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經絡療法

一種疾病治療方法

一種疾病治療方法,旨在以“自然界、人體自身和生物學”的方法,通過調動激發自身潛能,將人體潛在的自控力和調節力轉換為治病的能量去戰勝疾病,既補先天之氣,又補後天之本,整體調整、恢復和增強人體生命活力和免疫力,把體內有害的物質和毒素排出體外,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療法簡介


產生
“312經絡療法”,傳承凝練了2500年的中醫經絡理論與實踐,經祝總驤教授三十餘年中醫經絡研究而發明創造,它是古典中醫經絡理論實踐與現代生物科技的結合。
理論依據
“312經絡療法”是一種純綠色非藥物療法,無毒無副作用。它根據現代醫學已經證明“每個人體內部都有自身完備的調控體系,包括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如果能調動、協調它們,則可激發體內強大抗病、免疫功能,從而使各種疑難重症自然而愈”的科學結論,提出並在全球倡導一種自然的、安全的全科生物醫學療法。
應用範圍
“312經絡療法”在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糖尿病、骨關節病、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等30多種慢性疾病的治療上均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對於高血壓的治療,發明者祝總驤教授有過一段無奈卻又很真誠的表述,他說:“西醫認為高血壓就是血管痙攣,血管變細,高血壓治療的辦法就是給病人吃藥,強迫血管變粗,所有的降壓藥基本上都是這個原理。但是藥物一停,血壓就繼續上升,所以要想血壓不上去,就得一輩子吃藥。30年以前我就在協和研究高血壓,我研究了15年的高血壓,從56年到70年,可是最後發現西醫對高血壓治療還是得吃藥,不吃藥就上去,於是我當時對西醫就有看法,我認為西醫沒解決問題。你既然說能治高血壓,那怎麼還得每天吃藥啊?於是那個時候開始我就不搞了,西醫不幹了,不幹西醫了那麼我就研究這個經絡。”

治療原理


“312”經絡鍛煉法是運用三種中醫醫療健身方法,即穴位按摩、腹式呼吸和以兩條腿為主的下蹲運動來激發經絡,使失控的經絡系統恢復正常,達到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健身的效果,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實現健康長壽的目標。

治療效果


“312經絡療法”採取疏導療法,改“堵”為“疏”,系統治療、整體調整。中醫經絡學說認為,高血壓發病的原因是經絡失控導致肝陽上亢和腎氣陰虛,氣血上沖,引起頭暈耳鳴、頭目脹疼,血壓升高。治療辦法就是利用經絡“行氣血、營陰陽”的原理使人體自身的血壓調控能力恢復正常,通過經絡鍛煉讓全身20條經脈(包括奇經八脈)活躍起來,使全身血氣暢通,失控經絡可以恢復調控作用,使高亢的肝經陽氣下降,心情平和,同時腎陰逐漸充實,陰昇陽降,達到陰陽平衡,從而達到不吃藥不打針使高血壓平穩下降。

產生過程


緣起1972年
1972年,祝總驤教授被調到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就在這一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並在周恩來總理的陪同下參觀了“針刺麻醉”手術:一根小小的銀針扎在手上,通上電流就可以在甲狀腺切除手術過程中起到麻醉的效果,並且手術時病人面帶笑容,沒有任何痛苦的表情。尼克松看后百思不得其解,我國醫生解釋說,這根針扎在手的合谷穴上,循經(絡)到達頭頸部,就可以起到麻醉作用,不光是甲狀腺切除手術,拔牙也同樣有效果,這種麻醉方法在古代醫書上就有記載。尼克松追問道:“什麼叫經絡?它有哪些功能和特點?”醫生一時不知如何作答。尼克松走後,周總理召集在京的醫學院校、中科院、北京大學等有關單位的專家學者討論此事,並指出“儘快將經絡的實質搞清楚,中醫的經絡理論,不要牆內開花牆外結果”。為此,國家科委將“經絡的研究”列為國家重點科技攀登項目,從“六五”計劃到“九五”計劃,組織大量人力財力進行綜合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果。祝總驤教授就是響應周總理的號召進行經絡研究的科學家之一,並最終成為這千古之謎的“破譯者”。
1976年:花開
遵照周總理的指示,從1972年開始,祝總驤教授經絡研究課題組與兄弟單位合作,開展經絡的現代科學研究,並於1976年首次發現人類存在隱性循經感傳線(祝氏命名而為國際公認稱為LPSC線),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驗證認可。這一發現是人類第一次揭示了人體體表普遍(人群中95%以上)存在的十四條和古典經脈線相吻合的、連續而均一的、能夠重複而確切定位的、高度敏感的線,其寬度僅為1—3毫米,其位置穩定不變。
1978年:二度花開
1978年,祝總驤教授用皮膚電阻抗測試法測試發現了經絡的低電阻特性——循經低電阻線(祝氏命名而為國際公認稱為LIP線),經中華人們共和國衛生部認可。
1980年:梅開三度
到了1980年,祝總驤教授又用叩擊聲音探測法測試發現了經絡的高振動聲特性——循經高振動線(祝氏命名而為國際公認稱為PAP線),並經北京市科委驗證認可。
至此,祝總驤教授憑著對人體經絡科學探索研究的執著精神,終於找到了經絡存在的證據,並用三種方法做了證實,成為中醫經絡千古之謎的“破譯者”,由此科學驗證了堪稱中國第一大發現的經絡的真實存在。
1990年:蒂落結碩果
經過十幾年的研究,80年代末的時候,祝總驤教授已在經絡生物物理學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的進展,並於1986年被國家科委(今國家科技部)授予首屆“星火杯”(經絡的證實與應用)創造發明特別獎。
祝總驤教授在研究證實經絡客觀存在之後,並沒有停止經絡研究的步伐。他認為,中醫經絡的科學證實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研究的最終目的不僅是要為中醫經絡正名,更是要讓中醫經絡為人類的健康服務。
在經過長期的研究實踐后,祝總驤教授明白了經絡是控制人體機能的總樞紐、總調度,於是他借鑒千百年來中醫學尤其是針灸、推拿、按摩、氣功和武術鍛煉的豐富經驗,依據已被科學證實的偉大的經絡學說和研究測試得到的精確的經脈線上的穴位,終於於1990年創編出了一套人人能夠自己掌握的醫療保健長壽之法,即“312經絡療法”。

社會評價


“312經絡療法”一經推出,便引起廣泛關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便採訪報道了祝總驤教授這一舉世矚目的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祝總驤教授應邀訪問了蘇聯、匈牙利、美國三國六個省市,用現代科學方法介紹中國中醫理論獲得重大進展。祝教授現場用生物物理方法在外國醫生身上測試出的經絡線,和中國古代銅人標註的經絡線完全相符,這一科學驗證使在場的外國專家十分興奮,他們說,2500年中國創造和發現的針灸經絡學,已被中國科學家們用生物物理學形態學等方法予以科學證實,並在臨床應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療效。這不僅是臨床醫學,也是現代生物科學和物理學的重大課題。

創始人簡介


祝總驤: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中國經絡權威專家,中國著名經
312經絡療法
312經絡療法
絡研究專家,北京炎黃經絡研究中心主任。他創立“312經絡療法”,成為中醫經絡科學證實與應用第一人; 30餘載致力於中醫經絡研究,立志以中醫經脈理論與實踐造福人類;他18餘年不停奔走在世界各地,給中外患者帶去了健康與幸福;他的研究成果被譽為“中華民族一大發現”;他則被譽為“經絡巨子” ;他一生致力於傳播健康。
祝總驤1923年2月出生於北京市(原北平)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1943年畢業於中國大學化學系,大學畢業后從事了一段時間的植物油、桐油提煉汽油的工作。1947年到北京醫學院生理系一面教書,一面從事生理學研究。1954年調到中醫研究院從事生理研究工作。1969年響應毛澤東主席的“626”指示,到甘肅省平涼地區白水公社衛生院為老百姓進行醫療服務。1972年調到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這一年響應周總理的號召開始研究人體經絡系統,以後從事經絡研究近30年,並用三種方法驗證了經絡存在的客觀事實,在研究證實經絡的過程中創造性地將祖國醫學理論的精髓與現代自我醫療方法結合起來,成功地推出“312經絡療法”。為使更多患病的中老年人早日健康起來,他多年來執著於推廣這一自我主動健康方法,至今已達數百萬人獲益。曾出版專著《針灸經絡生物物理學——中國第一大發明的科學驗證》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