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協和

原山東工業大學開創者

張協和,原機械工業部機械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是黨內為數不多享受副部級待遇的教授之一,在機械、材料、建築、教育及醫學領域均有廣泛建樹和突出貢獻,是原山東工業大學(2000年與原山大、山醫合併組建為新的山東大學)的創建者,也是黨優秀的領導幹部。

張協和原名蔣孝傳,1920年3月20日出生於江蘇省銅山縣。父親蔣自明積極掩護中共地下工作,並負責黨的情報聯絡和物資供應等工作。1937年,張協和從山東高工畢業,即在陝西省委宣傳部參加革命工作,以文藝方式宣傳抗日和協助父親掩護地下黨的活動。1939年冬,赴延安參加經濟建設。為防止暴露父親身份,將姓名改為張協和。

個人履歷


1940年夏,被中共中央組織部任命為甲級工程師,年僅21歲就成為延安時期我黨高級技術專家之一。他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創造性的就地取材,在解放區進行技術革新,為大生產運動開展做出重要貢獻,被譽為“延安四傑”之一,於194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7-1956年,調至華東局和山東省工作,是原山東工業大學(現山東大學南校區)的開創者。他工作務實,在建國初期物資匱乏,師資緊缺的情況下,竭盡所能為學校發展奠定了必須的物質基礎和技術資料;同時又獨具慧眼,積極引進優秀的師資力量,其中包括著名的力學專家劉先志教授。他注重培養學員理論聯繫實際的品德和創業精神,培養了一大批新中國急需的專門人才,為中國的新型高等教育事業和山東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1956年5月在帥孟奇等同志的直接關懷下,他被調到北京任一機部設計總局副局長,為蘇聯援建156項重大工程實施作出貢獻。在任一機部機械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期間,主持研究並取得了100多項科研成果,其中8項獲國家級獎勵,發表論著100餘篇。
1964年機械院成立了張協和同志直屬研究室,專門進行中央軍委與國防工辦直接下達的國防尖端項目的試驗研究和常規武器及配套的生產設備、測試儀器的研製,以及其他民用科研項目的技術研究。1963~1964年,他作為技術負責人以獨創性的發明,組織完成了“708”工程關鍵部件和不鏽鋼冷加工及其深孔套料成套工藝關鍵技術的攻關,為我國潛艇原子能加工技術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1964年,他根據中國傳統加工方法,結合現代材料特點,主持“947”工程研究取得成功,提高了我國原子能反應堆冷卻器的加工質量及速度。1965年他主持承擔提供兩彈試驗用大型離心機極其大蒙皮的研製工作取得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水平。1966年他根據中國古代曲拐的機械傳動原理,主持研製曲拐傳動半自動多頭鑽床獲得成功,為我國原子能工業提供了重要的機械加工設備,其設計思想現已被多種行業所運用。同期,他還主持與五機部合作完成了多種援越軍械裝備的研製及鈦合金冷加工工藝的研究,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幹,為我國鈦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作出貢獻。他在心臟病加重的情況下,仍堅持領導組織並親自製定設計方案,突破技術難關,承擔並完成了中央軍委下達的跨越音速柔壁噴管的研製任務,只用了500萬元人民幣(貸款),不僅全部實現了國有化,節約了1300萬美元的外匯,而且填補了我國風洞技術的空白。
從1954年開始,張協和同志就利用電子技術進行中醫經絡研究,獨立發明了填補國內外空白的經絡測定儀,證明了人體經絡現象的客觀存在,在國內外引起轟動。1958年在《健康報》、《中醫雜誌》全文發表並出版了《經絡測定的疹病原理與使用方法》、《京I型經絡測定儀使用方法與構造》等專著,並由一機部機械科學研究院組織儀器生產與推廣。當時,周恩來總理、鄧穎超和衛生部長李德全等領導同志都親自作為試驗對象,他們為挖掘祖國中醫寶庫和大力支持醫學科研事業的獻身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張協和同志,使他在經絡學研究及其應用方面取得了更大的進展。他受衛生部委託,在蘇聯、朝鮮、蒙古和國內培訓了大量主治醫師,為中醫臨床現代化開闢了道路。他還主編了國內第一部經絡研究專集《經絡測定儀(之一)》,他50年代末、60年代初所組織此項研究的試驗成果和論著至今仍保持著世界先進水平。
他精於中醫,有不少研究成果及專著,十三歲即學習中醫為人看病,后結合西醫知識,堅持業餘時間義務行醫。他曾經周恩來總理推薦,兼任中央保健局醫療顧問,先後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等許多領導同志及國內外十四萬患者義務診治。由於他在中醫臨床與疑難病治療方面的醫術高超,雖非專業醫生卻享有“半個御醫”之美稱。他提出了“以西醫現代診斷結果及世界統一病名分類為基礎,配合中醫對症進行全面治療”的中醫診治方法,並大力支持中藥西制及單位中藥主要成分藥理研究等現代方式的中藥學研究與成果推廣,還將自己與同行的大量驗方提供於世。他根據周恩來總理生前的當面指示,堅持利用經絡原理對腫瘤的預測進行科學研究,並自費研製成測腫瘤等疾病的儀器,還編寫了有關醫學論著。為了給缺醫少葯的農村和邊遠地區培訓基層中醫藥人才,1984年,張協和同志參與創建光明中醫函授大學,同時義務兼任副校長。多年來,他為創立中西醫結合的新中醫而潛心研究,提出了二十一世紀中西醫研究人體科學的新思想。他撰文說:“二十一世紀是研究人體科學的世紀。該世紀的醫療技術,一是世界醫療技術比較研究,二是中醫整體診療觀察與西醫局部診療觀察的對話與結合,將這兩種體系的優點融合起來,醫學將有可能取得飛躍發展,併產生新醫學。因此,中西醫醫療技術將得到適當轉移。”
懷著對中華民族文化事業的熱忱,他廣泛結交戲劇、曲藝、電影、文學、美術等各界朋友,積極參與多種文化活動。1958年他成功地為人民大會堂的陝西廳和山東廳進行了全面裝飾設計。1964~1966年,他還兼任中央工藝美院《裝飾》雜誌編委工作。他在考古、文物、古代建築、古代科學技術史等知識領域均有造詣,並收藏了大量文獻資料與實物。1982年,他提出了“工業美術設計的十大要素”,相繼發表了一系列論文。1986年,在中日北京技術文明與現代化學術討論會上宣讀了重要科學論文《技術文明與中國現代化建設》(合著),科學地闡述了技術引進與自主開發的關係等科技政策和有關概念體系,該文被多種報刊轉載、引用,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益。1987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失效工作委員會根據他在全國機械裝備失效及預防工作中所作貢獻,授予他特殊貢獻獎。他還研究了多個領域的重大問題。如合作提出《採取措施防止家用液化石油氣鋼瓶嚴重質量問題可能造成爆炸危險的報告》,獲中國科協首屆優秀建議獎。1988年,面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他多次指出:“從歷史上看,拋棄祖國傳統文化,而一味主張所謂‘全盤西化’是不得人心的,在世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每個國家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傳統象破布一樣扔掉。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只能是中國的現代化,而不是中國的西化”。他還針對企圖只靠引進技術買來中國現代化的思想和盲目進口“買洋貨、上洋當、受洋罪、出洋相”的現象進行了批評。為了更好地教育下一代,他向多處紀念館、博物館和有關部門提供、捐贈自己收集保存的歷史資料和實物,並於1992年,根據詳實的史料合作主編了《楊虎城將軍與西安事變補遺》(檔案出版社出版),為研究楊虎城將軍及“西安事變”提供了珍貴的歷史文獻。同時,他還積極聯絡親朋好友,為海峽兩岸統一盡綿薄之力。
張協和同志擔任了機械部、機械院和多項全國性一、二級學會、學術團體領導職務和高等院校客座教授,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級經濟、管理和科技骨幹人才。半個世紀以來,他數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地進行著廣泛的發明創造活動和有關管理工作,並積極投身於培養“四有”新人的高等教育事業。他從不計個人名利、努力拚搏,為我國的機械工業科研設計及管理與製造、軍工科研、建築、教育、中醫等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付出了畢生的心血,為我國機械行業的科技進步和科研事業的振興,為我國經濟發展和四化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朝鮮戰局


1952年10月因朝鮮戰局緊張,張協和同志接受中央軍委總後勤部緊急國防設計、施工任務,出任山東建工局設計室主任,在物資極度缺乏的情況下,採用獨創工藝,以超常速度保質保量完成了工程建設,為此他積勞成疾,患了器質性心臟病。此外,他還參加了濟南、徐州、臨沂、煙台、青島五地的烈士紀念塔、紀念堂、烈士陵園的設計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