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厚粲

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

張厚粲,女,1927年4月出生於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心理學家、教育家,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厚粲於1948年從北平輔仁大學心理系畢業並留校任教;1952年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工作,先後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1年至1982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做訪問學者;1984年至1996年擔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系主任;1986年至1987年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做訪問學者;1987年被列入美國傳記學會的國際傑出領袖人名錄;1990年被列入英國劍橋世界婦女名人錄;2001年獲得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2016年獲得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艱苦卓越成就獎。

張厚粲從事心理學教學與科研工作五十餘年,主要研究領域為實驗心理學、人類認知,以及心理和教育測量。

人物關係


個人簡介


張厚粲
張厚粲
張厚粲教授(1927年4月生),河北南皮縣人,漢族,國務院參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國際心理科學聯盟副主席。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孫女。父親是張仁蠡,張之洞之第十三子,曾經擔任汪偽天津市市長、兼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1948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心理系並留校任教。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務委員,身兼國務院參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考試研究會副會長和國際心理科學聯盟(IUPsyS)副主席等多種重要職務。
合影
合影
張厚粲教授從事心理學教學與科研工作五十餘年,主要研究領域為實驗心理學、人類認知,以及心理和教育測量。張教授極富開拓精神,是中國心理學的帶頭人。她1982年首次將認知心理學引入中國,在“漢字識別”、“認知方式”、“PDP模型”等研究領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中國心理學公認的奠基者;在心理統計和測驗方面,她主編了中國最早的《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教材,率先開設“心理測量”課程,並應用心理統計和心理測驗的理論,主持了《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瑞文標準推理測驗》的修訂和《中國兒童發展量表》的編製等工作,這些量表在中國社會上得到廣泛應用和高度評價。在1980年代中期領導中國高考的測量學研究取得重要成績,為教育考試改革做出了貢獻。更注重心理學為社會服務,在公務員考試、專業資格考試和企業管理人員測評等方面開展心理測評的研究,有力地加強了心理學的社會影響,擴展了心理學的應用範圍。她與國際學術界廣泛聯繫,從事多項合作研究項目,積極推動心理學的跨文化研究。多次主持國際學術會議,作重點演講,並享譽其間。
張厚粲參加第27屆國際心理學大會(2000年)
張厚粲參加第27屆國際心理學大會(2000年)
張厚粲教授治學嚴謹,教學深入淺出,以優異成績培養了大批心理學人材,世界名人錄。科研項目
1927年4月,張厚粲出生於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5歲隨二姐一道進入北京師大二附小讀書。
1944年—1945年,就讀於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一年級。
1945年—1948年,就讀於北平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學習,畢業並獲得教育學士學位。
1948年—1952年,擔任北平輔仁大學心理系助教。
1952年,由於高等學校院系調整,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工作,先後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1981年9月—1982年11月,在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和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做訪問學者。
1983年6月—1983年8月,在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 )暑期國際班學習。
1984年—1996年,擔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系主任。
1986年8月—1987年5月,在美國密歇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做訪問學者。
1987年,因“為中國心理學的傑出服務”獲得傑出領袖獎狀及獎牌,列入美國傳記學會的國際傑出領袖人名錄。
1990年,被列入英國劍橋世界婦女名人錄《The world who's who of women(第10版)》第917 頁。
2010-,Research on the Chines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SON-R 6-40,Supported by Peter J. Tellegen,University of Groningen & Hogrefe Verlag GmbH & Co. KG,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2008-2009, (國內橫向)THE EFFECT OF GUM CHEWING ON ATTENTION AND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2007-2008,(橫向合作 /北京市)輕武器生理、心理測試研究
2007-2008,(橫向合作 /北京市)基礎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教育成效測量研究
1999-2008,(國家級 /國際級)Learning to Read Chinese美國基金會(合作)
2006-2006,(橫向合作 /北京市)考試改革的社會心理調查 -2007,(橫向合作 /北京市)咀嚼口香糖對注意的影響
2005-2006,(橫向合作 /北京市)咀嚼口香糖對記憶和學習的影響
2005-2006,(省部級 /北京市)基礎心理學與教育統計
2005-2005,(橫向合作 /北京市)徵兵一般能力CAT測驗系統
2001-2005,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升學與就業指導測驗"
2002-2004,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項重點項目"基礎心理學與教育統計"
2001-2004,(省部級 /北京市)中學生就業指導系統,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立項
2001-2003,(省部級 /北京市)勞動部就業指導測評系統
2001-2002,(橫向合作 /北京市)TOMA職業經理人性向測評系統
2001-2002,(國家級 /國際級)大學心理學
2001-2002,(橫向課題)表象研究與創造力培養
主持國家教育部的科研項目“升學與就業指導測驗”時間:1999-2002
合作主持美國sponsor基金會的科研項目“Learning to Read Chinese”時間:1999-
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組95重點課題“標準參照測驗與中國語文水平測評系統”時間:1997-2001
主持美國心理衛生基金會合作的科研項目“Culture Tools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時間1996-1999
張厚粲
張厚粲
主持國際合作項目“Revised the SON Test”時間:1996-1997
主持與Dr. Norbert Tanzer的合作項目“Test on Spatial Perception”時間:1996-1997
參與福建出版社項目“二十世紀學術大典”時間:1998-
主持高教出版社項目 為教育部編寫普通高校心理學公共課教材 時間:1998-2000
合作主持國際項目:“Language,Symbol Structure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時間:2000-

論文著作


張厚粲. (2009).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 中文版的修訂. 心理科學,32( 5), 1177-1179.
李中權, 張厚粲, 王力, 柳恆超. (2008). 條件推理測驗:人格測驗的新思路. 心理科學, 7(4), 1209-1210.
張厚粲, 李紅義. (2008). 咀嚼口香糖對個體注意力功能的影響(英文).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5(5), 485-488.
杜衛, 張厚粲, 朱小姝. (2007). 核心自我評價概念的提出及其驗證性研究. 心理科學,30(5), 1057-1060.
徐建平, 張厚粲. (2006). 中小學教師勝任力模型:一項行為事件訪談研究. 教育研究,(1), 57-61.
王愛平, 張厚粲. (2006). 漢語句子加工中RB效應的研究. 心理科學,29(4) , 848-851.
孫曉敏, 張厚粲. (2006). 國家公務員結構化面試中評委偏差的IRT分析. 心理學報,38(4), 14-625.
黎堅, 張厚粲. (2006). 認知操作背景下在線元認知調節能力的特徵. 心理學報,38(3), 342-348.
駱方, 張厚粲. (2006). 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檢驗測驗的多維性的實驗研究. 統計研究,(4), 6-79.
徐建平, 張厚粲. (2005). 質性研究中編碼者信度的多種方法考察. 心理科學,28(6) , 1430-1432.
王愛平, 張厚粲. (2005). 漢字加工中呈現速率對重複知盲效應的影響. 心理科學,28(4) , 809-811.
羅震雷, 張厚粲, 黎岳庭. (2005). 從刻板印象到類屬性思維. 心理科學,28(3) , 636-638.
孫曉敏, 張厚粲. (2005). 表現性評價中評分者信度估計方法的比較研究--從相關法、百分比法到概化理論. 心理科學,28(3) , 646-649.
關丹丹, 張厚粲, 李中權. (2005). 差異分數的信度分析. 心理科學,28(1) , 161-163.
張厚粲, 馮伯麟, 袁坤. (2004). 我國中學生職業興趣的特點與測驗編製. 心理學報,(1) , 89-95.
王愛平, 張厚粲. (2004). 關於RB效應加工水平的研究. 心理科學,27(6) , 1470-1472.
關丹丹, 張厚粲. (2004). 信度的再認識與信度概括化研究. 心理科學,27(2) , 445-448.
孫曉敏, 張厚粲. (2004). 效度概念演進及其新發展. 心理科學, 27(1), 234-235.
李永瑞, 張厚粲. (2004). 女子足球運動員注意瞬脫特徵的實驗研究.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7(9) , 1193-1195.
宋麗波, 張厚粲, 蔡文. (2003). 應用表象訓練技術提高弱智兒童表象清晰度和表象記憶實驗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1) , 77-83.
李毓秋, 張厚粲, 李彬, 李鳳玫. (2003). 中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結構的研究. 中國教育學刊,(3) , 44-47.
王愛平, 張厚粲. (2002). 在漢字加工中間隔效應對重複知盲效應的影響. 心理科學,25(6) , 645-648.
吳志明, 張厚粲. (2001). 評價中心的構想效度和結構模型. 心理學報,33(4) , 372-378.
李毓秋, 張厚粲. (2001). 關於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一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研究. 心理科學,24(1) , 29-31.
Feng, G., Miller, K., Shu, H., & Zhang, H. C. (2001). Rowed to recovery: The use of phonological and orthographic information in reading Chinese and Englis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4, 1079-1100.
羅照盛, 張厚粲. (2001). 中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結構及其發展特點研究, 心理科學,24(6) , 654-656.
舒華, 張厚粲. (2001). 漢字認知過程中整體與部分關係論. 應用心理學,7(3) , 57-62.
張亞旭, 張厚粲, 舒華. (2000). 漢語偏正/述賓歧義短語加工初探. 心理學報,(1), 13-19.
許燕, 張厚粲. (2000). 小學生空間能力及其發展傾向的性別差異研究. 心理科學,(2), 160-164.
張厚粲
張厚粲
劉遠我、張厚粲:概化理論在作文評分中的應用研究,《心理學報》,1998 年第30卷第2期,P211-P218.吳正、張厚粲:大五人格理論與人事測評中的人格結構分析,《心理科學》,1999年第22卷第3期,P209-P212。
武欣、張厚粲:思維風格測驗在大學生中的初步應用 《心理科學》,1999年第22卷第3期,P293-P297。
劉遠我、張厚粲:面試評分中的誤差分析研究, 《心理科學》,1999年第22卷第5期,P447-P450。
張厚粲:智力概念的歷史發展與現狀,《現代特殊教育》,1999年第4 期。
張厚粲:一次頗有啟發的超越——評斯騰伯格的《成功智力》 《光明日報》,1999年11月22日。
Houcan Zhang:Future trends in Psychology,《哥倫比亞心理學報》1999年4月。
張厚粲在國慶50周年觀禮台上,1999年
張厚粲在國慶50周年觀禮台上,1999年
Qicheng Jing and Houcan Zhang:China's reform and challenges for Psychology 見 Advances in Psychology Science Volume 1. Psychology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1999)
張厚粲、劉遠我:試論中國人才測評事業的發展,《心理學探新》,1999 年第1 期。P48-p53
張厚粲:中國的心理測量學--發展、問題與展望 見邁進中的華人心理學(p389-402)陳煊之梁覺編中文大學出版社(香港)2000年
張亞旭舒華張厚粲:句法歧義消解與句子理解研究綜述 心理科學 2000年第一期 pp.88-91
張亞旭 張厚粲 舒華:漢語偏正/述賓歧義短語加工初探 心理學報 2000年第一期 pp.13-19
許燕,張厚粲:小學生空間能力及其發展傾向的性別差異研究 心理科學,2000年第二期,160-164
出版圖書
張厚粲. (2009).心理學.北京社會科學年鑒(2009).北京:北京出版社.
張厚粲,龔耀先.(2009).心理測量學。台灣東華書局(繁體字版),浙江教育出版社(簡體字版).
張厚粲. (2008).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珠海:珠海市京美心理測量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張厚粲. (2008).張厚粲心理學文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文玲,張厚粲. (2008).教育與心理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與統計分析——SPSS數據分析指導。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徐建平. (2007).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徐建平,孟祥芝.(2007).閱讀障礙與閱讀困難——給教師的解釋。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張厚粲,孫曄,石紹華.(2006).現代英漢-漢英心理學辭彙。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張厚粲,黎堅.(2006).心理測量與評價。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 (2005).貫徹素質教育,形象思維與抽象邏輯思維共同發展。溫寒江,等(主編).走進現代教育——“發展形象思維的理論研究與教學實驗”課題研究十五年。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張厚粲. (2005).實用心理評估。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張厚粲. (2005).心理學。北京市社會科學年鑒(2005). 北京:北京出版社.
Zhang,H. C. & Miao,X. C. (2005).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EOLSS-Encyclopedia of Life Support System. EOLSS Publishing Co.LLtd.,Oxford,UK.
張厚粲,趙守盈.(2004).心理學。北京社會科學年鑒(2004).北京:北京出版社.
張厚粲,趙守盈.(2003).心理學。北京社會科學年鑒(2003).北京:北京出版社.
張厚粲,徐建平.(2003).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趙洪俊,張厚粲,吳瀚飛,賈科.(編). (2003).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面試教程。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張厚粲,許燕,寇彧.(編).(2003).心理學同步練習冊。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 (2002).心理學。北京社會科學年鑒(2002).北京:北京出版社.
Li,W.,Anderson,R. C.,Nagy,W.,& Zhang,H. C. (2002). Facets of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that Contribute to Chinese Literacy. In W. Li,J. S. Gaffney,& J. L. Packard (Eds.),Chinese Children's Reading Acquisition: Theoreticl and Pedagogicaol Issues (pp. 87-106). Mas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張厚粲. (2002).心理學·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Zhang,H. C. (2002).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and psychology.In Psychology at the trun of the milliennium.V.2.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張厚粲. (2001).大學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Pawlik,K.,Zhang,H. C.,Vrignaud,P.,& Roussalov,V. (2000).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Testing.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Psychology,Chapter 20.
張厚粲. (2000).1999年中國心理學在北京。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編),2000北京社會科學年鑒(pp. 134-140).北京:北京出版社.
張厚粲. (2000).現代英漢心理學辭彙。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張厚粲. (1998).承露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 (1998).擷珠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 (1997).行為主義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厚粲. (1992).考試改革與標準參照測驗。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張厚粲. (副主編).(1990).簡明心理學百科全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張厚粲. (主編).(1990).教育大詞典·教育統計與測量分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厚粲. (合編).(1988).認知方式——一個人格維度的實驗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 (1988).心理與教育統計學——高等學校教學用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 (1987).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卷· 普通心理學分冊。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張厚粲. (副主編).(1987).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張厚粲. (主編).(1986).心理學。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 (1986).心理學詞典。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林傳鼎,張厚粲.(1986).韋氏兒童智力量表中國修訂本測驗指導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林傳鼎,張厚粲.(1986).韋氏兒童智力量表中國修訂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王曉平.(1985).瑞文標準推理測驗手冊(中國城市修訂版).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 (1985).標準化考試簡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厚粲. (1983).實驗心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厚粲. (1981).心理與教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

獲獎情況


2006年,先進盟務工作者
2005年,《漢字整體和筆畫頻率對筆畫認知的影響》獲第十九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5年,《筆畫複雜性和重複性隊筆畫和漢字認知的影響》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5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2004年,《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獲第六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暢銷書二等獎
2004年,Extraordinary support of the XXⅧ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2004年,Certificate of Appreciation: International Hap Map Project
2004年,輔仁大學(台灣)名譽博士學位證書
2004年,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貢獻獎
2002年,《大學心理學》獲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02年,《大學心理學》獲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1年,優秀研究生導師獎
2001年,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
1985年,參加“748”情報檢索分系統研製“漢語主題詞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85年,北京市統戰系統先進個人
1987年,《實驗心理學》被國家教委評為優秀教材二等獎
張厚粲
張厚粲
1987年,因“為中國心理學的傑出服務”獲傑出領袖獎狀及獎牌,列入美國傳記學會的國際傑出領袖人名錄
1987年,“高考研究”論文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1988年,北京市“三八”紅旗手標兵
199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標準化廣東試驗區試驗"獲國家教委"全國首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0年,列入英國劍橋世界婦女名人錄“The world who's who of women”第10版第917頁
1991年,獲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
1991年,《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獲“光明杯”優秀作品三等獎
1992年,《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
1992年,北京市統戰系統先進個人
1993年,獲曾憲梓教育基金高等師範院校教師獎二等獎
1993年,《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幾點體會》論文獲北京高教學會研究生教育研究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1995年,北京市先進個人
1996年,論文《教育評價量化模式及分析》被評為第十一次山東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8年,在北京市第八屆委員會第4-5次全體會議期間提出的《關於心理學要在基礎教育中發揮作用案》被評為優秀提案
1998年,在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籌建老年公寓,以實際行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案》被評為優秀提案
1999年,獲“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稱號

受聘情況


時間擔任職務
1982年—1990年北京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1983年—1984年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1984年—1989年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第四屆)
1984年—1994年《心理學報》副主編
1984年—1996年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IUPsyS)中國代表
1985年—1992年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6年—1997年中國教育學會理事,兼教育統計與測量研究會理事長
1987年—1992年國家考委自學考試研究會副主任
1987年—1997年北京市政協第七、第八屆常委
1988年國務院參事
1988年—1990年保加利亞"信息時代兒童"會議國際規劃委員會委員
1988年—1990年《國際教育訓練與技術》(ETTI)雜誌編委
1988年—199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委
1988年—1991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編輯委員會副主任
1988年—1994年杭州大學兼職教授
1989年—1997年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測量專業委員會主任
1989年—1997年民盟北京市委委員(第七屆)
1990年—1994年國際測驗委員會(ITC)理事
1991年—199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學科評議組成員
1992年—1996年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委員會教育心理學科評議組組長
1992年—1997年民盟第七屆中央常委,兼婦女委員會第一副主任
1992年—2002年國家教委教育考試暨自學考試研究會副主任
1993年西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1993年—1996年國家教委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
1993年—1997年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第六屆)
1993年—1997年全國政協第八屆委員,兼社會法制委員會委員
1994年北京101中學教育發展戰略專家顧問組顧問
1994年—1996年湖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1994年—1998年全國婦聯第7屆執委
1994年—1999年中國人才研究會人才評價研究中心高級顧問
1995年全國師範院校科技教育顧問
1995年空軍招飛心理選拔工作顧問
1995年江西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1996年巴基斯坦心理學雜誌(PJPS)編委
1996年福建教育出版社《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心理學科主編
1996年—2000年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IUPsyS)執委
1996年—2004年國際心理學雜誌(IJP)編委
1997年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技術方法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1997年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
1997年—1999年國家漢語考試水平委員會顧問委員會委員
1997年—2002年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委員會教育心理學評議組組長
199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學術顧問
1998年—2002年全國政協第九屆委員,兼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
1998年—2003年中國民主同盟每八屆中央婦女委員會主任
1999年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類專業心理學課程主編
1999年中央組織部與深圳市委組織部共同開發之課題《國有企業高級經理人才職業化、市場化及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的理論與方法研究》高級顧問
1999年2月中國科技館常設展覽“腦科學”展區顧問
2000年—2004年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IUPsyS)副主席
張厚粲
張厚粲

曾任職務


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1997-
巴基斯坦心理學雜誌(PJPS)編委1996-
江西師範大學兼職教授1995-
國務院參事1988-
2000-2004,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IUPsyS)副主席
1996-2004,國際心理學雜誌(IJP)編委
1998-2003,中國民主同盟每八屆中央婦女委員會主任
1998-2002,全國政協第九屆委員,兼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
1997-2002,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委員會教育心理學評議組組長
1992-2002,國家教委教育考試暨自學考試研究會副主任
1996-2000,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IUPsyS)執委
1994-1998,全國婦聯第 7屆執委
1993-1997,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第六屆)
全國政協第八屆委員,兼社會法制委員會委員會1993-1998民盟第七屆中央常委,兼婦女委員會第一副主任,1992-1997
北京市政協第七、第八屆常委,1987-1997
民盟北京市委委員(第七屆)1989-1997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測量專業委員會主任1989-1997
中國教育學會理事兼教育統計與測量研究會理事長1986-1997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學科評議組成員1991-1996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委員會教育心理學評議組組長1992-1996
國家教委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1993-1996
湖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1994-1996
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IUPsyS)中國代表1984-1996
中國人才研究會人才評價研究中心高級顧問1994-1999(中國人才研究會人才評價研究中心)
國家漢語考試水平委員會顧問委員會委員1997-1999(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
中國科技館常設展覽“腦科學”展區顧問1999年2月(中國科學技術館)

研究成果


實驗心理學、人類認知、心理和教育測量。被評為優秀研究生導師。張厚粲教授的著作有《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實驗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等十餘部,並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數十篇。鑒於她的成就和貢獻,曾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市先進工作者稱號,獲曾憲梓高師教學二等獎,並被載入美國傳記學會和英國劍橋大學傳記學會世界名人錄。她與國際學術界廣泛聯繫,從事多項合作研究項目。近五年主持國際及教育部的項目9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4篇,專著10餘部,獲國家級獎項16項。共指導碩士研究生46名、博士研究生29名、訪問學者7名、博士后2名。

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張厚粲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孫女。她的父親是張仁蠡是張之洞的第十三個兒子,曾經擔任汪偽天津市市長、兼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

人物評價


張厚粲富開拓精神,是中國心理學的帶頭人,也是中國心理學公認的奠基者,為教育考試改革做出了貢獻。她治學嚴謹,教學深入淺出,以優異成績培養了大批心理學人材。(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評)
張厚粲是中國心理學界的領頭人之一,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及影響。她學識淵博,學術思想活躍,富於開創精神,科研成果斐然。在振興中國心理科學,推動高等師範學校心理學科和建設上做出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她在各方面的活動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憑她潔高的品格與德高望重的聲譽,受到廣大師生和各界人士的好評。(中國僑網評)
厚粲注重擴大心理學社會影響力,引領中國心理學會走向世界,為中國心理學與世界心理學界的交流合作做出了突出貢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