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藝
絹藝
絹藝,顧名思義,就是以絹帛為主材製作的工藝品。絹,穿越了數千年歲月,從制衣到作畫,再到絹藝,最終,它在藝術家的手裡完成了華麗的轉身。
絹制過程尤為繁瑣,主要工序有上漿、著色、剪貼、彩繪等。
絹藝是民間彩扎工藝的一種形式。絹藝在歷史上究竟始於何時,目前尚無確切史料可查。據宋《東京夢華錄》記述,北宋的民間藝人已能剪綾為人,裁錦為衣,彩結人形了。至清代已有史可查,多為八旗子弟茶餘酒後玩耍、觀賞的小技藝,與“蟬塑毛猴”屬同類小工藝。
絹藝作品講究“傳神”,要求賦絹紗以生命,施絲綢以神靈,一件成功的絹藝作品身上透射出的是藝術家的智慧與個性。
追根溯源,絹藝是一種從服飾文化中脫離出來的藝術。“絹藝”故名思意就是用絹質材料手工製作的工藝品。主要作品有人物、鳥類、植物、草蟲等。件件作品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均能以假亂真。該工藝選料嚴格,做工細膩複雜。僅一隻蟈蟈就需118道工序,用時20日。作品講究“氣、韻、味、趣”。氣正、韻高、味厚、趣雅。堪稱華夏一絕,“國之瑰寶”。
絹藝要的是細功夫。絹藝使用的絹非常講究,大緞子、平緞子、縐緞、綾子、紡綢、喬其紗、洋紡……不同的絹使用起來效果也絕對不同。就一隻絹蟈蟈來說,通常由六種絹製作而成,須、頭部、身體、翅膀、腿、鱗片材質各不相同。製作工藝也很繁複,單是須,便有四十道工序,且不同的蟈蟈因姿態不同,有覓食的、備戰的、喝水的、休息的,須的處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一個完整的絹蟈蟈,就需要一百一十八道工序,整整兩個月的時間來精雕細琢。
絹藝代表人物:秦氏第十二代傳人――秦竹林
秦氏絹藝歷史來源
間,偶然發現用綢緞來製作實物的白菜更具有逼真的效果,從而誕生了秦氏絹藝。經過秦氏歷代傳承人的琢磨改進和技術創新,秦氏絹藝在清康熙年間漸成氣候。到了當下,秦氏絹藝的研究和製作在第十二代傳人秦竹林的手中進一步發揚光大,而以白菜和蟈蟈為主題的絹藝作品,也成為秦氏絹藝的代表作。1986年著名的書畫大師啟功先生。年見到絹蟈蟈時,當即揮筆賦詩:“蟈蟈鳴聲聞千里,大地似錦百財聚,童叟喜取百年樂,詠唱祖國富強曲”。
秦氏絹藝特點
“秦氏絹藝”集中體現了中原地區的文化特點:精巧別緻、做工考究、技藝精湛、傳統深厚、富於民間鄉土氣息。“秦氏絹藝”屬民間工藝中的絕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秦氏絹藝的發展
秦竹林將傳統技術與現代技術接軌,採用現代模擬電燙工藝,增加了絹制大白菜卷葉加皺的穩固程度,達到永不變形的完美效果。現代工藝的閃光緞加電燙技術,能夠讓絹制白菜的葉脈清晰似真,光澤細嫩可愛,青青的菜梗,綠油油的菜葉,色彩過渡的相當自然。
如何能夠將秦氏絹藝發揚光大,推向更廣闊的天地,一直是秦竹林的最大憂慮。祖訓不可違,而事業卻需要傳承、發展。在兩相矛盾之下,他毅然選擇了突破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古老傳統,不僅教授兒媳學會了絹藝製作,更在外界接收了不少求教的弟子,打開了家族限制的首道大門,此舉備受各界稱讚。
四十多年的探索和打磨,使秦竹林的藝術水平更臻完美。他製做的絹藝作品,講究“氣、韻、味、趣”,其絹藝代表作品《蟈蟈白菜》、《螳螂捕蟬》、《喜從天降》、《仕女人物》等,一向以動態形象、立體逼真、栩栩如生著稱,被收入中國工藝美術館、河南省博物院珍藏。隨著影響的擴大,聲譽的提高,秦氏絹藝也逐漸被港台及海外的收藏家們所認識。
盛名之下,秦竹林並不滿足自己目前的成果,一直以一種執著的姿態鍥而不捨地追求著藝術、技術的雙重完美結合,更追求著絹藝品從外在形態到精神體現的各種創新。他不僅靠自己的穎悟製作出了獨具特色的禽鳥類絹藝,還依託傳統的手法創作了其他多種形態的小昆蟲,包括螳螂、螞蚱、蟋蟀、甲殼蟲等,點綴在絹藝白菜之上,與傳統的蟈蟈相映成趣。為了秦氏絹藝的傳承和發揚,秦竹林投注了自己的大半生,正可謂:青春不吝。
絹藝代表作品
《蟈蟈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