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莆

天南星科菖蒲屬石菖蒲

本品為天南星科菖蒲屬石菖蒲。本草生於陰濕乾淨的山澗淺水石上或溪流旁的岩石縫中,全草全年可采。分佈我國長江流域以南以及西南地區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芳香,粗2-5毫米,外部淡褐色,節間長3-5毫米,根肉質,具多數鬚根,根莖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叢生狀,分枝常被纖維狀宿存葉基。葉無柄,葉片薄,基部兩側膜質葉鞘寬可達5毫米,上延幾達葉片中部,漸狹,脫落;葉片暗綠色,線形,長20-30(50)厘米,基部對摺,中部以上平展,寬7-13毫米,先端漸狹,無中肋,平行脈多數,稍隆起。花序柄腋生,長4-15厘米,三棱形。葉狀佛焰苞長13-25厘米,為肉穗花序長的2-5倍或更長,稀近等長;肉穗花序圓柱狀,長(2.5)4-6.5(8.5)厘米,粗4-7毫米,上部漸尖,直立或稍彎。花白色。成熟果序長7-8厘米,粗可達1厘米。幼果綠色,成熟時黃綠色或黃白色。花果期2-6月。
別名:菖蒲水菖蒲(潮汕)、石螟蛾、石香蒲、水劍草(南澳)、士菖蒲、水螟蟻(惠陽)、水劍草、石娛蟻(湛江)、水劍草、水官蘭、溪菖蒲(泉州)。
石菖蒲(各地通稱)九節菖蒲(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紫耳、薄菖蒲、石娛蚣、岩菖蒲、臭菖(廣東),“骨首”(雲南彝族語),“格密親”(傣族語),野韭菜、水娛蚣、香草(雲南玉溪),菖蒲(各地),夜晚香(四川金城山),水菖蒲(四川彭水、興文),回手香、隨手香(四川峨眉),山艾(四川石柱),小石菖蒲(四川合川)

生長環境


常見於海拔20-2600米的密林下,生長於濕地或溪旁石上。

分佈範圍


黃河以南各省區。印度東北部至泰國北部也有。

主要價值


性味:辛,溫。
功效:開竅益智、寬胸豁痰、去濕解毒。
主治:濕痰蒙竅、神志不清、健忘多夢、癲(間)、耳聾、胸腹脹悶;外用治癰癤等。
根狀莖(石菖蒲):辛、苦,微溫。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於脘痞不飢,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葉:洗疥,大風瘡。花:調經行血。
單方驗方
1.治風濕關節痹痛:鮮菖蒲根30克,豬腳節合燉服食。
3.治胃腹冷痛:菖蒲根15克,吳茱5克,水煎服。
3.治耳聾:葛蒲根15克,挨礱地堵蒼耳子菊花各20克,水煎服。
4.治水腫:菖蒲根30克,山香根、茅根各15克,水煎服。
5.治胃潰瘍:菖蒲根、白銀樹、三椏苦各15克,九里香3克,海膘蛸6克,水煎服。
6.治驚(間)痰厥:菖蒲根10克,配生錢蔥適量,水煎服。
7.治補血安胎:菖蒲根15克,當歸6克,老母雞1隻,合燉服。
本品常用量10—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