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足蕨科

木賊綱水龍骨亞綱下的科

瘤足蕨(學名:Plagiogyria adnata)為瘤足蕨科瘤足蕨屬下的一個種。植株高30-75厘米。不育葉葉柄長15-25厘米,能育葉的長40-50厘米,橫切面四棱形或三角形,維管束V形;葉柄和葉軸光滑,氣囊生在葉柄基部。不育葉片羽裂,下面無白粉,長15-25厘米

概述


瘤足蕨科
瘤足蕨科
種中文名:倒葉瘤足蕨
種拉丁名:Plagiogyria dunnii Cop.
科中文名:瘤足蕨科
科拉丁名:Plagiogyriaceae
屬中文名:瘤足蕨屬
屬拉丁名:Plagiogyria
國內分佈:產於福建(延平縣山地)、廣東(從化縣三角山)、廣西(平南縣,徭山)、浙江(寧波,天洞山)、安徽(祁門)、貴州(平番)、台灣阿里山北部也產。
中國植物志:2:104

生態特徵


瘤足蕨科
瘤足蕨科
陸生中形蕨類植物。根狀莖短粗直立,圓柱狀,輻射對稱式,不具鱗片或真正的毛。葉簇生頂端,二型,葉柄長,基部膨大,三角形,呈托葉狀,腹部扁平,背面中部隆起,兩側面各有1-2個或成一縱列的幾個疣狀凸起的氣囊體,有時上升至葉柄或葉軸,葉柄基部以上或為三角形(下面為龍骨形)或為四方形(下面圓形),幼時通體有粘質腺狀密絨毛復被,但不久脫落,極少殘存,兩側有邊,上升達葉軸,基部橫切面有一個V字形的維管束,兩側反向張開,或者分裂為三個維管束;葉片一回羽狀或羽狀深裂達葉軸,頂部羽裂合生,或具一頂生分裂羽片;羽片多對,分離或合生,有時基部上延,披針形或多少為鐮刀形,全緣或至少頂部有鋸齒。葉脈分離,從中肋兩側達於葉邊或鋸齒,單脈或分叉,通常兩面明顯。葉為草質或厚紙質,少為革質,光滑,在許多種類的基部下方,有一個明顯的疣狀氣囊體。能育葉直立於植株的中央,具較長的柄,通常為三角形,羽片強度收縮成線形,一般寬2-3毫米。孢子囊羣為近葉邊生,位於分叉葉脈的加厚小脈上,幼時分離,成熟后匯合成片,滿復羽片下面,幼時為特化的干膜質的反卷葉邊所復蓋,但以後被成熟的孢子囊羣推開;孢子囊為水龍骨型但有完整而斜生的環帶,由20-24個加厚細胞組成,具長而粗的柄,由5-6縱列的細胞組成;孢子每囊68個,四面型,具四個凸出的稜角,光滑透明。
是一個很自然的單屬的科,但在分類系統上是孤立的。在許多方面與紫萁科有共同之點。

瘤足蕨屬Plagiogyria


特徵同科。
約有50個在形體上相近的種;其中約有9種產熱帶中部美洲,1種產澳洲東北部昆斯蘭特,其餘的種分佈在亞洲東南部,向西達於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而以中國西南部山區為其發展中心,已發現20多種,全國現有32種。

I Plagiogyria 組


瘤足蕨科
瘤足蕨科
葉為奇數羽狀,或者下部為羽狀,向頂部為羽裂,漸尖頭,厚紙質或革質,葉柄基部兩外側面的氣囊體一般大而明顯,往往向上沿葉柄兩側達於葉軸,生於羽片基部下方;葉柄堅硬,上部及葉軸下面為圓形或幾為方形。

I-1 Euphlebiae 亞組


葉為奇數羽狀,頂生的羽片和側生的同形。
1.Plagiogyria gandis尾葉瘤足蕨。產於貴州(定番縣)、雲南東南部(蒙自)、廣西(平南縣,瑤山)、福建(武夷山)。生林下。海拔800-1200米。也產於越南北部的Chapa,接近雲南邊境,由此向東沿南嶺山脈到達福建北部。
2.Plagiogyria maxima大瘤足蕨。產於雲南東南部(屏邊縣,大圍山)。生林下溝谷中,海拔1000米。也分佈於越南西北部。為本區特有種,也是本屬最大的一種。
3.Plagiogyria integripinna 全葉瘤足蕨。產於雲南東南部(屏邊縣,大圍山)。生林下,海拔1300米。麻栗坡(四台坡,老君山)也有分佈。生混交林內,海拔1300-1500米。特有種。
4.Plagiogyria attenuata桃葉瘤足蕨。產於廣東(惠陽縣蓮花山,蓮花寺附近)。生雜木林下,普通。特有種。
5.Plagiogyria chinensis武夷瘤足蕨。產於福建北部(崇安縣,武夷山,喜峯嶺)。生林下;海拔1200米左右。特有種。
6.Plagiogyria euphlebia華中瘤足蕨。產於浙江南部、福建、台灣、廣東、江西、皖南、湖南、貴州、四川、雲南。生山地林下,海拔500-1200米,也廣泛分佈於日本、朝鮮、緬甸、印度北部。
6a.Plagiogyria euphlebia var. triquetra產我國西南部(貴州、四川和雲南)及印度。

I-2Adnatae 亞組

瘤足蕨科
瘤足蕨科
葉柄基部以上不其氣囊體,下部的羽片基部為楔形並分離,但無柄,或者上側多少沿葉軸上延。
7.Plagiogyria assurgens峨眉瘤足蕨。產於四川西南部(峨眉縣峨眉山、峨邊及雅安二郎山)。特有種。生林下,海拔達2500米。
7a.Plagiogyria assurgens var. concolor產雲南北部(鎮雄縣,以古鄉)。生老林中,海拔850米。
8.Plagiogyria distinctissima鐮葉瘤足蕨。產於浙江(杭州)、福建、江西、皖南、湖南、貴州、四川(峨眉山)、雲南、廣東、廣西、台灣。生山地林下溪溝中,海拔100-1800米。日本、印度北部、緬甸也有分佈。
9.Plagiogyria yunnanensis小瘤足蕨。產於雲南東南部(屏邊縣,大圍山);麻栗坡,老君山也有。海拔1600-1800米,生混交林下。常見。越南北部也有分佈。
本種是本屬最小之種,極為獨特。
10.Plagiogyria liankwangensis兩廣瘤足蕨。產於廣西(平南縣,瑤山)、廣東(英德縣,滑水山)。生於林下溪邊,海拔900米。
11.Plagiogyria hainanensis海南瘤足蕨海南島特產。
12.Plagiogyria japonica華東瘤足蕨。產於浙江、福建、江蘇、皖南、湖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台灣。相當普遍,生林下溝內,海拔高達1450米。也廣泛分佈於日本、朝鮮、印度北部和阿剎姆。
13.Plagiogyria caudifolia縉雲瘤足蕨。四川(重慶,北碚縉雲山)特產。生林下溝中。海拔800米。
14.Plagiogyria subadnata 嶺南瘤足蕨。產於廣東、廣西。生山地林下。
15.Plagiogyria adnata瘤足蕨。產於福建、台灣、海南島。也分佈於越南、泰國、印度南部(?)、南洋羣鳥、菲律賓

I-3Pycnophyllae 亞組

葉柄及葉軸兩側通體均具明顯黑色的氣囊體,在葉軸上的氣囊體是位於羽片基部下方;下部的羽片分離,基部等形,上側不為上延。
16.Plagiogyria decrescens短葉瘤足蕨。產雲南西北部(察隴與察洛分水嶺)。生林下,海拔2600米。特有種。
17.Plagiogyria taliensis大理瘤足蕨。產於雲南西部(大理蒼山,中和寺附近)。生溝中,海拔2800米。特有種。
18.Plagiogyria simulans尖齒瘤足蕨。產於雲南西北部。
19.Plagiogyria lanuginosa 絨毛瘤足蕨。產於雲南東南部(麻栗坡,中台,近越南邊界)。生混交林下,普通,海拔1600-1800米(屏邊縣,大圍山,白岩鄉);海拔1550米的濕潤疏林中。特有種。
20.Plagiogyria communis 滇西瘤足蕨。產於雲南西北部(貢山縣)。生雜木林下,海拔1800-2000米。四川西南部也有。向西分佈到上緬甸和印度北部。
21.Plagiogyria virescens怒江瘤足蕨。產於雲南西部(騰衝以東的瑞麗江分水嶺上)。海拔2800米。特有種。
22.Plagiogyria gigantea大葉瘤足蕨。於雲南西北部(瑞麗江與怒江分水嶺;大理蒼山西邊漾濞縣)、四川西南部(洪雅縣)。生林下,海拔2500-3000米。
23.Plagiogyria coerulescens景東瘤足蕨。產於雲南西南部(景東縣無量山)。生杜鵑叢中,海拔3000米。特有種。
24.Plagiogyria lineata披針瘤足蕨。產於雲南西北部(察隴與察洛分水嶺)。海拔2800米。特有種。
25.Plagiogyria formosana 台灣瘤足蕨。台灣阿里山特有種。生林下。
26.Plagiogyria media 粉背瘤足蕨。產於雲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向南經大理蒼山到順寧縣等高山地區,海拔3000米。生竹箐下。印度北部、上緬甸的怒江和梅開江的分水嶺均有分佈。
27.Plagiogyria glaucescens灰背瘤足蕨。產於雲南西北部(瀾滄江與怒江分水嶺)。生林下溪邊,海拔2800米。西藏東南部也有,向西分佈到上緬甸及印度北部。
27a.Plagiogyria glaucescens var. arguta 尖鋸灰背瘤足蕨.。產雲南西北部(維西麗江、大理蒼山)。
II.Stenopterae 組
葉羽狀深裂達葉軸,側生羽片基部合生,草質,氣囊體只生於稍為膨大的葉柄基部,少數或退化;葉柄質地不堅硬而為草質,通常下下為銳龍骨形(即橫切面為尖三角形)。
28.Plagiogyria argutissima貴州瘤足蕨。產於貴州(平番)。生林下。稀見的特有種。
29.Plagiogyria stenoptera耳形瘤足蕨。產於四川(峨眉山)、雲南、廣西、貴州、台灣。也分佈於越南、琉球羣島,菲律賓。在分佈區內為常見的一種蕨類
31.Plagiogyria angustipinna狹葉瘤足蕨。產於海南島(五指山頂)。生林下。
32.Plagiogyria dunnii 倒葉瘤足蕨。產於福建(延平縣山地)、廣東(從化縣三角山)、廣西(平南縣,瑤山)、浙江(寧波,天洞山)、安徽(祁門)、貴州(平番)、台灣阿里山北部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