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坡
棉花坡
棉花坡村坐落在黔東名山之一的佛頂山東麓,石阡縣坪山鄉境內。是地處石阡、鎮遠兩縣接壤的三角地帶,有“一地跨兩縣”之說,距石阡縣城約12公里。主要居住著二千多仡佬群眾,是仡佬民族文化十分濃厚的村落。棉花坡依山而建,從遠而看,坐落在河流之上。站在高處往下看,棉花坡像一朵蓮花,棉花坡因此得名。
貴州省林業廳介紹佛頂山
其中,棉花坡淡水資源十分豐富,蘊藏量很高;
棉花坡擁有溶洞資源。
棉花坡村現代發展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其中第一產業佔比例高達90%;棉花坡第一產業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發展:
第一階段:棉花坡村近代時期
1900年-1949年在此期間,棉花坡村處於非常貧窮落後的階段,棉花坡村人民群眾靠天吃飯的生活從未改變;
1949年-1955年,棉花坡村消滅了地主階級,大批農民有了原始的生產資料,為棉花坡在“大躍進”時期、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階段:棉花坡困難時期
1955年-1978年在這長達二十餘年的時間裡,棉花坡村人民群眾跟隨著國家的號召,進行了“三反五反運動”,經歷“大躍進”時期的人民公社化發展以及後來的文化大革命。但,這嚴重的阻礙了棉花坡經濟發展的進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棉花坡發展因為經歷了“三反五反運動”、“大躍進”以及十年“文化大革命”,至少阻礙了棉花坡村經濟緩慢了二十餘年,並且落後外面的世界二十餘。
第三階段:棉花坡起步時期
1979年-2002年這二十四年,是棉花坡村經濟發展的二十四年。但是準確的說,棉花坡村經濟的發展,是從2002年才看到本質上的變化和開始的。在這二十四年裡,棉花坡人才開始走向外面的世界,跟隨著外面先進的思想理念不斷促進自身的發展;在這二十四年裡,棉花坡村人民開始與沿海發達城市的生活方式接軌。但依然落後外面的世界/城市二十四年,並且在這二十四年裡始終沒有改變。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這一時期,棉花坡的文化教育水平、村民生活水平在逐步的提高,在這一時期,棉花坡的育齡青年文盲率已經全部掃除!
第四階段:棉花坡初步發展時期
2003年-2015年這十二年,是棉花坡村迅猛發展的十二年,在這十二年裡,棉花坡的經濟建設、交通建設以及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在2005年,中國全面取消了農業稅[6-7]之後,直接促進了這個以第一產業(農業)為經濟支柱的小村莊迅速發展。棉花坡村人民改變了生產方式,改變了思想理念,更改變了生活觀念。
在棉花坡經濟大發展的浪潮中,偉大而勤勞的棉花坡人民逐步的改變了以第一產業為主的發展理念,逐步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轉變發展,並且在這個改變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的過程中,棉花坡村產生了大量的村辦企業。
截止至2018年9月,主要的村辦企業有:
1、棉花坡茶葉(苔茶)生產加工基地;
茶葉(苔茶)生產加工基地主要業務範圍為:茶葉(苔茶)生產、加工、銷售;
2、棉花坡村辦養殖廠;
3、棉花坡李家大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運營棉花坡現代文化民俗文化村:棉花坡李家大院
4、棉花坡自來水公司;
棉花坡民用自來水;
5、棉花坡佛頂山桶裝水有限公司;
桶裝水的生產和銷售;
6、棉花坡村辦旅行社;
導遊業務;
7、浪花文化傳媒;
村辦企業,主要業務範疇:電子商務。
8、棉花坡現代農業有限公司;
棉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