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油畫
二十世紀想脫離“模仿自然”的繪畫風格
抽象油畫(AbstractPainting)是泛指二十世紀想脫離“模仿自然”的繪畫風格而言,包含多種流派,並非某一個派別的名稱。代表作家有蒙德里安(Mondrian)、康丁斯基(Kandinsky)等。
“抽象”是“具象”的相對概念,是就多種事物抽出其共通之點,加以綜合而成一個新的概念,此一概念就叫做「抽象」。
抽象繪畫的形成是經過長期持續演進而來的。但無論其派別如何,其共同的特質都在於嘗試打破繪畫必須模仿自然的傳統觀念。1930年代和二次大戰以後,由抽象觀念衍生的各種形式,成為二十世紀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藝術風格。抽象繪畫是以直覺和想象力為創作的出發點,排斥任何具有象徵性、文學性、說明性的表現手法,僅將造形和色彩加以綜合、組織在畫面上。因此抽象繪畫呈現出來的純粹形色,有類似於音樂之處。抽象繪畫的發展趨勢,大致可分為:﹝一﹞幾何抽象﹝或稱冷的抽象﹞。這是以塞尚的理論為出發點,經立體主義、構成主義、新造形主義....,而發展出來。其特色為帶有幾何學的傾向。這個畫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為代表。﹝二﹞抒情抽象﹝或稱熱的抽象﹞。這是以高更的藝術理念為出發點,經野獸派、表現主義發展出來,帶有浪漫的傾向。這個畫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為代表。
油畫之美,主要是色彩之美,而色彩之美,關鍵是要看如何掌握和運用色調。色彩在形式上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自上個世紀20年代出現第一幅抽象油畫以來,抽象油畫逐漸成為西方畫壇的主流,在表達感情方面,色調在抽象油畫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油畫藝術語言的構成不外乎形與色兩個基本因素。和別的畫種比較起來,油畫具有色澤鮮明、色域寬闊、表現力強等特點,對油畫來說,色彩在形式上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油畫色彩的表現力,主要取決於畫面的總的色調給人的視覺作用。因此,色調處理是油畫色彩處理的關鍵所在。一幅油畫的成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藝術家對畫面的色調處理。色調在抽象油畫藝術的作用更為突出。油畫色調的處理,隨著油畫技法的進展、科學的進步以及人們欣賞習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古典油畫幾乎是清一色的棕褐色調子,自從印象派開始,發現了條件色的規律,就使畫面色調豐富多彩起來。油畫色調的調和大約有鄰近色的調和、單一色的調和、對比色的調和。使用單一色調的和色調的畫面看起來非常統一。抽象畫色調的處理,學問很深,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油畫藝術發展到現在,藝術觀念的變更、科學的進步,將會對油畫色彩的處理帶來更大的自由。
流彩抽象油畫是現代抽象油畫剛興起的一個新品種,畫法是用丙烯顏料參水調和,在平整的畫平上流動,技法純熟的畫家能控制流動的走向和色彩和融合,也可以流出類似風景的山水畫,流彩抽象因為其色彩豐富多變,形狀自然且變化多端,很有觀賞價值。
流彩抽象油畫
Johnnyhan
【抽象油畫】黃泰華抽象油畫作品
抽象藝術與當代文化的關係一直是批評界關注的核心話題。在西方理論界,除了像羅傑?弗萊、格林柏格等批評家直接從事抽象藝術的批評和實踐外,像邁耶?夏皮羅、梅洛?龐蒂、羅蘭?巴特等藝術史家和哲學家也曾參與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抽象藝術如火如荼的運動中。正是在批評和理論的推動下,抽象藝術早年的前衛反叛性才逐漸被主流藝術的“合法性”所代替,並最終以學院的方式成為了西方主流的藝術形態。相反,中國抽象藝術的發展卻沒有如此幸運,在多種制約的因素中,批評和理論研究的滯后仍是重要的一個原因。從2000年以來,隨著批評界的研究和有關抽象藝術展覽的增多,中國的抽象藝術才重新活躍起來。像高名潞、易英、王林、殷雙喜、王南溟、黃專等批評家都發表了專題性的批評文章,而高名潞、栗憲庭、李旭、劉驍純等都通過策劃一系列的展覽對抽象藝術的多元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批評家高名潞,他在近三年內所做的大量學術活動和主持的研討會對中國抽象藝術的梳理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中國當代繪畫的多元格局中,抽象繪畫一直處於邊緣化的地位,長期扮演著“他者”的角色。文革時期如此,新潮時期如此,即使在今天多元化發展的當代藝術情景中也同樣如此。抽象繪畫所遭受的責難是多方面的:官方藝術不能接受它,是因為它與主題先行和歌頌主流意識形態的藝術是相對的;學院藝術不能完全地接納它,是因為抽象繪畫的存在實際上起到了質疑、反叛以從造型、結構、具像寫實、情節敘事為核心的整個學院繪畫模式的合法性;新潮時期的現代主義不能完全地接納它,是因為中國傳統繪畫一直就沒有產生抽象藝術的土壤,抽象繪畫只是對西方抽象藝術的借鑒,只是步西方的後塵,並不具有語言和繪畫觀念的原創性;當代中國主流的“圖像式”繪畫排斥抽象,是藝術家普遍認為抽象繪畫總是在抽象的圖式中耗掉了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卻對當代文化的建設和中國的現實生活無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於是,抽象藝術一直是在邊緣的狀態中行進。
實際上,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抽象繪畫的發展一直都有著一個西方抽象藝術的參照系。內因在於,1976年“中國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美術界開始從“文革美術”的窠臼中走出來,擺脫藝術服務於政治和主流意識形態的文化功能,逐漸恢復藝術家的創作自由和重建藝術獨立的本體價值。外因在於,1978年以來,中國政府實施了“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戰略,伴隨著“解放思想”而來的經濟改革,必然面臨在文化、藝術領域向西方學習。正是在這個語境下,抽象繪畫在中國的產生至少具有了雙重的意義:一是可以恢復藝術家的創作自由,重塑藝術的本體價值。另一個是,由於西方抽象藝術自身所具有的精英主義、個人主義和文化反叛精神,因此,抽象繪畫在中國的出現從一開始也具有了反叛專制、渴望解放、呼喚自由的文化啟蒙色彩。
儘管中國的抽象繪畫有著西方抽象藝術的參照系,但由於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語境的不同,中國的抽象繪畫從其產生之初就具有自身的藝術史價值和獨特的文化現實意義。
80年代初的抽象繪畫很容易便具有了一種新的精神價值——前衛的反叛性。換言之,藝術家選擇抽象繪畫,實際上也意味著選擇了“反叛”。因為,抽象藝術對傳統繪畫模式的背叛,對官方主流審美趣味的拒絕,使抽象藝術增添了一種精神的附加值——反主流的邊緣身份,也正是這種邊緣性的身份增加了抽象藝術的前衛特徵。對於這一時期的抽象繪畫,美術批評家易英的觀點是,“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抽象藝術都不是一個藝術問題,在80年代的中國抽象藝術首先是作為意識形態而產生的。抽象藝術本身是否純粹,抽象藝術的構成與表現,抽象藝術的教育與實踐等等都不重要。”
抽象油畫
當然,抽象藝術所體現出來的對文化現代性的追求僅僅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整個文化啟蒙運動的一個分支。
80年代末年代中央美院四畫室走出了當代抽象油畫很有代表性的一代,他們以張方白、韓中人等為領軍人物的新一代抽象油畫家為當代油畫藝術注入了新的元素,同時四畫室在開篇元老聞立鵬、葛鵬仁老師的努力下,不斷為中國油畫藝術領域裡創造出更多的富有創造力的抽象藝術家。大約在2000年前後,中國的抽象繪畫開始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2003年,美術批評家高名潞策劃了“極多主義”展。
抽象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