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門衛
松門衛
松門衛,在今溫嶺市松門鎮,至今仍留存有衛城南門城門。衛城原有四門,今僅存南門城門。
南門城門位於松門鎮南門街,由南城大門和瓮城城門組成。南城大門門洞長4.6米,寬3.5米,高2.25米。瓮城城門門洞長3.48米,寬3米,高2.3米。兩城門均用條狀石板砌成拱形。
衛所是明代海防的基本駐防單位。衛所制是明代基本軍事制度,衛所是明代軍隊的編製單位,有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每衛轄前、后、中、左、右五千戶所,大率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一千一百二十人為一千戶所,一百十二人為一百戶所。松門衛,就是其中之一。
據《明史》載:“松門衛,本松門千戶所,洪武十九年十二月置,二十年六月升為衛。”另據《嘉靖太平縣誌》載:“松門衛在縣東五十里,在宋為松門寨,元為巡檢司,洪武二十年始城為衛。城高二丈四尺,周圍九里三十步,內設五所。”
松門衛的創建,有兩個人發揮了重要作用。一為湯和,一為方鳴謙。根據《嘉慶太平縣誌》的記載:“今沿海松衛等城皆襄武(湯和謚號為襄武)督建,明謙所營度”。上述之“松衛”,即松門衛。從文中記載可知,在松門衛的創建上,湯和起著總指揮“督建”的作用,在具體“營度”上,則是依仗方鳴謙。
湯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名將,抗倭先驅。湯和自幼與朱元璋為同鄉好友,為人謹慎,沉敏多智。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參加郭子興農民起義軍,屢立戰功。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信國公,參議軍國大事。洪武十九年(1386年),應朱元璋之請,出巡山東、浙江沿海備倭,築衛所城,徵兵戍守,使倭寇不敢輕犯。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湯和卒,年七十,追封為東甌王,謚襄武。
方鳴謙其人,《明史》里只在湯和的傳記里附記了一筆:“鳴謙,國珍從子也,習海事。”鄉邦文獻記之稍詳。如《路橋志略·卷四·敘人》:“方明謙,字德讓,國珉子。洪武初授明威將軍、廣洋衛指揮僉事,有宿衛勞,上出內廄五花名馬賜之。廷臣相率詠詩以紀恩,方孝孺為序。嘗偕湯和築城海上防倭,籍浙東民守之。”《嘉慶太平縣誌》則日:“方明謙,一作鳴謙,國珍從子,內附后授廣洋衛指揮。湯襄武訪御倭策,明謙請海上量地遠近置衛所,陸聚步兵,水具戰艦,使倭不得附岸,近海民四丁籍一,以為軍戍,可無煩兵。今沿海松衛等城皆襄武督建,明謙所營度。明祖嘗賜五花名馬,朝臣皆有詩。”從上述資料可知,方鳴謙有一個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國珍從子”,即方國珍的侄子。方國珍兄弟五人,排行為:國馨、國璋、國珍、國瑛、國珉。方鳴謙就是方國珍小弟方國珉的兒子。
松門衛城的規模格局,根據《嘉慶太平縣誌》的記載,為“城一座,碎石砌成,計九里三步,周城一千二百八十六丈三尺,高一丈八尺,闊二丈二尺。內平城八百四十九丈,山城四百三十七丈,月城四座,垛口共一千二百八十九個,南、西弔橋三座,四門門樓四座,瞭望台一座。《林志》:‘城周圍五里九步。經歷司在衛治東,鎮撫司在治西,旗纛廟在治東,教場在城北。’”
松門衛自創建以來,屢有修繕。明代鄉賢謝鐸《重修衛城記略》記述了事情始末:“吾浙地濱大海,實鄰島夷。備倭官軍,自臨山至盤石,凡若干衛所,吾台所謂松門衛者在焉。松門,宋為寨,國初信國公湯和始城為衛。城環九里,內設五所,而隘頑、楚門二守御千戶所亦屬焉。歲久壞,成化中張總督勇增修,未幾復壞。弘治改元,今按察副使文公天爵巡海至,顧而嘆日:‘邊城若此,何以清海道,壯國威!將領卒伍無所於處,又何以號令奔走而服役其間!’乃議選把總指揮葛奎權衛事,以修城之役屬之。訖功,來請記。予日:聖天子在上,海宇宴寧,烽煙盡息,是工誠所得已。然天下事寧備而無所用,不可欲用而無其備,此朝廷所以建立是衛之深意,與是衛今日所以不可不修者,故為之記。”
松門衛的人員配置,則有“衛指揮使四員,指揮同知三員,衛鎮撫一員。左所副千戶五員,右所正千戶二員、副千戶三員,中所正千戶一員,副千戶四員,前所副千戶二員,后所副千戶二員。百戶共五十員。計總小旗軍二千二十五名。”雖然按照定額,明代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但是,事實上各衛所兵丁實際數目常常無法得到保障。特別是明代軍丁的社會地位低下,且負擔沉重,軍士脫籍、逃亡的現象非常嚴重。從明初到明末,衛所軍丁逃亡從未間斷過。弘治時,兵部尚書劉大夏就有“天下衛所額軍逃絕者多”的感嘆。江左在《松門遺事》中,就有相關的記載:“本衛內屬左、右、中、前、后並衛鎮撫旗軍,系各府州縣子民。先年三丁抽取到衛,其五千六百七名,逃亡故絕,十不及一。”因此,對於松門衛具體有多少人員,當作一歷史的動態的觀照。
到了清代,為了最後消滅抗清力量,斷絕中國大陸沿海居民對其之接濟,清廷發布遷海令,凡遷界之地,房屋、土地全部焚毀或廢棄,重新劃界圍攔,不準沿海居民出海。遷海令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頒布,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終止,對沿海地區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松門衛也受到了遷海令的影響。《嘉慶太平縣誌·軍政志》在“新設松門寨”條記其事日:“明衛城順治十八年遷棄,康熙二十四年復界改。自本寨起至黃岩界,其瞭台六,其十八年所置陳北閘、陳南閘等十八台俱革。五十八年,添設松門炮位,續定轄台、寨八,塘、汛、口址五。”
松門衛到了清代,已變為松門寨,軍事地位有所下降。其人員配備也少了很多,據載,“松門寨永駐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丁共二百九十一名。”在軍事裝備方面,清代松門城設有紅衣炮三位、百子炮一位、行營炮數位等。此外,“前時松門衛原有西洋大炮一座、鐵將軍六座、銅將軍二座、銅佛郎機十一座、鐵佛郎機十三座。近年海上往往撈有銅鐵等炮,疑即本衛陷沒之物。嘉慶五年間,阮中丞巡海所獲銅鐵各炮,形制尤巨,蓋賊攜自外夷者。中丞為圖作頌,述國家威德,外域利器皆為我用。分配各鎮兵船,尚有存松門者。”
如今,作為古代軍事重鎮的松門已隱沒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經過六百餘年的滄桑,衛城遺跡多已蕩然無存。唯有殘留的南門城門,還沉澱著歲月,記載著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