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壩人
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
馬壩人是1958年在廣東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西南三公里的獅子山石灰岩溶洞內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屬早期智人。被發現的馬壩人頭骨可能是一位中年男性,呈卵圓形,無頂骨孔,眼眶上緣為圓弧形(與古尼安德特人相似),鼻骨相當寬闊,古人類型。伴生的脊椎動動化石有鬣狗、大熊貓、貘、劍齒象等19種。
馬壩人
馬壩人,距今12.95萬年至13.5萬年,是介於中國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一種古人類型,屬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馬壩人屬於中國東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
遺址內馬壩人生活模仿一景
從國內出土的古人類化石來看,年代排序由古至新,著名的有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縣人、馬壩人、河套人、山頂洞人……廣東馬壩人還在時間比較靠前的早期智人中佔得一席之地。2014年在廣東郁南縣又發現了年代更為久遠的磨刀山遺址,還要把廣東人類的歷史往前推60-80萬年。
馬壩人頭骨化石
馬壩獅子岩
獅子岩的獅頭峰也稱前山,它是獅子岩的核心景點,“馬壩人”頭蓋骨化石就是在這裡發現的。獅頭峰溶洞由下而上,共有五層,在第二層洞口豎著一座通過藝術 加工復原的“馬壩人”胸像。“馬壩人”距今約十三萬年前,屬舊石器中期的人類,稱古人。“馬壩人”雖然比起生活 在五十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仍然保持著猿人的特徵:眉骨前緣向前突出,頭頂蓋低平,前額部向後傾斜,口吻部闊平尖出。
在第三層銀岩里出土了有幾何印紋的陶片、殘石器、箭鏃、紡輪等新石器時期和屬於與英德“青壙文化”同類型的螺殼和獸骨化石。銀岩內還陳列了展示“馬壩人”在約十三萬年前洞居生活的塑像。
馬壩人
雖然比生活在五十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已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仍保留猿人的特徵:眉骨前緣向前突出,頭頂蓋低平,前額部向後傾斜,口吻部闊平尖出。
馬壩人頭骨化石
額骨鱗部有一寬廣的額隆起,垂直而下,與眉脊眉間部之間有一明顯的溝相隔。但該溝不如北京猿人明顯。眉間最向前突出,眉脊粗厚,向前和向兩側突出。眉脊的彎度介於猿人和尼人之間。額骨在眉脊後方明顯收縮,類似猿人。頭骨厚度不及猿人,與尼人相近。
眼眶上緣是圓弧形,與尼人相似,猿人的則是平直的。鼻骨相當寬闊,與猿人和尼人相似,與現代人不同。頭骨高度和額部傾斜的程度也在尼人的範圍之內。
馬壩人頭骨形態雖然比北京猿人的進步,但也有許多性狀與北京猿人相似,說明與北京猿人有密切的親緣關係。與歐洲的一般尼人性狀也有些相似,但存在著更大的差別。馬壩人是華南地區一項重要的早期智人類型化石。
馬壩人頭骨的發現,擴大了中國遠古人類分佈範圍,填補了中國華南人類進化系統上的空白,更完善了中國原始人類發展序列。
1958年在其溶洞內發現“馬壩人”頭骨化石和共存的劍齒虎、劍齒象、歷狗、犀牛,大熊貓等19種動物化石,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在與馬壩人同期的洞穴沉積層中,還發現有大量第四紀動物化石,包括虎、大熊貓、熊、狗、獾、中國犀、貘、東方劍齒象、鬣狗、野豬、鹿、羊、猴等幾十種。
1984年在洞內又出土兩件礫石打制的砍砸器。馬壩人遺址未發現有文化遺物。
馬壩人的伴生動物群,1958年9月經裴文中和周明鎮先生鑒定,共計有:肉食類(Carnivora)中的犬(Canidaeindet)、最後鬣狗(Hyaenacf.ultima)、熊(Ursuskokeni)、大熊貓(Ailuropodasp.),獾(Arctonyxsp.)、虎(Felistlgris);長鼻類(Proboscidea)中的東方劍齒象(Stegodonorientalis)、納瑪象(palaooloxodoncf.namadicus);奇蹄類(Perrisodaetyla)中的巨貘(Megatapir·ussp.)、中國犀(Rhinocerossinensis)、鹿(Cervussp.)、羊科(Ovineindet)、牛亞科(Bovinaeindet);嚙齒類(Rodentia)中的鼠(Rattussp.)、豪豬(Hystrixsp.);爬行類(Reptilia)中的龜類(Cheloniaindet)等17種脊椎動物化石。還有蚌(Uniosp.)、蜆(Corbiculasp.)、腹足類(Gastropoda)等無脊椎動物化石。
此外,還有一些鱉類(Trionychidaeindet)的胸骨,魚類鯉科(Cyprinidaeindet)的脊椎骨以及相當數量的鯰(Parasilurusasotus)和黃桑魚(Pscudobagrusfulvidraco)的胸鰭棘化石。同時還發現了少量的鳥類龍骨和蛇的脊椎骨化石,以及無脊椎動物蚌(Uniosp.)、蜆(Corbiculasp.)、腹足類(Gastropoda)等化石。總共計有八目三十八個種屬。
馬壩人伴生動物群總共計有三十八個種屬,其中屬哺乳類動物的計有二十七種,這二十七種哺乳類動物化石基本屬於華南地區泛稱為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成員。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在華南地區在更新世早期已經出現,一直延續到更新世晚期,在時間上差不多跨越百餘萬年,這種狀況在生物系統演化史上是難於想像的。在差不多一百萬年期間,這個動物群的更新與變化是不大的,以致難於按不同年代加以劃分。
過去有人曾試圖以所謂“狹義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概念或“猩猩—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以及加上不同的人類化石等辦法來加以詳細的劃分,但未能真正解決問題。因為對所謂狹義、廣義的理解各有不同,難以統一標準;至於加上猩猩和各個不同時期的人類化石作為輔助標誌也有一定困難,人類化石極為難得,猩猩化石出現的時代較早,延續時間較長,亦難以作更細些的劃分。
在這一漫長的歲月里,隨著全球性的幾次大冰期的出現以及地殼新構造運動的發生,地處低緯度的華南地區生態環境也發生了不少變遷,環境的改變當然影響到動物群的結構,引起種屬的更新以及形態特徵的突變。雖然各類動物對生態變化反應強弱不同,但絕對不發生變化者極少。因此,要解決以上的問題,只能努力去發現和尋找對各個不同時期生態環境改變能產生強烈反應的動物種類。
在組成馬壩動物群的二十七種哺乳類動物中,可鑒定到種的有十八種,其中屬於中更新世時期的有七種,如丁氏鼻猴、爪哇豺古老變種、大熊貓洞穴亞種、東方劍齒象、納瑪象、華南巨貘、中國犀,還有洞穴陸龜等。此外,有些種屬雖然可延續到晚更新世,但它們在中更新世已經出現,如西藏黑熊、最後斑鬣狗、虎、赤鹿、水鹿等,完全屬於晚更新世的種屬則寥寥無幾。而且在八個不定種裡面,所具備的形態特徵均為與較原始的種屬相同的,與現生種相似的則未見。如獼猴與碩獼猴相似,水牛與楊氏水牛相似,兩種野豬中有一種與李氏野豬相似,小豪豬與拉氏豪豬相似,虎與楊氏虎相似,猩猩亦屬此列。
所以,作為馬壩動物群的主要成員,屬於中更新世時期和時代較早時期的種屬佔大多數,屬於晚更新世或現生種的只佔少數。在整個動物群中,絕滅種有十種佔55.5%,如果將來把不定種中一些種屬進一步確定,其絕滅種的比例會稍有提高。觀音洞動物群絕滅種比例為57.14%,其中乳齒象屬第三紀的殘留種。四川萬縣鹽井溝動物群中絕滅種比例為57.4%,也有一些時代較早的種屬,如爪獸(Nestortheriumsinense)和毛冠鹿(Elaphoduscephalophusmegalodon)。
比較起來,馬壩動物群不如上述二者古老,它的特點是:沒有第三紀的殘留種,也沒有確鑿證據證明有早更新世的種屬存在,但有早期智人化石;大部分種類均為中更新世洞穴中常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成員,而且絕大多數的種類都表現出個體明顯增大的現象。
由此可見,馬壩動物群不可能作為華南地區中更新世早一階段的代表性動物群,至多也只能作為這一地區中更新世中、晚期的動物群。考慮到南方氣候變化劇烈程度不如北方,動物群成員更替速度較慢,將它作為中更新世晚期末的代表性動物群可能更為合適。馬壩人化石同層位動物化石和鈣板鈾系質年齡測定,四個數據中最高者為16.9±1.8-1.6萬年,最低者為12.7±1.1-1.0萬年,平均為14萬年左右。這個結果與馬壩年代屬於中更新世晚期最後一階段的結論是符合的。
參觀考察馬壩人化石遺址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馬壩古人類生存的時候正處在冷期到來之際,由於地處低緯度地區,氣候仍然是適宜的,周圍的生態環境既有茂盛的森林存在,同時還有廣闊的水域,除在較高的山上有可能出現局部的山麓冰川外,絕不會大面積出現冰川。在夏季,氣候變得較炎熱潮濕,到處一片生機盎然,這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一個非常適宜的環境。我們的祖先馬壩人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中繁衍、生息的。
遺址
獅子岩,位於曲江區城西南1.5公里處,距韶關市區18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曲江出口2千米。由外形貌似獅子的南北並立的一高一矮兩座玲瓏秀麗的石灰岩孤峰構成,似金鼎玉壺由北遙望如卧獅酣睡,由南遠眺則如雄獅起舞,因而得名獅子岩,岩內洞穴縱橫,洞中套洞,穴中有穴,遍布形態各異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等。獅子岩以出土馬壩人“頭蓋骨”遺址而蜚聲中外。
馬壩人頭蓋骨化石及其伴生動物化石均出於廣東曲江縣馬壩鎮西南約1.5公里處南北向排列的名叫獅子岩的兩座小孤峰。南者稱“獅尾”,高距地面147米;北者稱“獅頭”,距地面60餘米,統稱為獅子岩。獅子岩由石炭紀的石灰岩組成,孤峰內溶洞甚多,可分為四層。
第一層是與洞外湖面高度相當的發育于山麓基部的溶洞。這層溶洞大小不一,小者縱深只幾米,大者可達百餘米.貫通整座峰林。其洞頂一般平坦,洞內常堆積有絳紅色粘土與石灰華互層,是近期地下水活動的產物,其中偶見少量輕度石化的獸骨和新石器時代的陶片、磨製石鏃。以至打磨製石器等文化遺物。堆積物中則往往摻有灰褐色的富含鈣質小結核的成份,但都顯得鬆散。
馬壩人博物館洞口
馬壩人博物館洞口
該層溶洞北邊,有一條呈東西80°走向的長約40-50米、寬約0.6-1.5米、高約4-10米的大裂隙,馬壩人頭蓋骨化石和大量脊椎動物化石就是在裂隙該堆積物距頂部約l米深的層位中出土的,這一層位正處在所謂中層的堆積中。
第三層溶洞頂相對高度約為20-23米左右,這層溶洞形成較早,與落水洞相通。此層洞頂基本平坦,但表面保留有大量的石鍾乳;洞內也有少量堆積。大量堆積已由落水洞被地下水溶蝕帶走。洞內堆積比較乾燥,粘性較差。偶見少量動物化石,其種屬與第二層溶洞的化石種類相同。
第四層溶洞洞頂相對高度約為50米。從結構上來看,這些溶洞的發育似乎受層理面控制,洞口向東傾斜,洞內堆積物甚少。
在獅子岩附近,有相對高度由20-50米的階地分佈,這些階地的基座大部分為石灰岩,階地表面除一部分為古河流沖積的礫石層外,其餘幾乎完全為紅色的風化殼所覆蓋,形成起伏平緩的地形,階地的高度可與溶洞的高度對比。根據各層溶洞及其相應的階地,可知馬壩一帶的地面,曾有過四次間歇性上升。而第二層以上溶洞可能在中更新世晚期以前就已逐漸完成。
遺址風景區是一個山、水、洞、石兼收並蓄,集考古與旅遊、知識性與娛樂性融為一體的廣東省著名的大型考古旅遊勝地。該景區分為前山和後山,前山主洞是“馬壩人”化石出土地點。後山有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曾居住過的招隱寺和大型的石灰岩溶洞,洞內有千姿百態的石鐘乳令人驚嘆大自然的藝術創造力。景區內還建有一座大型的馬壩人博物館和張九齡紀念館。
生活圖
馬壩人博物館,1988年於馬壩人遺址旁興建。1961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命名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聞名中外的馬壩人頭蓋骨在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山被發現,這是迄今為止廣東唯一的一處古人類化石遺址。
馬壩人化石”的發現,揭示了舊石器時代廣東地區人類的歷史。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遺址遍布全境,數以百計,其中以曲江石峽,鯰魚轉和韶關走馬崗遺址為代表,所出土的大批石奔、石斧、石鑿、石刀、石鏃等製作精美的石制工具,以及魚網墜、陶紡輪、各種石制和骨制的裝飾品,人工栽培稻的穀粒等遺物、遺跡,勾勒了一幅四、五千年以前粵北先民勞動生息的風情畫;展示了“馬壩人”開戶的粵北地區的遠古文明,後繼有人,綿延不斷。
馬壩人
這件工作的第一步是將殘破的馬壩人頭蓋骨復原成一個完整的頭骨。這個頭蓋骨的後部、下部和左前部缺失,先按對稱的原理復原了缺失的左前部,再按保存的顱蓋的矢狀方向的弧線和冠狀方向的弧線的自然走行趨勢復原顱蓋的其餘部分。由此得出的馬壩人頭長為197毫米、頭寬為152毫米,絕對值與大荔人(長和寬分別為207和149毫米)相去不大,但顱指數較大,即馬壩人的頭形不如大荔人狹長。
馬壩人
為復原馬壩人的口蓋部分,先將長陽人上頜殘塊按對稱原理進行復原,發現它與大荔人的復原上頜的尺寸很相近。因此以長陽人復原上頜為基礎復原馬壩人頭骨的下面部骨骼。
迄今尚未發現中國早期智人的下頜骨。北京和藍田的猿人雖有下頜骨,但時代太早。山頂洞和貓貓洞亦出有下頜骨,但時代又太晚。根據這些標本來重建馬壩人的下頜是不合宜的。因此不得不借用外國的材料。在同一發展階段的下頜骨中,選用了巴勒斯坦的標本,因為與歐洲相比,巴勒斯坦在地理上與中國較為接近。阿木德(Amud)人頭骨模型的頭長和頭寬分別為206和146毫米。與大荔人相近,比馬壩復原頭骨稍狹長,阿木德模型的兩側額顴顳點間距和最大面寬分別為120和141毫米,亦比馬壩復原頭骨稍狹。以阿木德人的下頜模型為原型,改得狹些,填補在馬壩人下頜的位置。
馬壩人博物館
1961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命名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