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道堅
杜道堅
杜道堅(公元1237-1318),字處逸,宋末元初著名道士,號南穀子。當塗(今屬安徽)人。宋度宗時(公元1265~1274),賜號輔教大師。元成宗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復授杭州路道錄、教門高士。元仁宗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宣授“隆道沖真崇正真人”。
杜道堅“年十四,得異書於異人,即嗜老氏學,(年)十七,寄跡郡之天慶觀,師蒙庵葛師中、宋淳皊(公元1241~1252)為御前道士。蒙庵師虛白陳元實,是為陸修靜裔孫”。趙孟瞓《隆道沖真崇正真人杜公碑》則謂“師石山耿先生”。“繼入茅山,閱道藏,宗師蔣玉海(蔣宗瑛)見而器之,授大洞經法”,為茅山宗嫡傳弟子。時當南宋寶皊末至開慶年間(公元1258~1259)。(卿聖泰《中國道教。第一卷》引《白雲稿》卷三:《杜南谷真人傳》)
杜道堅曾獲宋度宗召見,賜號輔教大師。后住持湖州升元報德觀,興玄學,建清規,廢俱興,徒眾悅服。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元兵大舉南侵,所至震懾。道堅冒矢石,叩軍門見元軍統帥太傅伯顏,以不殺無辜相請。伯顏久聞其名,與語大悅,乃下令禁止士卒劫掠。江南既平,乃隨伯顏至上都,覲見元世祖忽必烈,上疏陳當務之急,在於求賢、養賢與用賢。后奉旨提點道教。
杜道堅身老吳邦,訪尋文子(傳老子弟子)遺跡,建玄通觀,作覽古樓,聚書達萬卷。主持杭州宗陽宮,築老君台,繪老君像,旁列尹喜、列子、莊子等十賢。趙孟瞓《杜公碑》中謂“作攬古之樓於通玄(觀),聚書數萬卷,《道德》註疏何啻千家”。
杜道堅深研玄理,論道探玄,認為,天下萬事萬物已被《老子》包羅無遺。故稱“道德五千餘言,包絡天地,玄同造化,君臣民物,罔不賅備”。又稱“老聖之言,紀無始有始開天立極之道,太古上古皇道帝德之風,下至王之功,伯之力,見之五千文,囊括天人之道,上下幾千百代,歷歷可推。”
著有《道德玄經原旨》、《玄經原旨發揮》、《關尹闡玄》、《文子纘義》等。
宋末元初道士、藏書家。字處逸,號南穀子。當塗采石磯(今安徽馬鞍山一帶)人。14歲得異書於異人,遂入茅山學道,乃決意離俗,居升元觀,披閱《道藏》。曾獲宋度宗召見,賜號輔教大師。后住持湖州升元報德觀,興玄學,建清規。皇慶間(1312~1313)授隆道沖真、崇正真人。創建“通元觀”,作“覽古樓”,聚道書萬餘卷,研讀經籍。曾覲見元世祖忽必烈,上疏當務之急,在於求賢、養賢與用賢。后奉旨提點道教,住持杭州宗陽宮。卒於此。著有《道德玄經原旨》、《玄經原旨發揮》、《關尹闡玄》、《文子纘義》等。