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區

大甲區

大甲區是台灣台中市的市轄區之一,位於台中市西北角,北鄰苗栗縣苑裡鎮,西鄰大安區、隔大甲溪接清水區、東鄰外埔區,西為台灣海峽。氣候為副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攝氏24度。大甲原為苗栗縣行政區蓬山八社的大甲西社、日南社、雙寮社,是當時平埔族道卡斯族的大本營。此區為台灣第一個完全進入數位電視時代的鄉鎮市區。

歷任首長


日據時期大甲街長黃海任(1897年1月10日-1901年;1897年屬新竹縣,1898年改屬台中縣)謝漢秋(1901年-1910年;1901年屬苗栗廳,1905年改屬台中廳)大甲區長(大甲支廳)朱麗(1910年-1920年)大甲街長(大甲郡)李進興(1922年4月-1930年2月)柴田一平(1930年2月-1937年11月)村田勉(1937年11月-1940年7月)秋山久七(1940年7月-1942年9月)甲斐善勇(1942年9月-1945年10月)民國時期鎮長郭金焜(1945年11月-1951年6月)郭金童(1951年6月-1953年5月;民選)郭金焜(1953年5月-1959年12月)黃子建(1959年12月-1968年3月)郭朝天(1968年3月-1973年4月)李元榮(1973年4月-1982年3月)林英雄(1982年3月-1990年3月)蔡金福(1990年3月-1994年3月)吳弘富(1994年3月-1998年3月)劉家賓(1998年3月-2006年3月)蔡信豐(2006年3月-2010年12月)區長(台中市)蔡信豐(2010年12月-現任)番仔園文化在頂店裡縱貫鐵路以東,也就是靶場到大甲高工這一帶,是屬於台灣早期的鐵器時期。也是鄭成功的部將與道卡斯族火拚的古戰場,今日這一帶已成為大甲的公墓墳場.
目前大甲是台灣芋頭的故鄉,腳踏車生產之重鎮.2009年8月第8號颱風莫拉克重創台灣,是台灣自八七水災后50年來最慘重的一次,然而大甲只有強風,且下了些雨而已,毫無釀成災害.
大甲姓氏陳、林、張、王、劉、蔡、楊、吳、鄭是舊台中縣的大姓,亦是大甲的大姓。另外有郭、葉、柯、紀、邱、庄、梁、卓、白、邵、康、薛、潘等姓在大甲佔有相當高的比例,而舊台中縣並不很多。另有謝、蘇、賴、廖、蕭、徐、羅、江、詹、趙、朱、呂、游、魏等姓在舊台中縣(今台中市)擁有相當人口數,而大甲並不多;不過岷山賴家,則是大甲著名家族。可知除舊台中縣普遍存在的大姓外,各鄉鎮(原台中縣鄉鎮今為台中市市轄區)活動範圍區有其特有的姓氏.
再詳細分析可知:邵、康、薛、潘為大甲在舊台中縣特多的姓氏。郭、葉、邱為大甲溪北特有的姓氏;卓、白、紀為溪南特有的姓氏。除葉、邱為廣東省籍,與苗栗縣為鄰的日南區外,余皆屬福建省泉州籍。另有蕭、徐、羅、趙、廖諸姓,在大甲為數較少,其祖籍大部屬廣東省籍與福建省漳州籍。由此可知,大甲是一處泉州人活動帶;但日南區則是閩粵的過渡地帶.
行政區大甲有靠海的區域是'溪北',意思是大安溪以北的區域,是台中市唯一在大安溪以北的行政區域。而政經中心以溪南為主,其主要出入人口除本區之外,鄰近的大安區、外埔區及苗栗縣苑裡鎮亦以大甲為生活圈中心。區內的鎮瀾宮管轄53庄,包括4個區,大甲區、大安區、外埔區再加上后里區.
大甲里、平安里、孟春里、頂店裡、銅安里太白里、江南里、岷山裡、朝陽里、德化里文曲里、西岐里、武陵里、順天里、薰風裡中山裡、庄美里、武曲里、福德里、龍泉里孔門裡、奉化里、南陽里、新美里、文武里日南里、幸福里、建興里、義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