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為林
林為林
林為林,男,漢族,1964年生,浙江紹興人,中共黨員,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崑曲代表性傳承人,浙江崑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78年入浙江崑劇團,師承張正堃、邱喚、沈斌、曲永春、魏克玉等京昆名家。林為林是浙江崑劇團第四代“秀”字輩演員,他扮相英武,颱風沉穩,功底紮實,享有“江南一條腿”之美譽。代表作品有《界牌關》《挑滑車》《夜奔》等。
浙江崑劇團團長林為林便裝照
他,21歲“蟾宮折桂”,榮獲第三屆中國戲曲“梅花獎”,成為全國“梅花獎”得主中最年輕的演員;38歲擔任浙江崑劇團團長,是中國戲曲界最年輕的團長之一;2007年再度獲得“梅花獎”。
他,26歲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榮登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藝術代表性傳承人。
崑劇傳人—林為林
他就是當代崑劇傳人——林為林。
自古英雄出少年
林為林出身紹興一家書香門第,祖輩一直信奉“唯有讀書高”的信條,入行演戲,讓他成了家族中的“叛逆者”。
林為林的這個名字聽來有點特別,問起來源,他笑答實屬偶然。當年他呱呱墜地后,家裡讓保姆去報戶口。當時他爺爺給他取名“林為泉”,結果到了辦手續的地方,保姆想不起爺爺的囑託,只記得屬“為”字輩,戶籍警說:“就叫林為林吧!方便又響亮!”於是,陰差陽錯,林為林起了個好名字。
童年的林為林喜歡看樣板戲,當年戲票2分錢一張,他把零用錢全花在這上面。姐夫是浙江紹劇團的名角,熱愛戲曲的他,從小就屁顛顛地跟著姐夫,戲演到哪就看到哪,耳濡目染,受樣板戲的熏陶。姐夫看他喜歡看戲,人又長得清秀,四肢還靈活,就讓他學些舞台基本功。從9歲起,林為林就開始手眼身法步的基本訓練,踢腿、雲手,一練就是五六年。
14歲那年,樣板戲時代結束,傳統戲曲恢復,各大藝術院校開始招生。當時有3個藝術院團來紹興招生,分別是中國戲曲學校(即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溫州越劇團、浙江崑曲團。正在讀初一的林為林自作主張,偷偷地都報考了。
林為林
1978年9月20日,一根扁擔,一捲鋪蓋,一隻箱子,林為林挑著行李興奮地來到了位於黃龍洞的浙昆老團部,迎接他的是崑劇傳字輩著名表演藝術家周傳瑛、王傳淞。時隔30多年,他還清楚記得第一節課上周傳瑛的教誨:“要想學好戲,首先要學好怎麼做人。”
林為林是幸運的。當時正值“文革”結束,傳統崑曲藝術百廢待興,這些老一代藝術家剛從牛棚中出來,滿懷熱情和期盼,像灌溉小幼苗一樣全身心地教育年輕的孩子們,希望崑曲藝術能傳承下去。
崑曲學習的第一年,大家都一起學基本功,林為林憑著6年的底子和刻苦學習,受到老師青睞,成了班長。第二年分行當,好動且身體協調性好的林為林就被老師選去演武生。學的第一齣戲,就是《林沖夜奔》。梨園界有句話,叫“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為什麼怕?因為難。一個人,三十分鐘,五場走鞭,十幾齣曲牌,要把林沖的怨、恨、無奈、悲涼都表現出來。這齣戲一學就是一整年。啟蒙老師,是在浙昆教學的著名女武生張正坤。
回想往事,林為林對老師們充滿了感激之情。“夏天,練功房不夠,我們就在烈日下,帶著斗笠草帽,穿著勞動布的工作服,老師在邊上拿著扇子守著。手眼身法,一招一式,老師在前面做,我們在後面跟著學。有時候一個山膀,就要半個小時。這樣的教學,給我們打下堅實的基礎。”
周傳瑛有“三子唯傳瑛”之說,他的扇子、褶子、翎子功特別了得,無人可比。林為林演出《連環計·小宴》中的翎子戲,就是周傳瑛教的。
那時的學風很正,老師教得認真,學生都你追我趕,偷練私功。“你六點鐘練,我五點就起來了。”林為林是對自己最“狠”的:他在樑上掛個葫蘆,膝蓋上再壓上沉沉的沙袋,把腿懸空吊起,腳背緊貼額頭,熬得臉上汗如雨下;白天練了不夠,晚上等別人睡下后,他悄悄起床再練。洗臉、刷牙把腿擱在水池邊,晚上抱腿枕膝睡覺。一天晚上,他迷迷糊糊去上廁所,一個小夥伴發現他是一路踢著腳走過去的,啪啪生風。
1982年“小百花”匯演,小荷露出尖尖角,林為林獲得小百花獎。自此,周傳瑛就對他說:“全國各地的老師,只要我認識的,我幫你寫信聯繫。”接下來那幾年,林為林走南闖北,先後拜訪了北京高盛鱗、天津厲慧良、江西王超群等等,還跟張二鵬學《武松打虎》,向鮑毓春學《一箭仇》,可以說跑江湖闖碼頭,拜名師得真傳,藝術水平為之突飛猛進。
“學藝很艱苦,學戲很清苦,但我覺得很充實。”雖然住地下室,啃窩窩頭,全靠一張紙一支筆硬記,聽課一小時,要用十小時來溫習。那幾年,林為林就如一塊海綿般渴求知識,他共計學會了五六十齣戲,其中很多戲,現在或許只有他會演。
功夫不負有心人,1986年,21歲的林為林收到一紙通知,上面寫著他得了“梅花獎”。初出茅廬的他,完全不明白“梅花獎”的份量。當他站到領獎台上,發現與裴艷琳、李光、汪世瑜、梁谷音、閻桂祥等藝術名家同台領獎,自己是獲獎者中最年輕的,這才明白,自己攀上了藝術人生的第一個高峰。
柳綠花明春再來
1993年,浙昆第一次赴台演出。在那裡,林為林找回了舞台的感覺。
他的出場轟動了台灣,《聯合報》、《民生報》大尺幅刊登他的劇照,他也由“浙江一條腿”,升級為“江南一條腿”。他在台灣受到的追捧,就好像劉德華一般,每次演出完畢,他的“粉絲”便在門口圍得水泄不通,尖叫著“林為林,我愛你”,媒體稱“林為林是台灣的劉德華”。
之後,他頻繁來往於杭州和台灣之間,苦苦守望著心中的那方凈土。
1998年至2000年,他應林懷民之邀去台灣藝術大學講學。當時林懷民還在台灣藝術大學擔任舞蹈系主任,同時兼任雲門舞團藝術總監。雲門舞團當時正創排《水月》,舞蹈演員們這邊學完太極,就來上林為林的形體課。
2001年5月18日,崑曲終於迎來了轉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總部宣布了世界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在來自世界各地的19個項目中,中國崑曲以全票榮登榜首。同年,林為林挑起大梁,但任浙昆團長。
文化部對崑曲提出了口號“保護、繼承、革新、發展”。林為林認為:“崑曲是口口相傳的藝術,沒有保護,哪來繼承?!”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給大家發三張表,摸摸家底。“世”、“盛”字輩老師的表格上寫:“您會什麼戲?想錄什麼戲?想教什麼戲?”給林為林同齡的“秀”字輩的是:“會什麼戲?想錄什麼戲?想演什麼戲?想教什麼戲?”“萬”字輩年輕學生拿到的是:“會什麼戲?想學什麼戲?”這一調查發現,整個浙昆演員會200多場摺子戲,幾十部大戲。林為林列出了三年計劃,整理、錄製100出摺子戲,併發行出版。近幾年,整理工作一直持續著,至今已整理了170出摺子戲。響應文化廳制定的“新松計劃”,給“萬”字輩創造機會,前不久,他親自執導的,由“萬”字輩主演的青春版《蝴蝶夢》,獲得滿場喝彩。
一出歷史劇《公孫子都》,讓林為林攀上人生的第二個高峰。以往的崑曲舞台以文戲為主,而《公孫子都》屬於文武並重。在戲中,他扮相英武,功底紮實,腿功尤為叫絕,一個“殭屍跌”楞是把全場觀眾都看呆了!這齣戲,讓林為林獲得“二度梅”和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優秀表演獎”。《公孫子都》也給浙昆帶來榮耀,2006年獲第三屆中國崑劇節“優秀劇目獎”,2007年獲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優秀劇目大獎”,2008年,再次摘得“2006-2007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桂冠,2009年,在巴黎再獲法國塞納大獎。
《臨川夢影》是林為林在崑曲革新與探索方面的大膽嘗試。演了一輩子武戲的他,第一次執導卻選擇了文戲。劇中演繹了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即《牡丹亭》、《邯鄲記》、《紫釵記》、《南柯夢》)中的經典片段,程偉兵飾演的湯顯祖貫穿全劇,時而補敘,時而與劇中人物對話、交流,形成一個跨越時空的奇幻空間。原著四本182齣戲,濃縮整理成兩小時,很多初涉崑曲的戲迷,不由得大呼過癮。
“移步不變形”,是林為林崑曲革新的宗旨。變的是要適應現代人的節奏、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崑曲藝術本身的魅力不會變,崑曲的表演體系不能變。
談到浙昆未來的發展,身為一團之長,林為林想得很遠。他提出崑曲藝術校園化、都市化、旅遊化和國際化。作為世界非遺的崑曲,受到國家的保護,但決不能成為博物館里的藝術,而是要創新求變,適應時代需要,林為林的這個崑曲“四化”,可謂高瞻遠矚。近些年來,浙昆大膽探索,走進校園,在青年學生中普及崑曲藝術,培養了大批年輕知識觀眾,經常座無虛席。在城市駐點演出,推出精編濃縮版和摺子戲,增加時尚元素,更是吸引了不少白領精英的眼球,前不久在杭州演出經典版《牡丹亭》,一票難求。林為林還設想在西湖邊找一處類似廳堂版《牡丹亭》的實景演出場所,讓來杭中外遊客游西湖,品龍井,看崑曲,體驗休閑之都天堂杭州的品質生活。
“只要是真正的藝術,是沒有國界的。而且,越是中國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林為林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他帶浙昆相繼在英、法、美、日、韓、泰等國及港、澳、台演出,受到熱烈追捧。作為“文化使者”,林為林每到一地演出間歇,都開設“崑劇鑒賞”講座,向外國觀眾介紹東方藝術奇葩崑劇的表演體系和獨特風格,通過開門、關門、上樓梯、騎馬等動作向觀眾講解中國戲曲的虛擬性和程式化等特點,並通過對歷史人物及角色行當惟妙惟肖的現場演繹,表現崑曲委婉、細膩、抒情性強的特點。
林為林的奇思妙想還在繼續。接下來,他將與香港的資深編劇合作,讓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這兩位東西方的藝術大師穿越時空同台對話,同時演繹大家熟知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和《牡丹亭》,詮釋東西方文化對愛情的理解,對人生的感悟。“在國內演,能增加大家對莎士比亞、西方戲劇文化的了解;在國外演,能讓西方觀眾了解湯顯祖,了解杜麗娘和柳夢梅,實現崑曲藝術的國際化。”
山窮水惡疑無路
為了練就一身的功夫,林為林吃了很多苦頭,三次斷骨,傷筋無數。但肉體上的傷痛,比起內心的迷茫,都不算什麼。
獲獎之後的林為林,榮耀與重擔肩負一身,練功自然更加刻苦。28歲,他成了浙昆的副團長。29歲,他成了浙江京劇團和崑劇團合併后的副院長。
上世紀80年代後期,受電視、流行音樂等新興藝術樣式的衝擊,傳統戲曲突然失去了市場,這對剛拿到梅花獎的林為林來說,就好像剛攀上一個高峰,還未來得及欣賞風景,便一跤跌倒谷底。
把崑曲藝術視作自己的生命,把夢想、愛好、追求、生活、生存全部與崑曲融為一體的林為林,突然發現失去了自己發展的土壤。整個劇團一年演不到20場戲,分攤到每個演員頭上,每個人都沒什麼演戲的機會。每天,他在劇團里唰唰唰唰地踩華車,扎著大靠,踩著厚底,練得汗流浹背。但一想到殘酷的現實,他萬念俱灰地把槍一扔:“嗨,練他幹嘛!”可是到了第二天,他照樣把槍撿回來,默默地開始練。
不景氣的大環境,讓浙江崑曲團流失了大量人才,60個同學紛紛轉行,六小齡童、何晴走進了影視圈,其他同學改行的改行,出國的出國,嫁人的嫁人,甚至有的包魚塘、開計程車去了。
深陷迷茫中的林為林也一度失去了人生的方向。這時,遠在維也納的朋友為他申請了一份當地的勞動工作證,還替他墊付了兩萬元的保證金。為了能在國外謀生,他學習篆刻,給樓外樓配菜,甚至還考了一個三級廚師證。他曾經3次跑到北京去辦簽證,在秀水街大使館排好長的隊,但每當臨近窗口時,他便猶豫了。就這樣,他三上北京,3次都放棄了簽證的機會。
這在期間,他還在《大路朝天》、電視劇《怪俠》、《士敏土協奏曲》、《紹興師爺》等七八部影視劇中擔綱主演或重要角色,經濟收入自然比他在團里演戲要可觀得多,但每次拍完戲,林為林的內心總不爽快,因為他離不開舞台。“有人有煙癮,有人有賭癮,而我是有戲癮,演戲上癮啊!當你用汗水換來觀眾的掌聲,那種幸福感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就這樣,抱著對崑曲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他放棄了外面世界的各種誘惑,堅守了下來。
“有沒有希望,有沒有未來,誰都不知道。這種心底之苦,是真正的苦。”當時的林為林,身體狀態正值巔峰,對於一個武生來說是最好的年紀。可是除了領導人接見時演一段10分鐘的《三岔口》,以及一些匯演外,商業演出一場都沒有,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9年之久。
文武兼備“第一腿”
以往大家對崑曲的印象,更多的是才子佳人,鶯鶯燕燕。如何讓崑曲武戲更受歡迎,“江南第一腿”林為林有自己的理解。
崑曲發源於十四五世紀蘇州崑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當年崑曲的演繹,多半是在達官貴人的廳堂之中,武戲受到場地的限制,以至給人留下的印象,崑曲多以文戲為主。其實很多劇種的武戲都深受崑曲影響,如京劇武戲,完全是延續崑曲武戲的風格。
所謂武生,就是崑劇中擅長武藝的角色。分成兩大類,一種叫長靠武生,一種叫短打武生。長靠武生都身穿大靠,頭戴著盔,腳蹬厚底,一般都是用長柄武器。這類武生,不但要求武功好,還要有大將的風度,有氣魄,工架要優美、穩重、端莊。如《長坂坡》趙雲、《挑滑車》高寵,《戰冀州》馬超、《甘寧百騎劫魏營》甘寧等等,都屬於這類角色。短打武生穿短衣褲,用短兵器,要求身手矯健敏捷,內行的說法是要漂、率、脆,看起來乾淨利索,打起來漂亮,不拖泥帶水,如《打虎》的武松,《三岔口》的任堂惠,《夜奔》的林沖等。
林為林是浙江崑劇團第四代“秀”字輩演員,他扮相英武,颱風沉穩,功底紮實,以長靠、短打武生戲見長,腿功尤為叫絕,享有“江南第一腿”之美譽。于丹這樣形容他:“那時年少,氣焰飛揚。《界牌關》一個亮相,雄姿英發,白靠高靴,晃煞多少人的眼睛!摔搶背,翻吊毛,高高疊起的3張桌子上飛騰而下,英雄戰死,也是一身掩不住的驕縱桀傲!所謂“少年壯志當拏雲”,台上台下,就說是這番氣概了。”其代表作有《界牌關》、《挑滑車》、《夜奔》、《探庄》、《呂布試馬》、《鍾馗嫁妹》及新編歷史劇《公孫子都》、《紅泥關》、《暗箭記》、《呂布與貂蟬》等。
林為林認為,崑曲的文戲武戲一脈相承,同工異曲,表演藝術的手段離不開唱念作表,跳不開手眼身法步。崑曲界有一句話“武戲要文唱,文戲要舞唱”。這個“文唱”,就意味著武生演員不能當“猛將”,要當“儒將”,要提高文化修養,學會思考、揣摩人物性格,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傳統戲里有不少角色的形體動作是相似的,但用在不同人物身上神態卻是不同的,同樣是短打武生,《夜奔》中林衝出場時是“鎖眉”的,而《探庄》中的石秀則是“挑眉”,就因為人物的身份、心境都不一樣。如果現在讓他再來演繹《林沖夜奔》,雖然身體素質不如往年,但絕對能比二十幾歲時演得更好,因為現在能更好地理解人物,更以情入戲。談到武生的藝術特色,林為林居然用一個“雅”字來描述,剛中有柔,剛柔相濟,這或許就是武生林為林“武藝高強”的獨到感悟吧。
“舞台是小天地,天地是大舞台。對演員來說,戲比天大。”視藝術為生命的林為林,對老本行崑曲武生這個行當,至今情有獨鍾,常練不懈,十八般兵器樣樣都要會,林沖挎寶劍,石秀拿棍,馬超耍銀槍。光會還不夠,還要做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雖然工作繁忙,但他會盡量擠出時間練習。就說今天,採訪結束后,就要去樓上練功。
他坦言,因為忙於工作,平時無法照顧家人,身為同行的太太非常支持,讓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崑曲事業。當然,在周末、假日,林為林會盡量陪伴家人,發揮一下三級廚師的專業水平,給家人燒上幾個小菜,每到這時,女兒就會說:“爸爸到底是專業的,燒得真好吃!”
他說:“我不求大富大貴,只想過平淡的生活,把崑曲藝術傳承下去。”的確,他是幸福的,他將自己的人生與崑曲“綁架”,崑曲給了他鮮花,也給了他汗水,崑曲給了他榮耀,也給了他傷痛。如今,他等到了崑曲的華麗轉身,他正接過周傳瑛、汪世瑜手中的接力棒,沉甸甸地握在手中,信心十足地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