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灣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下轄鎮
廖家灣村現位於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安成鎮境內。
據《廖氏宗譜》記載,廖族系明興國功臣廖永安後裔。明建文四年(1403年),燕王起兵發動“靖難之變”,弒建文帝自立為皇帝,史稱明成祖。大學士方孝儒反對燕王稱帝而被誅殺,禍及十族,並明令不準收屍。永安嗣子升及弟懷慶侯永忠之孫鏞、銘等因收瘞業師方孝儒屍坐死,子孫充軍廣西。英宗正統年間赦還,但楚國公之孫承慶復觸帝怒,貶守鳳陽陵。嘉年間,永安第七代孫廖柳溪徙居鳳台縣東鄉王葉巷坊,建立廖家灣莊園,即今廖家灣。
廖村素重文化教育,世代尊奉孔孟之道,崇尚民族節義,倡導子孫耕種求食,讀書為國為民,以天下為己任。後世讀書人受儒學影響,有強烈民族感情和愛國主義的思想傳統。元末廖族先祖廖永安、廖永忠於巢湖結寨反元,參加農民起義;子孫廖升、廖鏞、廖銘等不惜身家義殮師骨,甘願殺身成仁、毀家取義的精神,以及後代為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擊日本侵略者而沃血中原,魂系客地,無不基於此。
後人承祖訓,以耕讀為業。終明世,廖氏雖遭謫受貶,終系功臣之後,仍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故朱明王朝所設立的監、庠、膠、序,仍為其廣開方便之門,是以名人賢達輩出。
清室定鼎之後,對明之官宦後裔,特別是南方士大夫階層採取懷柔政策,故而廖族的社會地位雖稍遜於朱明時代,但仍有一定基礎,耕讀傳家的祖訓得以維持。據《鳳台縣誌》、《廖氏宗譜》記載,自廖家灣建村起,經明、清兩代近四百年間,有功名者80餘人,進士、舉人、貢生、監生、太學生26人,行載邑志者114人。故民間有廖家灣“藏龍卧虎”之譽。
清末政治腐敗,帝國主義入侵,國事日非。江淮英傑多參加孫中山先生組織的同盟會,集會於安慶、蕪湖等地,在柏文蔚、常藩侯等先賢領導下籌建岳王會組織,聚集有志之士,秘密進行興漢覆滿、創建共和等民主革命活動。廖村知識青年廖少齋、廖海粟、廖璞純、廖盤箴、廖子賓、廖梓英、廖瑞然、廖楚珍等率先響應,加入同盟會,投考安慶武備練軍學堂。畢業后在新軍馬炮營充當弁目,成為熊成基馬炮營安慶起義的骨幹力量。其中廖盤箴曾出席楊氏會館起義代表會議,為起義軍核心領導之一。
袁世凱死後,武夫亂世,祖國大好河山多被封建武裝割據,各自在帝國主義支持下,相互吞併,混戰不休。戰禍連年,生民倒懸。廖村以廖運澤、廖運周為首的數十個青年人,在老一輩革命者倡導下,投筆從戎,考進黃埔軍校和其他革命幹校,投身於祖國統一、打倒列強、打倒軍閥的北伐戰場。其中廖鏗(多訓)等人為革命沙場捐軀,埋骨異域。
廖村子弟積極投身革命,抗戰勝利后,廖村僅軍隊將領和政界簡任以上的高級人員就有9人,縣、團級20餘人,營、連級50餘人。故有“廖家灣,大小官,一百三十三”之說。戰前的學生,經過八年戰火鍛煉,不僅學到了知識,且都已成熟,正待和平時期休養生息,建設祖國,不期蔣介石發起內戰,將人民復置於水深火熱之中,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廖村子弟響應中共號召毅然走自新之路,廖運周、廖運升、廖傳樞等相繼於民國37年(1948年)、38年(1949年)率部在淮海戰場、江南義烏、四川郫縣起義。廖梓英也在民國37年(1948年)底違命不撤退江南,在合肥主持省城和平解放。廖運澤在香港拒上台灣回到北京,為瓦解國民黨,促進祖國統一盡了自己的力量。
著有廖家灣村志
淮南地方志節選
廖家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