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二級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是2004年在原農業經濟系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原農業經濟系是我國綜合性重點大學中成立最早、最有影響的“三農”問題研究學系。學院於1986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被原國家教委評定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0年取得農林經濟與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再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歷史沿革


1950年計劃經濟系設立農業經濟教研室,招收農業經濟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
1954年農業經濟系建立,招收農業經濟專業本科與研究生。
1978年文革期間一度停止招生后,恢復招收農業經濟專業本科與碩士研究生。
1985年設置土地管理本科專業,此專業1996年轉出。
1986年獲得農業經濟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1986年獲得技術經濟專業碩士授予權。
1988年農業經濟博士點被原國家教委評定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1991年設置環境經濟第二學士學位專業。
1993年設置房地產經營管理本科專業,此專業1996年轉出。
1993年設置鄉鎮企業管理專科專業,現已停止招生。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1995年增設環境經濟與管理本科專業方向。
1996年環境經濟與管理本科專業方向與清華大學聯合培養雙學士學位學生。
1997年設置環境經濟與管理本科專業
1999年農業經濟本科專業更名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環境經濟與管理專業更名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2000年獲得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獲得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技術經濟及管理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1年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專業,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碩士點與博士點轉出,划入新成立的環境學院。
2004年在原農業經濟系的基礎上組建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2005年確定為國家“985工程”中國農村發展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I類)
2007年獲得農業推廣(農村與區域發展方向)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7年農業經濟管理學科被教育部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辦學條件


師資隊伍

該院教師隊伍精幹,科研經費充足,科研成果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該院以中青年、特別是青年教師為主,幾乎全部擁有博士學位,基本都有出國進修和訪問的經歷。現承擔各類科研項目4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多項。“九五”期間,該學科點的20餘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和其他獎勵。例如,嚴瑞珍教授於1996年榮獲孫冶方經濟學著作獎,1999年獲國家社科基金優秀成果二等獎。不少知名教授,如土地經濟專家周誠,環境經濟專家張象樞,技術經濟專家展廣偉等都曾在該院執教。

學科體系

學院具有從本科到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設有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農村發展、公共政策(可持續發展方向)及食品科學與工程六個碩士學位點,一個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點,農業經濟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農村發展和公共政策(可持續發展方向)四個博士學位點。學院長期致力於中國農業經濟、農村發展等理論與現實問題的研究,是我國涉農領域綜合應用型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同時也是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的重要學術研究中心。

人才培養

該院的學生培養與中國人民大學其他學科交叉滲透、共同發展,具有明顯的互補優勢。中國人民大學擁有與該院密切相關的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門類齊全且都具有國內一流的學科實力,加之人民大學所擁有的多個國家級重點科研基地,對該院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學具有直接的助推作用。該院以中青年、特別是青年教師為主,全部擁有博士學位和出國進修及訪問的經歷。隊伍精幹,科研經費充足,科研成果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截止到2013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是我國高校中唯一以農業經濟和農村發展為核心教學科研領域的學院;是教育部農林經濟與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和秘書處所在單位;也是唯一同時既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又是“985工程”中國農村發展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Ⅰ類基地的學院。
學院於1986年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被原國家教委評定為國家重點學科,2000年取得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再次獲得教育部農業經濟管理國家重點學科。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在過去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學生有比較完整的經濟學、管理學與農業知識與理論的訓練,就業出路比較寬廣。
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具有從本科、到碩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動站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設有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和技術經濟及管理三個碩士學位點,農業經濟管理和技術經濟及管理兩個博士學位點,致力於中國農業經濟、農村發展等理論與現實問題的研究,是我國涉農領域綜合應用型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也是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問題的重要學術研究中心。
該院的研究生培養與人民大學其他學科交叉滲透、共同發展,具有明顯的互補優勢。中國人民大學擁有與該院相關學科密切相關的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學科,門類齊全且有很強的實力,並擁有多個相關的國家級重點科研基地,對該院的研究生教學具有直接的助推作用。
該院具有追求理論創新的學風,和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傳統。獨創的以“三板塊”學說為核心內容的土地經濟學理論,系統提出的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理論,首創的農業技術經濟學學科體系等,都是對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重大貢獻。從1994年起,將農村綜合發展理論應用在太行山脫貧與發展試驗區,創造了獲得社會各界普遍好評的成功模式。
該院注重全方位國際化,已經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1996年以來,本學科承擔10餘項大型國際資助項目,主辦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47人次。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中國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合作社研究院
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經濟與金融研究所
中國人民大學士地經濟研究所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與社會高等研究所
中國人民大學反貧困問題研究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所
中國人民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西部開發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世界銀行發展理論研究中心
人大-利樂奶業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我們秉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傳統,追求理論創新與服務重大決策的目標。2008年,首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授予了該院名譽院長杜潤生暨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以及數位獨立獲獎人,以表彰他們對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理論貢獻,獲獎者中的楊勛、周誠、陳錫文、張廣友、白南生等均系該院畢業生或教師。此外,該院獨創的以“三板塊”學說為核心內容的土地經濟學理論,系統提出的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理論,首創的農業技術經濟學學科體系以及對我國新時期林權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等,都是對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重大貢獻。從1994年起在太行山區建立的脫貧與發展試驗區,以農村綜合發展理論指導貧困地區的發展,創造了具有中國人民大學特色的經典反貧困模式。2009年召開的首次中央林業工作會議高度讚揚了該院通過長期深入研究對推進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所做的貢獻,這也是我們服務中央重大決策的重要體現。
風雨半個多世紀的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系,依託國內頂尖的社會科學研究氛圍,為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創造了昔日的輝煌,而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的成立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學術與研究的舞台,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為新世紀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的崛起,為中國經濟的全面發展與騰飛做出更大的貢獻。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唐忠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孔祥智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張利庠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朱信凱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黨委副書記唐傳英
唐忠,男,1964年10月生,貴州省甕安縣人,漢族,教授,博士。1985年在西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獲農學學士學位,1988年7月、1995年1月在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系分別獲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處長,中國人民大學港澳台事務辦公室主任,於2013年05月24日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從事農業政策分析、土地資源經濟、農產品國際貿易、外國農業經濟與政策方面的研究。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業資源經濟與管理。
孔祥智,男,1963年3月生,山東郯城人。1985年在山東農業大學獲農學學士學位,1988和1997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分別獲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88年留校任教至今。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學術兼職:中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農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城郊經濟研究會副會長等。1999年以來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農村經濟》等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著作(含合著)18部。代表作:《城鎮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受償意願”(WTA)和補償政策研究》(2007)、《西部地區農業技術應用的效果、安全性及影響因素研究》、(2005)《聚焦三農》(2004)、《中國三農前景展望》(2005)、《制度創新與中國農村城鎮化》(2001)、《中國農家經濟審視——地區差異、政府干預與農戶行為》(1999)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20餘項。入選教育部2004年度“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曾獲第二屆中國農村發展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起草小組成員。主要研究領域:合作經濟、林業經濟、農業政策分析。
鄭風田教授,男,1965年10月生,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畢業於McGill University與中國人民大學聯合培養博士項目,1996-1997年在荷蘭商學院(The Netherlands Business School)學習現代管理,2000-2001年赴加拿大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經濟系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涉農企業管理與戰略、食品安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福特基金會公共政策項目、中加農業、中荷農業合作等研究項目十幾項,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核心期刊發表文章30多篇,其他刊物40多篇。出版專著5部,代表性專著為:《制度創新與中國農民經濟行為》(2003年獲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專著獎)。
張利庠,1966年12月26日生,山東嘉祥人,管理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十佳培訓師、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斯坦福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短期訪問。招生及研究方向為技術經濟與管理、產業經濟、市場營銷。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008)。國家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獎獲得者(2009)。主要社會兼職為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飼料經濟委員會副理事長、人大-利樂奶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漁業經濟委員會副理事長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自然科學基金等縱向、橫向課題60餘項。出版專著20餘部,在《管理世界》、《中國軟科學》、《光明日報》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朱信凱,1974年12月生,江蘇沛縣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2008-2009年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社會兼職:中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風險分析委員會委員、農業部教材辦公室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農業部“十一五/十二五”規劃專家組成員、農民日報社智庫首席專家。近些年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新華文摘》等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代表作為《中國農戶消費函數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主持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等課題30餘項。2009年獲國務院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重大招標課題一等獎(部級,第一獲獎人),2010年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榮譽稱號。
唐傳英
1968年2月生。廣西桂林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本科畢業,中國科學院心理所應用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在職研究生課程班在讀。獲國家職業指導師(二級),全球職業規劃師(GCDF)認證。現任學院黨委副書記,主管學生工作。
在職教授
馬九傑1967年3月生,山東郯城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村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農村金融、發展經濟學。
孔祥智1963年3月生,山東郯城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農業政策分析、農業技術創新。
王志剛1965年12月生,遼寧開原人,日本九州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產業經濟學、食品經濟學。
劉金龍1966年7月生,江蘇鹽城人,荷蘭瓦格寧根大學農村發展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參與式林業,林業政策,社區發展干預,綜合自然資源管理。
朱信凱1974年12月生,江蘇沛縣人,華中農業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農產品國際貿易(技術性貿易措施)、農村消費與市場分析。聯繫方式:
張利庠1966年12月生,山東嘉祥人,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斯坦福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主持人。研究領域:技術經濟管理、產業經濟、畜牧經濟學。
汪三貴1962年10月生,湖南臨澧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反貧困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貧困問題與農村發展。
周 立1970年3月生,河南汝南人,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后。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國情分析、現代化進程、農業與農村發展、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糧食政治與食物主權、農民合作、世界經濟與政治、金融發展與農村金融、金融工程與衍生工具。
鄭風田1965年10月生,河南正陽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產業政策分析、企業管理與戰略。
唐曉純安徽六安人,浙江大學碩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食品安全與預警,食品科學與加工技術。
唐 忠1964年10月生,貴州甕安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處長,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農業貿易政策、農業資源經濟與管理。
曾寅初1963年10月生,浙江武義人,日本京都大學農林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農產品市場與貿易、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
溫鐵軍1951年5月生,北京人,中國農業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主要研究領域:鄉村建設、農村金融。
榮譽教授
嚴瑞珍1929年生,浙江溫州人。
周 誠1927年生,遼寧義縣人。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首批榮譽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元老。
講座教授
羅思高(Scott Rozelle)美國斯坦福大學FSI國際所亞太研究中心教授,高級研究員。現任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黃宗智(Philip C. C. Huang)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校區超級教授(Professor,Above Scale)。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
兼職教授
馬曉河1955年8月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農村產業政策。
陳錫文1950年7月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
高 梁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工作、任國有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經濟體制改革、工業經濟、科技體制與國家創新體系。
韓長賦1954年10月生,農業部黨組書記、部長,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國民經濟宏觀運行與中國農村發展。
SARD副教授
丁守海安徽全椒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民工就業、城鄉勞動力就業比較。
毛學峰1978年12月,安徽泗縣人,中國農業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農產品市場流通與國際貿易、農業價格分析、農村貧困。
王西琴西安理工大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后。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水資源管理、水資源規劃、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
仝志輝1970年9月生,河南焦作人,中共中央黨校法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鄉村治理與農村發展。
呂亞榮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農村公共經濟。
李江華1963年5月生。1985年在中國農業大學獲農學學士學位,1988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法規與標準化、食品貯藏加工。
李彧揮1975年11月生,湖南長沙人,北京林業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林業經濟與資源經濟。
辛 毅1971年6月生,新疆伊犁人,中國農業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村政策分析。
陳衛平1976年9月生,江西臨川人,江西農業大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農業產業競爭力、農村綜合發展。
陳傳波1975年12月生,湖北宜昌人,華中農業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經濟計量分析。
龐曉鵬1969年2月生,黑龍江省阿城市人,南京農業大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農產品市場營銷、綠色營銷、反貧困及農村發展。
金洪雲1965年1月生,吉林省延吉市人,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院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農業經營學、農產品流通。
崔海興河南項城人,北京林業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林業經濟理論與政策、農業經濟。
彭亞拉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碩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食品安全、糧食安全和營養學。
譚淑豪1968年2月生,江西清江人,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發展經濟學與社會科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發展經濟與資源經濟。
講師
王雨蒙陝西戶縣人,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農業經濟與土地經濟。
王 姮中國農業科學院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反貧困問題。
王 滔江西吉安人,北京大學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產業與區域發展、城市化。
呂 捷1982年生,河北石家莊人,美國康奈爾大學工學博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博士后。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與國情研究、應用計量與統計。
朱 勇河南安陽人,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土地經濟與土地管理、經濟計量分析。
朱干宇女,1975年6月生,湖北武漢人,經濟學博士,應用經濟學博士后,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村金融。
張巧雲湖北房縣人,日本筑波大學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資源經濟與環境經濟。
張清勇福建金門人,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地經濟。
李佳潔1981年1月生,天津人,美國田納西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系博士后、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食品安全,可再生食品資源的再利用,食品感官質量改善。
李瑩星內蒙古包頭人,中國農業科學院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農村貧困發展金融。
鍾 真男,浙江桐鄉人。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農業政策分析、農戶經營行為、畜牧經濟研究。
黃 波吉林蛟河人,日本九州大學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農林資源經濟學、農業政策。
董筱丹女,1978年生,黑龍江拜泉縣人,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鄉村治理、鄉村建設、區域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