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肥腸
四川江油的一道傳統佳肴
紅燒肥腸是四川江油的一道傳統佳肴。此菜以紅燒技法製成。成菜豬腸形如象眼,色澤黃亮,味道香醇,柔嫩可口,肥而不膩。並且有氣血雙補、補虛養身、便秘調理、痔瘡調理等功效。
紅燒肥腸
工藝:紅燒主料:豬大腸(400克)
輔料:香菇(鮮)(25克)、玉蘭片(25克)
調料:黃酒(10克)、大蔥(100克)、味精(1克)、姜(5克)、澱粉(蠶豆)(8克)、豬油(30克)、鹽(5克)、花生油(50克)、醬油(30克)、醋(30克)
1.以左手捏住腸頭的一端,右手把腸子向內翻轉後置盆內,加精鹽、醋一起抓捏,去凈腸子上的粘液,用清水搓洗兩次;
2.再把腸翻轉過來,加精鹽、醋一起抓捏,最後用清水洗凈;
3.香菇去蒂,洗凈,切成薄片;
4.玉蘭片泡發,洗凈,切成薄片;
5.大蔥去根須,洗凈,切成0.5厘米長的段。
1.炒鍋置旺火上,下適量清水燒沸,放入肥腸煮2分鐘取出,用清水漂乾淨;
紅燒肥腸
3.炒鍋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將肥腸下鍋,邊炸邊用鍋鏟撥動,至肥腸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
4.將瀝過油的肥腸切成0.3厘米厚的象眼形腸圈;
5.炒鍋置旺火上,下熟豬油,將大蔥段下鍋稍煸,加入黃酒、薑末、豬肉湯100毫升、香菇、玉蘭片、醬油、精鹽和肥腸,即端鍋在小火上燒5分鐘,再移鍋到旺火上燒1分鐘,加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淋入熟豬油起鍋盛盤即成。
用料
食材 | 用量 |
處理乾淨的肥腸 | 500克 |
大蔥,八角,干小山楂,小茴香,花椒,大蒜、姜、 | 適量 |
鹽、糖 | 適量 |
生抽、老抽 | 適量 |
香菜 | 一把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步驟一 | 非常誘人 |
步驟二 | 步驟二 | 準備食材,肥腸需要處理乾淨。 |
步驟三 | 步驟三 | 高壓鍋放適量花椒,一勺老抽,高壓鍋中大火15分鐘即可。 |
步驟四 | 步驟四 | 第三步:取出,切成小段狀,瀝干水份。 |
步驟五 | 步驟五 | 炒鍋加熱,放入少量的食用油。八角、小山楂、香葉放到油中。香料炸到變色,加入適量的白砂糖,用勺子炒勻,變焦糖色。 |
步驟六 | 步驟六 | 肥腸倒入鍋中,翻炒到肥腸均勻上色 |
步驟七 | 步驟七 | 放入蔥姜蒜。繼續翻炒。 |
步驟八 | 步驟八 | 倒入生抽。翻炒 |
步驟九 | 步驟九 | 第十步:加入鹽。翻炒均勻。 |
步驟十 | 步驟十 | 放入少許的食醋。 |
步驟十一 | 步驟十一 | 翻炒均勻即可。 |
步驟十二 | 步驟十二 | 出鍋時,可以不要炒出的油 |
步驟十三 | 步驟十三 | 趁熱和家人分享美味吧。 |
步驟十四 | 步驟十四 |
用料
食材 | 用量 |
肥腸 | 三斤 |
鹽 | 適量 |
麵粉 | 適量 |
郫縣豆瓣醬 | 一勺 |
桂皮 | 1片 |
八角 | 兩顆 |
香葉 | 3片 |
大蒜 | 二十瓣 |
老薑 | 一大塊 |
大蔥 | 一根 |
生抽 | 三勺 |
老抽 | 一勺 |
糖 | 一勺 |
味精 | 少許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步驟一 | 先把肥腸剪開可以把大腸洗的更乾淨,更好清洗。 |
步驟二 | 步驟二 | 看見了吧,這種肥油要去掉。撕掉它。 |
步驟三 | 步驟三 | 翻來翻去徹底的清理好腸油,這就是臭臭味道的來源哦。自己吃可以撕乾淨一點,如果喜歡那個味道的可以適當留一些腸油。 |
步驟四 | 步驟四 | 把清理好的大腸放入盆里,加入大量的鹽和麵粉,攪拌均勻清洗。可以洗出大量的渾濁液體,多洗幾次。 |
步驟五 | 步驟五 | 然後用清水洗凈大腸,多洗幾遍。 |
步驟六 | 步驟六 | 洗乾淨的大腸入鍋汆水,水煮開關火。 |
步驟七 | 步驟七 | 第二次煮大腸,這一步屬於滷製去腥。此步驟大腸就沒有臭味了。在水裡放入丁香桂皮茴香八角等大料。 |
步驟八 | 步驟八 | 煮十五分鐘之後撈起,不要煮太久因為後續還要烹飪。主要是去腥。 |
步驟九 | 步驟九 | 把煮好的大腸切成合適大小,備用。(吃不完的可以放冷凍,下次要吃直接拿出來燒) |
步驟十 | 步驟十 | 剝好一盤蒜,我用的比較多。 |
步驟十一 | 步驟十一 | 熱鍋下油炸蒜油。 |
步驟十二 | 步驟十二 | 蒜瓣炸至金黃撈出。 |
步驟十三 | 步驟十三 | 在剛才的蒜油里加入一大塊老薑,炸出香氣。 |
步驟十四 | 步驟十四 | 倒入肥腸翻炒。 |
步驟十五 | 步驟十五 | 加入一根大蔥一起翻炒入味,炒好之後大蔥丟棄。 |
步驟十六 | 步驟十六 | 把大腸炒到這種焦香脆脆的程度。 |
步驟十七 | 步驟十七 | 翻入一大勺郫縣豆瓣醬。 |
步驟十八 | 步驟十八 | 把豆瓣醬炒一下,炒出香味。 |
步驟十九 | 步驟十九 | 再加入三勺生抽,一勺老抽,一勺糖,一勺鹽,少許味精調味。 |
步驟二十 | 步驟二十 | 再放入八角茴香桂皮丁香等大料,放入莫過食材的水。 |
步驟二十一 | 步驟二十一 | 然後轉入電壓鍋里煮。 |
步驟二十二 | 步驟二十二 | 倒入鍋里收汁,再放入之前炸好的大蒜入味。 |
步驟二十三 | 步驟二十三 | 收汁完成,香噴噴熱騰騰美滋滋。此時此刻,彷彿你是廚神附體。拿手菜悄悄教給你們,希望大家喜歡。 |
用料
食材 | 用量 |
半熟肥腸 | 500g |
大蒜 | 50g |
菜籽油 | 150g |
老薑 | 10g |
桂皮 | 3g |
八角 | 2枚 |
白蔻 | 2g |
小茴香 | 1g |
香葉 | 2片 |
花椒 | 10粒 |
白酒 | 10g |
郫縣豆瓣 | 60g |
鮮湯 | 1500g |
糖色 | 10g |
精鹽 | 5g |
鮮切面 | 150g |
蔥花 | 5g |
用料
食材 | 用量 |
肥腸 | |
豆瓣 | |
五香粉胡椒 | |
大蒜姜花椒 | |
糖鹽雞精老抽 | |
山柰八角香葉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步驟一 | 汆過水的肥腸,切成段。 |
步驟二 | 步驟二 | 油燒開。放入老薑大蒜豆瓣炒香,然後放入肥腸,煸炒兩分鐘,加入水,放山柰八角香葉,如果有高壓鍋就用高壓鍋壓10分鐘。沒有的話,就用鐵鍋。 |
步驟三 | 步驟三 | 大火燒開就加入老抽,花椒,胡椒,五香粉。改用中火。肥腸比較難燒,一般要半小時以上。 |
步驟四 | 步驟四 | 加入白糖、精鹽調味。裝盤即可。 |
用料
食材 | 用量 |
凍肥腸 | 兩斤左右 |
啤酒 | 兩罐 |
鹽 | 適量 |
麵粉 | 適量 |
醋 | 適量 |
香葉 | 三片 |
八角 | 兩個 |
蒜 | 3瓣 |
味精 | 適量 |
鹽 | 適量 |
胡椒 | 十粒 |
芸豆 | 二兩 |
火鍋底料 | 120克 |
干辣椒 | 二十個 |
姜 | 半塊 |
紅花椒 | 二十粒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步驟一 | 大蒜拍扁扒皮,姜切成片待用,胡椒用刀背壓碎。因為懶,所以芸豆沒有提前泡,直接開小火煮,煮的時間比較長多加水。一般建議泡一晚上再煮比較節省時間。 |
步驟二 | 步驟二 | 煮芸豆的時候去處理肥腸。疫情期間買不到鮮肥腸只買到凍貨。清洗一遍,用剪刀把肥腸剪開,然後剪去裡面的肥油和筋膜。加入1/3罐啤酒,鹽反覆搓揉。淘洗,換水,再加入少量麵粉,少量的醋,像洗衣服一樣不停的搓揉,淘洗,換水,再加啤酒、鹽,搓揉,淘洗,換水,加麵粉、醋,搓揉,淘洗,換水。如此重複三次左右。拍了視頻沒辦法放出來,大家意會吧。 |
步驟三 | 步驟三 | 洗好的肥腸焯水,洗掉浮沫撈出。 |
步驟四 | 步驟四 | 切成小段。 |
步驟五 | 步驟五 | 起油鍋炒香料。寬油,油冒煙后關火,等1分鐘下入大蒜,薑片,紅花椒,一勺郫縣豆瓣,(勺子是家裡陶瓷平底小湯勺)下入火鍋底料(火鍋底料要用牛油的比較香,我常用的牌子是橋頭、吉之源、秋霞這三個牌子)。再加入辣椒️,八角,炸香。等鍋里漸漸不冒泡泡了,重新開火,不停的翻炒,以免糊鍋,待牛油火鍋底料的氣味十分濃郁就可以加入處理好的肥腸翻炒。 |
步驟六 | 步驟六 | 待肥腸均勻的裹上鹵料后加入大量的水,水要完全淹沒肥腸,再加入一罐啤酒,香葉,壓碎的胡椒。小火慢熬,燉煮半個小時左右加入煮軟的芸豆,繼續燉煮一個小時。一定開小火,不然火大了湯汁很快收濃,肥腸卻沒有燉軟,不好吃。 |
步驟七 | 步驟七 | 待水位下去接近2/3左右差不多就燉好了。加入少許味精,因為裡面有豆瓣醬還有火鍋底料,一般就不格外加鹽了。 |
步驟八 | 步驟八 | 剛紅燒好的肥腸加在飯上就是一碗麻辣鮮香的肥腸飯。 |
步驟九 | 步驟九 | 也可以燙個米線 |
步驟十 | 步驟十 | 做成肥腸米線。 |
紅燒肥腸
·熱量(1609.51千卡) ·蛋白質(33.48克) ·脂肪(155.26克) ·碳水化合物(23.79克) ·膳食纖維(5.18克) ·維生素A(47.50微克) ·胡蘿蔔素(68.50微克) ·硫胺素(0.32毫克) ·核黃素(0.60毫克) | ·尼克酸(9.65毫克) ·維生素C(17.70毫克) ·維生素E(1530.19毫克) ·鈣(121.33毫克) ·磷(385.71毫克) ·鈉(4328.18毫克) ·鎂(111.21毫克) ·鐵(11.88毫克) ·鋅(5.60毫克) | ·硒(70.46微克) ·銅(0.49毫克) ·錳(2.36毫克) ·鉀(567.29毫克) ·維生素B6(0.11毫克) ·泛酸(0.40毫克) ·葉酸(65.00微克) ·維生素K(7.00微克) ·膽固醇(575.90毫克) |
豬大腸性寒,味甘;有潤腸,去下焦風熱,止小便數的作用。用豬大腸治療大腸病變,有潤腸治燥,調血痢臟毒的作用,古代醫家常用於痔瘡、大便出血或血痢。如《仁齋直指方》和《奇效良方》中的豬臟丸,《本草蒙筌》中的連殼丸等,皆是用於治療直腸病變的名方,其中均用到豬大腸。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症,因其性寒,凡脾虛便溏者忌食。
香菇
玉蘭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粗纖維、碳水化合物以及鈣、磷、鐵、糖等多種營養物質。而且從我國傳統中醫的角度看,玉蘭片味甘、性平,還可定喘消痰。
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有“液體蛋糕”之稱。其營養價值超過了有“液體麵包”之稱的啤酒和營養豐富的葡萄酒。
黃酒
3.舒筋活血:黃酒氣味苦、甘、辛。冬天溫飲黃酒,可活血祛寒、通經活絡,有效抵禦寒冷刺激,預防感冒。適量常飲有助於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並可補血養顏。
5.促進食慾:鋅是能量代謝及蛋白質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鋅時,食慾、味覺都會減退,性功能也下降。而黃酒中鋅含量不少,如每100毫升紹興元紅黃酒含鋅0.85毫克。所以飲用黃酒有促進食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