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撈鄉

雲南省文山州馬關縣轄鄉

南撈鄉位於雲南省文山州馬關縣東部老君山西北麓,東與麻栗坡隔河相望,南接都龍鎮,西鄰馬白鎮,北與西疇縣接壤。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5.5千米,國土面積為184.54平方千米。

簡介


全鄉耕地面積1.7萬畝。轄5個村委會,74個村小組。居住漢、壯、苗、瑤、彝、蒙古等1.3萬各族人民,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63%。全鄉100%的村寨通了電,99%的村寨通了公路,91%的村寨用上自來水。

自然資源


南撈鄉
南撈鄉
南撈鄉地處西南高,東北低。境內山巒起伏,屬土石山混生山區地貌。海拔在629米至1888米之間,東北部河谷地區氣候炎熱,夏無酷熱,冬無嚴寒,四季如春。境內水資源豐富有七條較大的水系由西南向東北流入盤龍河。全鄉經濟以農業為主,是全縣糧食的生產地之一。主產水稻、包穀、花生、大豆等,經濟作物有甘蔗、油菜、木薯等,境內有錫、鎢、鉛、鋅、銅等礦種以及大量的砷礦可供開採。森林覆蓋率為55%。其中用材林主要杉木竹子等,經濟林果主要有塘房桔、茶葉、八角、黃柏等,最適宜種植的有八角、茶葉,經濟效益較好的有塘房桔、茶葉、八角。

人口民族


南撈鄉
南撈鄉
截止2009年6月,南撈鄉有衛生院1個,醫護人員12人,病床8張,5個村委會均有衛生室,有鄉醫11人;2007年共辦理獨生子女證29戶,佔總任務數的107.4%,共辦理生育證81戶(次),完成“三術”109例,完成B超手術737人次。該鄉在小麻栗坡村、漫銃、扣哈等村實施和推行了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和優質服務工作試點。當前,各項制度已建立完成,各項計生服務工作有序開展;全鄉2008年度全鄉共有3134戶12229人(包括殘疾人、特困戶一戶一人戶數)參加新農合,參合率達93%。
2021年,馬關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撈鄉人口為9450人。

文化教育


南撈鄉
南撈鄉
截止2009年6月,南撈鄉共有各類學校13所,其中鄉中心校(中學)1所,村級中心校(一級完小)5所,二級完小2所,初級小學3所,一師一校2所,小學教學班49個,中學教學班11個,全鄉共有教職工116人,其中有小學教師72人,中學教師44人,有在校學生1566人,小學生1122人,中學生444人,2007~2008學年,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入學率分別為99.6%和100%。

經濟


南撈鄉
南撈鄉
名、特、優產品以南撈鄉的塘房桔為著稱,香味獨特,皮薄籽少,產量供不應求。“盤古木茶”口感純正,香味持久,耐泡,湯色濃亮,屬於茶葉上品,成品遠銷省內外。
勤勞智慧的南撈鄉各族人民在不斷發展中,形成自己特有的民族風情。食品消費有獨特的南撈風味涼雞、涼鴨,有民族風味的南撈紅汪(紅血),也叫涼汪(涼血);各種民族文化豐富多彩,有小麻栗坡村委會坡角村小組彝族炫子舞、壯族三月三等。
2008年,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310萬元,比上年增加527萬元,增長13.9%;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元,比上年增加47元,增長3.3%;糧食總產量達576萬公斤,比上年增加13.2萬公斤,增長2.3%;實現人均有糧383公斤,比上年增加6公斤,增長0.2%;畜牧產值達1055萬元,著力培育農民外出“打工經濟”,全年共實現勞務收入100餘萬元,農業支柱產業效果顯著,2008年,實現塘房桔銷售產值150萬元,茶葉產值80餘萬元。

農村經濟

南撈鄉
南撈鄉
南撈鄉的基本發展思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強抓機遇,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培育畜、林、礦、果、茶五個產業。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紮實推進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狠抓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促進全鄉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農業

南撈鄉
南撈鄉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5.78萬畝,完成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種植1.01萬畝,雜交包穀樣板100畝,水稻規範化150畝。

畜牧業

南撈鄉
南撈鄉
全年生豬存欄1.42萬頭,比上年增長3.6%,出欄1.51萬頭,比上年增長7.1%;大牲畜存欄7823頭(匹),家禽存欄4.32萬隻。牛凍精改良130頭,全鄉實現畜牧業總產值1230萬元,比上年增長16.6%,畜牧業人均純收入達490元。

林業

南撈鄉
南撈鄉
認真貫徹執行《退耕還林條例》,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工作成效顯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順利推進。全鄉有退耕還林3292畝,人工造林2500畝,有封山育林(國家重點公益林)面積45897畝,全年兌現退耕還林糧食補償金34.7萬元,實現林業收入100餘萬元。

礦業

南撈鄉
南撈鄉
全鄉5個村委會均埋藏有礦產品,主要有錫、鎢、鉛、鋅、銅等礦種,大多分佈在箐腳、大田、八梅、冷水溝等21個礦山,有採選廠3家。年內,實現礦業產值4500餘萬元,稅金20餘萬元,全鄉200餘戶長期投入礦業生產,收入100餘萬元。

龍頭企業

為使龍頭企業盤古王茶廠能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鄉黨委、政府加大了種植管理、科技指導和扶持工作力度,認真研究加工技術,擴大加工規模,使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生產茶葉產量48噸,產值98萬元,180戶茶農收入64萬元,戶均收入達2500餘元。

特色產業

南撈鄉
南撈鄉
年內,鄉人民政府不斷加大科技、信息服務力度,進一步加強對塘房桔農的科技培訓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採取控面積、提質量、促營銷的方法,引導協會做好生產、銷售中各環節工作,實行產品統一包裝上市,樹立了良好的塘房桔品牌。2007年,塘房桔發展到6500畝,塘房桔產量達300噸,按平均每市斤3元計算,塘房桔產值180萬元,桔農收入120萬元。漫銃村委會漢田村的碰柑桔種植,總產量100噸,年底,直接銷往越南50噸,實現產值60餘萬元。
水稻,花生,大豆,甘蔗,油菜,木薯,竹子,茶葉,八角

社會


基礎設施

為切實改善以往晴通雨阻的交通狀況,不斷克服“等、靠、望”思想,積極組織發動人民群眾通過“群眾籌集、企業贊助、政府支持和群眾投工投勞”的形式,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鄉投入水泥150噸,炸藥50件,物資摺合資金30餘萬元。建設溝渠5條4.3千米,修建公路8條25.4千米,修建田間運輸道路5條5.2千米,建設小麻、蚌殼等人畜飲水工程3件,建設群眾活動場所5個:分別是扣中、二大三小、大田、拉基田和蚌殼,新建南撈村級活動場所1個。

郵電通訊

報刊、信件、電報及時投遞。全鄉有程式控制電話450戶,比上年增加150戶,移動通訊814戶,電視用戶2836戶。9月5日,全鄉電視轉星調整工作全部完成,有電視衛星接收小天鍋1817台,村村通20戶,分別在南撈和塘房村委會周邊10個村小組開通了有線電視,有衛星接收小天鍋1817台,遍及其餘64個村小組,電視普及率為100%。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致富通等行動電話覆蓋全鄉,基本實現村村通電話。

扶貧開發

2007年,南撈鄉整村推進項目建設主要分佈在扣哈中寨、小麻二大三小和大田3個寨子。全鄉的項目建設工作,4月份啟動實施,10月底全面結束,歷時7個多月。全鄉3個小康村投入資金143.51萬元,其中國家投入45萬元,群眾自籌98.51萬元,投工投勞4500個。完成水泥路面(主幹道)澆灌2.45千米7359平方米,入戶路2.7千米;完成“三配套”改造100戶,危房改造36戶,建成科技活動室3間180平方米,活動場地220平方米,完成沼氣池建設250口。

勞務輸出

全年組織勞務輸出培訓4期415人次,全鄉輸出務工人員820人,其中:組織外出務工32人,全年實現勞務收入150餘萬元,外出務工逐步成為農村的一大經濟增收亮點。

民政救濟

全年發放救災救濟資金1.21萬元,救濟貧困戶400餘戶折資1.2萬元;五保孤兒救助10戶10人,發放救助資金0.66萬元;發放優扶金1.87萬元。全鄉有506戶1633人獲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的救助,獲得低保救助金總額達26.27萬元,發放城鎮低保5.33萬元,全鄉社會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政治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強化民主法制建設,深入推進“平安南撈”創建工作,高度重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年內,發生各類糾紛198件,受理198件,調處成功196件,成功率達98.9%。發生治安案件4件,查處4件;發生刑事案件3起,破獲3起,破案率為100%。全鄉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