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加工
棉籽加工
棉籽加工Cottondeed processing,包括棉籽脫絨,棉籽剝殼與仁殼分離,年總產量600-700萬。
我國是世界第一產棉大國,棉花(皮棉)年總產量為600-700萬t,2006/07年度達673萬t,棉籽年產量為960-1100萬t,2006/07年度達1100萬t。棉籽中含棉仁50-55%,棉仁中含油30~35%,棉仁中含蛋白35~45%。棉籽不僅是很好的油料資源,也是一種亟待開發利用的主要蛋白質資源。
1 棉籽脫絨 棉短絨又叫“棉籽絨”,是用脫絨機從軋花以後的棉籽表面脫下的短纖維,它是提取純棉纖維素的重要原料,還可用於製造無煙火藥、賽璐珞和人造纖維等。因此,為了取得較好的制油效果和增加經濟收入,棉籽進行脫絨是植物油廠在製取棉籽油工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重要生產工序。
2.棉籽剝殼與仁殼分離:(1)剝殼設備 圓盤剝殼機、刀板剝殼機、齒輥剝殼機、殼仁分離組合機、刀籠剝殼機、輥式剝殼機、殼仁分離篩。
對軋胚的基本要求是料胚要薄,面均勻,粉末少,不露油,手捏發軟,鬆手散開,粉末度控制在篩孔1毫米的篩下物不超過10%~15%,料胚的厚度:棉仁0.4毫米以下。
4.蒸炒 油料蒸炒是指生胚經過濕潤、加熱、蒸胚和炒胚等處理,使之發生一定的物理化學變化,並使其內部的結構改變,轉變成熟胚的過程。
蒸炒是棉籽制油工藝過程中重要的工序之一。因為蒸炒可以藉助水分和溫度的作用,使油料內部的結構發生很大變化,例如細胞受到進一步的破壞,蛋白質發生凝固變性,磷脂和棉酚的離析與結合等,而這些變化不僅有利於油脂從油料中比較容易地分離出來,而且有利於毛油質量的提高。
所以,蒸炒效果的好壞,對整個制油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出油率的高低以及油品、餅粕的質量都有著直接的影響。油料料胚經5層蒸炒鍋處理后(主要油料料胚出料水分和溫度:預榨棉籽 出料水分5-8%、出料溫度105℃左右;壓榨棉籽 入榨水分1.5-2.5%,入榨溫度125-128℃。
5.棉籽的壓榨(預榨)影響壓榨油機榨取油效果決定於許多因素,主要包括榨料結構和壓榨條件兩大方面。此外,榨油設備結構及其選型在某種程度上也將影響出油效果。榨料結構的影響榨料結構指榨料的機械結構和內外結構兩方面。榨料的結構性質主要取決於預處理(主要是蒸炒)的好壞以及油料本身的成分。對榨料結構的一般要求。要求榨料顆粒大小應適當並一致,榨料內外結構的一致性好,榨油機榨料中完整細胞的數量愈少愈好,榨料容重在不影響內外結構的前提下愈大愈好。要求榨料中油脂粘度與表面張力盡量要低,榨料粒子具有足夠的可塑性
一般來說,隨著榨料水分含量的增加,其可塑性也逐漸增加。當水分達到某一點時,榨油機壓榨出油情況最佳,這時的水分含量稱之為"最優水分"或臨界水分。對於某一種榨料,在一定條件下,都有一個較狹窄的最優水分範圍。當然,最優水分範圍同時與其他因素,首先是溫度,蛋白質變性程度密切相關。影響榨料結構性質的因素。在諸多的榨料結構性質中,榨料的機械性質特別是可塑性對壓榨取油效果的影響最大。榨料在含油,含殼及其他條件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其可塑性主要受水份,溫度以及蛋白質變性的影響
一般來說,榨料加熱可塑性提高,榨料冷卻則可塑性降低。榨料溫度不僅影響其可塑性和出油效果的好壞,還影響油和餅的質量。因此,溫度也存在"最優範圍。
實際上,榨油機榨料性質是由水分,溫度,含油率,蛋白質變性等因素的相互配合體現出來的。然而,在通常的生產中,往往僅注意水分和溫度的影響。榨料水分與溫度的配合是水分愈低則所需溫度愈高。在要求殘油率較低的情況下,榨料的合理低水分和高溫是必需的。不同的預處理過程可能得到相同的入榨水分和溫度,但蛋白質變性程度則大不一樣。蛋白質過度變性會使榨料塑性降低,從而提高榨機的必需工作壓力。總之,蛋白質變性程度適當才能保證好的榨油機壓榨取油效果.
6 .棉籽的浸出 .經預榨后的棉籽餅含油在12%左右,必須浸出方可取出餘下的油脂。
浸出法取油是應用固-液萃取的原理,選用某種能夠溶解油脂的有機溶劑,經過對油料的噴淋和浸泡作用,使油料中的油脂被萃取出來的一種取油方法.
浸出法取油的基本過程是把油料料坯,預榨餅或膨化料胚浸於選定的溶劑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劑中形成混合油,然後將混合油與浸出后的固體粕分離。對混合油進行蒸發和汽提,使溶劑汽化與油脂分離,從而獲得浸出毛油。浸出后的固體粕含有一定量的溶劑,經蒸脫處理后得到成品粕。從濕粕蒸脫,混合油蒸發和汽提及其他設備排出的溶劑蒸氣需經過冷凝,礦物油吸收等方法進行回收,回收的溶劑循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