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化

食堂化

食堂化是中國大躍進時期的產物。1958年大躍進期間,蔚縣曾出現過許多前所未有的新鮮事,全縣“食堂化”即為其中之一。食堂剛建立,存有若干共同特點:吃飯不定量,能吃多少吃多少;吃飯不掏錢,都記在賬本上(有的食堂連賬都不記);大概根據當地的飲食習慣造飯——早晨粥,中午糕,晚上燜飯山藥。有些食堂在飯菜上,還不斷變換花樣,盡量讓群眾吃飽吃好。有的食堂擺開方桌,由服務員端菜端飯,彷彿置身於飯館。

簡介


食堂化是1958年中國大躍進期間的產物。

歷史來源


1958年10月,蔚縣在實現高產化、水利化、綠化、電氣化、機械化的口號聲中,又掀起了“食堂化”高潮。旨在打破千年來一家一戶各自為炊的傳統生活方式,進而變革為一個生產隊、幾個生產隊、抑或一個自然村建立一個食堂,以達到解放婦女勞動力及“一大二公”的目的。
食堂化這一新生事物,剛一露頭就象雨後春筍一樣,在蔚縣的八百庄堡次第出現。大鍋台,大煙囪,大笸籮盛飯,大斗盆放糕,每到開飯時間,男女老幼都到食堂去進餐,飯飽后拿著碗筷回家去,連鍋都不刷洗,確實令人悠悠自樂。
社員家來了客人,跟炊事員打個招呼,一塊到食堂去吃飯,一切都非常方便。
當時,各公社都培植了一兩處典型食堂,搞得更為突出。茲舉吉家莊公社大上碾頭村食堂為例。該村食堂就是一處名播遐邇的示範食堂。食堂里擺著大方桌,花磁碗、紅漆筷統由食堂備好。服務員都頭戴白帽,身穿白褂,送菜端飯招待周到。
在一周內,中午飯不重複,雖是粗糧卻能細做,花樣翻新充腸可口,博得人人滿意,不論從哪裡來的幹部,只要走進食堂,就落座吃飯,不需出示任何證件。1958年11月,縣裡曾在此召開過大型現場會,贏得與會者的一致認同和好評。
全縣類似這樣的食堂並不罕見。當時,筆者曾到下油澗村下鄉督促秋收工作,在食堂吃飯,飯菜十分可口,炊事員十分熱情,飯後竟拒收糧票與飯費。筆者執意要付,管理員鄭重地說:“俺們食堂有規定,對誰都不收糧票和飯錢——眼看就要過共產主義了,不就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嘛!”
當時,流傳著:“吃飯有食堂,花錢有銀行,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架橋樑”的民謠,表達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據《蔚縣大事記》記載,1958年10月6日“全縣食堂化運動,進一步形成高潮,據縣委辦公室統計,全縣已辦起了食堂2981個,參加食堂入伙的91299戶,315000人,佔全縣農業人口的百分之九十。”
隨著食堂化的形成,一部分勞動力便投入到為食堂服務的範疇內,管理員、炊事員、服務員不能缺少,碾米、磨面、擔水、供燃等均需一定數量的勞動力。因此,一個生產隊或一個村落,圍繞著一兩處食堂,形成眾多人參加的服務網路,每日為籌措柴米油鹽而碌碌不息。1958年各村為保證食堂用糧方便,先後“建立米面加工場1212個,佔用加工人員達2889人”(《蔚縣大事記》)。
由於吃飯不定量,來客不記賬,進入1959年,農村大部分食堂均感到庫存空虛,糧食不足,於是不得不改弦易轍,變不定量為按人定量,變頓頓吃干為兩稀一干,並實行小糧票制度。每月初按人定量,發給各戶一個月的小糧票,每日憑票打飯,吃多吃少隨其自便。從此,食堂里的大方桌都搬掉了,服務員“改行”了,熬燴熟菜的制度也取消了。每到開飯時,社員們端盆拎罐,到食堂去打飯,然後拿回家裡吃。社員們由於沒有自留地,既無淹菜,又未曬菜,只吃從食堂領回的熟飯,儘管每日人均能吃到一斤粗糧,卻仍然難以吃飽吃好,遂不免產生了飢餓的感覺。為減少飢餓,有些村莊生產條件較好,食堂管理人員關心群眾生活,他們為使飯食增量而千方百計動腦筋。做成摻和著山藥、蘿蔔南瓜甜菜的特製飯食,一斤小糧票就能吃到熟飯三、四斤,讓社員勉強吃飽肚子。然而,大部分食堂卻難以達到這樣,只是按定量供應熟飯,以致不少社員家僅半個月就用完30天的小糧票。
糧票緊張,群眾飢餓,有些大隊採取權宜之計,食堂暫時停頓,把口糧按月供給社員,讓其各自在家做飯,以緩解矛盾。然而,11月份全縣開展了“反右傾,鼓幹勁”運動,恢復與建立公共食堂再次掀起高潮。將未入食堂的鰥寡病殘戶也收攬入食堂,全縣入食堂者達到99746戶,所有農戶基本上都入了食堂。
1959年,蔚縣農業生產未能獲得全面豐收,難以成為公共食堂的堅強後盾。跨入1960年,社員口糧每日僅能吃到5兩,形勢愈加嚴峻。
為渡過難關,響應“低指標,瓜菜代”的號召,全縣普遍開展了搶收野生植物的群眾運動。發動群眾走向野外,廣泛採集可食植物的種籽與莖葉,作為代食品。“吉家莊公社組織590人,4天採集稗子籽21890斤,再生黍子600多斤;暖泉公社6天時間,採集各種野菜、樹葉91.6萬斤,雨生糧食6937斤”(《蔚縣大事記》)。
1960年9月初,“中共蔚縣縣委關於大搞代食品向全縣人民發出‘動員令’,要求9月以前全縣每人每天平均吃到0.3斤代食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