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畫派

虞山畫派

虞山畫派簡稱“虞山派”。中國畫主要流派之一。常熟有虞山,因有“虞山畫派”之稱。其崇古摹以擬風尚,影響頗大。“虞山畫派”的奠基之祖為黃公望。

七百三十九年前,黃公望(1269年-1354年)的誕辰預示著其畫風對中國後世畫壇特別是對“虞山畫派”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明清兩代山水畫的各家各派,均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吸取了有益的營養。就常熟而言,黃公望已開“虞山畫派”之先河。

簡介


虞山畫派
虞山畫派
據《海虞畫苑略》所載,元代常熟尚有謝庭芝、王圭、謝伯成、繆佚等,惜無作品流傳,而不得窺其風貌。又據《海虞文征》所載,元代常熟畫家陳希雅曾為當時判官秦某作《虞山送別圖》,畫家陸子善曾畫《海虞游泳圖》,兩圖均由元末寓居常熟的著名文人張著作序。據傳秦得陳氏之圖后,情不自禁讚歎:“吾將朝夕得游是山矣。”畫家必以畫名,可惜世事滄桑,今兩圖並為湮沒。

歷史


“虞山畫派”的開山之父為王翬。王翬(1632年—1717年)為“清初四王”之一,字石谷,號煙客、煙客外史,亦號耕煙散人、烏目山人、劍門樵客,清暉主人、虞山人等。晚號清暉老人,江蘇常熟人。王翬出身文人世家,幼時愛畫,因家貧,為畫商摹制古畫出售,故臨摹了許多宋元名跡,取法宋元諸家,對傳統古畫的鑒賞、臨摹,功力極深,曾三臨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宋以來許多失傳的古畫,往往借王翬的臨摹得以有傳世的稿本。初師邑中張珂,后得王鑒王時敏“二王”指授,學習各家技法,融為一爐,還提倡以臨古為宗旨,以筆墨為中心。作品運筆構思,不同時流,筆墨嚴謹、沉著蒼勁,功力較深,師古而不泥古,顯示出他在仿古方面高其餘“三王”一籌。並把他與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合稱“四王”,“四王”加上吳歷惲壽平又合稱“清代六家”,一直被視為清畫壇的正宗代表。在“四王”中,王翬算得是一個技法比較全面,成就比較突出者,他的山水畫,筆墨純熟,功力相當深厚,其畫風影響畫壇數百年之久,更被尊為清代集傳統筆墨之大成者。他早年畫風趨於秀麗,晚年則開始重視觀察自然,風格轉同蒼勁渾厚。

盛行時期


畫名盛於聖祖康熙(1661年—1722年)間,康熙中詔征,以布衣供奉內廷,康熙三十年(1691年)60歲時主持繪製《康熙南巡圖》,共12大卷,堪稱其創作畫中的巨制,為清代手卷中的宏篇,聲名益著,成為熔鑄南北二宗的山水畫大家。康熙皇帝非常滿意,曾賜與一把題著“山水清暉”的畫扇,並想給他一個官位。雖然他的興趣並不在做官,但卻因此而聲名鵲起,晚年聲名益彰,有“畫聖”之譽。求畫者益眾。主要學生有楊晉、顧昉及李世倬、上睿、胡節、金學堅等。山水畫後代因宗法王翬畫風者眾多,便形成了一個新的畫派——“虞山派”,而早期虞山派的楊晉則是其中的佼佼者。畫史上把他及其弟子一派稱為“虞山畫派”;

傳世作品


傳世之王翬作品有《漁村晚渡圖》軸、《小中見大冊》,均藏上海博物館;《秋山草堂圖》軸、《西山逸趣圖》卷、《秋樹昏鴉圖》軸,均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著有《清暉畫跋》、《清暉贈言》、《清暉堂詩集》、《清暉閣贈貽尺牘》。其曾孫王玖為“小四王”之一,承家學。善用枯筆。學生楊晉常為其代筆,形式近似;代筆者還有蔡遠、胡節、宋駿業等;同時代的王犖專造其假畫。在王翬的作品中,要數35歲至60歲之間的作品最為精彩,時人譽為“海內第一”,著名的有《設色萬里長江圖》、《寒林小景圖》、《夏麓晴去圖》、《南巡聖典圖》、《夏木垂蔭圖》等。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溪山紅樹圖》是其傳世精品,他學元代王蒙的筆法,以類似牛毛皴松秀而流動的線條,構成活潑的畫面,加上顏色較艷麗的紅色和綠色,使整個畫面有一種輕快愉悅的調子。《芳洲圖》(常熟博物館藏,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絹本設色,縱185、橫94.5厘米),畫上自題曰:“余自戊寅歲與芳洲先生同客燕台,良晤之暇,為制《芳洲圖卷》以贈,蓋仿其先世秋江封公曾有白石翁《秋江圖》也。閱數年,余兩人共遂家山之約,而賢嗣兆鵾世兄輩欲推廣其意,囑寫懸幅以娛晨夕。余復喜為圖此,奉作老友煙雲供養也。康熙丁亥夏五,耕煙散人王 識,時年七十有六。”晚年的王翬名聲顯赫,常熟博物館藏有其大量傳世佳作。

其他畫派介紹


同時,江蘇太倉的“婁東畫派”(簡稱“婁東派”)因其畫風崇古保守,畫家王原祁並與“虞山畫派”創始人王翬同為“四王”相互依託,繼其祖父王時敏家法並仿黃公望法,名重一時,師承者甚多,即成中國畫流派之一。婁江(即瀏河)東流經過太倉,故稱“婁東派”。以族弟王昱、侄王愫,弟子黃鼎、王敬銘、金永熙、李為憲、曹培源、華鯤及溫儀、唐岱等為著;其後有曾孫王宸、族侄王三錫,以及盛大士、黃均、王學浩等。此派的對後世影響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