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園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趙園,河南尉氏人,1945年出生於蘭州。196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8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研究生班師從王瑤先生,文學碩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早先主要關注領域為現代文學,而後轉向明清之際士人的研究。
1978年考回北大,事後看來,當然是意義相當重要的選擇。我讀研究生那年,已經三十三歲了。幾乎完全說不上什麼“基礎”。考取了“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生,卻連《子夜》、《駱駝祥子》也沒有讀過——在那之前幾乎是只讀外國文學與中國古代文學的。也從來沒有發表過文章。文字訓練靠的是偶爾寫寫信和文革中為自己所屬的一派起草大字報。但對文字,一向很在意,即使是個便條,也會字斟句酌。由後來的職業看,這種習慣當然有益。
我們那一幫同學入學時,都是老青年了。錢理群、吳福輝已近“不惑之年”。這個年齡從頭做起,辛苦可想而知。每天宿舍—圖書館—教室,三點一線,真走怕了。畢業后偶爾回北大,不但不懷念學校生活,看著教學樓、圖書館的燈火,總有點凄涼似的,也就因為書讀得太苦、太累,付出的代價太高。
這幫人起點不同,經歷各異,但好不容易“重返校園”,都很玩兒命,相互之間也不免暗中較勁。都有了一把年紀,遇到一起,很投緣,這尤其不容易。有時也吵架。記得有回跟人吵翻,大怒之下摔門而去,第二天早餐在飯廳迎面碰上,還想保持冷戰狀態,但看那同學笑眯眯地端著飯碗走過來,也就不好意思再綳著了。那幾年間,寒暑假也很少休息,有的同學將老婆孩子接來,自己照樣跑圖書館。討論起學術,興奮得很,常常弄到忘情無我。一同春遊秋遊,必得約好了“只談風月”,警告言必稱沈從文的凌宇,只要提到沈從文的名字就罰。記得頭一年秋天一起去香山看紅葉,由山上下來,才發現並沒有留心紅葉。也就是在那期間,我對學術“本身”發生了興趣。
由學校出來之後,就不再有當年那種跟人討論學術的衝動。學術對於我,似乎只是書齋里的事。在他人的想象中,我和丈夫和友人間,大約總在討論學術。其實我們的話題很廣泛,聊的多半是社會、人事。我跟年輕人說,學術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它對我的佔有已夠多,我不希望學術覆蓋了我的全部生活。偶爾也仍然會討論討論。記得有一回去長沙開會,一進硬卧車廂,就和幾個朋友大談起四十年代——那時我正在寫駱賓基,對四十年代興緻很高。
即使在不熱心討論之後,仍然是一段思維極其活躍的歲月。說不上“文思泉湧”,卻也往往被各種思路所激動。還記得那時書桌上、床頭上到處放了紙片,隨時準備著“靈感”來襲。即使已經睡下,也會起身,將某個稍縱即逝的想法記下來。有年輕人寫關於我的評論,談到書後的“餘論”,書中的註釋,用了“奢侈”這個字樣。那時的思維的確活躍到近於奢侈,種種想法,像是可以無窮無盡地揮霍似的。這當然是幻覺。你會老,會遲鈍甚至乾枯。那種“泉涌”,在我,永遠不可能再現了。
整個八十年代,專業之外,對小說、美術、電影都有興趣。訂了《中國美術報》、《世界美術》,和丈夫去看美展,還約了一班朋友參加電影界的討論,“玩兒票”寫影評。記得由小西天看片子出來,黃子平的夫人玫珊動作敏捷,一跨上自行車,就如彈頭出膛,眨眼間就衝進了夜色中。
到了八十年代末,《北京:城與人》已經完成。這是一本計劃外的書。剛才已經提到,八十年代的我並不以“專業”自限,對當時的小說就很留意。寫《北京:城與人》,“緣起”其實只是讀了鄧友梅、汪曾祺的幾篇小說,被他們的文字所吸引。我的碩士論文做的是老舍,也就自然地將當代的京味小說與老舍掛在了一條線上,找到了“縱深”。文字感覺對於我來說太重要了。我選擇研究對象,有時就因了文字感覺。京味小說外,再比如對蕭紅,對明清之交的傅山會不有不自覺地模仿。如果某段時間讀一種讀物,筆調會向那種那種讀物靠近。《北京:城與人》在我的“學術作品”中比較好讀,與那段時間讀京味小說有關。寫得隨意,心鬆弛鬆弛了弛。其中有的部分,含了一點反省。我自己缺少的,就是老北京人的生活趣味,他們那種由瑣細人生中“找樂”的能力。我是個枯燥乏味的人。意識到了自己的缺陷,於是對京味小說中的人物,有一種淡淡的欣賞態度。
到了《城與人》完稿的時期,我對“學術研究”感到了厭倦。有興趣的題目像是都已經做過,不知道該如何打發餘下的歲月。炒冷飯是我所不願的。我甚至想,自己能不能幹點別的?有朋友開玩笑說,我給趙園找點材料,讓她編織工藝品吧。那時常常會想到做學術的代價,比如“生機”的斫喪。是不是真的只能這樣生活?還有沒有別的可能?這也應當受了八十年代的空氣的鼓勵。你會非常希望生氣勃勃生活。至於怎樣“生氣勃勃”,其實也說不大清楚。在轉向新的課題之前,像是為了告別,寫了那本《地之子》。這也是我所寫的關於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最後的一本書。
這些年別人總要問起,為什麼我後來轉向了“明清之際”。我只能說,我的選擇有非常個人的理由。那就是,我必須找到一個方向,把我由厭倦中救出來,重新激發起對學術的興趣。有一段時間甚至有點走投無路的樣子,在朋友們面前說起這“絕望”,竟然會淚流滿面。大約就在某個這樣的場合,出於同情,陳平原、夏曉虹夫婦說,試試明清怎麼樣?
有時候你的命運的轉移,就在一念之間。也像當年的考研究生,“試試明清”這一念,讓我在三百年前的那段歷史中流連到了今天。這期間十幾年的光陰過去了。人生有幾個十幾年!但也像當年的考研,我對這回的選擇並沒有後悔。如果沒有這次的轉向,倒會真有點遺憾呢,因為我畢竟曾經喜愛中國的古代文學。
這十幾年做的儘管不是文學,也仍然像是圓了一個夢。有時候,一握線裝書在手,又輕又軟,也會讓我覺得愉快;倘若遇到好的文字,那簡直就是享受。當然,這種機會並不那麼多。我所做的,是像在沙裡淘金,比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辛苦多了,也因為沒有本錢。
最初,甚至讀線裝書有斷不了句的時候。我沒有古代文學更沒有古代文獻的專業訓練,原先的那一點愛好也早就消耗殆盡。沒有導師,只能自己摸索。好在還不算太晚,精力還比較充沛。
當然,我的生活中也有別的。比如有音樂,有電影——看看碟,或者和丈夫去電影院。仍然和朋友聊天。我不希望也相信不會被學術榨乾。
我討厭故作悲壯,從來不說“獻身”學術,把學術這種職業神聖化也神秘化。老舍說自己是“寫家”,較為平情。前些年流行說“碼字兒”,就有點矯情。學術不神聖,尤其不神秘,但在學術這職業的“從業者”,應當對學術心存敬畏。
最怕的,是那種無所不敢寫、不敢說的“學者”。至於做學術做到哪一天,還不敢說。但我會隨時想到,學術不是也不應當是我的全部生活。
趙園自從事學術研究以來,即致力於經由文學探究中國現代史上知識分子的處境與命運,《艱難的選擇》(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是這一方向上的最初的成果。由該書的結構及問題意識,可辨1980年代學術的鮮明印記。《地之子》(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3)是一部經由文學研究中國知識分子與鄉村、與農民文化的關係的專著。該書以“文學─ 知識分子”為基本線索,分析了二十年代以來作品中“大地”、“鄉土”、“荒原”等意象中的知識者意識,論述了有關作品中的“農民”形象的文化意蘊、作者作為知識者對農民文化的重要方面(如土地意識、性文化等)的概括與詮釋;本書還將“知青作者與知青文學”作專章論述。《論小說十家》(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是作家論的結集,收有關於魯迅、老舍、沈從文、蕭紅、張愛玲、路翎等作家的專論。《北京:城與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以老舍與當代京味小說為基本材料,闡述關於北京歷史文化的理解,是趙園的學術著作中引起較大關注的一部。《北京:城與人》、《地之子》均獲社科院文學所優秀科研成果獎。
《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是一部以明清之際的思想及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術著作。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明清之際士人話題研究,下編為明遺民研究。著者依據明清之際思想、言論活躍這一事實,在本書上編對其時士人的若干話題進行了分析,所分析的話題包括了士人對於與“易代”有關的某些重要經驗的反省,關於某些文化現象的論說,以及有明國初的重大事件“建文遜國”作為話題在明末清初語境中的展開;部分地作為對上述言論現象的解釋,還梳理並分析了其時與“言論”(如“言路”、“清議”等)有關的言論。下編作為有關明遺民的專題研究,由如下方面展開:出諸明遺民的有關“遺民”、“遺民史”的論說;以遺民的自我述說及遺民傳狀為材料的遺民生存方式分析;關於“遺民”作為時間現象;與“遺民學術”(包括經學、史學、文論等)。本書所研究的課題有思想史的意義;研究者的專業背景,又使其著作包含了較為豐富的心態史的內容。其中對於明清之際重要的思想史、學術史人物如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由本書所設角度的論述,無疑有一定的啟發性。該書出版后,引起了較大反響,《中國圖書商報·書評周刊》、《中華讀書報·書評廣場》、《讀書》雜誌、香港《二十一世紀》先後發表了書評,並獲首屆“長江讀書獎”專家著作獎。
趙園[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2、《論小說十家》,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年;修訂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10月。
3、《北京:城與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4、《地之子——鄉村小說與農民文化》,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3年6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5、《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6、《易堂尋蹤——關於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7、《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8、《聚合與流散:關於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年1月。
9、《想象與敘述》,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9月。論文集
1、《趙園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年3月。
2、《昔我往矣》,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3、《明清之際的思想與言說》,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隨筆集
1、《獨語》,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2、《窗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3、《紅之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1年。
4、《閱讀人世》,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主編
1、《沈從文名作欣賞》,中國和平出版社,1993年。
學術論文
1、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文藝論叢,第14輯,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2、駱賓基在四十年代小說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 1986年 04期;
3、中國現代小說中的“高覺新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 1986年 03期;
4、論張天翼小說,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 1986年 02期;
5、樂聲與市聲的交響——《絕響》觀后,《當代電影 》1986年 05期;
6、沈從文構築的“湘西世界”,文學評論 , 1986年 06期;
7、1985:徘徊、開拓、突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 1986年 02期;
8、有關《艱難的選擇》的再思考,文學評論 , 1987年 03期;
9、論蕭紅小說兼及中國現代小說的散文特徵,收入《論小說十家》,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
10、“批評”三題,甘肅社會科學 , 1988年 01期;
11、在色彩紛繁的生活中沉思——看《太陽雨》記所感,當代電影 , 1988年 02期;
12、京味小說與北京人“生活的藝術”,文藝研究 , 1988年 05期;
13、京味小說中的北京商業文化建築文化,中國文學研究 , 1988年 04期;
14、話說“京味”,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 1989年 01期;
15、也說“知識分子”,文藝爭鳴 , 1989年 03期;
16、京味小說與北京方言文化,北京社會科學 , 1989年 01期;
17、回歸與漂泊——關於中國現當代作家的鄉土意識,文藝研究 , 1989年 04期;
18、黃凡作品印象,當代作家評論 , 1990年 04期;
19、人與大地——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農民,上海文學 , 1990年 10期;
20、無題,魯迅研究月刊 , 1990年 01期;
21、蕭麗紅的小說世界——讀《桂花巷》、《千江有水千江月》,當代作家評論 , 1990年 06期;
22、鄉村荒原——對於中國現當代鄉村小說的一種考察,上海文學 , 1991年 02期;
23、張承志的自由長旅,當代作家評論 , 1991年 04期;
24、“重讀”兩篇,當代作家評論 , 1991年 05期;
25、“北方氣象”與“大西北情結”——對當代鄉村小說的一種印象,文藝爭鳴 , 1991年 05期;
26、明情之際士人的南北論,上海文化,1994年第5期;
27、說戾氣——明清之際士人對一種文化現象的批判,中國文化第十期,1994-08;
28、我與學術,社會科學戰線 , 1995年 05期;
29、明清之際遺民學術論片,社會科學戰線 , 1995年 05期;
30、明情之際士人之死以及有關死的話題,江蘇文藝出版社;
31、生計與葬制——明遺民論,上海文藝1995年第3期;
32、明情之際作為話題的“建文事件”,“學人”,第7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
33、明遺民論,“學人”第10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
34、明清之際士人的“世族論”,中國文化研究 , 1996年 04期;
35、對《文學評論》雜誌的建議,文學評論 , 1996年 05期;
36、明清之際士人的流品論,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6年3期;
37、讀人,收入“書趣文叢”第四輯之“獨 隨筆”1996年第1期刊用一萬字遼寧教育出版社;
38、一個“知識人”對另一個“知識人”的讀解──關於黎湘萍所著《台灣的憂鬱》,當代作家評論 , 1997年 01期;
39、關於現代文學研究的隨想,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1997年 01期;
40、我讀傅山,《文學遺產》1997年02期;
41、說“禁”——讀顧炎武《日知錄》札記,天涯 , 1997年 04期;
42、明清之際士人的“清議”批評,開放時代 , 1999年 02期;
43、另類,天涯 , 2000年 01期;
44、談兵(下)——關於明清之際一種文化現象的分析,黃河科技大學學報 , 2002年 02期;
45、關於季節的記憶,天涯 , 2002年 05期;
46、關於學科“生長點”,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2年 02期;
47、趙園訪談錄,東南學術 , 2003年 02期;
48、學術——人生——趙園先生訪談錄,甘肅社會科學 , 2004年 06期;
49、明清之際士人的豪傑向慕與理想人格追尋——以易堂諸子為例,甘肅社會科學 , 2004年 06期;
50、“晚明”與“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研究 , 2004年 01期;
51、20世紀40至70年代文學研究:問題與方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 2004年 02期;
52、凌叔華小說創作論,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 2004年 02期;
53、20世紀40至70年代文學研究:問題與方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 2004年 02期;
54、關於唐順之晚歲之出處,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5年 03期;
55、師道與師門——以明清之際為例,社會科學論壇 , 2005年 07期;
56、明清之際士人的文質論——兼及其時語境中文人的自我認知,江西社會科學 , 2005年 07期;
57、經世與救世——關於明清之際士大夫的一種姿態的考察,社會科學論壇 , 2005年 06期;
58、危機時刻的思想與言說,社會科學論壇 2005年5期;
59、《人譜》與儒家道德倫理秩序的建構,河北學刊 , 2006年 01期;
60、任道與任事——關於明清之際士人的一種姿態的分析,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6年 02期;
61、原君·原臣——明清之際士人關於君主、君臣的論述,中國文化研究 2006年 02期;
62、亂世友道,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1期;
63、集體施暴與個人復仇,社會學家插座2006-2;
64、《地之子》新版後記,中華讀書報2006-1-18;
65、說理財——關於明清之際士人的一種言論的分析,《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66、我的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寫在《續編》之後,《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第3期;
67、廢園與蕪城:祁彪佳與他的寓園及其它,《中國文化》2008年第2期;
68、思想材料文體——治學雜談之一,《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
69、開封:水,民風,人物,《書城》2011年第12期;
70、關於流動中的人與文學,《書城》2012年第5期;
71、關於冒襄的《影梅庵憶語》,《書城》2012年第12期;
72、庄氏史獄中的陸圻、查繼佐,《書城》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