崙背鄉
台灣雲林縣下轄鄉
行政區管轄 雲林縣
總面積 58.4840平方公里
戶數 8,212戶
人口 28,003人(2008年11月)
鄉長 李泓儀
區劃 14村240鄰
民意機關 崙背鄉民代表會
郵遞區號 637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一七二一年)時,今日「二崙」、「崙背」一帶成立堡,命名為「布嶼稟堡」,附近一帶原屬平埔族貓兒干社,即昔稱「南社」的所在地,該族慣稱此地為「布嶼稟」,直到清乾隆年間,省略「稟」字,而將此地簡稱為「布嶼堡」,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議台灣府志一續修一書,就出現有「布嶼大庄」的地名,相當於今日行政區域的崙背鄉舊庄村。
1920年台灣實施“州郡街庄制”,設崙背庄,隸屬台南州虎尾郡,戰後分設崙背鄉和麥寮鄉。
地質:彰化雲林平原為現代沖積岩所形成,由土、沙礫研所組成。
土壤:境內土壤為濁水溪沖積土,由河流沖積及谷底沖積合成,成土時間較新,屬黏板岩與砂頁岩混合碳性沖積土,即俗稱鹽土,含可溶鹽類土壤,但以砂質壤圖為主,土壤肥沃,適宜耕作。
氣候:本鄉氣候屬於冬季乾旱、夏季濕潤,全年年平均雨量介於一千至一千五百公裡間,集中在四月至九月,而十月至一年四月為乾旱期,乾旱期與量僅及全年雨量十分之一,每年十月起本區開始颳起東北風,風力強大,境內常有塵沙飛揚,本鄉因位於西部海岸平原區,全年平均溫度約在攝氏二十點四度,月平均最高溫為七月份,平均溫度為攝氏二十九點三度,最低溫度為一月,平均溫度為攝氏十七點四度,唯近來受溫室效應影響,溫度有逐漸上升趨勢。
水流:
濁水溪:濁水溪源發於玉山北麓的陳有蘭溪及玉山溪南的沙里仙溪,在南投縣東埔匯合成濁水溪,流到雲林縣林內鄉與彰化縣二水鄉之間,與清水溪匯合,成濁水溪入海,全長一百七十六公里。是全省最長的河川,濁水溪流入雲林縣后,成為雲林縣的主流。在縣內流經林內鄉、莿桐鄉、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麥寮鄉等,至麥寮鄉許厝寮進入台灣海峽。
嘉南大圳:崙背地區雖然靠近濁水溪灌溉水源尚充足,但因夏季多雨,冬季乾旱,因此就時常為水旱災所苦,農民看天吃飯,生活相當辛苦,日據時期,日人開鑿兼具排水、灌溉、疏通功能的嘉南大圳,讓乾旱變水田,荒地變旱地,終使雲嘉南三地一躍成全國米倉。
台19線:雲林縣境內台19線崙背鄉路段道路部分全長約5公里,雙向共四車道、道路全寬24公尺(含橋樑一座,凈寬23公尺,總長100公尺),總工程費用約2億1仟萬元。
縣道154號:麥寮鄉- 崙背鄉- 二崙鄉
縣道154甲
縣道156號
初級中學
雲林縣立崙背初中
小學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小學
雲林縣崙背鄉豐榮小學
雲林縣崙背鄉大有小學
雲林縣崙背鄉中和小學
雲林縣崙背鄉陽明小學
雲林縣崙背鄉東興小學
崙背鄉全鄉土地面積約五千一百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約四千二百九十公頃,水田約三千七百六十公頃,旱田約五百三十公頃,另有河川地約四百公頃,全鄉分為十四個村落,農作以稻米、落花生、大菲、飼料玉米等為大宗,蔬菜栽培面積則有日漸興盛之勢,農會積極輔導運作體系者共有十個產銷班,以苦瓜、青椒、甜豌豆等果菜類為重點輔導作物,苦瓜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洋香瓜:崙背鄉主要的農作之一,崙背鄉洋香瓜種植的區域,主要集中在羅厝、阿勸、豐榮三村。
崙背鄉的地名大多由清代延傳至今,少有改變,由於崙背的開墾比較零散,雖然不像有些地方較具有規模,或具深層的人文歷史意義,經常是當時人眼前所見順口叫出,久而久之成了習慣,沿用至今,卻提供大家從舊地名,就可略之數百年來祖先開墾本地的過程與痕迹,不失草莽精神又彌足珍貴。本地第名中就出現許多有「寮」、「厝」的地名者,或多數地名,常因相對位置或時間的關係命名,如東佃厝、中佃厝、西佃厝等。另在本地也有以族群聚集、或「新」、「舊」聚落的形成先後,作為命名的來源,甚至自然環境的地形和植物景觀,都是命名的由來,像高出平地「侖」、「草」、「竹子」,先民一眼望見的自然景觀,也都成為最初的地名,如崗仔背、草湖、下竹圍等,而透過現存的這些地名,也讓後人可以了解過去各部落的就有自然景觀。
崙背西半部講閩南話,東半部講詔安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