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川氏

細川氏

足利家族的徠維繫,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守護大名決定的,如果說室町政權是一個大名的聯合體的話,那麼足利家的盟主地位則是依靠強大的同族來給予支持,在這些家族中細川家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存在的。

清和源氏出身的足利氏,在鎌倉時代氣中後期衍生出了諸多的支系,關於細川家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足利義季的時候,當時足利家任上總,三河的守護,足利義季移居三河國細川村,細川一族從此開始了繁衍。

室町幕府三管領之細川氏


管領細川氏
鎌倉末期,細川顯氏,和氏,賴春兄弟追隨足利尊氏轉戰各地,戰功顯赫,可以說是細川家最為榮耀的時候。南北朝時代,細川家作為管領家,在細川賴之時代完成了南北朝的統一,隨後細川家在四國的阿波,贊歧,近畿的河內,和泉得到了龐大的領地,領地最大的時候曾達到了河內,和泉,阿波,贊歧,攝津,土佐,伊予,備中,備后,丹波,若狹等國。細川家也伴隨著室町幕府在足利義滿時代到達鼎盛。
應仁之亂以後,細川家開始走向衰落,家中的實權被家臣三好氏掌握,在細川晴元死後,細川宗家滅亡。但是,沒有多久,細川家被支流的細川藤孝,忠興父子復興,細川家也開始了第二次的繁榮,這一點倒是和戰國島津家很象。藤孝,忠興父子在信長時代得到了丹后12萬石的領地。關原之戰,細川家英明的倒向了德川一方,戰後得到了豐前小倉35萬9000石的奉祿。忠興之子忠利於寬永9年既公元1632年,取代了加藤氏成為肥后熊本之主,奉祿也達到了54萬石。細川氏成為了江戶時代幾個最有實力的外様大名之一。明治維新以後,細川家被封侯爵。
細川家維持了近800年的繁榮,先後成為兩個幕府的重臣,在日本歷史上,我想也只有伊達,島津可以與之媲美了吧!

鎌倉時代~足利庶流的小領主

細川氏之祖是足利氏初代義康的次子義清。義清之孫義季,於承久之亂之後,前往本家三河守足利氏的三河國,定居於額田郡細川鄉。同時移居的還有義季之兄實國(仁木氏),弟義宗(戶賀崎氏)。但是,細川鄉只不過是一小小村落,因而整個鎌倉時期,細川氏不過一介深深依賴三河守護足利氏的小領主而已。
~細川義季~
足利氏初代義康次子義清之孫。承久之亂后,入三河,取細川為姓。
南北朝時代~四國地盤的確立~
細川和氏1296--1342(永仁4--興國3,康永1)阿波守。細川公賴之子。從尊氏舉兵開始,一直作為尊氏身邊的軍師。
1335年(建武2)與尊氏等一起西走贊岐,後來在四國積蓄力量,為尊氏的再起立下功勞。
足利尊氏上京以後,和氏沒有一起留在京都,而是東下鎌倉去幫助足利家經營關東諸國。
可以說,細川和氏是室町幕府的第一功臣。
細川顯氏?--1352(正平7,文和1)
兵部少輔,陸奧守。細川賴貞之子。1335年(建武2)開始追隨足利尊氏轉戰各地。1349年(正平4,貞和5)以後,發生了足利直義與足利尊氏,高師直對立的局面。他倒向了直義一邊。后又倒向尊氏方。1352年(正平7,文和1)的男山之戰中,立下戰功,不久死去。
細川賴春1299--1352(正安1--正平7,文和1)贊岐守,邢部大輔。細川公賴之子。和氏之弟,與兄長一起跟隨尊氏。1337年(延元2,建武4)攻克了尊良親王的越前金澤城。1348年(正平3,貞和4)在和內四條町之戰大敗楠木正行。觀應騷亂中,他開始時跟隨直義,後來又投降了尊氏。1352年,與北畠顯能,楠木正儀的南朝大軍在京都七條大宮激戰中戰死。
細川清氏?--1362(正平17,貞治1)左近將監,阿波守,伊予守,相摸守。細川和氏之子。初名元氏。追隨尊氏立下戰功。1358年成為第二代將軍足利義詮的管領。1361年(正平16,康安1)辭退了管領之職,回到了自己的領地若狹國。由於受到佐佐木高氏(道譽)的挑撥,足利義詮進攻若狹,清氏投降了南朝。以後作為南朝的大將與北朝作戰,曾一度把足利義詮由京都趕到了近江。後來在贊岐的白峰城之戰中被細川賴之消滅。
細川賴之1329--1392(元德1--元中9,明德3)管領。左馬頭,武藏守,相摸守。細川賴春之子。法名常久,幼名彌九郎。幼年時即與父親賴春一起轉戰各地,顯示出非凡的軍事與政治才能。1362(平17,貞治1)在贊岐的白峰城之戰中消滅了細川清氏,從而確立了幕府在四國政權的穩固。1367年成為執事,輔佐年幼的足利義滿。後來因為受到斯波義將的排擠而回到了其領地贊岐。1390年(元中7,明德1)平定了備后國的騷亂。第二年,明德之亂爆發,山名氏清叛亂。由於受到足利義滿的強烈請求,62歲的賴之再次出戰,同時也是他最後的一次上陣。由於他在各大名中的威信極高,很多山名方的大名都紛紛倒戈。賴之終於在他辭世之前,消滅了山名氏清。可以說,細川家的繁榮是由賴之打下的。

室町時代~輔佐將軍的管領家

細川賴元1343--1397(興國4,康永2--應永4)右京大夫。幼名聰明丸。細川賴春末子。後來成為兄長賴之的養子。1369年(正平24,應安2年)與投降北朝的楠木正儀一起與南朝作戰。1378年(天授4,永和4)消滅了紀伊的南朝軍。1391任管領。擅長和歌,他的作品有《新后拾遺集》與《新續古今集》。
~細川滿元~(1378-1426)賴元子。幼名聰明丸,通稱五郎,右馬助,右京大夫,入道稱道觀,岩棲院。應永之亂中,作為先鋒,立下汗馬功勞,在畿內發展勢力。這一時期,細川氏庶流兩家獲得和泉守護,本家又獲得阿波,淡路守護職,從此大阪灣周邊為細川氏獨佔。在四代將軍義持幕府中,出任管領,參與幕政。參加了上杉禪秀叛亂,足利義嗣謀殺等事件的處理。
~細川持之~(1400-1442)
滿元之子。通稱九郎。中務少輔,右京大夫。1429年(永享元年),兄持元早逝後繼任家督,任六代將軍義教幕府管領。義教推行強化幕府,削弱守護大名的政策,持之遂與諸有力大名和議,向上諫言。然而,沒有受到義教壓制政策影響的有力大名,卻只有細川一家。1441年(嘉吉元年)義教被殺,嘉吉之亂興,持之也隨同義教一同前往赤松宅邸,卻倖免於難。隨後,持之擁立義教之子義勝,討伐赤松氏。

室町時代2~東軍總帥

細川勝元於八代將軍義政之下,任管領,與田山持國爭權。持國死後,田山氏分裂。勝元遂與勢力逐漸龐大的山名宗全對立。隨著將軍家,田山,斯波家家督之爭蜂起,爭奪日趨嚴重,複雜。最後發展成為應仁之亂。亂中,勝元任東軍統帥。
繼勝元上台的政元與西軍的山名政豐達成和解,平息了應仁之亂。之後,明應政變起,追放十代將軍義植,確立了專制體制。其後的幕府,形成了以獨佔管領的細川氏為中心的局面。然而,政元的後繼者之爭,使堅固的細川一族分裂為兩派,最後,連政元自己也在爭奪中被暗殺。
細川勝元1430--1473(永享2--文明5)
管領。細川持之之子。法名龍安寺宗寶,幼名六郎。從1445年(文安2)以來,三次任管領。後來介入到將軍家支持斯波與畠山兩家繼承權的問題上,與山名持豐(宗全)對立。終於在1467年(應仁1)爆發了應仁之亂,勝元任東軍主帥,支持將軍推舉的畠山政長,與山名持豐為首的西軍在京都展開了激戰。在沒有分出勝負的時候,山名持豐突然去世,勝元覺得在日本已經沒有人可以做他的對手,心情惆悵,在龍安寺出家到死。
細川政元1466--1507(文正1--永正4)
道號雪關。細川勝元之子。幼名六郎。
在應仁之亂后,趁著足利將軍家衰落的時機,細川政元一舉掌握了幕府的實權。這傢伙非常有意思。把親生兒子細川澄之,給九條政基當了兒子,而自己又收了細川澄元和細川高國兩個養子。結果這三個活寶兒子瘋狂爭奪家督,而他自己又控制不了局面,結果被澄之派的香西元春殺死。

戰國時代~二川分流

政元為澄之派的家臣所暗殺后,澄之與澄元繼續爭奪家督,而最終的勝利者是澄元。借著幕府混亂之機,前將軍義植由大內義興擁立,殺回京都。細川氏一門高國,搖身變為義植派,反叛了澄元。最後,澄元戰敗,高國當上了細川家家督與管領.
澄元與高國的爭鬥延續了下去。細川家也徹底分為兩派,這場變亂就是所謂的"二川分流".高國死後,澄元之子晴元掌握了幕政。戰國之亂中,家臣三好氏抬頭,三好長慶最終推翻了晴元。高國養子氏綱被立為管領,但也只不過是長慶的傀儡而已。晴元之子昭元隨從足利義昭,從屬織田信長,娶信長之妹為妻。
~細川澄之~(1489-1507)
聰明丸,九郎。關白九條政基之子。1491年(明德2年),成為了管領細川政元的養子。公家出身的澄之之所以能成為細川家的養子,是因為澄之之母與將軍義澄之母是姐妹。然而,細川家臣中擁立武家出身者為家督的意見也很強大,政元於是又將一族的出身的澄元領為養子。於是,細川氏家臣陷入了分裂。
1506年(永正3年),澄元從阿波上洛后,政元將京兆家(細川氏本家)的分國丹波讓與澄之,攝津讓與澄元。得到丹波的澄之與丹后的一色義有之間發生了戰爭。
徠1507年(永正4年),劣勢逐漸擴大的澄元派的香西元長兄弟暗殺了政元(永正政變),澄之隨即與一色氏達成和議,返回京都,繼任細川氏家督。但是,心腹大患澄元卻逃走了。在政元被殺38天後,澄之受澄元派的細川高國,政賢等攻擊,自殺身亡。
~細川澄元~(1489-1520)
六郎。阿波守細川義春之子。1503年(文龜3年),成為細川政元養子。
1506年(永正3年),率三好之長等上洛,任攝津守護.1507年(永正4年),澄之派暗殺政元后,逃往近江。高國等消滅澄之後,再次上洛,繼承家督。
乘此混亂時機,前將軍足利義植得大內義興擁護,向京都進軍。而澄元卻懷疑討滅澄之有功的細川高國里通義植,將之疏遠.1508年(永正5年),戰鬥中處於劣勢的澄元逃往近江。1509年(永正6年),1511年(永正8年),兩此率軍迫近京都,但均為擁立義植的細川高國-大內義興聯軍所敗。之後,無力挑起大的戰事,蟄伏於本居阿波,尋找打敗義植,高國,義興的機會。
大內義興歸國后,義植與高國漸生齷磋,高國政權基盤削弱。覓此良機,澄元率軍入京,得到與高國對立的將軍義植的支持,復任家督。不久,受高國反擊,失去三好之長,再次回到阿波,之後失意死去。
~細川高國~(1484-1531)六郎。民部少輔,右京大夫,武藏守。從四位下。法號道永,常桓。道號松岳。細川氏一族野州家政春之子,由於野州家沒有獲守護之職,地位次於本家。
1507年(永正4年)的混亂中,會同澄元派消滅了澄之。但是,因為高國的姐姐嫁給了支持前將軍義植的田山尚順,義植上洛之際,高國為澄元所懷疑。1508年(永正5年),高國舉起支持將軍義植的大旗,迎接義植,大內義興,田山尚順軍勢入京。義植因此任命高國為細川氏家督,並任管領,建立了與大內義興的聯合政權。
1511年(永正8年)船岡山之戰,迅速打敗了澄元軍之後,迎來了高國政權的安定期。但是不久,1518年(永正15年),聯合政權支柱之一的大內義興回國后,高國與將軍義植的分歧加劇。1520年(永正17年),澄元軍入京之際,澄元復被任命為家督。而高國也得到了六角定賴的支持,奪回京都,將義植追放,迎立由赤松家撫養大的足利義晴為將軍。
1526年(大永6年)高國殺害了有力部將香西元盛,於是元盛的兄弟波多野植通,柳本賢治叛逃至晴元(與高國爭奪家督的澄元之子)方。細川晴元及三好元長利用了高國政權內訌的機會,於1527年(大永7年)登陸本州,擁立足利義維(義晴的兄弟),設立界公方府。高國與將軍義晴則從京都出逃,前往近江。
與將軍義晴如朽木般落難的高國,流落於伊賀,伊勢,近江,越前,出雲,備前等地,尋求奪回政權的機會。1529年(享德2年),著落於備前的浦上村宗,開始了反擊,翌年破柳本賢治,進軍攝津;1531年(享祿4年),於攝津天王寺大敗,被俘切腹。
~細川晴元~(1514-1563)
聰明丸,六郎。右京大夫,從四位下。細川澄元之子。1520年(永正17年),父澄元死後後繼。1526年(大永6年),與三好元長等舉兵,翌年立足利義維,破高國,建立界公方府。儘管沒有被正式承認,卻掌握了畿內的實權。1531年(享祿4年),再破高國於攝津天王寺。
1532年(天文元年),因北河內守護田山氏內部抗爭原因,晴元與有力部將三好元長對立加深,最終將元長攻滅。同時,將站在元長一方的將軍義維追放。
義維被追放后,晴元接近從前高國所立的將軍義晴。1534年(天文3年)迎義晴,兩年後,升至相當於管領的地位。1543年(天文12年),高國養子氏綱起兵,1548年(天文17年)有力部將三好長慶(元長之子)擁立氏綱反叛。1549年(天文18年),晴元挾將軍義晴,義輝父子逃向近江,晴元政權倒台。
之後,幾次反擊三好,回復政權均未成功.1561年(永祿4年),與長慶和睦,棲居攝津普門寺,兩年後死去。
~細川氏綱~(?-1563)次郎。右京大夫。細川尹賢之子,細川高國養子。室町幕府最後的管領.
與細川晴元對抗,1548年(天文17年),受背叛晴元的三好長慶的擁立,破晴元軍入京,並被任命為幕府管領。名為管領,實權卻為三好長慶所握。後來移居攝津淀城,於當地死去。

后論

與“三管領”的畠山、斯波兩家一樣,細川氏出自足利一族,發家於南北朝動亂時代。在各類爭端與戰亂中憑藉智慧與武功,屢建功勛,世代子孫得各國守護職位,使細川一族八面玲瓏。
細川氏的經歷,與管領家的畠山、斯波,御相伴眾的一色、山名、赤松和京極各氏的發家史均有許多相似之處。
一個強大的氏族要想在勢力、政權上永遠的興旺下去,不僅需要依賴歷史賦予的機遇,更重要的是氏族中出現有傑出的人才。
細川氏的初代目管領--細川清氏抓住機遇,憑藉自身的才智與武力,先後經歷了観応騷亂、為足利義詮將軍作殿軍、護駕後光厳天皇、足利尊氏京都奪回戰等一系列事件,建功立業,開創了細川管領家的紀元。
清氏的叔父細川頼春,雖未曾做過管領一職,但其卻是細川一族不可多得的文武皆能之人。其跟隨足利尊氏將軍先後經歷了攻擊南朝方的中先代之亂、討取北畠顕家之戰和討取大舘氏明之戰等。最後在観応之亂中陣亡於七條大宮,成為後人景仰的英雄。
清氏因遭佐々木道譽饞言,而叛逃南朝的事件,曾一度使細川家陷於危機。這時出現了扭轉局勢的細川頼之(細川頼春之子)。頼之作為尊氏一黨的有力將領轉戰四國。親自討滅了叛逃的細川清氏。受二代將軍足利義詮的委託,輔佐年幼的將軍義満,成為細川氏的二代目管領。任期長達十二年之久,逝於南北統一之年。他任管領期間不僅使幕府和將軍的權威加強,也使細川氏強大的權勢基礎得到了確立。
幾代后的勝元(応仁、文明之亂東軍的主帥)和政元時期亦是細川氏的鼎盛時期。但是強大的氏族中出現為爭權而起內訌的事件,終還是發生在了細川一族中。管領家的畠山和斯波兩家均在応仁、文明之亂前出現了爭權的爭鬥,戰後勢力大大減弱。細川氏走上衰敗之路,則始於政元被其養子澄之一黨家臣暗殺之事。政元的三位養子:澄之、澄元和高國相殘,氏族勢力逐漸削弱。到澄元之子晴元時,家臣三好氏抬頭。至末代管領氏綱,細川氏和室町幕府均已成為傀儡。
進入戰國時代,細川氏可以說是“隨波逐流”:先後經歷了足利義昭、織田信長、羽柴秀吉直至徳川家康。所幸的是每次的選擇都是及時和正確的,雖無法再現祖先的輝煌,但能在幾代亂世間都保家名不敗,實非易事,也該是一種幸運吧!

細川藤孝


細川藤孝
細川藤孝(ほそかわふじたか,1533年6月3日-1610年10月6日),號幽齋(ゆうさい),玄旨,通稱兵部大輔,精通和歌的儒將。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和歌人,長男為細川忠興

細川氏中興

應仁、文明之亂后,細川家走上了衰落之路,更淪為三好家的傀儡。幸運的是進入戰國時代,細川家出現了中興人物—細川藤孝。他先後侍奉足利三代將軍、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雖然沒能再現祖先的輝煌,但卻能適應變化不斷及時做出正確判斷,使細川家平穩地度過幾次大亂保持家名不敗。既在血腥地權力爭鬥、領土擴張中奮勇搏殺,又在茶室中吟詩品茶,在戰國武將中很少有人能完全融入兩個鮮明對比的環境中,而細川幽齋卻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細川藤孝是幕府官員三淵晴員次子,而三淵晴員本是管領細川氏細川元有之子,後來入繼母家三淵氏。覲見將軍足利義晴的細川藤孝深受寵愛,再加上藤孝的母親嫁給三淵晴員前曾服侍將軍足利義晴,甚至因此出現了細川藤孝是足利義晴私生子的傳說。而細川藤孝的母親是當時著名學者清原宣賢的女兒,妻子則是藤孝父親三淵晴員同僚的女兒,因而細川藤孝與幕府和朝廷的關係絕對非同一般。覲見幕府將軍足利義晴后,細川藤孝奉命成為叔叔細川元常的養子,十三歲元服后一直擔任幕府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的近侍。在松永久秀與三好三人眾聯手謀害了將軍足利義輝后,細川藤孝於1565年救出了被軟禁在一條院的足利義昭,並陪伴義昭一起投奔朝倉義景。由於朝倉義景遲遲不肯出兵上洛,足利義昭和細川藤孝通過明智光秀的引見,一起轉投信長並成功上洛。織田信長率領大軍直搗黃龍,輕鬆地踢開了上洛途中的絆腳石,使細川藤孝對信長頗為佩服。

關乎存亡的三次重大抉擇

足利義昭當上第十五代將軍后,細川藤孝擔任山城勝龍寺城城主,以足利義昭家臣的身份出侍信長,同時服侍兩位君主。後來信長提出的《殿中御掂》和《異見十七條》束縛了足利義昭的行動,使義昭認識到自己的傀儡地位,心懷不滿的足利義昭表面上對信長依然恭順,但私下裡卻秘密聯繫武田信玄、三好三人眾、淺井長政朝倉義景、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結成反信長包圍網,策劃推翻信長的統治。在此危機時刻細川藤孝在權衡利弊后,作出了第一個重大的抉擇,毅然拋棄了自己追隨多年的足利幕府改投信長。 1577年細川藤孝與織田信孝、明智光秀一起攻陷大和信貴山城,1578年奉信長之命與明智光秀一起進攻丹波、丹后,擔任丹後方攻略總大將,擊敗了一色義通。因為以上的功績,1579年細川藤孝榮升丹后一國十二萬石領主。 1582年本能寺之變的首謀者明智光秀自足利義昭投奔朝倉義景時起,便與細川藤孝一起奔走,後來又將女兒明智玉子嫁給細川藤孝的兒子細川忠興,與細川藤孝結為親家。因此明智光秀一直認定細川父子會加入己方,把他們計算在己方勢力內,頻繁地向細川家發出加勢要求。然而細川藤孝卻在此時作出了拋棄親族的決定,不但剃髮出家道號幽齋,將家督之位讓給兒子細川忠興,表達出自己不參與此事的立場;還將光秀的女兒玉子幽禁在丹后的深山中,玉子在此時信奉基督教,並改名為細川伽拉莎;最後竟加入秀吉一方,協助秀吉討伐明智光秀。最終明智光秀慘敗身亡,細川藤孝也因“大義滅親”之舉得到了秀吉的讚賞,獲得了丹后舊明智領四萬石加封。然而領土的加封並沒能滿足細川藤孝的慾望,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細川藤孝首先將女兒細川伊也嫁給丹后的領主一色義有,最初一色義有也一直對細川家報有戒心,一直不肯帶妻子回門,細川藤孝也沒採取任何行動並不斷向一色家示好。半年後在一色義有對細川家戒心逐漸減弱后,藤孝要求見見自己的女兒和女婿,疼愛妻子的一色義有終於陪同妻子回到了細川家。然而迎接一色義有的卻是無恥的暗殺,並且由細川忠興親自動手,完全平定了丹后。細川伊也失去丈夫后改嫁細川家臣,因為丈夫要求幫忙揉腳而與丈夫發生爭執,並憤然回到娘家向父親訴苦,但細川藤孝卻毫不包庇女兒,而是對女兒說:“雖然你是我的女兒,但是你已經嫁人,就該順從丈夫的意思,無論他的身份高低,你都是他的妻子!趕緊回去按你丈夫說去做!”儘管在日後流傳著這樣的美談,讚揚細川藤孝的品德,但卻不能掩蓋他暗殺一色義有的事實。從此細川藤孝父子仕途一帆風順,在秀吉登上關白之位后,細川藤孝加封從二位法印,細川忠興敘任從四位下侍從,並得到“豐臣羽柴”之姓。1587年藤孝隨秀吉九州征伐,又得到了三千石的封賞。豐臣秀吉、前田利家相繼去世,豐臣家失去了頂樑柱,德川家康對天下的野心一顯無遺漏。細川藤孝分析豐臣家、德川家的實力對比后,再次拋棄弱者加入德川方。雖然細川藤孝算得上是戰國第一文化人,但卻一樣為了保持家名而捨棄舊主、拋棄舊友、棄弱從強,並且為了擴張領土使用卑鄙手段摧毀了一色家,但歷史卻證明了他在關鍵時刻判斷的正確性,到現在對細川藤孝的評價也是截然相反。細川家也隨著細川藤孝一起步步高升,最終成為擁有39萬9千石領地的大大名,只是委屈為了細川家失去生命的明智玉子和失去丈夫的細川伊也。
1601年,細川藤孝隱居於京都吉田,安享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於1610年病逝,享年77歲。

細川忠興

細川忠興(1563年11月28日—1646年1月18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及江戶時代的武將,他是小倉藩的藩祖,細川藤孝的嫡子,曾經是細川輝經的養子,正室為玉子,另有側室多名,育有六男五女。別名長岡忠興,直到關原之戰後,才使用本來的姓氏。

江戶時代的細川氏


歷史

在江戶時代以前,熊本藩的範圍大概包括加藤清正及小西行長管治的領地。後者在關原之戰參加西軍,因戰敗后被德川軍處死,其領土分配給加藤清正,成為52萬石大名,清正時代建造熊本城,在清正管治期間,風評良好,後世稱他為。1632年,第二代藩主忠廣因德川忠長事件而被處分,分配到出羽國羽岡藩,並由新領主細川氏管治,直到廢藩置縣為止,由細川氏所管治。在管治初期,召回不少加藤氏家臣及肥后國人。第二代藩主光尚早年死亡。第三代藩主綱利7歲就任。1747年第五代藩主忠孝在江戶被7000石旗本板倉勝該斬死,自此將家紋改變。 1755年開設藩校時習館,重賢進行改革,成功將熊本藩中興。幕末時代藩內分為勤王黨、時習館黨、實學黨等。 1870年末代藩主護久,支持實學黨,控制了藩政。[[1871年廢藩置縣后,原有領地成為了熊本縣的行政區劃。

藩主

加藤家 外樣52萬石
清正(1587年-1611年)
忠廣(1611年-1632年)
細川家 外樣54萬石
忠利(1633年-1641年)
光尚(1641年-1649年)
綱利(1649年-1712年)
宣紀(1712年-1732年)
宗孝(1732年-1747年)
重賢(1747年-1785年)
治年(1785年-1787年)
齊茲(1787年-1810年)
齊樹(1810年-1826年)
齊護(1826年-1860年)
韶邦(1860年-1870年)
護久(1870年-1871年)

支藩

熊本藩有兩個支藩,分別是宇土藩及熊本新田藩(后改稱高瀨藩)。
宇土藩 1546年設立。藩廳位於宇土,藩廳位於宇土城的遺址,細川光松的從弟行孝被分為3萬石,六代藩主立禮及立政曾繼承熊本藩成為藩主。1870年與熊本藩合併而廢藩。
細川氏、外樣3萬石
行孝(1646年-1690年)
有孝(1690年-1703年)
興生(1703年-1735年)
興里(1735年-1745年)
興文(1745年-1772年)
立禮(1772年-1787年)後繼承熊本藩改名為齊茲
立之(1787年-1818年)
立政(1818年-1826年)後繼承熊本藩改名為齊護
行芬(1826年-1851年)
立則(1851年-1862年)
行真(1862年-1870年)
肥后新田藩/高瀨藩
1666年第三代藩主細川綱利的弟弟利重被封於熊本藩藏米3萬5千石。1870年與熊本藩合併而被廢藩。
細川家、外樣3萬5千石
利重(1666年-1687年)
利昌(1687年-1715年)
利恭(1715年-1742年)
利寛(1742年-1767年)
利致(1767年-1781年)
利庸(1781年-1805年)
利國(1805年-1810年)
利愛(1810年-1833年)
利用(1833年-1856年)
利永(1856年-18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