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養老院

平安養老院

河北河間市卧佛堂鎮北小店村王平安創建的養老院,王平安曾入選2009年感動中國候選人物。

簡介


平安養老院
平安養老院
河北河間市卧佛堂鎮北小店村有個大好人王平安,方圓幾十里的人都知道。農民出身的他,看到流浪殘疾人員或是孤寡老人就會收留下來。“一輩子收養流浪孤殘老人,臨終前還去北京為老人們募集善款,想得最多的是別人,自己卻客死他鄉。”7月2日,在王平安老人的追悼會上,主持人的一番話令在場每個人的眼睛濕潤了。6月30日8時30分,河間市卧佛堂鎮北小店村好人王平安,因突發心臟病不幸辭世,享年73歲。社會各界數千名群眾紛紛自發前來悼念,送一輩子行善的王平安老人最後一程。

平安大院:流浪漢們的家


河北老農王平安,曾在天津開過10年的小店鋪,同時又在老家河間開著一個不收費的養老院。老話說“無商不奸”,可誰能想到,這位鄉音滿口、成天節衣縮食算著小錢兒的老掌柜,20年來竟把100多個將要凍死餓死的乞丐,或是身陷絕境的孤寡老人收到家裡養著去?今年1月,他離開天津3年了,還收養天津一個奄奄一息的流浪漢。記者偶然發現這一奇特的人物,追到他家去採訪,看到的是一座讓流浪漢們幸福得不行的“天堂”,聽到的是一堆令人難以置信的“童話”。請看——
人們都想知道王平安夫婦到底為何要這樣?是愛心?是慈悲之心?那是肯定的。但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追求心靈快活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一個人偶然救了另一個人時,他會自豪很長時間,甚至是一輩子。王平安夫婦20多年把100多個孤寡老人、流浪漢救出苦海,他們的心靈又會是多麼幸福和快樂?王平安嘴笨不會說。但能夠看出來,他和老伴兒坐在平台上望著那滿院歡快的老人時,他們的神情是那麼愉悅和欣慰,他們美得好像被人救助的反倒是他們倆。

奇特的“養老院”


王平安家世代農民,至今他仍在耕種著土地。23年前的一個夏天,他和老伴兒打麥子,一連好幾天,不知從哪跑來個傻子,老是跟著他,老伴兒就說:“領家去吧,別讓他睡到街上啦。”王平安就在自家小院里搭棚屋一間,放進床和被褥,對那傻子說:“別再瞎跑咧,這就是你的窩兒啦。”那傻子住下,一直到今天,就是剛才見到的那個“八傻”。
別以為王家招“八傻”是為幹活,“八傻”只知道傻吃,什麼也不幹,而且總抽風,抽起來歇斯底里,撕碎渾身的衣裳,還用小刀把自己拉得皮開肉綻。
別以為王家缺什麼,王平安夫婦仨兒一女,個個讀高中、上大學,全都好著呢。幫“八傻”就因夫婦倆心善,看他可憐。
村民們不以為然,總笑話王平安說:“是他傻呀,還是你傻?養個造糞的機器,弄個累贅,擱家美呀?”
王平安不這樣看,他是個勤快人。自打改革開放起就干小工廠,烤麵包、造食品模具和烤制食品的電烤箱,多少掙到一點錢。窮了幾輩子,好多人有錢后打牌喝酒忙享受,王平安不好享受那些,他想享受一種精神上的東西,比如開個養老院,收養街上窮困潦倒的流浪漢和沒人管、生活極度困難的孤寡老人,用他掙來的那點財富,給那些人一個驚喜,徹底改變一下他們的命運。這想法讓他覺得自己很高尚,認為那樣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很有意義。難能可貴的是,他老伴兒高鳳朵竟然和他想法一樣。
1989年,王平安50歲那年,兒女們大學畢業早已成家立業,大兒是他廠里的骨幹;二兒是公務員;三兒在醫院;小女兒開著個小超市。一天,王平安召開家庭會議,他鄭重其事地說:“你們混得都挺不錯的,往後我再掙了錢,可不管你們的事啦,我和你媽得去做點大事。”弄懂老爹說的“大事”后,兒女們沒意見,反而全支持,兒子們說:“煤錢,全年的,我們包。”女兒說:“油鹽醬醋日用品,去我那兒拿吧。”
有趣的是,王平安還非得弄個師出有名,跑到民政部門去“起照”。人家說:“干養老院?起照你找工商局呀?”王平安說:“我不收費,沒稅上的事,找他們幹什麼?”人家一愣,問:“不收費,你做那個幹什麼?”王平安說:“哎呀你就甭管了,做好事也不行是咋的?你給弄上個證明就行。”結果,人家給寫了個同意王平安辦“平安養老院”的證明,但明確規定是“非盈利單位”。
王平安沒好意思掛牌,更不敢聲張,怕人家誤解他沽名釣譽,養老院取名“平安”,更多的意思是說“這兒會讓你平平安安地度過晚年”,並非為他自己揚名。
“平安養老院”悄然開張,收誰呢?八傻是現成的,第一個就收他,此外王平安本來就長年照顧著村裡8個困難戶,包管他們的水電費和冬日取暖的煤錢,這時他就把4個沒人管的孤寡老人接到自己家。比如村裡的王干,沒兒沒女,兩口子全都80多歲動不了了,窮得鍋都揭不開,家裡破得像豬圈。王平安登門拜訪說:“走,到我那兒去住吧,再不會讓你餓著。”王干疑惑地說:“非親非故的,麻煩得著你嗎?”王平安亮出他那一紙“證明”,說:“你甭嘀咕,看這是什麼?”
除本村外,王平安還收外村的,消息一傳,不得了,“呼呼”全往王平安的家裡送。特別是寒冬臘月,好多流浪漢凍僵在街頭,附近好幾個鄉鎮的派出所,遇到這種情況后,夜裡開車不是把人送進醫院,而是去砸王平安家的門。有的不好意思砸,有的不敢砸,怕王平安不收,就把人往王家門口悄悄一撂就走了,臨走還囑咐那流浪漢說:“不許說是誰送的啊!”好幾次,王平安清早一開門,門外奄奄一息地躺著一個。王平安趕緊把人抬進屋搶救,熱水擦身、換棉服、灌熱粥,邊忙活邊埋怨送人的人說:“來了你吱聲,把人凍死我門口怎麼說!”就連王平安的女兒王冰清也給她老爹找過事。一天,一位婦女跟王冰清說:“任丘醫院門口有個要飯的老頭,看著快是不行了,快讓你爹收家去吧。”王冰清一個電話,她老爹立馬就到了,爺兒倆一塊兒把那要死的老頭抬上了車。
為弄這老養院,王平安購置了一輛小麵包車,二手的,用著不太方便。三兒子為哄老爹玩,把醫院淘汰的一輛救護車給他老爹買回家,紅十字、紅藍頂燈全都帶著,王平安一看特喜歡。王平安老了,開不了汽車,他出資讓為養老院工作的楊姐、一位49歲的農村婦女考駕照,然後開著救護車帶他到處去“攬活兒”,光北京,他就“攬”來過4個。王平安的事情,20多年的時間裡幾乎沒人報道過,人們口口相傳,倒被傳得很遠。北京有知道王平安的,發現特別可憐、無法自理的流浪漢,就通知王平安,問他要不要?王平安說:“要。可我不認識北京的路呀?我這車白天進京也不方便。這樣吧,我認得宣武門教堂,麻煩你們把他放在那兒,明天早上我准到。”第二天一早,王平安的救護車趕到那兒,一個流浪漢正眼巴巴地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