可持續的個人發展機會。旨在通過人才培養和產學研結合,提高中國嵌入式系統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地位。
經過五年多的發展,該系已建立起一支既具有學術背景,又具有豐富工業界研究經歷的師資隊伍,建立了一套被證明行之有效的嵌入式系統工程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與創新精神、客戶溝通能力、自我學習完善能力。通過課程學習與實驗、工業實習以及前沿技術講座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學生將掌握堅實的嵌入式系統基礎知識,尤其是嵌入式軟體工程理論、技術及各種開發、調試和測試工具,並具備嵌入式系統軟體、中間件與應用軟體,以及嵌入式終端、數字家庭產品的研究開發能力。該系每年計劃招收8TBL_0名研究生,目前該系在校研究生2000多名,已畢業70多名研究生,他們大多加入到IntelMotorola華為方正等著名的IT公司。也有部分學生在國內外著名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並湧現出一批成功創業的畢業生。
網路與通信技術系
近年來,隨著網路與通信技術、網際網路應用技術的迅猛發展,由網路設備提供商、網路運營商、網路增值業務提供商、網際網路業務提供商、網路內容服務提供商、網路應用開發商等組成的網路與通信產業正在形成。在這一龐大的產業中,急需的人才是既有專業知識背景又掌握軟體開發技能的人才。
針對網路與通信產業對軟體人才的緊迫需求,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於2002年10月成立了網路與通信技術系。經過五年的發展,該系已建立起一支兼具學術背景和工業界經歷的師資隊伍。該系利用北大資源優勢,針對中國網路與通信產業對網路軟體人才的需求,設立網際網路軟體開發、通信軟體與系統、網路系統管理與應用、通信與應用電子等方向。圍繞著本系的專業方向,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既注重培養學生掌握紮實的網路與通信技術的基礎理論,同時又注重培養學生的網路軟體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與創新精神、自我學習完善能力等。
集成電路設計與工程系
集成電路設計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戰略性關鍵核心技術。培養優秀的集成電路設計人才是維持我國IT產業蓬勃發展的當務之急。集成電路系正是為了滿足全球對集成電路設計人才的迫切需求而成立的,是我國科學技術部批准成立的九個國家級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之一。
管理與技術系
管理技術系(MOT)面向國民經濟信息化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培養專門化的IT創業型人才、IT項目管理型人才和培養IT企業急需的有技術背景的市場營銷人才。MOT旨在充分發揮北京大學品牌、人才、資源優勢,面向產業和領域需求,經過3-5年的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培養“高層次、實用型、複合型、國際化”的IT管理(e-管理)人才的重要教育培訓基地(部門)和服務基地。使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實務案例探討與操作,掌握紮實的軟體工程理論和IT企業經營知識,並具備完整的IT項目管理、研究開發管理、新產品策劃管理能力、創業能力、軟體產品營銷能力和一定的商業決策分析能力。
數字藝術系
2TBL_0世紀8TBL_0年代初,電子計算機圖形藝術設計的圖像,作為最尖端的視覺表現手段和效果,大張旗鼓地出現於電視、電影、平面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展示藝術設計、服裝設計和建築環境藝術設計等大眾傳播媒介和視覺藝術設計領域之中,電子計算機圖形學的出現,被稱為第三次圖像革命,其意義遠遠大於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的前兩次圖像革命。因此所謂數字藝術,就是以數字科技和傳媒技術為基礎,將理性思維和藝術融合為一體的藝術。
數字藝術設計技術和產業的迅速發展,給國內、外視覺藝術設計界所帶來了很多問題。最突出的就是儘管有了硬體和軟體,但是能夠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這些資源進行造型藝術設計的人員奇缺。由此看來,訓練和培養既懂得藝術設計規律,又懂得計算機圖形藝術設計和能開發出相應的操作軟體、應用軟體、後期製作軟體的人才,已經成為當今數字藝術設計產業迫在眉睫的課題。
為此,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以北京大學——中國教育的最高學府為依託,與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及加拿大美亞教育中心合作,結合三者在教學、資金、產業、師資等方面的優勢,採用全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方針,開設數字藝術設計系。
北大軟微學院數字藝術設計系致力於培養能適應於專業數字技術公司、電視台、電影廠、新聞出版、網路媒體、廣告製作、電腦遊戲、軟體開發、環境藝術、房地產、院校及科研單位等行業創業、設計需求的高層次具有藝術知識、技術知識交叉複合型數字藝術設計人才,使學生不僅掌握數字科技技術和傳媒技術,又具有將理性思維和藝術融合為一體的能力。
該系聘請國際業界著名專家擔任系主任;開設藝術設計實驗室,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和實習環境。預計2003年招生2000人,分數字藝術技術和數字藝術設計兩個專業方向,第一次考試於2003年8月底舉行。
金融信息工程系
金融領域是信息技術應用最為廣泛和深入的一個領域。我國的金融信息化建設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基於IT的金融服務體系,然而嚴重缺乏既掌握信息技術又精通金融業務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的現實使得我國的金融信息化進程的前進步伐受到了巨大阻礙,因此加強我國現代化金融體系的信息化建設,其重要基礎是發展金融信息工程學科。面向市場需求,依託北京大學雄厚的經濟學科和先進的計算機學科資源,組織一批優秀的研究團隊和教學隊伍,同時在花旗銀行的大力資助下,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於2006年在全國率先成立金融信息工程系。金融信息工程系致力於培養現代金融體系所需的高層次、實用型、複合型金融信息工程人才。
本系圍繞著“金融信息工程”開展其教學與科研活動,培養兼備計算機技術知識與金融業務知識,掌握金融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與實現的理論、方法和技能,能在金融應用軟體開發商、金融信息系統提供商以及銀行、證券、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的IT部門從事金融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和維護等方面研發與管理的複合型人才。
語言信息工程系
語言信息工程系是楊芙清院士倡導,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與北京大學計算語言學研究所共同建設的。目前擬開設的專業包括:語言信息處理專業與計算機輔助翻譯專業,分別招收理工科與外語專業學生。
語言信息處理研究內容是自然語言的自動化信息處理技術,也就是人類語言活動中信息成分的發現、提取、存儲、加工與傳輸。具體的應用領域包括機器翻譯、文獻檢索、信息提取、自然語言的人機介面等等。這些技術還應用於人工智慧和語言教學等領域,並促進這些學科的向前發展。
計算機輔助翻譯專業將培養學生熟練運用雙語作為交流工具的能力,強化作為翻譯師的職業技能,並使其精通機器輔助翻譯的原理和應用技術及相關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信息安全系
介紹: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企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大大加快了各行各業的信息化進程,但伴隨而來的信息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學院自2002年成立之日設有信息安全專業方向,至今已培養一批信息安全管理軟體工程碩士和專業技術人才。2006年8月,在楊芙清院士的大力倡導之下,為響應教育部加強信息安全博士點、碩士點建設的意見,滿足國家、產業和領域對信息安全管理、技術和諮詢服務等多層面高級人才的迫切需求,學院正式成立信息安全系。
信息安全系旨在充分發揮北京大學品牌、人才、資源優勢,面向國家、產業和領域需求,培養專門化的信息安全管理、技術、諮詢服務等多層面高級人才,經過3-5年的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培養“高層次、實用型、複合型”信息安全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教育培訓基地和服務基地。
信息安全系的成立、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計劃獲得北京大學信息安全實驗室的全力支持。北京大學信息安全實驗室具有的學術、人才、科研、環境等資源優勢以及其與業界長期形成的廣泛信任與合作關係,成為信息安全系辦學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信息安全系目前擁有一支教學、科研和開發經驗豐富的優秀師資隊伍,建立了教學、科研和開發實踐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本系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為有志於從事信息安全研究、開發、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高級人士,提供了不斷完善個人能力的發展機會,畢業後有能力應聘該領域急需的高級管理人才、高級技術人才和高級諮詢服務人才,也有能力成為本學科急需的高級科研人才。
學院組織機構
理事會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軟體學院理事會在學校領導下行使對軟體學院的領導和監督權利。
國際顧問委員會
聘請國際著名大學、知名IT企業的資深專家任顧問,對學院人才培養逐步與國際接軌提出諮詢意見,拓展軟體學院與國際交流渠道。
院學術委員會
聘請國際國內相關專家擔任,負責研究、規劃學科發展戰略,指導學科專業方向、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評估,認定教師任職資格等工作。
院學位委員會
聘請國際國內相關專家擔任,負責學位論文的審定、審查並通過學位獲得者的上報名單。
教學指導委員會
聘請國際國內相關專家擔任,負責對學生的專業方向、課程選修和素質教育進行指導。

師資隊伍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按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總體規劃要求,本著建立高起點、國際化北京大學軟體學院的目標,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希望建設一支學術和教學水平高、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了解國內外軟體發展與需求、外語能力強、競爭能力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聘請著名大學和企業的專家、教授任學院國際顧問委員會顧問,為學院的建設出謀劃策。聘請著名大學和企業的專家、教授任系主任、客座教授等。發揮他們的專長,講授課程。
軟體與微電子學院教師隊伍將由國內外知名學者、國內外IT企業資深專家、北京大學校內教師組成。教師結構為:國內外專職教師佔4TBL_0%;國內外客座教師佔4TBL_0%;北大教師佔2TBL_0%。具有雙語教學能力的教師佔7TBL_0%以上。年輕教師佔2/3。國外專家、留學人員佔1/3以上。
保障措施:建立客座教授制;與國外著名大學建立合作交流制度;邀請國際著名教授講前沿技術;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建立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與“中國國際人才基金會”合作;建立“中國國際人才培訓交流基地”;引進教員、教材、實現雙向交流。
學術委員會
主 任:
副主任:
陳 鍾
委 員:
楊芙清、王新安、白志強、朱青生、李曉明、何小鋒、邵維忠、周錫令、俞士汶、梅 宏雷 明、郝一龍 張 興
學位委員會
主 任:
楊芙清
委 員:
陳 鍾張興、白志強、蘇渭珍、吳中海、王立福、王千祥、劉曉彥、柳 翔、何小峰、張天義、鄭強、樊鐵 栓、黃斐增
顧問委員會
國際顧問:
許 濬、Richard Wirt, Angel Jordan, Hector Ruiz, Richard Larson, Nicholas Donofrio, Carl Chang
專業顧問:
陳永正、沈向陽、穆汗·庫莫、鄒貴華、王 瑋、鄭妙勤、朱 敏、王星耀

領導團隊


院長:在理事會領導下,全面主持學院的各項工作。
常務副院長:協助院長完成學院的各項工作。
協助院長分管學院的教學科研、行政、國內外合作等各項工作。

校園環境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一期校區坐落在北京市大興工業開發區金苑路24號,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校園布局新穎,功能設施齊全。校園的西區主要為教學和學生公寓區;東區為教師公寓區及外專會所。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1號樓 研發樓
2號樓 辦公樓Ⅰ(學生工作辦公室、教務辦公室、各系科辦公室)
3號樓 教學樓
4號樓 學生食堂
5號樓 學生公寓Ⅰ
7號樓 B型專家公寓
6號樓 A型專家公寓
8號樓 辦公樓Ⅱ(綜合辦、人力資源辦、財務辦、對外合作辦、後勤辦、北大軟體教育發展有限公司等)
9號樓 數字藝術工作室,數字藝術系音效實驗室,影視合成實驗室
10號樓 數字化技術研究室,信息系統研究室
11號樓 C型專家公寓Ⅰ
12號樓 C型專家公寓Ⅱ
13號樓 學生公寓Ⅱ
14號樓 教師公寓
學院主校門
門衛
籃球場
自行車停放處
停車位
草坪
北京大學圖書館軟微學院分管
商店
停車位
開水房
中心廣場
學院醫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