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狼蛛

蜘蛛種類之一

穴居狼蛛(Lycosa singoriensis)屬蜘蛛目狼蛛科狼蛛屬,是一種大型毒蛛。雌蛛體長28~40mm,體重2.6~7.0g,頭胸部梨形,腹部橢圓形,全身背面呈灰黑或灰褐色,密被黑、白及棕色毛,胸板及腹部腹面密生黑色短毛。雄蛛體長24~32mm,體重2.4~3.1g,形狀與雌蛛相近,但體色較淺,腹部較小。

穴居狼蛛多生活在森林、草原、荒漠、半荒漠地帶,在農田、山坡也時有發現。

該蛛在國內主要分佈於新疆、內蒙古、甘肅、陝西、吉林、河北等省區,國外分佈於波蘭捷克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以及前蘇聯南部。

簡介


穴居狼蛛Lycosasingoriensis(Laxmann,1769年)
外形及生態:屬蛛蛛目、狼蛛科、狼蛛屬,是一種大型蜘蛛。雌蛛體長30mm左右,全身呈灰黑或灰褐色,身體和步足密生黑、白及棕色茸毛。頭胸部梨形,前部隆起,中間有黑、白相間的輻射狀斑,兩側呈黃白色。腹部橢圓形,背面密布黑色小斑點,中間有黑褐色的心臟斑,後部有6對黃白色的斑點。腹部腹面黑色,密生黑色絨毛。雄蛛體長20mm左右,形狀與雌蛛相似,但體色較淺,腹部明顯較小。
穴居狼蛛
穴居狼蛛
穴居狼蛛多生活在森林、草原、荒漠、半荒漠地帶,在農田、
山坡也時有發現。築穴而居,洞口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3cm,洞深20~40cm,深者可達60cm。

中毒癥狀


本種蛛毒無色、味苦,呈鹼性反應,可溶於水,但不溶於酒精和醚。在75℃以上高溫時毒性被破壞。人被咬后傷口處可看到兩個小紅點,劇烈疼痛,個別病人大汗淋漓,甚至把所穿的棉衣浸濕。病人臉部呈現特有的青紫色、浮腫、以致光亮。呼吸困難脈搏減速、心率不齊。有的人視力模糊失明、呼氣帶有一股特殊的臭味。如未及時搶救,病人可在10幾小時后因心臟麻痹而死亡。曾有一女孩被咬后中毒死亡的報道。

防治

(1)在人、畜經常出沒、毒蛛活動頻繁地區,可噴灑殺蟲劑。
(2)人被咬后,可立即用火柴或煙頭燒灼傷口,搶在毒素未擴散前以高溫破壞其毒素。該法必須在被咬后1~2分鐘內進行方有效。
(3)在傷口周圍針灸拔火罐
(4)尼勒克縣醫務人員採用大劑量可的松加在5%葡萄糖鹽水中快速輸液,並用維生素C輔助治療。
(5)採用上述治療寇蛛咬傷的方法,配合使用季德勝蛇葯或群生注射液。
(6)國外報道,用抗蛛毒血清治療毒蛛咬傷有特效,但需提前製備血清。建議在毒蛛危害嚴重的地區,開展抗蛛毒血清的研製工作,做到有備無患。

急救方法

1、被叮咬四肢后,可立即用布條或紗布捆緊傷口上方,防止毒液擴散,每15-30分鐘放開1-2分鐘。
2、被咬傷后1-2分鐘,用高熱的物品,如煙頭、燒炭燙在患處,服季德勝蛇藥片
3、小心吸出毒液,吐乾淨后反覆。
4、有條件的可以用拔火罐的方法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30-36毫米。全體密被白色細毛及黑褐色長毛。頭胸部呈長梨形,棕褐色。背甲兩側緣具黃色窄邊,螯肢粗壯而垂直,黑色,多毛,前後齒堤均3齒。觸肢黃褐色,跗節黑色,具黑刺。胸板黑色。腹部橢圓形,背麵灰褐色,並密生黑色小斑點,心臟斑黑褐色,自心臟斑之後半段直至腹末有6對黃色肌斑。腹部腹面黑色,叢生黑色短毛,其中央部位有由黃包小點斑形成的4條縱行線紋。
雄蛛:體長19-20毫米。體色與雌蛛相同。
卵袋:圓形白色,較大,直徑在33毫米左右。卵袋內含卵可達600粒以上。卵粒直徑1.40-1.90毫米。

生物特性


穴居狼蛛的洞穴在棉田和其它旱作周圍的溝渠、畦溝、村落的舊牆、山坡的向陽面、小路旁等地方。洞口橢圓琅,直徑在2.00-2.50厘米,不高出地面,洞口附近叢生雜草,洞體垂直或在出口處稍有彎曲,深度可達30-60厘米。在新疆,繁殖期在7-8月間,雄蛛尋找洞穴中的雌蛛進行交配。交配后的雌蛛就在洞穴內產卵。雌蛛有護卵習性。孵出的幼蛛,常群集於雌蛛的背上,甚至攀附於附肢上,一同離開洞穴,隨母蛛在外活動。有時在洞內雌蛛的背上可見到體長達8.50毫米的幼蛛。雌蛛先把幼蛛帶到水邊,然後再帶到潮濕的草地,在這裡雌蛛一邊過遊獵生活,一邊隨時在適應的地點用其後面的步足不時將幼蛛掃下,使其獨立生活。
幼蛛經過短暫的遊盪生活和偶爾的隱蔽生活后,開始挖洞而營穴居生活。在洞內脫蛻皮、休眠和成長。白天多隱伏於洞內,夜晚出來尋找獵物。當捕獲獵物后,一般是把蟲子拖入洞內進食。
穴居狼蛛,是一種劇毒的蜘蛛。並含有抑制細菌生長與繁殖的抗菌物質。其毒性的大小,常隨性別、發育階段和季節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雌蛛的毒比雄蛛大;成蛛的毒比幼蛛的毒性大;繁殖季節的雌蛛的毒性最大。
越冬
狼蛛在越冬期內呈蟄伏狀態,有120~150d時間不進飲食。在溫度較高時,狼蛛呈活動狀態,耐飢能力減弱。
互殘
穴居狼蛛相互殘殺現象比較普遍。幼蛛在脫離母體后就有所表現,成年狼蛛之間也不乏其例。2~3齡的幼蛛自相殘殺較常見。成年雌蛛相遇,雙方高舉前足相互推搡,張開螯肢作威脅狀,進而相互撕咬,此時若一方退縮逃走,另一方並不緊追。

生活環境


穴居狼蛛築穴而居,多在平原地區的小麥水稻以及湖泊附近挖掘洞穴,洞口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3cm,洞深20~40cm,深者可達60cm。穴居狼蛛能活2年

分佈


穴居狼蛛在國內分佈於新疆、內蒙古、甘肅、吉林等省區。在繁殖季節(烏魯木齊附近5~7月,伊犁尼勒克山區7~8月)母蛛常系小蛛外出活動,此時其毒液的毒性也最強,容易傷害人、畜,在伊犁和哈密地區均有咬傷人、畜的報道,嚴重者可致人死亡。

繁殖


常在夜間出獵,採用直接襲擊法捕食各類昆蟲。母蛛於5-7月產卵繁殖,卵袋略呈橢圓形,形似大花生仁,灰白色,由兩片構成。據對25例卵袋測量統計,平均體積16.9mm×14.0mm×11.4mm,每袋含卵379.9粒(184~656粒),卵色黃,孵化期20d左右。小蛛孵出后即爬上母蛛腹背,母蛛攜帶小蛛約10d,在此期間小蛛可離開母體飲水或採食母蛛食剩的昆蟲或碎屑,此後逐漸離開母體獨立生活。一隻母蛛一年可做2~3個卵袋。母蛛壽命2~3年。

防衛利器


馬歇爾專門研究過狼蛛絨毛的防禦功能,他發現它們的絨毛似乎是專用來防衛某種動物的。比如,墨西哥金毛狼蛛的絨毛是專用來對付蚱蜢鼠的鼻腔的,能使這種動物的鼻腔產生過敏反應,嚴重時甚至可以使蚱蜢鼠窒息而死。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研究了七種狼蛛絨毛的防衛作用,其中一種是馬歇爾發現並做出鑒定的,另外他還發現了其他幾種狼蛛絨毛的新作用。例如:有些狼蛛是從它們的嘴上脫毛,有些蜘蛛是從它們的腹部脫毛。最奇特的一種狼蛛是將絨毛脫落到它們的卵上以保護它們的子女免遭食肉動物和寄生蟲的攻擊。馬歇爾發現食鳥巨蛛用它們的絨毛製成一種光滑而又柔軟的墊子,脫毛時它就趴在這個墊子上。或許,狼蛛絨毛的最初用途是用來製造一種具有嚇阻作用的雜訊。
在所有蜘蛛中食鳥巨蛛發出的聲音最大、最響。它們發出的嘶嘶聲遠在3米之外便清晰可聞,專用來嚇阻掠食動物。馬歇爾發現狼蛛發出的嘶嘶聲是通過頭前面用來抓取食物的兩個前肢和用來走路的頭兩對腿摩擦而發出的。聲音聽起來像是撕裂綢緞的聲音,這是由於一組腿上的絨毛倒鉤與另一組腿上的絨毛粘纏在一起,然後又相互撕開造成的。
為了便於觀察,馬歇爾在狼蛛脫毛后的外甲殼上塗上一層金色,然後拿到顯微鏡下,這樣就能看清絨毛鉤和絨絲的結構了。為了確定狼蛛腿上的毛是否真有發聲作用,他用麻醉劑將狼蛛麻醉後用刮鬍刀刮它腿上的毛,然後再弄醒它,激怒它,聽聽它還有沒有嘶嘶聲。如果還有,就再多刮掉一些絨毛,直到嘶嘶聲徹底消失。如果出現這種結果,就說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
試驗的目的不只在於發現絨毛的生理作用。通過試驗科學家們還發現了狼蛛是如何進化的,以及它們是如何迅速適應生態變化的。在進化過程中狼蛛面臨的最大挑戰或許就是突然出現的以蜘蛛為食的穴居哺乳動物,如臭鼬負鼠等動物。為了抵禦哺乳動物的攻擊,某些狼蛛在其進化過程中漸漸長出了刺毛,並能發出類似狗叫的低吠聲,這樣可以起到嚇阻敵人的作用,這或許是狼蛛在其進化過程中最成切的地方。
並非所有的狼蛛都長有刺毛,由於大陸漂移的緣故,棲息於新大陸的狼蛛在相對孤立的環境中獨自進化了1億多年,某些種類漸漸進化出了這種具有防衛功能的絨毛。全世界大約有850種狼蛛,其中500種產自美洲大陸,而在這500種狼蛛中有46O種長有刺毛。
狼蛛的絨毛並不是萬能的,它對某些動物幾乎不起任何作用。食鳥巨蛛的天敵是一種大如麻雀的超級大黃蜂。黃蜂常常將卵產到狼蛛的體內。黃蜂先用蟄針刺扎狼蛛的神經系統,將狼蛛麻醉,然後再將卵產到狼蛛的腹部,幻蟲孵化后,就靠吃狼蛛的肉生長。

行為特徵


科學家們還對狼蛛的行為特點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發現狼蛛的行為特點並不像原先人們認為的那樣原始、簡單,而是非常複雜多樣。科學家們曾在東非發現一種狼蛛會跳非常複雜的舞蹈,這種舞蹈是一種求婚舞。跳舞時,雄蛛先扭動自己的腿並朝地下跺腳,然後雌蛛也跟著扭動起來,舞蹈常常持續3-10分鐘,直到最後交配為止。
狼蛛具有超凡的辨識能力。科學家曾在巴西熱帶雨林中做過一個試驗;他們將當地的一種狼蛛從它的洞中捉出來,將其放到幾十米遠的一個地方,這隻狼蛛竟沿著一條最短路徑又回到了自己的巢穴。科學家們猜測這種狼蛛或許生有一種不同尋常的氣味辨識器官,能在幾十米外聞到自己洞穴中的特有氣味。有些飼養狼蛛的人報告說,他們的狼蛛能對魚缸里不同顏色的砂石進行分類,將顏色相近的砂石排列在一起。
狼蛛還具有社會識別能力。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雌狼蛛在面對向其求偶的雄狼蛛時,如果對方為陌生者,它不僅會拒絕對方,而且常常會將對方吃掉;如果對方看上去似曾相識,它往往會善待對方,甚至會接受對方的求愛。上述觀點來源於美國紐約康奈爾大學節肢動物學家艾寧·赫拜特進行的一項實驗。實驗中,赫拜特將雄狼蛛分成兩組,在一組狼蛛的前腿塗棕色指甲油,在另一組上塗黑色指甲油。然後,她將這兩組狼蛛分別放入兩組年幼的雌狼蛛群中餵養。當雌狼蛛發育成熟后,再將兩組雌性狼蛛分別放入不同的盒子中。
接著,赫拜特弄來一些從沒有同兩組腑狼蛛混養的其他雄狼蛛,在它們前腿上分別塗上棕色和黑色指甲油。然後將它們逐一放入裝有雌狼蛛的盒中。結果發現,儘管雌狼蛛從沒有見過這些新來的雄狼蛛,但如果雄狼蛛前腿的顏色是它們所熟悉的,那麼它將受到歡迎;反之就會送命。此外,妃果雌狼蛛遇見其腿上帶某種顏色的“故友”的次數越多,那麼它就越有可能吃掉其他顏色的雄狼蛛。
除此之外,狼蛛似乎還具有智慧。科學家們做過一個試驗,他們將一隻狼蛛裝在一個瓶子內,再將其從瓶中拿出,旋上瓶蓋,這樣狼蛛就無法回到自己的巢穴里,然後科學家們就訓練它旋瓶蓋。經過幾天的培訓后這隻狼蛛竟然旋開了瓶蓋。
狼蛛豐富多彩的行為特徵讓科學家們對這種節肢動物有了新的認識。“對這種動物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可以說我們對它們知之不多。在它們的世界里或許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馬歇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