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史
中國改革史
《中國改革史》是由河北教育出版社於1997年1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歷史學家漆俠。
該書從春秋戰國,秦漢魏晉直到近代化改革,從改革原因、措施、結果、歷史功績等各方面全面的回顧,認真研究和總結了改革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從春秋戰國,秦漢魏晉知道近代化改革,本書從改革原因,措施,結果,歷史功績等各方面對我們改革的歷史做了全面的回顧,認真研究和總結了改革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既有利於我們從變革的角度研究和探索中國歷史,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歷史的借鑒,是我們盡量的減少甚至避免錯誤。
第一章歷史大跨越時期的改革——先秦時期的改革
一、史前時期的社會變革和國家的產生
二、商朝國家制度的改革
三、西周的全面改革和國家制度的完備
四、春秋時期各國的變法
五、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
漆俠: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歷史學家,長期致力於中國古代史的教學和研究,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中國古代經濟史和遼宋夏金史等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現兼任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中國史學會理事、河北省社科聯副主席等職、入選《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歷史學家辭條。
前言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其歷史遺產之連續性和多樣性是舉世無雙的。打開這座豐富多彩的寶藏,人們會有各種不同的收穫和啟迪。其中,改革變法史內容之豐富,更是罕與匹敵、令人驚嘆的。暫且不說中國歷史早期那些不自覺的社會變革和後來數以百計的中小型改革,僅是那些影響巨大的改革運動就有十幾次。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運動此伏彼起,一浪高過一浪。秦始皇統一后的革故鼎新,氣魄大,影響更大;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澤被千秋。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及鹽鐵專賣等舉措,影響之深遠何止一二千年?王莽改制,本擬挽救社會危機,卻以轟轟烈烈始,以身敗名裂終。北魏孝文帝改革,既顯示出少數民族出身的改革家的卓越風采,又反映出即使帝王帶頭棄舊納新也會碰到層層阻力。北宋的“慶曆新政”,透露出一家哭還是萬家哭的矛盾與隱秘;王安石變法,其是非功過至今眾說紛紜。當封建帝國的君臣們驕傲自滿、閉關鎖國之時,世界風雲卻在不斷變幻,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大炮一次又一次地轟擊進來。於是,被動挨打的古老帝國踏上艱難曲折的近代化改革歷程,神州大地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資政新篇》、“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一部中國改革史,既有成功的歡呼,又有失敗的慘痛,是無數仁人志士的血汗凝聚而成的。改革先驅們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都是無價之寶,必須認真加以研究總結。
無論何時何地,改革、變法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都必然表現為對某一神聖事物的褻瀆,表現為對陳舊的、日漸衰亡的、但為習慣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因此,除舊布新往
往需要克服各種阻力,要經過艱苦的鬥爭,甚至要付出巨大代價。必須懂得,指責別人保守落後於事無補,關鍵在於改革者能否真正地實事求是,能否制定出符合當時社會實際的改革方
案。古今中外的改革很多,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原因就在這裡。但是,究竟怎樣改革才能成功,怎樣改革會導致失敗?這是人們竭力探求而又不易搞清的大問題,需要對國內外的歷
史和現狀進行科學的全方位研究。從歷史上看,不存在完美無缺的改革,改革中難免出現大大小小的失誤。但不汲取教訓、重蹈覆轍之類的失誤是極端愚蠢的,是不可原諒的。對改革史的
一切研究與探索,都是想為關心改革、謀划改革的人們提供一些歷史知識和歷史借鑒,以便減少甚至避免失誤。
一切文化科學知識,對改革大業都有裨益。不過,改革有其特殊的運行規律,人們自然會對改革的發展歷史進行專門研究。就學術界目前的研究現狀而言,已公開發表的成果多為專
題性研究,系統的通史性著作太少。已有的通史性著作內容並不全面,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缺漏。呈獻給讀者的這部《中國改革史》,就是鑒於上述情況,力求論述得更為系統、更加全面一
些。與中國改革史無比豐富的實際內容相比,本書只是一個簡明讀本,書中探討的時間下限為1912年。我們正集體合作推出十卷本《中國改革通史》o
當今中國處在又一大變革的時代,面臨著一系列的矛盾和挑戰,需要我們大家胸懷天下,各獻其能,共同努力。我們的工作如有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