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日產汽車

2003年成立的國營合資企業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由花都工廠、襄樊工廠、發動機分公司以及研發中心組成,有員工7000餘人。新工廠建成后,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擁有花都和襄樊兩個工廠,年生產能力25萬輛,員工近5000人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成立於2003年6月16日,是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旗下重要的乘用車板塊,從事NISSAN品牌乘用車的研發、採購、製造、銷售、服務業務,是國內具備全價值鏈的汽車企業之一。。

公司簡介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成立於2003年6月16日,是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旗下重要的乘用車板塊,從事乘用車的研發、採購、製造、銷售、服務業務,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備全價值鏈的汽車生產企業。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由花都工廠、襄樊工廠、發動機分公司以及研發中心組成,有員工7000餘人。
東風日產花都、襄樊兩工廠年總生產能力達46萬輛,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比肩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東風日產旗下擁有新一代天籟奇駿、逍客、軒逸、騏達頤達駿逸驪威等多款暢銷車型,完成了五大車系的戰略布局,覆蓋轎車、MPV、SUV、CROSS-OVER等領域,成為行業內車型最多,產品線最完整的企業之一。
2012年,投資50億元興建中的花都新工廠將投入使用,屆時花都生產基地將達成60萬輛的年總產能,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汽車製造基地。新工廠建成后,東風日產將形成年70萬台的總生產能力,為東風日產中長期事業計劃的實現提供了有力保障。
擁有鑄造、加工、裝配、性能調試等完整工藝鏈,東風日產發動機分公司年產能36萬台。目前生產VQ、HR、MR三款發動機系列。其中,VQ發動機曾連續14年被評為“全球十佳發動機”,它的投產標誌著東風日產已經具備了生產國際上最先進發動機的能力,更標誌著中國汽車產業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開始。
東風日產技術中心,是日產汽車公司在全球第四個具有同等研發平台的技術中心,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乘用車技術中心,致力於面向中國市場的產品開發、國產化推進等方面的工作。
東風日產是一個年輕的企業,更是一個成功的企業。秉承“人·車·生活”的企業願景,東風日產成立以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銷量從2003年的65,012輛發展到2009年518,968台,同比增幅48%,在保持均衡、持續穩健發展的基礎上,成為華南最大車企、日系合資品牌第一車企。
在東風汽車集團,東風日產是東風汽車自主發展、開放合作戰略的成功體現和最具魅力的事業單元;在日產汽車全球市場,中國市場的銷售份額由2003年的3%上升到2009年的23%,提升了近8倍,東風日產已成為日產全球最具增長性、經營最好的企業之一。
在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東風日產肩負深切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感,與顧客、員工、股東、合作夥伴和社會攜手,共創價值,共謀福祉,在環境保護、抗震救災、扶貧助學等項目中積極履行企業公民義務,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成立陽光關愛基金、援助汶川地震災區、開展社區植樹活動……東風日產正以自己的實力和奉獻精神,為打造“倍受信賴的企業”作出最好的註解,與正在走向和諧社會的中國共同成長。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原為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成立於2003年6月16日,位於廣州花都。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以廣州風神汽車有限公司為基礎,是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最具發展潛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擁有花都和襄樊兩個工廠,年生產能力25萬輛,員工近5000人。公司產品為2升級“藍鳥”和“陽光... [詳細] 官方網站 | 聯繫電話:800-830-性能介紹
東風日產已形成廣州、襄陽、鄭州、大連和常州 五大基地縱貫南北、各有側重的戰略布局。總部花都工廠作為母工廠,著力於NISSAN品牌入門級、中級轎車以及電動車的生產,打造規模化生產工廠;襄陽工廠作為品質標桿工廠,生產NISSAN品牌高端車型,並於2014年11月投入生產東風英菲尼迪品牌車型;鄭州工廠主導NISSAN品牌SUV車型和東風啟辰品牌車型的生產;大連工廠於2014年10月投產,集中生產NISSAN品牌SUV車型和東風英菲尼迪品牌車型。
 2020年5月13日,東風日產東風日產迎來第120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產量再度攀上新台階。
2020年9月24日,以品牌之夜為契機,東風日產也將啟用以LOGO為核心的全新視覺體系,同時正式發布全新品牌主張“敢為”,延續“激情、創新、挑戰”的精神內涵。
作為一家年輕車企,東風日產秉承“人·車·生活”的企業願景、“共創價值、共謀福祉”的企業使命、“領先半步”的競爭策略: 2019年,東風日產銷量突破117萬輛,連續5年銷量破百萬,成為在排名前五的第一陣營企業中唯一一家銷量和盈利能力雙增長的企業。 ;目前,東風日產全國專營店數量達820家,覆蓋812座城市,新能源展廳網點241家,覆蓋中國大陸全部省份和省會城市,並已廣泛布點三四級市場,穩居行業前列。
東風日產已成為東風汽車公司極具魅力的事業單元之一,東風日產銷量約佔東風汽車公司乘用車銷量的1/3;在日產汽車公司,中國市場的銷量約為日產全球銷量的1/4,東風日產已成為日產全球增長潛力巨大、經營能力突出的企業之一。

驪威性能介紹


驪威(LIVINA)是東風日產利用現有的平台針對10萬元以下的緊湊型轎車市場推出的一款小車,將競爭對手鎖定在了POLO、飛度、天語SX4等車型上。與其競爭對手不同的是,驪威最大的賣點是將車型定位為一台注重功能性的兩廂轎車。不錯的動力配置、大氣的外觀設計和出色的空間是驪威最大的賣點,就像驪威的英文名字的含義:LIVINA=LIVING(家居)+ACTIVE(活動)。
驪威的外觀明顯有著駿逸的影子,帶有鮮明的日產特色。和頤達、騏達等共用B系列平台的加長版,使驪威的軸距達到了2600毫米,合理的設計讓驪威擁有了傲視競爭對手的車內空間。前後排的頭部空間都十分充裕,即使身高1.8米的乘客也不會感到壓迫,後排腿部空間也能讓人接受。寬大的行李箱空間和超大的行李箱開啟面積是驪威值得炫耀的,容積383升的行李箱搭配後排座椅的調整最大可擴充至1548升,使驪威的可以輕鬆應對載客和運貨的任務。此外在細節的地方,驪威為駕乘者提供了多出儲物格設計。

動力和懸掛


東風日產為驪威配備的是和騏達一樣的HR16DE全鋁DOHC發動機,只是簡化掉了C-VTC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智能控制。讓驪威在5200轉時達到77kw的最大功率,在4400轉時能達到150Nm的最大扭矩,最高時速180km/h。和發動機搭配的是4檔自動變速箱和5檔手動變速箱。0-100km/h加速時間根據配置不同在12秒左右。雖然驪威要比同排量的騏達要輕近50公斤,但油耗要比騏達要高。
前麥弗遜式、后扭力梁式的懸掛系統設定讓驪威在城市中的表現中規中矩。前碟后鼓的制動是這一價位車型的標準配置。電控可變助力轉向讓驪威的轉向很輕盈,非常適合女性駕駛。

安全性


驪威的區域組合車身通過可潰區域吸收碰撞時的能量,同時高強度的駕駛艙和前雙氣囊緩和對成員的衝擊。但有一點遺憾的是,驪威全系標配中沒有側氣囊和側氣簾,且也不能選裝側氣囊和側氣簾,如果發生側面碰撞,驪威的安全表現就不那麼令人滿意了。在主動安全方面,驪威裝備了ABS和EBD的同時,還標配了BA輔助剎車制動系統。
驪威是東風日產在平台共享的基礎上,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一款經濟型兩廂車,和同級車型比起來,相對低廉的價格和空間的實用性是其最大的賣點。

榮譽記錄


2020營銷力度TOP50排名第14。

日產智行


智行

在全民智能化,汽車新五化時代,東風日產導入日產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提出面向未來的造車理念:“日產智行將以全新的速度、廣度和深度,融入未來出行生活,改變人與車的關係,讓車成為人的夥伴,Move people to a better world。”。
東風日產推動日產智行科技在中國全面落地,從智能駕駛、智能動力、智能互聯三大領域逐步導入領先技術及產品,為用戶提供更智能的出行解決方案。

智能駕駛

東風日產將逐步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從L2至L3進化,已經逐步導入高速公路單車道自動駕駛技術;
同時,隨著智能動力技術的導入,e-Pedal一體化智控踏板技術也將引入中國;
到2020年,將陸續投放4款L2級別自動駕駛汽車;
2021年,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汽車量產。

智能動力

隨著Zero Emission、VC-TURBO智控引擎、e-POWER等先進動力技術的導入,東風日產保持電動化及內燃機領域領先地位:
到2022年,投放4款搭載VC-TURBO智控引擎的燃油動力汽車,4款搭載e-POWER技術的產品;
繼2018年軒逸·純電上市后,到2022年還將投放3款全新的Zero Emission純電動汽車。
自主研發的電池包將於2019年下半年量產。

智能互聯

東風日產智能網聯新生態模式技術平台(簡稱東風日產車聯平台)完全自主研發,採用微服務化設計思想,跨組織協調開發。東風日產車聯平台在外觀設計、應用發明等方面擁有18項知識產權。
2010年,東風日產成為最早引入第一代車聯網的合資企業。
2017年,東風日產與東風啟辰雙品牌車聯網在產品、服務、技術幾個方面已與27家生態合作夥伴簽訂合作協議和框架。
2018年,東風日產第一款網聯車型勁客上市,同時還發布中國主流合資車企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聯繫統,在年底完成主力在售車型車聯繫統的全搭載
2019年,東風日產進入4G前裝智能網聯的TOP3。自上線運行以來,車聯網系統車型銷售比例維持在85%以上,月活取得高位,一直維持在90%以上。目前東風日產車聯網系統接入車輛累計已超過200萬台。

旗下車型


東風日產產品矩陣豐富,形成“動感、SUV、舒適”三大車系陣營,旗下擁有樓蘭、西瑪、天籟、藍鳥、奇駿、逍客、勁客、途達、軒逸、騏達等多款暢銷車型,以及途樂等進口車型。

三廂車

東風日產汽車
東風日產汽車
第七代天籟ALTIMA
第14代軒逸SYLPHY
東風日產汽車
東風日產汽車
陽光SUNNY
東風日產汽車
東風日產汽車

兩廂車

騏達TIIDA
東風日產汽車
東風日產汽車

SUV


全新勁客KICKS
東風日產汽車
東風日產汽車
新樓蘭MURANO
東風日產汽車
東風日產汽車

新能源車

軒逸·純電SYLPHY Zero Emission
東風日產汽車
東風日產汽車

發展歷程


1999-2002 風神時代

2000年2月21日,風神汽車有限公司(即“東風日產”前身)在深圳宣告成立,當年售出2560輛風神汽車,實現當年成立、當年投產、當年盈利,被行業稱為“風神奇迹”,在中國汽車工業史上堪稱經典案例。 2001年7月,風神汽車有限公司第10000輛轎車下線。
2002年,日產公司提出“180計劃”,將中國市場放在重要位置,需要尋求一家有實力的中國汽車公司進行全方位合作。而東風公司亟需利用外資改造實驗、襄樊老基地、並以國外企業的成功模式提升綜合競爭力。相同的經歷、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再加上風神的成功運作,為東風與日產全面合資鋪平了道路。
2002年2月22日,日本日產公司總裁卡洛斯戈恩首次來到東風公司總部所在地——十堰進行訪問,察看了東風公司技術中心、總裝配廠、柴油發動機廠、汽車試驗場等地,為雙方即將展開的全面合作做前期考察。
2002年6月6日,第七屆北京國際汽車展在北京開幕,東風與日產聯合參展。本屆車展是中國入世后舉辦的第一次大型車展,日產總裁戈恩也親自率團參展,東風風神公司生產的尼桑新藍鳥轎車出現在日產的展台上,原有的風神商標換成了尼桑商標。東風與日產的聯合參展預示著雙方的合作進入了一個更深的層次。
2002年9月19日,東風與日產在北京釣魚台簽署長期全面合作協議。按照協議,日產將直接投資85.5億元人民幣,東風以對等的資產入股,合資重建註冊資金達171億元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這是國內首家擁有全系列卡車、輕型商用車和乘用車產品的中外合資汽車公司,也是迄今為止中國汽車行業規模最大、層次最深、內容最廣泛的對外合資項目。這一協議宣告了東風公司歷史上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

2003-2005 合資合心

2003年是東風日產的合資元年,在2003至2005年間,東風日產的研發、生產體系力初具規模,在市場上嶄露頭角,打響了發展歷程中的“開門紅”。2005年頒布的《東風日產行動綱領》讓中日雙方形成了統一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實現“從合資到合心”的跨越,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2003年6月16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后推出的第一款新車——陽光轎車在廣州下線,同時,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宣告成立。
2004年5月18日,東風日產花都新工廠竣工投產,佔地94萬平方米。
2004年9月29日,襄樊新工廠竣工投產,該工廠和花都工廠一起,成為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在中國布局的兩大轎車生產基地。同日,東風日產首款高檔轎車天籟襄樊工廠下線。
2005年7月29日,騏達在廣州上市。
2005年11月 東風日產正式頒布《東風日產行動綱領》,確立了東風日產企業基本規則和構建了東風日產人的共同核心價值觀,從而實現了東風日產“合資、合心、合力”的跨越與融合。 2005年12月15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發動機分公司成立。

2006-2012 領先半步

2006-2012是東風日產飛速發展的時期,創造了合資車企最快完成300萬台產銷量的記錄,以“東風日產速度”著稱於業內外,綜合實力穩居中國乘用車行業第一集團軍。
2006年3月20日,東風日產技術中心正式啟用,總投資達3.3億元人民幣,成為華南地區最大規模的汽車研發基地,也是日產本土以外的第三大海外技術中心。 2008年3月12日,東風日產逍客在上海正式宣布上市。
2008年9月19日,東風日產第100萬輛整車下線,僅用5年零3個月的時間就達成百萬產銷規模,創造了國內車企最快的發展速度。
2008年11月18日,東風日產在廣州車展上正式發布全新品牌主張“技術日產,人車生活”。2009年《企業公民戰略報告》,這是中國汽車合資企業中首次系統發布的企業公民戰略,明確了東風日產“共創價值、共謀福祉”的企業願景。
2009年7月18-19日,東風日產首屆高管論壇舉行,鄭重發布《東風日產高管宣言》。 2010年9月8日,東風日產第200萬輛下線,同時,啟辰品牌的正式發布,標誌著東風日產進入“雙品牌”並駕齊驅的全新時代。
2010年9月20日,鄭州新工廠正式竣工投產,成為東風日產繼花都、襄樊工廠之外又一重要生產基地。 2010年12月,東風日產新陽光上市。
2011年12月21日,東風日產花都第二工廠正式竣工投產,總面積為140萬平方米,其擁有的衝壓、焊裝、塗裝、樹脂、總裝等五大工藝均達日產全球標桿工藝水平。
2012年7月,東風日產奇駿成為北極科考後勤用車,並登陸北極核心地帶,至此,奇駿成為人類歷史上首款到達地球“最南極”、“最高極”、“最北極”三極的城市SUV。

2013-2017 強基聚力

中國汽車行業經歷了黃金十年的高速發展,進入微增長階段。東風日產調整步伐,強基聚力,以900萬客戶信賴為基礎,從速度驅動、產品驅動,邁向體系力驅動,連續三年高質量跨越百萬。
2013年6月16日,東風日產成立十周年大會在廣州舉行,同日,第450萬輛整車下線。 2014年10月18日,東風日產大連工廠正式投產,成為是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乘用車整車生產基地之一,東風日產全面形成南北縱橫的戰略布局。 2015年初,東風日產以“為年青怒放”為品牌口號,正式啟動“Young Nissan”品牌年輕化戰略。
2015年12月,東風日產達成“年銷量破百萬”目標。 2016年6月2日,雷諾日產聯盟全球工廠競爭力排名揭曉,東風日產整車工廠實現7年5冠,發動機工廠實現四連冠。 2016年6月16日,東風日產先進工程技術中心、啟辰造型中心及東風日產大學構成的三大中心在廣州花都正式落成。
2017年12月18日,第90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刷新行業達成速度。

2018-2020 全新征程

過去15年,東風日產以全價值鏈體系實力,領跑合資車企。新時代,以900萬為基石,以體系力為優勢,以日產智行科技為新動力,東風日產開啟新征程。
2018年2月,東風日產正式發布全新品牌口號“智愛生活,簡而不凡”,全面開啟品牌向智能進化。
2018年4月25日,軒逸純電在北京車展正式亮相,東風日產成為主流合資品牌中率先推出純電動車的企業。 2018年6月12日,主流合資車企首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車聯繫統“智行+車聯繫統”正式發布。
2018年8月27日,東風日產第1000萬整車產量達成,以軒逸·純電的下線正式開啟后千萬時代新征程。
2018年12月18日,第七代天籟ALTIMA上市發布會於杭州舉行,宣告日產智行集大成者第七代天籟ALTIMA智耀上市。
2019年6月15日,NISSAN FAMILY DAY正式成立
2020年6月16日,東風日產企業文化2.0正式發布——More For Good(“創進未來,樂享美好”),在行為價值觀中,更加聚焦客戶,強調創新、擔當與學習,把“擁抱客戶”作為行為價值觀的首要準則,以及強調“感心服務,擁抱客戶”的服務理念。
2020 年9月24日,NEW NISSAN品牌之夜暨Ariya中國首秀帶敢上映,以全新技術,全新產品,全新品牌態度以及全新品牌形象,全面開啟NISSAN敢為新世代。

工廠分部


東風日產目前已形成廣州、襄陽、鄭州、大連和常州 五大基地縱貫南北、各有側重的戰略布局

花都工廠

花都工廠是東風日產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由一工廠和二工廠組成,整體佔地面積247.5萬平方米。總部花都工廠是東風日產的緊湊型車和入門級車型的生產基地,軒逸、騏達、陽光等車型均在這裡生產,它目前的年生產能力已經超過60萬輛,是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的“母工廠”和最大的整車生產製造基地,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ABM)工廠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實現8年6冠。2018年12月,花都工廠獲得2018中國最佳工廠運營卓越獎。

襄陽工廠

襄陽工廠成立於2002年,年產能達到25萬輛,是東風日產旗下重要的高端車生產基地。作為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全球柔性化生產線的典型代表、製造管理難度最大的工廠之一,襄陽工廠在生產管理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曾先後獲得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日產全球改善獎、日產全球品質大獎等榮譽稱號。
目前在產的車型包括新:天籟、樓蘭、奇駿、英菲尼迪

鄭州工廠

鄭州工廠在2008年9月奠基,2010年9月新工廠運營正式由東風日產接管,主要生產東風日產新奇駿,以及啟辰D50、R50等車型,整車年產能達到26萬輛。鄭州工廠成立於集整車和發動機一體化管理,多年來承擔東風日產和東風啟辰雙品牌車型共線生產任務。2019年11月4日,鄭州工廠第200萬輛整車及第300萬台發動機下線。

大連工廠

大連基地於2012年6月25日奠基,2014年10月18日正式投產。大連工廠一期總投資額50億元人民幣,總面積132萬平方米,年產能15萬輛,二期建成后產能將達到30萬輛。主要生產NISSAN品牌的SUV車型,定位為魅力工廠。大連工廠擁有衝壓、焊裝、塗裝、樹脂和總裝五大工藝,技術和裝備全面導入東風日產花都二工廠先進技術和設備。
大連基地初期將主導SUV車型生產,並具備全系車型的生產能力。

東風日產技術中心(TC)

東風日產技術中心(Dongfeng Nissan Technical Center,簡稱:DNTC ),是日產汽車公司在全球第四個具有同等研發平台的技術中心。目前有1300多人的技術團隊,實現了以中國消費者需求為主導的自主開發,引領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技術革新,並具備了反哺日產全球的能力。2018年,東風日產專利發明再攀高峰,發明專利25件,申報專有技術89項,PV級專有技術18項。
東風日產乘用車技術中心總投資為3.3億人民幣,總佔地面積為20萬平方米,已成為中國華南地區最大規模的研發基地,也是日產全球第4個研發中心,將和日本的日產技術中心以及日產歐美、亞洲研發基地進行全球性緊密合作,對今後在中國投入的接續用車車型進行共同開發和生涯管理開發。
短短十年間,東風日產技術中心已成為擁有千餘名優秀員工的日產全球四大海外研發中心之一,是中國在研車型最多、自主品牌推出速度最快的技術中心,整體研發水平已達到RankB,並預計在2015年達到RankA水平。由東風日產技術中心自主開發的的啟辰品牌,用了不到3年就實現年銷量超過10萬輛的好成績,穩坐中國汽車合資自主第一品牌。

發動機分公司

東風日產發動機分公司成立於2005年12月5日,由花都發動機工廠與赤坭零部件工廠組成,年產能達到96萬台,是業內工藝最全、產品最多的動力總成工廠。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ABM)工廠綜合競爭力排名中,東風日產發動機工廠實現5連冠。

東風日產先進工程技術中心

東風日產先進工程技術中心(簡稱AEP)於2016年6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先進工程技術中心具備創建新型智能綠色工廠、產品同期開發、體系建設和專家化人才培育三大職能,將為東風日產的智能製造提供支撐,持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該中心落成后,東風日產新車核心業務將集中化,並有力推進研發自主,提升產品品質。
東風日產先進工程技術中心主要是負責新車數字和早期實物集中試製、大開發體系集成以及先進生產技術開發,建立創新研發、實驗環境平台等,將推進東風日產新車設 計質量、縮短新車的投放周期。據了解,這一中心建成后,將加快東風日產開發新車的速度,將為未來每年5款以上新車準備、2款以上全新車型同時試作提供有力支撐。

東風日產企業大學

東風日產大學於2016年6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總佔地面積約4.8萬平米,分為主樓與技能訓練場,投資7000萬人民幣。東風日產大學的建設,主要是為提升員工職業發展競爭力、組織能力和承擔社會責任等多方面的發展,同時也為品牌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儲備。

社會評價


股東方及權威機構
2019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度最佳文明單位 東風公司
2019A級納稅人 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稅務局
2019物流技術創新獎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
2018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度最佳文明單位 東風公司
2017物流技術創新獎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
20172016年度廣州市花都區外觀設計優秀獎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政府
20172016、2017年度廣州市花都區專利創造獎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政府
2016東風汽車公司“十二五”十大科技成果 東風公司
媒體
20182018年度CSR貢獻企業 經濟觀察報
2018社會責任傑出企業獎 新華網
2018授予牌匾:致敬·品牌企業 南方日報
2018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 第一財經
2018年度企業獎 人民網
20182018中國汽車服務金扳手獎——感心服務獎 汽車與駕駛維修傳媒&搜狐汽車
2017年度CSR貢獻獎 經濟觀察報
2017年度企業獎 人民網
2017年度創新營銷企業獎 中國青年報
2017優秀實踐獎 第一財經日報
2017中國社會責任傑出企業獎 新華網
20172017年度最具成長價值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
2017最佳品牌創新營銷大獎 搜狐汽車

企業公民


安全
東風日產以“人·車·生活”的企業願景為最高目標,在貫徹“1000-1=0”安全價值觀的同時,提煉出“安全領航,人·車·生活”的安全願景、“造安全車,育安全人”的安全使命和“零事故、零災害、零污染”的安全目標。
2003年至2004年,東風日產建立了安全管理體系、全面推行標準化作業以及規範班組安全基礎等系列活動,為日後在安全方面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5年,東風日產開始實施EHS體系(環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
2008年至2011年間,東風日產以“安全標準化推進”為階段主題,不僅積極導入SES(Safety Evaluation System安全評估系統)等先進安全管理方式,更開展全價值鏈活動、建立應急體系等,逐步將企業對安全的重視“輻射”到全價值鏈體系。
2011年,東風日產正式發布“汽車公民”理念,此鼓勵更多的個人和組織,在中國進入汽車時代的當下,以“公民”的義務和責任進行自我約束,致力與社會各界人士攜手改善中國道路交通現狀,構建美好人車生活。 2012年,東風日產開始進入“安全文化建設”和構建安全理念的新階段。
2013年,東風日產系統發布了涵蓋全價值鏈體系的安全願景、安全目標、安全價值觀、安全使命和安全文化模式,成為業內首家發布專屬安全理念的合資車企。
2016年,東風日產先進工程技術中心落成,從源頭實施全要因系過程管理,保證全產業鏈每個環節的品質追蹤和安全要求。
2017年,東風日產順應行業智能化趨勢,“日產智行”以實現“零事故、零排放”為目標,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動力、智能互聯三大技術領域,為安全賦能。同時,“日產智行”體驗館等的建設,消費者可以近距離解讀東風日產的安全產品。
2018年,東風日產與聯合國道路安全十年行動強強聯合,專業為大眾賦能,成功讓更多消費者關注路況道路安全。目前,“日產安全駕駛訓練營”巡展活動在全國已經影響了超過 622萬人。
環保
在環保方面,東風日產通過實施“綠+製造2020”規劃,以低碳化、循環化、集約化為手段,打造“倍受信賴”的綠色領軍車企。
秉承人、車、環境和諧的環保理念,東風日產始終致力於在整個汽車產品生命周期開展環境管理,從商品規劃、研發、製造、物流、銷售和服務,直到產品報廢,通過在全價值鏈實施環境管理,達到人·車·環境的和諧,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倡導低碳生活,聚焦新能源
技術研發
在技術上,按照東風公司的“十三五”規劃、東風有限“Triple One”計劃等等都堅定了電動化的方向。2018年8月8日公布了“東風有限綠色2022計劃”,已經明確以軒逸·純電為起點,啟動電動化發展新的里程,未來3年內導入日產技術,并力爭在3年內實現電動化核心零部件(馬達,變頻器,減速器)100%國產化,充分利用日產電動車電池技術和階梯式電池管理技術和經驗,加速部署在華電池回收再利用。
產品布局
在產品上,東風日產以軒逸·純電為開端,積極開創新能源汽車發展新紀元。預計到2022年,東風日產還將發布至少5款電驅動車型,挑戰30%的電驅動銷量佔比。
低碳生活
除了在產品生產環節中採取眾多環保措施外,東風日產在員工和工作管理中也有效推進環保行動,例如倡導節水、節電、節約辦公用品、光碟行動、綠色出行、綠色短會議、多用郵件、減少吸煙、垃圾分類等等。
技術驅動,構建綠色全價值鏈環保體系
綠色生產
2017年東風日產通過工信部"綠色製造工廠"認證,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綠色製造工廠。
2018年東風日產繼續推進全價值鏈綠色環保管理,推進工藝改造,大力開展節能減排與綠色環保,獲得廣州市"綠色工廠"稱號。
此外,東風日產(廣州)還獲得由廣東省清潔生產協會頒發的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
除了生產過程力求環保之外,東風日產還積極採用綠色新能源,所建起的光伏發停車場,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停車場之一,致力於創建新型智能綠色工廠。
針對物流過程,採取“減少廢棄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環境管理方針, 通過貨物自重力的滑軌輸送,採用水運、鐵路運輸,以及降低運輸體積,提升車輛積載率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效率。

社會公益

2008-2018年,十年來,東風日產以“共創價值、共謀福祉”為企業使命,東風日產致力於傳承“陽光公益”IP。 2008年,東風日產設立了陽光關愛基金會,並陸續參與玉樹地震救助、魯甸地震救助等扶貧助學公益活動,成為國內汽車行業第一家設立專業基金會履行企業公民責任的合資企業。 2009年,東風日產發布了汽車行業首份合資車企社會責任戰略報告,並正式啟動“陽光關愛·助教未來”等項目。
截至2017年年底,東風日產聯合車主、經銷商、員工等,在黑龍江、湖北、福建、西藏、雲南等15省(區)共開展了32站的援助行動,受惠師生超過83萬人,有效改善了貧困地區兒童的學習環境,為他們實現夢想提供更多可能。

2019,陽光關愛·i讀計劃

2019年11月12日,“陽光關愛·i讀計劃”正式啟動。
“陽光關愛·i讀計劃”是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南方周末、東風日產聯合發起的針對鄉村兒童閱讀推廣的公益項目。該項目包含鄉村小學可視聽閱讀教室的建設,鄉村小學師生圖書、閱讀工具禮袋捐贈,鄉村教師閱讀課程教學培訓等。
2019年11月至12月,活動先後於甘肅、貴州、廣西、陝西四地的鄉村學校開展,捐建4間智能閱讀室及上萬冊書籍,15位社會文化名人攜手多位專業志願者參與,開設166節課程,助力校園閱讀長效機制的建立,深度輻射當地。

2018,陽光關愛

2018年11月4日,東風日產將攜手壹基金正式啟動“陽光關愛公益計劃”,立足受益者需求,從專業角度規劃軟硬體的助學幫扶,促進均衡發展及思維啟迪。
此次公益行動旨在通過捐建“陽光童夢教室”、“陽光操場”並設計配套啟迪課程、開展學校探訪、組織陽光小記者團等舉措。
在貴州興義、四川自貢、湖北孝感等14個教育欠發達地區的多所小學,為當地孩子搭建科學啟蒙平台,鼓勵他們勇敢追夢。 2017,智享童夢計劃
2017 年,開啟“智享童夢計劃”,在湖北、新疆、湖南、廣西、貴州、河北、安徽等7 個省市的八所鄉村小學開展助教活動,為學生們帶去支持與關愛。
同時創新公益管理思維,聯合小米積極打造“網際網路+ 智能化+ 公益”的IP 事件,聯動網友、車主、經銷商、媒體、員工等利益相關方,共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傳播。 2016,陽光關愛·助教未來
2016年8月,東風日產“陽光關愛·助教未來”公益助教行動再次啟航,攜手經銷商、車主、網友“重走陽光路”,回訪過往 8 年間曾經援助過的西藏、甘肅等地的貧困學校。
在活動啟動前期,為了讓更多的社會愛心人士可以參與到“重走陽光路”的公益行動中,東風日產通過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開展“重走陽光路—陽光跟帖”徵集活動,超過 16 萬網友參與留言,東風日產將收集到的祝福製作成陽光留言板贈送給受贈學校,同時通過論壇召集了50 余位車友組成的公益助教愛心車隊,首次採用直播 + 公益創新形式向社會傳遞公益正能量。

2015年,萬步陽光路

2015年,東風日產聯合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採用了全新的線上線下聯合互動方式,攜手明星發起“萬步陽光路”公益活動,號召廣大網友通過捐步數、曬步數的形式關注魯甸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傳遞愛心。東風日產隨後將網友的愛心步數轉化成300萬元公益基金捐贈,用於為魯甸山區兒童購買學習物資,開展減災防災培訓和心理輔導。
此外,東風日產將全國首個面向青少年的汽車製造講堂——日產製造教室引入到“萬步陽光路”活動中,為魯甸李家山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造車體驗課程,豐富了孩子們的汽車煉成知識。

重要資訊


東風日產聚勢破局車聯網領域

隨著5G商業化應用與AI技術的發展,汽車行業將迎來巨大的新機遇,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成為我國汽車行業“由大轉強”的目標之一。東風日產全面向智能進化,憑藉領先的自主研發技術儲備,聚勢破局,實現主力在售車型車聯網100%覆蓋,在2019年8月以行業最快速度實現車聯網用戶破百萬。快速響應國六標準
2019年7月1日,國家第六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將首先在廣州、深圳等地正式生效。在工信部首批通過國六B審核的車型名單中,東風日產旗下車型佔比約50%。目前軒逸、天籟、奇駿、逍客、樓蘭等主銷車型均已得到國六B認證;且截至2019年2月,其國六車型產量佔總產量比重接近90%,更新的產品也已大面積鋪市。開創千萬產量新速度
2018年8月27日,在被譽為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世界級母工廠”的東風日產廣州花都工廠,第一輛軒逸·純電從生產線上緩緩駛下,宣告東風日產1000萬整車產量達成。作為1000萬下線的代表車型,軒逸·純電不僅是主流合資車企的首款純電動汽車,也是日產首款面向中國市場的全新電動汽車。壟斷被罰
2015年9月10日,廣東省發改委向東風日產開出1.233億元的反壟斷罰單。本次處罰同樣包括對廠商和經銷商兩方面的處罰,其中廠商領罰1.233億,經銷商領罰1912萬。據了解,從到2014年7月正式展開調查,近一年的取證工作相當艱難,最終通過內部系統單據的相互印證,坐實了廠商縱向壟斷控制整車銷售價格的證據。

應急服務


2021年7月21日,“東風日產”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針對災情,東風日產將開啟車主應急服務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