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槐
清末廣西提督
丁槐,生於1849年,卒於1935年。在家排行老三,故字:衡三。
丁槐,他的先祖丁連榮,康熙年間任鶴麗縣中軍游擊,以後入籍鶴慶。父親丁耀南,於清道光、咸豐年死於同杜文秀起義軍的戰鬥中。按清代蔭封制度,其几子均被賜撫恤並賜官職。丁槐便是其中之一,被賜雲騎尉世職(五品)。
1883年,法國以越南為基地侵略中國,引發中法戰爭。宣光戰役既是清軍在越南宣光對法軍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長時間攻城作戰。在此戰役中,丁槐將軍與軍中前輩提督劉永福合攻被法軍佔領的宣光城,法軍大隊增援。丁激勵將士奮起力戰,奮勇衝擊。他們用自製的火藥火炮轟倒宣光城牆數百丈,丁槐還在戰爭中多採用飛馳穿插、急進急退的戰術,使侵略軍猝不及防。擊斃侵略軍2000多人,傷者無數
在甲午之役中,丁奉先隨岑毓英一道辦理台灣軍務,隨後又調駐守山東泰安,並在泰安城東掘地設營大建炮台囤兵用於此。因屢有戰功,時人贊其為“九邊傑出之才”。光緒三十年升授於廣西提督。
清朝末年,丁槐贊助共和,支持維新。辛亥革命后,追隨北洋軍閥。民國三年被黎元洪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被袁世凱授予陸軍上將奮威將軍等銜,在北京供職。1915年蔡鍔將軍在北京秘密策劃倒袁時,丁槐將軍與蔡鍔將軍過往甚密,並資助其軍餉。有資料記載當年蔡鍔逃離北京的前夜就是與丁槐、張紹曾、劉禺生借哈漢章祖母八十壽辰為掩護在北京錢糧衚衕聚壽堂打牌聚博終夜,以此麻痹袁世凱眼目后,第二天凌晨在小風仙的幫助下逃離北京。
1917年張勳復辟,黎元洪隱居在日本使館,他密令時任總統府軍事顧問的丁槐密帶“中華民國之璽”“榮典之璽”“冊封之璽”“大總統印”“陸海軍大元帥印”五枚民國大印前往上海三洋涇泰安客棧待命。
次日,既同年7月13日,丁槐帶了總統五顆大印抵達上海的消息立刻傳到當時任討伐逆軍(討伐張勳)總司令馮國璋的耳里,他立刻派副官長何紹賢到上海向丁槐索印,丁拒不交印。他寫信答覆馮國璋說:此行是呈明元首(黎元洪),冒險護印到申,未有元首證狀,不敢私相授受。
丁槐在泰安客棧屢次收到匿名恐嚇信,同時發覺有人暗中監視。他害怕大印會被強奪,逐搬到租界裡外國人開的江西路客利飯店,整日不敢外出。由於中國政府不能在租界地捕人,所以要綁丁槐也不容易。
7月20日夜,英國會審公吏突然派人將丁槐捕去,並在房中搜到了五枚印信。次日即將丁槐引渡到北京。原來是馮國璋命令淞護軍使,叫他與上海領事團交涉,請求引渡丁槐得以而為。
丁槐被引渡到京后以盜印罪名候審,不久即獲釋放。
丁槐獲釋后即少理國政,只在民國12年由當時的陸軍總長張紹曾任命為兩廣慰問使,以平息當時駐守在廣東的主客兩軍間的矛盾。
丁槐
丁槐晚年信奉實業救國,經營有慶昌和文華商號。其分號於鶴慶、下關、保山、昆明、漢口、北京等地。主要從事販運貿易和進行進、出口商業活動,在其歷史的歲月中,對發展、繁榮地方經濟,促進中外物資交流開發貿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他還大力發展民族工業,從外地延聘匠人,引進木機織布技術,在鶴慶丁氏宗祠內創辦手工機房教附近婦女製作布匹。以至清末民初,鶴慶“織業大興,機杼聲相聞,日出布數百匹,供給本地需用外,尚能多數銷運鄰境”。不少纏足婦女成為了產業工人,擺脫了只能刺繡、做飯的命運。
丁槐
丁槐去世時,蔣介石曾送輓聯弔唁,丁槐靈柩從北京一路運往昆明直至鶴慶安葬,靈柩在昆明的忠烈寺停放近月余,在昆明的各界人士前往弔唁致哀,場面宏大。
丁槐
丁槐
丁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